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7章 孫權的野望

自詡爲漢室正統的蜀國會不會同意自己兩帝並尊的建議,孫權心裡其實也沒有多大把握。

甚至他已經做好了與蜀國翻臉的準備。

反正在他看來,魏國去年接連兩場大敗,再加上曹休的死去,短時間內魏國是無力再南下的。

從合肥魏軍的佈置可以看得出來,魏國甚至已經收縮了防線,只管緊守要隘關口。

再沒有以前的那種時不時就想要渡江南下的壓力。

最後實在不行的話,就再與魏國和好,也不是不可以商量的嘛。

反正就魏國現在這個模樣,再加上魏帝曹睿根基不穩,年紀尚淺,相信他不會拒絕自己的好意。

到時魏國就可全力進攻隴右與漢中,若是自己再增兵巴丘,給蜀國增加壓力,此等情況與幾年前劉備兵敗時又有何區別?

真要到了那一步,蜀國自然就會認清現實,乖乖地再次派人過來與自己講和。

所以蜀國不但派人出來慶賀自己登皇帝位,而且還明確提出,把蜀吳兩國的結盟正式明告天下。

當真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這是以國家的名義進行結盟,再不是以前的口頭盟約。

如果再次背盟,就會被天下人所棄。

孫權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想了很多。

“陛下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底下的陳震開口問了一句。

孫權捧起國書,又從頭到尾細看了一遍。

就目前三國的情況看來,兩國正式宣告結盟,其實是對吳國有利一些。

因爲吳國若是要西進蜀地,不但要逆水而上,而且永安地勢險要,是繞不過去的。

但蜀國若是想要東進,只要順水而下即可。

以兩國的名義正式結盟之後,同時也就意味着蜀國承認了吳國對荊州的所有權。

只是孫權熬死了曹操,熬死了劉備,再熬死了曹丕,也算得上是一個能忍的人物。

又怎麼可能會輕易表態?

只見他故作沉吟好一會,這纔開口道,“漢吳本就是盟國,世人皆知。如今若是要正式明告皇天后土,總得要一些時間準備。”

“且中分天下這個事情,事關兩國國運,倉促之間,吳國沒有準備,須得好好商量一番。”

陳震點頭,“此是自然。那外臣就客舍等待陛下的好消息。”

派人把蜀國使者送出朝堂,孫權罷朝,令內侍召陸遜、顧雍等數位重臣入宮商議。

待把蜀國國書遞給幾人看過後,孫權這才問道:“此事,諸君當如何看?”

“如今天下,三足鼎立,魏佔天下八分,吳蜀約而爲盟,共抗強魏,理之所然。”

作爲吳國丞相,顧雍率先開口道,“且吳蜀早有盟約之實,兩國正式誓盟,不過是加以實名罷了。”

“且陛下登上大寶之位,與蜀國盟誓,此舉正好可以表明吳國乃是與蜀國並立。”

孫權聽了,暗自點頭。

即便是表面上再怎麼不承認,但在他的心裡,也不得不承認,三國之中,吳國最缺乏稱帝的法理。

要不然也不至於在登位詔書裡,一再強調漢室不存。

因爲吳國君臣上下,名義上本來就是是漢家臣子。

若是漢室猶存,貿然稱帝,那和自己聲稱所要討伐的曹賊有何區別?

所以現在漢室肯定是已經不存在了。

西邊的蜀國雖是以漢爲號,但所據不過一州之地,如何算得上是煌煌漢室?

現在蜀國正式承認吳國兩帝並尊,不管如何,總算是有了一份底氣。

“伯言的意見呢?”

孫權問向陸遜。

陸遜贊同道:“丞相說得不錯,登壇誓盟,不過是給吳蜀之盟加了一個名義而已。”

“既然丞相與上大將軍所言一致,那事情當錯不了。”

孫權點頭,他臉上有些猶豫之色,“只是這中分天下,諸君覺得這個分法如何?”

在蜀國的國書裡,約分天下,蜀取函谷關以西的雍涼之地,大河以北的並、冀、幽三州。

而吳取函谷關以西,大河以南的豫、青、徐、兗四州。

若是以後當真能聯手滅魏,這個分法很合理。

甚至還是吳國佔了便宜。

因爲即便蜀國拿下了雍涼之地,再渡大河北伐取河北三州之地,難度遠要大於吳國從荊州與揚州北上取四州。

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顧雍正想點頭,哪知陸遜卻突然問了一聲:“陛下可是還有什麼想法?”

孫權看向陸遜,目光很是隱晦地閃了閃,臉上卻是沒有任何變化。

“對。伯言既然能看出我心中別有他想,可能猜出我在想什麼?”

陸遜毫無所覺,直言道:“陛下莫不是想要幽州?”

孫權終於面有驚色:“你如何得知?”

陸遜自信一笑:“自去年公孫淵奪其叔之位,統遼東之地以來,就暗中不斷派人前來與我吳國聯繫。”

“陛下宮中,尚還有幾匹遼東好馬。故我想來,大王只怕早就有借遼東之力,以圖曹賊之心。”

孫權臉色先是微微一變,然後又綻出笑容:“果然還是伯言知我心!那伯言覺得,此法可否?”

陸遜看起來也是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陛下所慮甚是。我吳國長於舟船,能行海北上,與遼東相接。”

“公孫一家,久在遼東,相承三世,雖明是臣服於魏,但恃山水阻,實則自任官吏。”

“且公孫淵主事遼東以來,主動送好馬給陛下,就足以說明其心志,必不會久屈魏國之下。”

“此所以謂遠交近攻是也。陛下之謀,實屬深遠。”

孫權聽了陸遜這一番話,心頭大悅。

方纔被人窺破心事的那一點點不喜亦跟着散去。

“既然伯言如此說,那我賜公孫淵以重禮,以圖交好,到時就可從遼東那邊買上好戰馬,何如?”

陸遜一聽孫權這個話,連忙勸阻道:“陛下,誘使公孫淵叛魏,可也;但若待之過厚,不可也!”

孫權聽了,有些皺眉:“若不以厚禮待之,遠人又如何會與吾謀大事?”

“陛下,遼東離魏國近,離吳國遠。一朝有事,救之不及,公孫淵則有在魏吳之間反覆之嫌。”

“若是賜之以厚禮,再從彼處買馬,則船隊所載珍寶錢糧,無以估計。”

“到時公孫淵真要起了反覆之心,則珍寶錢糧再不復吳國所有。不若只派使者持節帶詔而往,賜之以爵位。”

“待日後觀其所爲,確其當真是叛魏歸吳,則再另行商議。”

陸遜言辭懇切地提議道。

孫權卻是對這個話頗有些不以爲然。

公孫淵好歹也是稱霸一方的人物,若是真要想與他臣服,空口白牙豈不是讓人覺得是侮辱他?

更何況我好歹現在也是堂堂的皇帝,封爵不給賞賜,世人只會說我行事小氣,以後還如何能收天下人之心?

只是眼下遼東與吳國也僅僅是試探性地通了消息,遠未到談這個事情的時候。

於是孫權對陸遜的不置可否,把話題轉回到眼前最主要的事情:“那伯言對蜀國欲分幽州之事如何看?”

這一回輪到陸遜不以爲然了。

真要等蜀國能取得幽州的時候,只怕魏國也早就滅亡了。

難道陛下還當真想着蜀吳二國能平安二分天下?

只是他知道孫權剛登帝位,正是欲有一番作爲的時候,有吞魏之心,倒也可以理解。

“若是陛下有此等大志,那不如讓那蜀使把幽州劃分給吳國,想來他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

陸遜建議道。

“善。”

孫權頷首。

次日,孫權遣了宮中內侍帶着禮物,去閒居的張昭家中進行問候。

“大父,大父,宮裡派人過來了。”

張昭之孫張震,慌里慌張地跑入裡宅,大聲地喊道。

鬚髮皆白的張昭,正坐在屋裡註解《春秋左氏傳》,此時聽到孫子的叫喊,臉色先是一喜,正要站起來。

但忽然想起了什麼,然後又坐了回去,只當作什麼也沒聽到。

“大父,宮裡來人了,說是陛下賞賜了東西。”

張震跑進屋裡,只是語氣急促地再次重複了一遍。

張昭寫完了一段話,這才擡起頭來,斥責道:“不過是宮中來人罷了,你慌什麼?”

“君子言行有度,你看你現在像什麼樣子?”

張震沒想到自家大父對宮裡來人沒半點反應,反而是把自己罵了一頓。

當下吶吶不知所言。

看着大父罵完自己,然後又低下頭去,繼續書寫,張震急得抓耳撓腮,但又不敢再多話。

直到張昭寫完最後一句,這才放下了筆,然後站起身,慢悠悠地向前宅走去。

張震心裡直打鼓,暗道大父本來就是被陛下下令閒居在家,如今再這般怠慢了天使,會不會又惹上什麼禍事?

他這般想着,一路跟隨大父到了前庭,哪知內侍見到大父,竟然是先對着大父行禮:“見過輔吳將軍。”

張昭側身讓過,退到一旁,臉上露出冷笑:“吾不過一閒人,如何能當得起此大禮?”

宮中內侍陪着笑:“輔吳將軍說笑了,奴婢出宮前,陛下親口吩咐過的。”

“說輔吳將軍乃是陛下的恩師,奴婢見到輔吳將軍,必須要代爲行禮,並加以問候。”

旁邊傳來一聲“啊”,裡頭充滿了不可置信。

原來是擔了半天心的張震看到內侍這般態度,又聽到這番話,竟是不由自主地張大嘴失聲驚叫。

張昭回頭,怒瞪了一眼這個不爭氣的孫子。

能從皇宮裡出來的內侍,哪個不人精?

他只當作什麼也沒聽到,什麼也沒看到,只把皇帝的態度和口諭傳給張昭:

“輔吳將軍,陛下說了,他久不見老將軍,心裡極是渴念。”

“陛下如今已經很是後悔先前所爲,若是老將軍有空,不妨入宮見一見陛下,也好慰陛下的思念之情。”

張昭這一回,臉上終於動容:“陛下果真是如此說的?”

內侍誠惶誠恐道:“老將軍這話,當真是折煞奴婢也,奴婢安敢假傳陛下之意?”

張昭長嘆一聲:“以陛下之尊,居然能這般所爲,身爲臣子,吾又安敢稍遲片刻?”

“煩請中使回去傳話,老臣無時不在等着陛下的傳召。”

內侍一聽,連忙說道,“不敢瞞老將軍,宮裡派過來的車子,已經在門外候着了。”

“若是老將軍願意立刻入宮,陛下高興都還不及。”

張昭聽了這個話,更是意外,同時心裡也是感動非常。

當年長沙桓王孫策薨前,曾把陛下託於自己。

這三十年來,自己也算得上是盡心盡力輔佐陛下。

看着他從稚嫩接管江東,到歷經諸事,最後成長爲一代帝王。

在自己看來,自己與陛下之間,當真是如慈父與親兒之間沒有任何區別。

雖然陛下登基之後,對自己的所言所爲,傷透了自己的心。

但這世間的慈父,又有哪個會真心去怪自己的孩子?

車駕裡的張昭一路上心思翻騰,念及孫權先前與現在的所爲,心頭一陣悲一陣喜。

直到車駕停下,只聽得外頭有聲音響起:“老將軍,到了。”

張昭這才驚醒過來。

他翻開車簾下得車來,只見又有小黃門擡着坐輦,早在那裡等候。

內侍把他扶上坐輦,一路不停,直入宮中。

“張公,你終於來了!”

孫權親自站在門口迎接張昭,還沒等小黃門停下來,他就親自扶着張昭入內,請其上座。

張昭見孫權如此,眼中發熱,對着孫權深深施禮:“陛下乃是天下共主,老臣何敢坐陛下座位之上?”

說完,就欲坐到下頭。

孫權跪而止之,“當年我待張公如師,張公視我如子。子有錯,父罵之也好,打之也罷,總是要規其言舉。”

“如今我有錯,張公難道想要放棄我嗎?”

孫權這一番言行,強行把張昭按在上座。

張昭坐定後,仰天長嘆一聲:

“昔日太后、桓王,皆是把陛下交於老臣,而非把老臣交於陛下,此老臣所以欲盡節,欲報厚恩耳。”

“然老臣見識淺薄,思慮不周,期間多有疏漏,所以多有忤逆陛下之舉,非是有心,實是老臣在表露忠心罷了。”

“如今陛下不以臣之前錯,再復恩召,得奉左右,老臣唯有志在忠益,畢命而已。”

孫權聞之,拜謝焉。

孫權又把蜀國來使之事說了,請張昭制定立壇誓盟的流程與規矩。

ps:對不起啊,我的歡樂沙雕書友們,這段時間我可能更新不太穩定,需要到月底吧,現在每天都要去醫院理療。

:。:

第997章 鐵嶺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1043章 新的局面第1103章 一拍即合第0924章 大新聞第0759章 虞氏與郭氏第0922章 兩相歉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1123章 人心崩析第1299章 封王第0275章 回來了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267章 宮中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0528章 亂象初始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0310章 又改第0258章 趙廣捱打第0081章 死士第0047章 沒有馮郎君好第0926章 敦煌第0323章 略懂第1234章 真正目的第0056章 知足吧第0278章 李家姊弟第0196章 第一代廠妹第0135章 羊入虎口?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255章 春天的季節第0687章 禮重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851章 出塞第0674章 冬日裡的日常第0642章 長與短第0587章 輕鬆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1301章 買辦第0822章 斷腕第0240章 誰叫我心善呢?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1208章 司馬懿來了第0203章 貴圈真亂第800章 出征第0240章 誰叫我心善呢?第0936章 契機第0055章 底蘊太薄第1189章 相互算計第1125章 交權第0417章 頂缸第1213章 破關第0386章 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568章 要人第1307章 草原第1002章 最後一道關口第1219章 料敵從寬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0694章 巧合第0137章 羊毛衫第0977章 惡夢重來第0994章 輕取平城第1089章 試探第0674章 合圍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651章 門路第1228章 反攻,攻城第0672章 風馬牛而暗爭第0307章 流言之始第0781章 大漢文治第1294章 推演、上庸第0110章 羌人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0304章 無處不在的傳說第1080章 全面清查第0947章 暗爭第0416章 大佬的主君第1180章 戰前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0526章 一個典故第0960章 草原事(三)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670章 初戰第1214章 攻取上黨第0176章 心痛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1286章 人心盡失第0812章 兩個人,不同待遇第1177章 大賭一把第0831章 君侯要回來了,你看着辦第0599章 猜錯了第0362章 述職?第0620 新舊之爭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0566 叛逃第1138章 路線問題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1200章 病亡第0408章 鬼王轉世定南中第1229章 聲北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