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1章 意料之外的張恭

劉良有點懵。

爲什麼我沒有提前得到風聲?

然後就有胡女把一件外袍披到他身上:“馮郎君,這山裡清早有些涼,還是多穿一件衣物纔是。”

於是劉良就想了想:老子在山裡呆了多久來着?

算了算,似乎已經有十來天了。

說服胡人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這裡山好,水好,所以胡女的質量,也比外頭的要高那麼一丟丟。

所以多呆了幾天,那也是很合理的事。

劉良想通了以後,立刻就轉頭去吩咐自己帶過來的人:

“馬上收拾東西,我要出山!”

“郎君,要去何處?”

“去敦煌,找張家!”

口氣很大,但一直跟在身邊的胡人渠帥聽了,卻是身體一震,然後又與有榮焉,只見他陪着笑臉說道:

“馮郎君,我護送你去!”

“低調,要低調,不要引人注意,挑出族裡最好的勇士,不要太多。”

雖說大漢的大軍還沒有進入敦煌,甚至連東邊的酒泉郡都還沒到。

但根據劉良這幾個月的觀察,涼州現在根本就是處於一種隨時崩塌的狀態。

前些日子蕭關一戰的消息在涼州全境散播開來後,就擊潰了涼州上下大部分人的抵抗意志。

所以現在大漢大軍進入涼州的消息一傳開,外頭肯定就已經開始亂了。

所以多一些護衛,不是壞事。

“明白,明白,我這就去安排。”

胡人渠帥連忙應下,轉身下去安排。

從三危山到敦煌城,有近九十里,不遠,也不算太近。

劉良一行人緊趕慢趕,來到敦煌城下,只看到城門有軍士開始盤查進出的可疑人員,但城門仍是大開着,這才鬆了一口氣。

很明顯,敦煌城並沒有因爲大漢大軍進入涼州而實行戒嚴。

想想也是,東邊的酒泉郡還沒有漢軍的蹤影呢,敦煌自然也還沒到緊閉城門的地步。

唯一麻煩的就是,劉良的隊伍裡,不但摻雜着胡人,甚至就是劉良自己,身上的衣着也是半胡半漢。

所以自然是受到了城門守軍的重點盤查。

不過對方一聽劉良是要去張府,頓時就揮手放行,連多餘的話都懶得說。

倒是劉良,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敦煌城的守軍居然還這般鬆懈,當真是不知死活。

哪知到了張府門口,登時就把他驚了個目瞪口呆。

無他,原來張府門前早就擺滿了車馬,熙熙攘攘,外頭的人想擠都擠不進去。

涼州風雨飄搖,作爲敦煌最大的地頭蛇,同時張家家主張恭又是西域戊己校尉。

雖說是名義上是管着西域吧,但架不住人家德高望重啊。

所以但凡有點身份的,早早就想着法子往張家遞名帖。

涼州究竟能不能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敦煌怎麼辦?

當年敦煌太守馬艾死後,又無郡丞,更要命的是,東邊的酒泉和張掖還有叛軍進逼敦煌。

郡人就是推舉張恭出來主事,這才讓敦煌不致遭受戰亂之苦。

雖然現在漢軍連酒泉郡都還沒到,但誰都知道,此時的形勢,遠比當年還要嚴峻。

這等形勢下,不找張恭,還能找誰?

徐邈?

別開玩笑了,聽說現在武威被漢人前後夾擊,他最後有沒有命跑出來還是個問題。

所以說,外人都靠不住,最後還是要靠我們涼州自己人。

從武威那邊傳過來的消息已經過了三天,有資格進張府的,早就進去了。

沒資格進去的,都守在府外翹首以待。

劉良這才明白過來,爲什麼城門的軍士一聽自己是要去張府,就那麼容易放行。

他看着眼前的人羣,當下一咬牙,下令隨從給自己擠開一條路。

如今正是處於盛夏,本來就容易上火。

再加上大夥都在擔心涼州的局勢,心頭焦慮。

更別說涼州人多是豪爽之輩,被人一推擠,當下就有人大聲喝彩:

“入孃的!擠什麼擠?急着奔喪呢?”

劉良這邊也着急,被人一罵,於是就不甘示弱地罵回去:

“吾有事要見張公,事關敦煌,若是再不讓路,後頭要奔喪的只怕不是吾,而是爾等!”

衆人這才注意到劉良一行人皆是風塵僕僕的模樣,只道他們是從東邊過來傳消息的,當下便稍稍讓開一條縫。

同時還有人高聲喊道:

“這位郎君,武威那邊,可是又有什麼消息?”

劉良心道我剛從山裡出來,能有個鳥的消息?

他一邊悶頭向前擠,一邊頭也不回,不耐煩地說道:

“徐邈命都快沒了,還能有什麼消息?”

換了平時,有人敢這樣在張府大門口散播謠言,說不得沒命的是他自己。

但此時的劉良底氣十足,就算事後張家知道他是在胡說八道,那又怎麼樣?

自己的身後,那可是有大靠山的。

前些年受盡社會毒打的劉郎君,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年頭,想要橫着走,要麼你自己必須牛逼,最好是牛逼到逆天的那種,就比如某隻土鱉。

如果自己不是那麼牛逼,至少你抱的大腿要牛逼。

曾經的他,以爲自己的大人很牛逼,後來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假牛逼的大人比不過真牛逼的土鱉,事實就是那麼殘酷。

雖說這個故事有點悲傷,但真想要翻身,光悲傷是沒有用的。

於是劉郎君眼一閉,腳一跺,直接轉身就去抱真·馮大腿。

噁心是噁心了點,但馮土鱉的名頭確實好用。

至少在涼州這一片,那是真的好用。

比如劉良就知道,單憑張就當年跑去隴右逛一圈,最後還能平安歸來這一檔子事,張家就不會對背靠真·馮大腿的自己怎麼樣。

雖說劉良只是隨口那麼一說,但周圍的人卻是一陣譁然,不少人的臉色已經大變。

就連張府的門房都小心翼翼地問道:“敢問郎君從何而來?可有名帖?”

“沒有!”劉漢子乾脆利落地說道,“你只管去告訴張公子,就說某姓劉,前些日子還來過府上。”

門房一聽,又再細看了一眼劉漢子,只覺得此人似乎真的有點臉熟。

只是這些日子來訪的人太多,門房又怎麼可能一一全記得住?

再加上眼前的劉良衣冠不整,身上還隱隱散發出胡人特有的腥臊味,混着汗酸味,實是讓人不敢恭維。

看着眼前這位自稱姓劉的郎君氣勢逼人,門房在心裡權衡再三,最終還是說道:

“請劉郎君稍候。”

近段時間來過府上的劉姓郎君,張公子印象最深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與天子同姓”的那一位。

張就得到門房的稟報,立刻讓人把劉良接入府中。

劉良在張府的下人帶領下,穿過前庭的迴廊時,看到不遠處的前廳裡面人頭攢動,同時隱隱傳來喧鬧聲。

再想起府門外的人羣,他不禁心生好奇,試探着問道:

“今日貴府看來頗是熱鬧啊!不知可是有什麼喜事?”

“涼州動盪,士吏不安,何來喜事?”

前頭帶路的下人還沒有回答,前方突然傳來了另一個人的聲音。

劉良擡頭看去,原來是張就親自到內拱門迎接。

“見過張公子。”

“劉郎君請。”

張就引着劉良進入一個偏房,又讓人上了茶,然後接着說道:

“武威張掖二郡,陷於戰亂,消息斷絕,現在敦煌是謠言四起,民心浮動,所以敦煌父老聚於前廳,商議如何保全敦煌。”

劉良不是傻子,聽到張就這番話,自然知道他表面是在解釋,其實是在向自己示張家之能。

只是看到張就這麼一說,劉良反而是笑了。

只有處於弱勢一方,才需要特意顯示自己的強大。

像自己,就算是身上爬了蝨子,什麼都不說,不照樣坐在張府裡,與張家公子面對面?

“張公子,你我都是明白人,你知道我今日過來是想要做什麼,我也知道張家沒有多大的選擇餘地。”

“我就直說了吧,吾雖非涼州人士,但亦知涼州魏軍多是集結於武威一郡,如今武威是前不可行,後無退路。”

“酒泉與敦煌二郡,若是真有能力救武威,敦煌的父老也不至於聚集於貴府前廳。”

“若是張公是真心欲保全敦煌,不致父老遭戰亂之苦,何不趁此機會,重歸大漢?”

“若是稍加遲疑,只待武威一失,張公子以爲,僅憑敦煌酒泉二郡,如何能擋大漢數萬精兵?”

劉良本以爲自己這一番話下來,也算是有理有據,更兼張家早年被徐邈打壓,怕是早有搖擺之意。

所以就算不能讓對方當場應下,至少也能讓對方心動。

沒曾想張就臉上卻是波瀾不驚,慢吞吞地說道:

“劉郎君,此等大事,自有家父作主,你與吾說,只怕是無用。”

劉良一怔:“敢問張公現在何處?”

“家父身體抱恙,不便見客。”

劉良聽了,原本有七八分把握的心理,一下子就去了三四分。

張家,似乎別有打算?

只見張就端起茶杯,輕輕地吹了一下茶葉,然後又放了下去,繼續說道:

“且劉郎君怕是疏忽了一事,家父是西域戊己校尉,管的是西域之事,又如何能作主涼州之事?”

說到這裡,張就又是長嘆一聲:“要不然,敦煌父老又如何在鄙府上商議了快三天,也沒商議出一個章程?”

說完後,張就起身拱了拱手:“某還要去前廳招呼,不能久陪,還請見諒。”

然後又喚過下人,吩咐道:“劉郎君是我府上貴客,須盡心盡力服侍,不得有絲毫懈怠。”

劉良沒有想到此人說走就走,心裡就是一陣着急。

若是沒有張家的幫忙,胡人響應起兵的效果,只怕就要大打折扣,更別說敦煌各地士吏。

他緊跟着站起身來,對着準備要跨出門檻的張就喊道:

“張公子,馮君侯有一語,欲帶給張公。”

背對着劉良的張就臉上閃過一抹喜色,同時暗暗地鬆了一口氣。

他吸了一口氣,藉此收斂心神,這才轉過身來:

“不知馮君侯有什麼話,要劉郎君轉告?”

劉良不語。

張就會意,屏退下人,然後又關上房門,這才重新落座,看向劉良:“此處唯你我二人,劉郎君請講。”

本以爲能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家的劉良,心裡不禁生出些許的挫折感:

還是要擡出自己背後的靠山,才能壓得住人啊!

不過這個念頭僅僅是一閃而過,因爲目前最重要的,還是眼前之事。

“馮君侯曾言:涼州豪右,或視羌胡爲禽獸,驅之如牲畜,致胡人積怨,反叛不止,累及百姓。”

“或爲一己之私,甘與胡人爲伍,數典忘祖,棄華夏衣冠,爲人所不齒。”

“唯有張公,於亂世中,力保一方安寧,止叛亂,通西域,撫胡夷,此乃大丈夫所爲。”

“若是有幸,能與張公一晤,足慰平生。”

待劉良說到“此乃大丈夫所爲”時,張就早已站了起來,垂首肅手傾聽。

待劉良說完後,張就猛地擡起頭,“馮君侯……當真是說了這番話?!”

看着激動不能自抑的張就,再想起方纔他對自己的波瀾不驚,劉良嘴角一抽:

這馮土鱉的面子……真入孃的大!

還有這個張就,你可是在人家手裡吃過大虧呢,看你現在這嘴臉,難道你是當真一點也不記得了?

“這個時候,吾欺瞞張公子又有何用?再說了,我也不敢欺瞞張公啊!”

張就臉上的喜色愈濃:“有馮君侯這個話,張家無憂矣!劉郎君請!”

劉良一愣:“啊?去哪?”

“自是去見家父。”

這……就成了?

劉良一時間竟是有點轉不過彎來。

“劉郎君,請?”

張就看到劉良不動,又是催促了一聲。

劉良終於反應過來,然後又眼神複雜地看了一眼張就,同時心裡升起一句話:入孃的!呸!

張就領着劉良越過前庭,連過兩道拱門,徑直進入張府的後院,把他帶到張恭養病的房間:

“大人,劉郎君來了。”

劉良整了整衣着,然後上前行禮:“晚輩劉良,見過張公。”

提前得到消息的張恭半躺在榻上,看向劉良,笑了笑,示意道:“劉郎君請坐。”

“謝過張公。”

坐下的同時,劉良趁機偷偷地看了一眼張恭,發現他面容槁枯,病態盡現。

唯有那雙眼睛,尚有湛湛精光,顯示出這位老人的神志尚還清醒。

劉良心裡不禁有些擔心,觀這位張公,如今連下榻都是困難,也不知他是否真能掌握這敦煌的局勢?

他正這般想着,張恭卻是目光灼灼地看向劉良:

“吾雖從未見過馮君侯,但方纔得聞劉郎君轉馮君侯之語,卻是如有甘露灑心,渾然之間,有遇平生知己之感。”

“如今只覺得身上之病,一下子就去了七八分,有請劉郎君轉告馮君侯:張恭亦渴見君侯一面,同慰平生。”

劉良連忙應下,然後又回味過來,驚喜道:“張公此言,可是願意響應大漢,以迎王師?”

張恭淡然說道:“涼州與關中斷絕數年,人心早已漸失,再加上蕭關一戰,區區涼州之地,如何能擋精銳虎狼?”

“張公有此遠見,當真是敦煌百姓之福!”

張恭把身子靠到靠枕上,儘量讓自己舒服一些:“敢問劉郎君,若是張家傾全族之力響應大漢,不知可有什麼好處?”

劉良“啊”了一聲,他實是沒有想到,名震西州,受人景仰的張恭,竟是這般毫不掩飾地說出這等話來。

張恭卻是面不改色:“方纔說的是國事,現在講的是家事,如今二者不衝突吧?”

“不衝突,不衝突!”

劉良連忙說道。

“老夫時日無多,放心不下這後輩子孫,想爲他們圖些傳家之業,這張臉皮要不要,沒什麼所謂。”

張恭緩緩地說道,“馮君侯前頭一番話,讓老夫甘願爲國事,但不知還有沒有其他話,要劉郎君帶給老夫?”

劉良這個時候終於覺得,眼前這老頭子的巨大聲望,果真不是僥倖得來的。

第0405章 不失漢節第0676章 李家第0518章 平亂之始第0676章 李家第0519章 收人心第0518章 平亂之始第0640章 兩難第0651章 門路第1078章 狠絕第0993章 出其不意第0102章 蠶叢與魚鳧第0921章 糧食問題第1198章 先鋒第1225章 斷後第0059章 全殺完就好了第0250章 試探第0312章 爲了佳人第0162章 收房?第0224章 溫柔可人?第1107章 妾的,就是阿郎的第0143章 畫的含義第0286章 第三碗狗糧第0721章 設局第0274章 屯糧第0402章 高風亮節馮郎君第0682章 定心丸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839章 送禮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574 獻祭第1000章 魏國的增援第0177章 往上爬第1140章 親事第0459章 守關中必須守隴右第0897章 接班人第0934章 意想不到的消息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003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0436章 我也沒喝過第0748章 誰吃誰?第709章 驢不對馬第1119章 還於舊都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1171章 河東異動第0078章 沐浴第0222章 月犯心星第0175章 飢不擇食?第1035章 選擇第1056章 長安問後事第0359章 中年漢子第0109章 突然的智商在線第888章 種桑得桑第0429章 我在這裡等你第0879章 搞一把金融第0304章 無處不在的傳說第0225章 張機?張仲景?第0367章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第0326章 楊千萬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0020章 製茶第1225章 第1234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1008章 內外交困第1287章 以身作餌第1104章 調動第1062章 餘波(二)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092章 大手筆第1122章 悲觀不相通第0171章 老流氓第0532 水磨第0220章 李球第1264章 大意了,太大意了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0615章 怎麼還要打啊?第0053章 不讓買了第1280章 保母第1137章 漢吳之別第0377章 往死裡用第1175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0089章 我才十六歲啊!第0510章 我們一起種甘蔗吧第0558章 消息第0548章 出生第0657章 開源第0872章 建興九年的冬天第0388章 虎頭和虎兒第0534章 丞相的親傳弟子?(先發一個大章,正在趕第二章)第0983章 對策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1226章 爲難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333章 師傅第0087章 不放心第1127章 答應第0070章 有類鄭家之風?第1305章 九原瑣事第0138章 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