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0章 兩難

“丞相,我想在軍中新設一營,叫工程營,把拋石車營和工程隊並作一起,成麼?”

馮永很是小心地問道。

“嗯?”諸葛亮聽到這個話,倒是有些意外,“我還以爲你要說的是如何破襄武之事,沒想到卻是爲了這個?”

“襄武城破,已成定局,有什麼好說的。”

馮永不在意地說道。

若不是諸葛亮想把郝昭的涼州精騎留下來,城早就破了。

只要按自己那個拋石車營的頭號工程師文實所說的,用配重拋石車連續砸幾天,這小小的襄武城怎麼可能挺得住?

關鍵是看能殲滅多少涼州騎兵。

“你倒是自信。”諸葛亮沒有否認馮永的說法,“說說你的打算,爲何想着要新設一營?”

“這還用問嗎?丞相,這些日子以來,你又不是沒看到,這拋石車營和工程隊的作用,那可是大了去。特別是拋石車營,立下的功勞,怎麼也不算小了吧?”

“只是此二營,如今只能算是在軍中暫時特設,根本不算是軍中正式營隊。其中的大部分人,也不是軍中人士。若是隴右事了,按理是要讓他們還鄉的。”

“這拋石車乃是軍中利器,理當保密纔是。真要讓他們還鄉,只怕什麼泄密之憂。”

說到這裡,馮永看了一眼諸葛亮。

果然大漢丞相的目光就掃過來,隱隱帶着銳利,“還鄉?誰說我要讓他們還鄉?”

“丞相,就算不讓他們還鄉,可若是不給他們一個身份,他們在軍中立了功,那這功勞也算不到他們頭上啊。時間久了,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

即便是拋石車營這種聽起來與軍中關係密切的名字,營中的帶頭工程師文實,一樣沒有在軍中掛職——他可是工程隊的工程師呢,算是民間人士。

而且隴右戰事一了,這南鄉系,不,現在應該叫興漢會體系的軍隊,必然要面臨着要如何融入大漢主流軍隊的現實。

隴關一戰,街亭一戰,皆是以興漢會體系的軍隊作爲主力,初上戰場就戰力驚人。

還有拋石車營,工程營,東風快遞等組織的出色表現,甚至再加上獨樹一幟的醫療體系等等。

以興漢會體系爲核心的各個組織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能量,大漢丞相不可能再任由這個體系遊離於控制之外。

這一點馮永很肯定——換了他,他也會想盡辦法把這個體系放到一個可控的範圍之內。

給予一定的地位,讓它融入大漢主流,盡用其能,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馮永沒有辦法阻止這個趨勢。

因爲這個體系所有人的努力,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能提高自己的地位。

那些喊他兄長的權貴子弟,有很多都是家中的次子,有些甚至是庶子,他們喊自己兄長,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以後能找個出路?

就算是加入興漢會的嫡子,那也是爲了能讓自己的家族更進一步。

所以馮永知道,若是他想要阻止這個趨勢,可能除了關姬和阿梅,到最後根本不會有人會支持自己——即便他是帶頭大哥。

四娘……可能會?

但這不重要。

何況馮永也沒想着要阻止這個趨勢。

因爲只有融入大漢的主流,這個體系才能更好地發展,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新團體爭取權利時可能會被打壓,但馮永不在意這個。

他所在意的是,如果興漢會體系能融入大漢,爲主流社會所接受,那麼新體系下邊所隱藏的新型生產關係,半路夭折的可能性就會降低許多。

僞裝成自己人,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等這種新型生產關係逐漸壯大,大到可以與世家所代表的生產關係相庭抗禮的地步,那纔是馮永的真正目的。

當然,如果能大到瓦解世家根基的地步,那就是大獲全勝。

馮永在這期間所要做的,就是盡力讓這個體系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狂奔,不要翻車。

比如說,在已經建立了南鄉和越巂這兩個根據地的基礎上,再在軍中開闢新的上升渠道:建立以興漢會體系爲基礎的工程營,並把它納入大漢的軍隊正式編制當中。

大漢丞相自然不知道某隻土鱉的險惡用心,在他看來,馮永很有可能是在爲自己手底下的人謀取利益。

同時他的心裡仍是有些不甘心:這小子實在是小氣,死活都不願意把拋石車營和工程隊讓出來!

強搶也不是不行,可是這樣會寒了人心。

再加上這小子的心胸……這根本就是個屬驢的,吃軟不吃硬。

大漢丞相“嘖”了一聲,感覺沒啥意思。

“工程營?”

“對,工程營。”

後世的工程兵可是技術型兵種,老子手頭上的這些人,說是技術人員不算過吧?

“也罷。”諸葛亮點頭,“那就叫工程營吧。這工程營如今唯有你軍中設有,卻是太少了些,你後頭想個法子,儘快再多設一營出來,配到中軍。”

馮永眼珠子轉了轉,滿口答應,“好!不過這工程營設立可不容易,須得好好計劃一番,得先讓我細細思量。”

諸葛亮自然知道不容易,這拋石車的做法,聽說那都是有標準的,尺寸多少,那都是規定。如何讓石塊拋得更準一些,那都是有竅門的。

有經驗的人或許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對於這種新型拋石車,能有多少人有經驗?

更別說這工程隊裡的工頭,居然還是精於算學。

就連如何施工,如何管理,在工程隊裡那都是有講究的,比起官府組織民夫,不知高明瞭多少——這年頭,精於算學的泥腿子,除了南鄉,別無他處。

這個別人想學也學不來。

所以大漢丞相也只能吩咐:“越快越好!”

“明白。”

馮永心滿意足地走出中軍大營,看了看已經降臨的夜幕,差點忍不住地想要哈哈仰天長笑。

五年前,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試探教育權這個敏感點,舉辦南鄉學堂,對外宣稱是對黔首和胡夷的教化。

直到一年前,興漢會終於在越巂開出了第二個學堂,雖然目的不純,但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隴右戰事一旦了結,大漢必然是一番大變動,所以他必須趁着在攻取襄武之前,爲興漢會體系的前進方向做出佈置。

有了大漢丞相的支持,我怕誰?

數日後,諸葛亮的中軍移至襄武城的西北邊。

這一反常舉動引起了郝昭與遊楚的注意。

“這蜀虜莫不成是要渡河?”

遊楚看着渭水另一邊的漢軍,心裡隱隱有些不安,開口說了一句。

反倒是郝昭看漢軍人馬喧囂,先是眉頭一皺,然後又舒展開來,哈哈一笑,看似毫不在意地說道,“若是他敢渡河,那就是正合我意!”

遊楚看到郝昭這模樣,心中的不安更甚,只聽得他大聲道,“郝將軍,這……”

話還沒說出來,站在遊楚旁邊的公孫徵大吃一驚,連忙死命地使眼色,同時猛踢了他一腳,生生地把遊楚的話給踢沒了。

“怎麼?遊太守有話要說?”

郝昭目有輕視地看過來。

遊楚咬咬牙,“這蜀虜舉動反常,下官覺得,將軍還是小心些爲妙。”

“他就是再反常,難不成還能在一夜之間渡過渭水?”

郝昭心裡其實也有些摸不清漢軍的舉動,但卻是不想給遊楚好臉色,“就算他們能渡過渭水,抵達城下,正好讓他們看看某的守城手段。”

遊楚吃了一個釘子,當下黑着臉,不再說話。

衆人在城頭看了半天,只看到蜀軍似乎僅僅是打算在那裡紮營,根本沒有做渡河的準備,當下吩咐下邊的人時刻注意觀察,便各自下了城頭。

回到城內,公孫徵勸說遊楚道,“仲允今日實是太過於衝動了。”

遊楚臉上滿是焦慮之色,又有些惱怒之色,“當初我在城頭對蜀虜所說的一個月後舉城而降的話,不過是迫於形勢,麻痹蜀虜之舉,同時亦是爲了安撫城中人心。”

“如今郝昭就是因爲這個,懷疑我有通蜀之心,唉!”說到最後,遊楚一聲長嘆,“往年這個時候,正值夏種之時,雨水不少。”

“可今年的隴西,卻已經快有兩個月沒下雨了。若是再這般持續下去,渭水遲早會斷流,到時不能據險而守,就只能困守孤城”

說到這裡,遊楚臉上的憂慮愈甚,“伯琰,我觀今日蜀虜異動,只怕他們已經發現了這一點,所以這才早早過來,準備隨時渡河。”

公孫徵亦是無奈,“仲允如今不能取信於郝昭,若是此時再去跟他說襄武難守,只怕會更令他懷疑。”

“況且此時渭水尚未見底,尚足以據守。仲允最好再忍耐些時日,只待時機一到,再與他說起這個不遲。”

遊楚雖不甘心,最後也只能說道,“也罷,那我就再等些時日。”

當初涼州刺史徐邈派往隴右的援軍將軍,乃是以郝昭爲首,同時還有金城太守同行。

就在遊楚與公孫徵商議的同時,城內的另一邊,郝昭亦對金城太守說道,“襄武城中,官吏皆不可信。蜀虜初到時,城中士吏惶恐不安,有不少人想舉城而降。”

“遊楚先是許諾蜀虜若攻城甚急,城誠不可守,他便願意獻出人頭以全襄城百姓,後又在城頭對蜀虜說一個月後投降,這才勉強把城中人心安定了下來。”

“如今看來蜀虜是鐵了心要圍城,若是被圍上一個月,我怕城中士吏就會有所不安,所以須得多加註意。”

“郝將軍覺得這襄武城不可守?那何不早早撤離?”

“前些日子你也看到了。蜀虜攻城無方,區區五萬人,想要攻下此城,何其難也?若是能借守城殺傷一兩萬人,蜀虜就會元氣大傷。”

“能多耗蜀虜一分元氣,守住涼州就多一分把握,就算最後襄武不可守,蜀虜也追不上我們,怕什麼?”

郝昭說完,又讓金城太守親自守西門,以備不虞。

漢軍移駐襄武西北邊的舉動,雖然引起了遊楚和郝昭的注意,甚至遊楚自認爲已經猜到了諸葛亮後續動作,但卻是沒有想到局勢竟然會在一夜之間就惡化。

第二天日頭還沒升起,守在渭水南邊的魏軍伙伕趁着晨光,走下河岸,準備到河裡打水。

哪知到了以前打水的地方,突然發現渭水已經斷流了。

只剩下了一些小水窪,泥漿裡時不時“啪”地一聲,有魚在翻騰,似乎在做最後的掙扎。

伙伕呆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水呢?昨天還那麼大的水,一晚上就沒了?大早上這是見鬼了?

“斷流?渭水怎麼可能會突然就斷流了?”

聽聞到消息的郝昭沒有一絲怠慢,直接帶着人來到渭水邊上,果見渭水只剩下了稀泥。

遊楚比郝昭早來一步,他臉色凝重地走到郝昭身邊,“郝將軍,這蜀虜定然是在上游截斷了水,所以渭水這纔會一夜斷流。”

郝昭又豈會想不到這一點,甚至他還想到更多,他的臉色無比難看,“前些日子蜀虜大力驅趕西邊的遊騎,原來是爲了掩護他們截流的舉動。”

被人欺騙的郝昭頓時有些惱羞成怒,他看向對面的漢軍,冷笑道,“即便是渭水斷流,難道他們就能過來?”

此處的渭水河谷又寬又深,即便是沒水,漢軍想要過來,那也是頗要費一番力氣。

想到這裡,郝昭又調動士卒,緊守南岸,只待蜀虜有所舉動,就要萬箭齊發。

只是等了一天,對面的蜀軍竟是沒有一點動靜,反而是立起了箭塔,彷彿是要守住西北邊一樣。

這一反常舉動讓襄武城內的衆人更是迷惑不解:蜀虜斷水,不正是爲了要抵達城下嗎?

按常理來說,這臨時堵水,最多也就是堵上一兩天,他們不抓緊時間過來,在等什麼呢?

就在襄武衆人驚疑不定的時候,西邊的哨騎偵探傳來消息,離襄武三十里處的平緩處,對岸有大批漢軍集結,似乎是要趁着渭水斷流準備過河。

郝昭不敢怠慢,連忙派出金城太守率五千人,以及禿髮鮮卑的精騎前去阻止。

在他想來,最多再守一天,甚至可能只要半天,這渭水就會重新有水,而且因爲堵水的緣故,若是蜀虜敢不及時退回北邊,那他們要被水沖走,要麼就永遠地留在南岸。

到了第三天,郝昭早早地就來到渭水邊上,只見裡頭的泥土已經變成了蒼白色,裂成了巨大的烏龜殼,又像是開了無數的小溝。

他的僥倖心理盡然失去,臉色終於蒼白起來:蜀虜是怎麼做到的?

此時的襄武面臨着兩難的情況,若是去支援前方的金城太守,那麼三面圍城的蜀虜定然會趁機進攻。

若是不去支援,金城太守未必能擋得住蜀虜——前方可是諸葛亮親率的蜀虜精銳。漢軍那個古怪無比的陣形,連郝昭自己都吃了不少苦頭。

究竟是趁着蜀虜尚未合圍直接退回涼州,還是召回所有兵力堅守襄武?

郝昭陷入了爲難之中。

第0204章 正室和小三第0155章 糾結第0966章 賴皮第0682章 擴權第1073章 不會種地馮君侯第1146章 種棉花第0677章 抉擇第1065章 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第0413章 菉豆第0461章 君臣相得第0044章 與王平的第一次見面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672章 試探第1184章 計中計第0152章 關姬回府第0454章 爲何小妹就不能早生幾年呢?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1050章 奪權第800章 出征第0558章 消息第1287章 以身作餌第0181章 三年之內虎女早產第0929章 幷州邊事第1203章 調兵第0239章 招工第0944章 年青一代陸續登場第0445章 突發第0761章 軍中未來第0404章 亂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541 食言第0958章 巧言令色者,須得巧言令色之人對付(二)第0313章 紙和墨第0999章 叛變第0283章 鼓勵成親第1212章 調兵第0195章 值多少錢?第0755章 好第0345章 桃林主人第0045章 奶酪第0499章 陰影第0059章 全殺完就好了第0117章 關城守將第0547章 別有所圖(二)第0648章 諸事第0984章 渡水第0057章 老兵第0339章 賺大了第0562章 膠着第0077章 死氣第0494章 進營第0594章 戰爭迷霧第0557章 識人第0883章 下馬威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248章 玩一把大的第1078章 狠絕第0563章 南鄉見聞第1186章 攻城第0816章 抉擇第0933章 消除不去的夢魘第0039章 糧食問題是個大問題第0632章 我不騎馬!第0592章 傳說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0030章 廖立第0618章 有兵無糧第720章 內憂第0880章 有些後悔第0671章 奸商第0783章 伐蜀第0142章 咱老王要起來了?第1172章 反思第0894章 軟實力第0338章 票子第0153章 舅子哥第0567章 德不配位第1082章 一石二鳥第1293章 不受控制第1244章 這不可能!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1212章 調兵第0804章 繼續向前第0856章 備荒備戰第1309章 接班人第0337章 張溫黜罷第1213章 破關第0706章 風波起第0033章 關姬第0895章 揭開第0563章 最後的嘗試第0209章 趙管家送東西第1105章 意外之喜第0250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