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戰況愈發眼花繚亂。
金國朝廷雖然宣佈投降,但依然就超過十萬人的女真人在進行抵抗,元帥府所掌控的七萬騎軍四處搜刮糧草,根本不與漢人大軍面對面硬碰硬。
貴武和楊文廣二人只能是一步步地往前推進,從南往北、從西往東地不斷蠶食掉上京道和東京道金國領土,抓捕女真族青壯男子送到國內去勞動。至於女真女子,則被他們抓進營房裡看押,讓她們做些簡單的活計換取維持生命的食物。
二十四萬大軍不停地進逼,壓縮敢於反抗的女真族騰挪空間。中華國朝廷亦是從國內抽調出一部分表現優異的公職人員和基層官員送去前線,幫助大軍維持局面,儘快把遼人百姓集中起來安頓住處,種植春小麥,開荒荒廢的耕田。
黑土地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東北平原的這種優質土地一年都荒廢不得,只要規劃好農場承包,繼續開荒新的黑土地,養活幾千萬人不是什麼大問題。
據國家資源勘探所測繪的東北農耕土地資源,至少可以開墾出一億畝的耕地,按照現下畝產三百斤(跟後世八九百斤沒得比)的糧食產量,一年一季情況下,理論上至少能養活五千萬人口。
當然,東北現在的耕地遠遠達不到最大開墾的程度,也就八百萬畝左右,由於兵荒馬亂和遊牧民族政策原因,養五百萬人都吃力。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暴殄天物啊。
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這種文明低劣的遊牧民族白白浪費了這麼好的農耕地,還是老老實實地畜牧或者安排到國內勞役吧,種地的事情交給我大中華民族了。
按照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正常一個家庭夫妻兩人,只要不偷懶,有相應的鐵製農具,兩人一年忙碌個三十畝田是沒問題的,就是收穫季節時候比較累。
假如十個夫妻二人的散戶家庭種植三百畝田,若是放給農場主承包,只七八個勞動力使用牲畜農業器械就足夠了。這倒不是說農場承包比散戶家庭種植的收成高,而且是能節餘一半多的勞動力從事其他方面工作,比如手工製造業、建築業、紡織業、基礎工業等等。
朝廷從年初到現在一直在東南和中部地區動員底層百姓,騙也好強徵也好,已是準備好了十萬多人(有家庭,大部分是年紀18到35歲以下的單身男子),只待北方局勢穩定下來,就開始遷漢人過去。
之前手段太過溫和了,爲了大局,朝廷也不得強硬一些稀釋東南和中部地區的底層人口。去東北承包黑土地多爽啊,這羣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守着家鄉那三五畝水田有啥滿足的。
第一批次是十萬人,朝廷依舊在不停地宣傳政策和動員遷徙,內閣給移民總署的任務目標就是今年必須遷一百萬漢人進入東北一帶。
至於東北一帶本地的百姓還是沿用老一套,夫妻家庭中女子三十五歲上的住戶可不用遷徙,繼續生活在黑土地上。三十五歲以下的男子甭管你有無老婆孩子,必須遷到中原分散開來,勞役(包吃住,給月錢3.5元)三年後定居各地,融入漢族。
三十五歲以下十四歲以上的被拆散家庭的女子或者是單身女子,必須找漢人男子重新組織成家庭。至於未滿十四歲的男孩,由中華國接手撫養,滿十四歲的少年一律按成年男子算。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親。始作俑者張林,自個兒都覺得造了天大的孽。算上西夏、高昌……至少被他拆散上百萬家庭了。
造孽歸造孽,政策還是要施行的。要不是國土太大實在缺人口,他寧願屠殺也不想這般費事。
瞧瞧金國和蒙古族,入侵中原後屠殺漢人人口的政策,大大削弱了漢族的力量,維護了統治。另一個世界的大航海時代,歐洲往外移民,哪一次不是奴役、屠殺土著?
北地戰爭打到現在,中華國因爲各種各樣因素,士兵死傷數目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光是這筆撫卹費用就要三千多萬元。錢從哪裡來?自然得從遼人等民族身上榨取。
不談強徵這些民族百姓爲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的成本,就光是三年、五年的勞役,這將近一千兩三百萬人口就能給朝廷財政每年節餘一億五千元開銷。加上他們給中華國創造的勞動價值,至少十五億元是有的。
五年就是七十多億元的戰爭紅利!
就算勞役期結束,朝廷按工契給他們人頭補助一筆八十元的勞務費,財政也不過支出區區八億元。
這筆七十多億元的戰爭紅利,雖然是掌握在朝廷手中,但歸根結底是落入了中華國商人和底層百姓的手中,朝廷只是充當中介機構盤剝了一番而已。
盤剝的工具是土地,盤剝的依仗就是強大的軍事。
大軍開進金國境內,土地當然是屬於漢人的,屬於中華國朝廷的。有土地才能延伸出其他一系列的利益,沒有土地就是空的。
大軍所到之處,土地盡數收歸國有,朝廷把土地無論是開辦國營大農場,開始租賃給私人農場主,都是無本或小本經營地賺大錢。所需要付出的,僅僅是糧種和滿足當地土著的口糧,以及一點點工錢而已。
東北一億畝肥沃的黑土地,每畝地能平均產出七十元,朝廷光是收稅,除了第一年的資金投入,以後每年都能獲利至少七億元以上。
光是想想,內閣大臣們都心動無比,東北每年至少七億元的穩定收入,足夠朝廷開建很多重工項目啦。
八千元一所小學,東北分出一億元能建一萬多所孩童小學校來同化他們!當然,事實上用不着這麼多。
目前最主要的就是把土地站穩,把金國內部殘餘的敢於反抗漢人的異族人給抓捕光,將金國元帥府最後一支抵抗騎軍給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