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磚窯

宅府的花苑內,白菲菲很難得地“正巧”和劉倩兒碰了面,於是隨意聊了幾句。

“老爺最近好忙呢,成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要麼就是和那些軍器監的人商議事情,對了,最近有點回寒,晚上你記得給他掖好被子。”

劉倩兒原是表情平淡,忽而眼睛一亮,隨即又沉寂下去,微微點頭道:“姐姐放心,妹妹記在心裡呢。”

“那就好,倩兒妹妹多操心,畢竟老爺可最疼你了。”白菲菲直起身,笑道:“那我去練會兒刺針了。”

“姐姐自去忙。”劉倩兒微笑着應了一聲,起來微微欠身作禮。

原來老爺也沒去她那裡過夜啊!

在分別後,倆女心中同時這般想到,都覺得對方的表演實在太LOW了,一個破綻百出,一個裝模作樣。

……

經過仔細的考慮,張林還是覺得沒必要把這些天想到的物理、化學、數學公式給弄進教科書裡搞得天下皆知。

這些東西實在太劃時代了,很容易引起別的國家彎道超車。組織人秘密研究可以,一點點地把知識“正常”地現出世間,讓別的國家追隨自己的腳步,始終差一代甚至幾代(古代交通、通信、語言、文化因素考慮在內)。

而且,這些知識要首先服務於軍工產業,只有外部威脅消失,很多“科學的魔鬼”才能一步步地釋放出來。

所以,他並沒有心急地把那些揭露“科學魔鬼”的公式拿出來,而是先組織人進行質量、測量、時間的標準化制定。

這十多天裡,他和這批年輕人已經粗布完成了質量和測量單位的標準制定,剩下時間單位還在進一步的“大數據平均化”標準取值過程中。

很多東西,不是一次兩次的實驗便確定下來的,而是要經過幾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上萬次的實驗,把大數據平均化才能把誤差降至最低。

尤其是時間和時辰的對應,最好是在赤道周圍實驗,宋代疆域最南邊要屬於崖州(改爲朱崖軍),也就是今日的海南,隸屬宋代廣南西路。

而宋代海外島嶼最遠可推及到西沙、中沙、南沙羣島,屬於瓊州府管轄地區,所以張林已經安排人去那裡實地矯正時間。

其實具體時辰誤差只要不太大,也沒甚關係,反正不會影響小時、分、秒這些時間計量單位。

不過他如今身份地位不一樣,很多事交代別人去做也就一句話的功夫,自己又不費力氣,最多等個半年幾個月罷了。而且派去的人把事情辦好了,他對於這種犧牲奉獻的行爲肯定是大大賞賜的,也只不過是一句話的問題。

等以後條件好了,他還要派船去赤道附近重新確立時辰,儘量給後世留下完美的科學基礎。他能做的也就這麼多,這些天腦袋幾乎是要爆炸了。

目前他總結出來的基礎物理、化學、數學知識已讓漢民族領先世界大幾百年了,再加上熱武器的研發,足夠稱霸世界幾百年甚至到後世二十一世紀。

要是後世還出現“嚴重抗議、嚴重譴責”的外交詞彙,那真是辜負了他張某人。

去歲三月攻佔了福建路,並且在六月份成立了商務署(後改爲商務總署),張林曾約談總署的商務頭頭們,提出“五年經濟發展計劃”,以官方帶頭對民間進行投資,促進民間經濟復興。

其中商務總署的經濟發展計劃與張林記錄在本子上的五年發展計劃可是大不相同,很多東西他也沒法向商務總署直接說明,只能一件件一批批地落實下去,如今還有大半的經濟項目沒有開啓。

這稀裡糊塗一年過去了,按照進度,似乎很難完成,所以張林準備加大官方投資力度。至於財政壓力雖然大,卻也不是無法解決的。

首先便是一直碌碌無爲的工建總署,當然,隸屬其中的軍器監除外,總署每週每月遞交上來的文札內容千篇一律,幾乎沒什麼新發展,讓得張林對一直忠心耿耿做事的柳二很是失望。

柳二目前已納入“百人改造”計劃中,在廉政學坊中進一步加強思想教育和專業技能水平,屬下人忠心歸忠心,但不能是草包庸才啊。工建總署署長可是內閣成員,柳二的確有點拖後腿了,碌碌無爲既是瀆職。

暫時負責工建總署事宜的乃是副署長沈楚生,此人原乃宋朝廷婺州鹽鐵司的官員,算是目前內閣中爲數不多的原宋國文人派系。因爲他做事勤勉,且專業知識紮實,思想開明而獲得重用。

張林下一階段的計劃,便是要工建總署在現有業務基礎上針對磚窯和水泥窯進行改良和擴建,在官方資本的助力下同時要大力引進民間商業資本,優先對碼頭、礦山、各行帶頭的大型作坊(集團公司)進行基建項目大開發。

這時代的磚頭和後世的磚頭其實沒甚區別,只是使用普及度不高、質量參差不齊罷了,尤其是宋朝廷管轄時的官坊生產出的磚塊質量有明顯的高低之分,這與工藝的關係不大,只是管理體制問題。

現在張林統治這片土地,工匠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改善,因此勞動積極性增強,磚窯生產出的紅磚和青磚、灰磚質量都非常可靠。

磚頭的燒製和後世的一些小工廠差別不大,都是以黏土爲主要材料,工藝方面也很簡單。張林親自去視察瞭解過,只要大力開發,很容易就把成本給降下來普及到民間去。

只要規模上來,成本自然降下去,再怎麼說,磚頭也比木頭用來建造房屋省錢不是?

紅磚是屬於磚胚成型後自然降溫風乾,青磚則是匠人澆水降溫,相比之下,紅磚硬度高但使用壽命有限,而青磚、灰磚硬度稍弱但使用年限耐久。

所以後世的一些古建築大多是青磚、灰磚,紅磚非常少見幾乎長存不下來。

一家十多人的小型磚窯,只要匠人不偷懶,年產五六萬塊轉頭輕輕鬆鬆。現在市面上的磚塊尺寸不統一,且售價基本都在3元/百塊磚。

這價格對於普通家庭實在是難以承受,要知道轄地內大多民衆的月錢只有六七元錢,一個月還不夠買兩三百塊磚的。兩三百塊大磚的數量,也就能搭個大一些豬圈吧。

造成磚價過高的因素一是產能不足,幾乎全是官坊,民間難得幾處。其二便是磚頭塊頭太大,工藝流程中使用的人力太多。其三便是這時代的百姓們都比較熱衷於建木料房屋,主要是朝廷風氣帶動的結果,很容易引發大面積火災。

所以,爲了改善磚頭的使用環境,張林一方面以官方基建工程項目的需求爲底氣,要求作坊建設以磚爲主、木料爲輔,另一方面着令工建總署對磚窯進行整治。

整治的途徑分三方面,一是就地取材。二是改良工藝流程,把模具化、流水化生產思路落實下去。其三,便是制定磚塊尺寸標準,以250x100x50mm爲統一標準,相當於8.12x3.25x1.63宋寸。

儘管新的計量單位政策還未落實,但不妨礙先在作坊裡使用。理論上一立方米的標準轉爲800塊,實爲585塊。

按照工建總署遞交上來的預算審計文札,只要建設十處規模超過20人工匠的新工藝磚窯,年產能能達到一億塊磚(改進後的標準磚,比原市面常見的大磚小1.5倍),價格能降低到0.9元/百塊磚(取平均值)。

如果常見的百平米房屋來算,用標準磚數量爲至少三萬塊,刨去人工費用,磚頭花費爲27元,相當於中產階級的五個月工錢。也就是,一箇中產階級家庭只需要努力一年,便可以在不計算地皮、裝修、建設等附加建築材料的基礎上擁有一個百平米毛胚磚頭房屋。

不算不知道,真是一算嚇一跳。

張林知道宋代的物質生活水平高,卻也沒想到高到這個程度。

比起後世,這時代的百姓只要安居樂業,根本不用爲房價發愁,可以說幸福指數是+10086的。

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65章 殺子之仇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655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119章 摸摸才知道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346章 戰略第582章 憲法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647章 日本的動亂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37章 吃鍋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18章 賓主盡歡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73章 楠兒吃醋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539章 海軍封鎖第240章 飛一下便告訴你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714章 愛爾蘭人的舞蹈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446章 人口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320章 刺青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705章 第四任皇帝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711章 世界不需要和平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683章 美國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18章 清君側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201章 回返大名第519章 新改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30章 武松回來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258章 朝廷震怒第447章 捨不得吃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696章 藝術戰爭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206章 唆使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372章 集體納妾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536章 化學爆炸事故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489章 階層鬥爭第157章 我要當官第706章 移民歧視事件第297章 幹晾着你們第672章 電氣化第139章 上元節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80章 直搗賊窩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115章 灌雞湯第221章 王黼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