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金國突襲的變動,南方收復大理的軍事行動被迫取消,兩線戰爭對財政壓力太大。反正大理國是氈板上的肉,跑是跑不掉的。
既然軍事計劃取消,那朝公署在此遣派使節和參謀去往大理國聯絡高氏通傳消息,並且可以提前暗中策劃一些動搖大理段氏的策反行動。
此次提前一年時間把刀子瞄準金國,雖然諸多準備尚未完善,但也不是說打不了。要看金國西京道上的完顏宗翰十八萬大軍能撐多久,中華國的彈藥儲備絕對夠北線二十五萬大軍打半年的。
西京道,大同府。
當斡本、兀朮突襲戰敗和梅里急部、萌古部、敵烈八部三個蒙古部族追尾偷襲的消息傳到完顏宗翰耳裡,無異於晴天一聲驚雷。
要知道這次突襲的七萬騎軍可是女真族、奚族、部分遼人和蒙古人組成的精銳大軍,裝備了元帥府好不容易湊出來的一千五百支火槍和將近六十門鐵炮。
七萬人,死傷三萬。
更重要的是,這一戰直接導致軍心震盪,許多僕從部族開始離心離德,甚至出現了大規模逃兵現象。一旦大金國失去其他部族的支持,女真一脈最多隻能湊出來六萬勇士,根本無力抵抗漢人的進攻。
完顏宗翰想起了那大雨磅礴的一天,在東京城外封丘一帶與那個漢人皇帝的陣前對話,對方的話語猶在耳旁。
“是,我今天可能攔你不住。但你別忘了,老天總不會一直在你們頭上下雨。我漢人有萬萬之數的百姓,而你金國只有十數萬戶,今日你若不放人,來日我必率軍討伐你金國,十倍之仇報還你們,屠你女真滿門。”
漢人皇帝當初說的沒錯,草原之神不會一直眷顧大金國,如今就是漢人以血還血的時候了。中原國人口太多了,多到令人絕望,
“大哥,那查不合要帶走部族兒郎,如今已被我請去帳中,如何發落?”完顏宗望踩進營帳中,蠟黃的臉泛着病態的暗澤。
完顏宗翰擡頭瞄了一眼,心中感慨着一向沉穩脾性的二弟居然也變得如此急躁了,點頭道:“只查不合嗎?”
“車轄奴似乎也有此心思,只是暫未挑明。”完顏宗望沉聲道:“這羣蠢貨,如今想走就以爲漢人會放過他們?愚蠢至極!”
宗翰擺擺手,坐起身嘆道:“草原上的狼羣覓食是同進同退的,與其讓他們在軍隊裡勾心鬥角,還不如放他們離去。二弟,爲兄需要你回去稟明陛下,陳述厲害。趁着漢人尚未在草原上佈下重兵,我們還是帶着族人向北繞過於北海(於巳尼湖)吧。趁馬兒還能跑,族中勇士們還活着,一切還來得及。”
完顏宗望哽咽道:“大哥,您已經放棄了嗎?”
完顏宗翰長聲道:“或許父王也沒有料到這一天,不論大金國有無南下,漢人都不會允許有一個強大的敵人環伺在身邊的。去吧斡離不,如果……叔輩們不願意,你就暗中聯繫圖朵,讓他做好準備帶着族人去往漠河,繞過石勒喀河,沿着勒拿河、安加拉河去鄂畢河。只要族裡的女人和孩子活着,我們女真人就永遠不會被滅絕。匈奴和突厥人可以做到的事,我們女真人亦能夠做到。”
“大哥,這至少要等到明年開春季節。”
“我會給你爭取時間的。”完顏宗翰臉色堅毅起來,似乎又恢復成了曾經戰無不勝的戰神勇士:“我有預感,漢人會藉着這次機會很快發動進攻……你回去後,把我的意思說給斡本、兀朮,他們會聽你的話。”
完顏宗翰悽聲道:“大哥,那你呢?”
“我麼?自然是留在這裡了。斡離不,女真勇士是從不會面對困難而哭泣的,收起你的眼淚,帶着族人們活下去。就像海東青一樣,既要能振翅天空,也要學會躲避風雨。”
“大哥……”
……
於巳尼湖南岸,折彥質面色沉毅地坐在簡易搭建的營帳中,在他的面前跪着兩個滿臉惶恐和懊悔的士官,帳中沾滿了尉級和校級軍官。
雖然步騎軍依靠防禦工事擊退了金軍突襲下悍不畏死的進攻,雖然取得了殺傷敵軍兩萬多數的戰績,但自身也傷損六千餘。
開國以來,中華國還沒有哪部軍隊遭受過三千人以上的戰損了,呵呵,他折彥質可算在軍部出了大名聲。
罪歸禍首,就是這兩個在雨夜縮小巡邏偵察範圍的下士軍官,在金軍雨夜突襲的時候,他們兩個小隊哨騎兵居然躲在避雨處喝酒撒歡,以至於被金軍前鋒哨騎抓個正着。
折彥質越想越氣,恨到牙根癢癢,手猛一揮,喝道:“拉出去,槍決!”
按照軍法,凡尉級軍官在非戰是不可執行槍決的,必須監押後移交軍法辦公署處置。但這兩人才下士軍銜,級別不夠。
作爲這支步騎軍最高司令官,折彥質有權處置,臨時執行軍法。
“司令官,饒命啊,小人再也不敢了。”
“求司令官開恩,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咱們也把消息帶回來了啊。”
面對求饒,折彥質怒喝罵道:“小人小人的,一副奴才嘴臉,軍紀條例都忘了嗎?你二人把消息帶回來了是不錯,但金軍是跟着你們回來的!暴露大軍方位,你二人還敢求饒?給我拉出去!”
軍紀隊士兵立刻出動四人,兩個架一個把絕望的二人拖了出去。少時,外面傳來噼裡啪啦一陣清脆的槍聲。
軍紀隊隊長踏入營帳,肅聲道:“司令官,槍決執行完畢!”
“屍體燒了就地埋葬,不得設碑。通傳全軍,以儆效尤!”
“是!”
戰時出征在外的軍隊中,若是士兵違反軍法罪行致死,槍決後屍身雖然就地火化埋葬,但卻不准許設碑刻名,其家屬不得任何撫卹金,只能拿到當事士兵死之前的補貼和工資。
若家屬想安葬當事人,只能在國內當地官署指定的墓山(中華國開國後就明令民間百姓禁止亂葬,還嚴格規定了墓穴佔地大小)另外設個有墓碑的衣冠冢,一切費用自付。
如果是戰死的士兵,屍身火化後卻可以裝入骨灰罈,並帶回國內葬入英靈山,其家庭也會額外享受到優越的撫卹政策,子女可以優先進學。
正是因爲這個政策的存在,在外征戰的士兵俱都不敢違抗軍法,自己死了倒不打緊,連累家人則死後都沒個好名聲。
這年代,若是士兵死了連家人都不認他,以他爲羞恥,那簡直比下地獄還要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