第600章 私巡

眨眼間數月即過,元武六年初。

三十有一的元武皇帝按照計劃微服私巡,帶上內閣三元老,並百十來個輕裝隨從出發向北。

經過半年下狠手的整治,金國和蒙古部族盡數劃歸於中華國版圖中,實行通婚移民的同化政策。

敢抵抗大潮流的人,墳頭草已是兩米高了。

對於妨礙國家一統和民族文明進程的事和人,張林一向下得了毒手,而且是不留後患的手段,斬草除根。

他巡察的第一個大站,就是山東行省一帶。他要親眼看看,孔門在當地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力。

當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得儒家一家獨大,統治華夏大地前年。風水輪流轉,是該來一次思想大革命了。

對張林來說,張姓皇室傳多久真的無所謂的。他志在把皇權跟政權分割,所有阻礙這一理念的思想和人都是他要打壓的對象。

哪怕,是他的親子親孫。

松山貿易港。

裝扮成商旅的張林協同內閣三巨頭-首相吳用、國防大臣陳良、財政大臣林守成駐足在碼頭上,望着初具規模的港口建設和熱鬧繁榮的貿易景象。

“無商不富國,無錢不聚兵。”張林指着成羣結隊的貨船,笑道:“話雖然糙了些,但道理卻顯而易見。古往今來,重文輕武,抑商興文,是不同時代的產物。咱們吶,要與時俱進,不能光要面子,不要裡子。”

林守成笑着回道:“老爺此言有理。莫論哪一朝一國,每逢招兵買馬,都是強納商稅,強徵民商,廣聚錢糧。然此兩者,卻是最受人鄙棄,大爲不公也。”

陳良難得露出笑容,也附和道:“老爺也是商賈富戶起家,遙想當初老爺被宋朝廷百般徵財時,也是苦楚頗多。”

“我記得當時最窮時候,地窖裡就剩下六千多貫錢。你這廝整天嚷嚷着買馬置辦軍械,好些天晚上叫我睡不好覺。”

吳用呵呵道:“如今苦盡甘來了。”

“苦也不算苦,如今稍嚐到些甜頭罷了。”張林搖搖頭,望着港口外碼頭上雲集的貨船,沉默少許,道:“松山港,便是日後東亞第一大港!”

松江府如今並不算富裕,比北方好,卻比南方富裕之地差太多。有這麼一個港口在,且靠近朝廷中樞,可說是前途無量。

是夜,一行人入住松山府的酒樓中,松山府錦衣衛負責人前來覲見陛下,將一些民事、商事、政事密信親面上奏,詳加述說。

“民、商、政之事你可越級、越權,但不得越法,更不得擅專。且照規章查辦,其人不管是何背景,該拿則拿,有罪必拿!”

“遵旨。”

錦衣衛就是張林手裡的刀子,指向哪就捅到哪裡,莫說他無有皇親國戚,就算有,也照樣照死裡辦。

承襲腐朽宋朝,貪腐之風不是換朝換代就煥然一新的,必須要用血來把污垢洗刷乾淨。

此番巡察,是先北後南,先東後西,再繞道折返的計劃。因此張林率先把蘇杭一帶、淮東一帶視察糧倉、政務、人口、官風等事宜。

所到之處,他首先就找當地的錦衣衛來查閱卷宗,但凡貪污納垢有貓膩之輩,立即着令逮捕事宜,交由當地司法署查辦。

他不信那些官面上的話詞,只相信自己眼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廉政署舉報的卷宗,以及錦衣衛密奏上來的。他對當官的人太瞭解不過了,兩張嘴,能說會圓。

大體來說,經查蘇杭和淮東一帶,似乎是靠近國都的緣故,違法犯事的官員比例相對較少,令得張林很是滿意。

“陛下,蝦夷的骨波圖牙,哦,也就是鄭圖牙以十年關稅欲購買我海軍艦艇二十餘艘。京師札子上呈,請您御覽。”

車架中,張林接過札子看幾眼,隨後饒有興致地道:“我記得,他手裡已有三千兵了吧?”

“是,蝦夷滿算不過五六萬人口,最多能聚七八千兵。年初把火槍隊擴建一旅,餘下之人打算盡數送來我國訓練,充入海軍以圖制衡高麗。”

“誰給他出的主意?十年關稅,呵呵,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張林點點頭:“準了。另外,高麗國那裡事情進展如何了?”

“回陛下,自年前八九月份起,高麗國多有青年士子來我中華國求學上進,引以新漢學帶回故土,其國震盪不安,有士子組建新朝社卻慘遭打壓,多人株連入獄。”

“哼,打壓新朝社,那便是與我中華國背離。責令外交總署遣使交涉,結果先不管,把那些士子撈出來。”

“遵旨。”

張林沉思少許,又道:“着農政總署寫個章程,計今年風調雨順,也可大宗採購高麗國的糧食,多多益善。”

“遵旨。”

現在高麗國不缺糧食,但不代表糧食富餘到可以隨意出口,某人正是要在挑唆戰爭之前把高麗國的儲糧購置一空。待得戰爭起,再高價賣回去,大賺一筆。

這,便是霸權主義,想怎麼玩便怎麼玩。

相比之下,這個時代的高麗國遠沒有日本國忠誠,尤其是對金戰爭中,其中有不少參戰的高麗人,這讓得中華國民間大爲不滿。

眼下金蒙已除,當是輪到高麗、日本二國,讓海軍鍛鍊鍛鍊,總不能艦船造出來只打打漁船,那太說不過去了。

至於大理和李朝,由軍部和外交總署去操作,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臨近五月之時,微幅巡查的隊伍從淮東之地進入山東地帶,張林帶着內閣三人組直奔曲阜而去,視察當地新漢學普及環境。

結果是讓他大爲失望的,那些當地學校雖然按照規章制度招辦學生,但就學者遠不如南方環境,難怪北方士子在官場比例較低。

“舊儒不除,國學難以爲繼!”張林對吳用恨聲道:“朕優待他們,多以好言相勸,可這舊儒們頑固不堪,視入朝爲官便是敗壞德業,豈有此理!”

“陛下息怒,此事當徐徐圖之。”吳用道:“況且,孔儒並未有違法亂紀之舉,冒然動刀,恐爲不美。”

“吳相所言極是,當從長計議。”陳良勸道:“陛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舊儒之地百萬人丁,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改之。依臣之見,儒門之事當交由儒門自辦,朝中有許多新儒學子,該爲陛下分憂。”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麼?

張林眯起眼,點了點頭。

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701章 兵臨喀布爾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377章 競技遊戲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390章 閻家口寨第340章 拖童貫下水第611章 土地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446章 人口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186章 老爺的無恥心思第259章 鬧民生事第22章 玩火第370章 黃牛風波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95章 赤發鬼劉唐第73章 自私互利第337章 娘子有孕了第293章 滋養的春季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22章 玩火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120章 姐妹齊力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523章 條件第60章 準備跑路第171章 抓賊當人樁用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252章 講造反的道理第14章 煎餅出爐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662章 夏國第184章 真話不是騙人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330章 詔安使第470章 成就感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526章 視察鐵廠第664章 秘本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18章 賓主盡歡第392章 大力支援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70章 作秀第718章 二戰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121章 辭歸莘縣第81章 真相第28章 武大慘禍第591章 燕青的歸宿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311章 命如草芥第582章 憲法第155章 臨行忙碌第78章 籠絡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725章 新世界第384章 軍機署和錦衣衛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309章 吳用策反厲天閏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21章 監守自盜第204章 派對第167章 叔叔赴約第402章 燕雲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282章 偶爾幽約大姐姐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206章 唆使第695章 英愛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