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

莘縣。

鵝絮紛飛,城中積雪,街上行人稀少,蓑白一片的城外卻是熱鬧十分,人聲鼎沸。

“別擠別擠,都站好隊來領,每人兩個白麪饃,一大塊東坡肉少不了。”

“你這廝作甚前擠,不想領救濟了是不是?張二爺說了,凡是亂插隊不守秩序的一概不給,喝西北風去。”

城門外搭着幾個簡易的棚子,幾個身穿皁色棉服的公人正在維持治安,難民們排成數條長龍在棚前排隊,領取張大善人發放的年節救濟。

這年頭,朝廷有救濟那也不過是嘴上說說,國庫下來的銀子大多落入官吏腰包中,能落到實處的少之又少。

張林是年前從大名府返回的路上看到不少流民災民而心生憐憫,出資了兩三千兩用來在莘縣附近救濟流民,可謂功德無量。

他深知自己一人行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這樣的流民景象在河北東西二路以及河東路和永興軍路隨處可見,不是他目前的財力可以支撐的。

馬車上,車廂裡,他望着排成長龍的衣衫襤褸人羣默不作聲,心中卻更是堅定了自己的念頭。

他曾百般爲自己造反想理由找藉口,他曾自問自己會是一個合適的統治者嗎?

答案是模棱兩可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勝任這個民族的首領,但卻由衷地想爲這片大地帶來新的篇章,一個跟後世完全不同的發展格局。

最起碼,他有着一顆讓民族富強,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就會有貪腐現象,這是避之不了的,任何民族和國家都是如此。

他能做的,想做的,也只是想把資本萌芽保護好,讓這片處於農耕文明的大地可以免受遊牧文明的摧毀而順利發展。

北方的遊牧民族,可以說是打斷了中華文明兩次進程,一次是宋,一次是明。

他罕見地陷入到民族文明的思考中去,任由思緒紛飛。當個土豪安身立命是不可能的,這輩子就太安逸了,總是少了點味道。

王總管在旁輕聲問道:“老爺在想什麼,這麼入神?”

張林回過神,目光對着領取救濟食物的流民,感嘆道:“你說,這些人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無非是能有一口吃的,一塊地種,一個房子擋風擋雨罷了,還能希望什麼?”

“說的是,那你的希望又是什麼?”

王總管詫異地沉思片刻,忽而自嘲般地笑笑:“小人從前在西門大官人府上做掌櫃,無非是希望生意興隆財源廣進,自己可以多賺些錢。現如今跟了老爺您,小人經歷頗多,從一個掌櫃做到總管,只希望幫着老爺分憂解難。至於以後會希望什麼,哪得看老爺您能帶着我們走到哪一步了。”

張林笑道:“你倒是會說話,我能走到哪一步,還需要你們的幫襯。俗話說得好,獨木難支,衆人拾柴火焰高嘛。”

他指着流民羣道:“年後新作坊和鏢行就從這些流民裡面挑,儘量挑選些身體完好的健壯男人,至於失親孤兒則收留下些來教書認字,指派些輕快的活給他們做。至於年老的,你也看着安排,重貨幹不動,養豬養雞總能操勞的。”

王總管道:“老爺菩薩心腸,悲天憫人世所罕見。不過每年這樣從北方流難來的百姓數以萬計,我們行當怕是容不下這麼多人。”

“今年的目標是把河北東路的博州、大名府,滄州、濱州,以及京東東西兩路的鄆州、齊州、青州等地打開分鋪。這般算下來,總是需要千兒八百人。你從流民裡把十三到十八歲的孩童挑選出來,我會專門找人教導。其他人等,你自己分配出去。”

“是。”王總管道:“京東兩路的官府方面我會親自去打理,老爺放心。”

張林欣慰道:“你辦事,我很放心。走吧,去西城救濟點看看。”

歷史上說,宋朝是最富裕的朝代,卻也是最受北方遊牧民族欺壓的朝代。

諸如莘縣這般聚集的數百流民還算是少的,再往北面到河間府、真定府、代州、析州一帶流民無數,南下逃難的規模要大的多。

張林再是自負,也知道目前解決不了流民問題,只有讓這個中華大地富裕強盛起來,才能讓大部分人享受太平安生的日子。

曇花一現,浮游人生可不是他此刻的理想。

年後正月初,張林忙於莘縣周邊的流民工作,從其中挑選出一百來個十三歲至十六歲之間的孩童,八十多個體格健全的漢子,另有一百多名熟悉莊稼或者養殖的苦哈哈。

因爲張林自發的舉動,莘縣官場受益良多,把安置流民一事彙報上去,受到大名府嘉獎。知縣官升一級不說,縣吏們也是沾了榮光。

張大戶一家過完年後,到了初十,趁着天晴風好便收拾東西準備回返清河縣。

臨行前,張大戶把張林叫到內廳,耳提面命地提點道:“二郎你這邊的買賣已是步入正軌,我也沒什麼好建議的。大伯年歲已高,去日無多,身下也無子嗣傳承香火,張家的未來唯有靠你了。”

張林恭敬地道:“大伯萬不可這樣說,您老當益壯,長命百歲。”

“呵,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不過。”張大戶搖搖頭,嘆氣道:“早些年,你爹與我因家產分歧,差些翻臉反目。這些年想來,真是悔不當初。”

他緩緩起身,望向南方:“想必你爹爹也是如此心情,不然他也不會臨終前叫你回來找我。”

張林附和着瞎編道:“我爹雖從未有提起這件事,卻也是常望北而嘆。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爲這黃白之物鬧壞了兄弟情義,着實不該。”

“是啊,所以等大伯死後,我這些年積攢下的家當就由你接手吧。你七姐兒在樑府受得恩寵,手上倒也不缺錢花。”

張林心說哥纔不貪你那點錢,嘴裡道:“侄兒卻是不合適,大伯還是另作安排吧。”

“安排個鳥。”張大戶忽然語氣加重地道:“大伯知你生財有道,莫非嫌棄我這點家當,看不入眼?”

張林忙說不敢不敢。

“不敢那就拿着,沒人會說三道四。”頓了頓,張大戶又道:“你去大名府過完正月上元節,便來清河縣一趟。這件事趁我沒死前,早點落實便好,省得你伯母那頭的幾個小子成天惦記着。”

張林不好推卻,便勉爲其難地應聲道:“好,侄兒遵照大伯吩咐就是。”

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331章 刺一身龍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99章 假貨探親第102章 侍寢第621章 蝦夷立國第266章 大敗高郵援軍第722章 歐洲聯盟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87章 鏢行開業準備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584章 黑土地第310章 對陣第158章 磨人的小妖精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471 夫妻生活第17章 請客吃酒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599章 海商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468章 問秦檜第135章 造反總得有個理由第112章 堂姐邀請第464章 金國的困境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27章 間隙第276 以法治民第435章 圓滿的朝會第616章 元武盛世第499章 賜婚第468章 問秦檜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480章 內戰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714章 愛爾蘭人的舞蹈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43章 公司模式第229章 暗度陳倉第124章 提拔中層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579章 鑄幣第80章 直搗賊窩第439章 比鬥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720章 家族傳承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237章 救王黼第133章 豹子頭林沖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581章 酷法第88章 經濟發展第523章 條件第440章 政治婚姻第51章 孟州來信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179章 準乎?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412章 童貫野心第104章 古時使女第507章 螳臂當車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137章 船隻計劃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46章 施恩的苦惱第467章 天牢之人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446章 人口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329章 法治人治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612章 皇室的四把刀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3章 嫂嫂潘金蓮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412章 童貫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