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4章 後方之事

隨着隴右大捷的消息散佈蜀地,數日後,江州李嚴上了一個奏表。

上頭除了極盡讚美之辭外,還向天子說明,前段時間因爲江州糧食未備,士卒未齊,所以沒有及時跟着丞相去漢中。

如今兵馬齊備,隨時可以出發。

同時還先行給錦城送過來五千石糧食。

事關大漢的實權都督,同時還是丞相名義之下的第一人,丞相府的留府長史張裔和參軍蔣琬不敢怠慢。

在取得大漢天子的同意後,以最快的速度,把李嚴的奏章發往前方的丞相手中。

李嚴在這個時候突然跑出來攪局,不但讓張裔和蔣琬覺得有些棘手,就算是劉禪也覺得有些不安。

因爲他不但是先帝的託孤之臣,而且手握精兵,這個時候自靠奮勇說要率軍前往漢中,誰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打算。

最重要的是,從江州至漢中,勢必要經過錦城。

李嚴先是勸丞相進九錫,然後再想着割五郡自成一地,最後在北伐前,又不願意離開江州北上,已經讓大漢天子在心裡有了深深的疑慮。

萬一他想趁着全國大軍絕大部分都在前方的時候,心有不軌,那必然是一場大災難。

留府長史張裔和參軍蔣琬經過商議後,向劉禪提出,不如想辦法先讓李中都護按兵不動,再由張裔自己前往隴右,親自向丞相諮詢事宜。

劉禪許之,然後立刻給李嚴下了旨意:隴右大局已定,如今丞相未有增兵之意,請中都護安守江州,籌備糧草即可。

旨意發出去後,劉禪又有些後悔,生怕會激怒李嚴,回到宮裡後,坐立不安。

張星彩看到皇帝如此,得知事情始末後,想了一下,便笑道,“陛下登基前,漢嘉太守黃元造反,舉兵向東,時先帝與丞相皆不在錦城,陛下是如何平滅的?”

“時有楊洪爲吾獻計……”劉禪說到這裡,猛然醒悟過來,看向張星彩,喜道,“我怎麼忘了他?”

只是他又有些疑惑道,“楊洪本就是蜀郡太守,錦城之事,理當問之。且丞相臨走前有言,若是有急事,亦可詢之。”

“只是我聽聞李嚴之事後,一時情急,想不起此事,怎麼李裔和蔣琬他們也沒有提醒我?”

張星彩聞言,輕輕搖頭,“陛下難道不知,這張裔和楊洪早已不相往來?張裔天資聰敏,善治繁務,可惜性情過於偏激,無法公平對人。”

“如今他是留府長史,能不找楊洪麻煩,已經算是剋制。但若是讓他主動在陛下提起楊洪,只怕也是難事。”

劉禪驚訝地問道,“皇后如何知道得這麼清楚?張裔若當真是這等人物,那丞相讓他做留府長史,豈非是失策?”

張星彩解釋道,“丞相北上,留人輔佐陛下,妾又怎麼可能不留意這些輔佐之人?故曾多方打聽張裔其人。”

“張裔與楊洪年少時交情倒是不錯,前些年他不是被南中之人流放到東吳麼?其子張鬱在本郡當吏員,因犯了小錯,被楊洪加以懲罰。”

“張裔從東吳回來後,聞知此事,忿恨楊洪沒有懲罰過重,所以兩人就此斷了交情。”

“蔣琬不過一個參軍,資歷地位本就不如張裔,加之性情寬和,不喜與人爭,又怎麼可能去得罪張裔?”

“所以妾想着,這蔣琬應該想在張裔離開錦城後,纔會過來提醒陛下。”

劉禪聽了,略有不滿,“此等國家大事,豈能因張裔的私情好惡而廢之?差點誤我!”

“丞相讓張裔留守錦城,想來也是有原因的吧?畢竟張裔本就是蜀郡人,又久有聲望,讓他任留府長史,想來可以調和蜀地吏民的關係,會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張星彩半是猜測半是勸解道,“陛下此時,還是先去問問楊洪爲佳。”

“何不令其進宮?”

劉禪不解。

張星彩耐心地解釋道,“陛下,楊洪年事已高,當年曾給先帝出策不少,後來又助陛下平黃元之亂,其人忠清款亮,憂公如家,深得朝野之望。”

“這等國家大事,陛下應當親自前往詢問纔是,陛下能事丞相如父,如今再事楊洪如師,不但顯得陛下尊重功臣元老,還能顯得陛下禮賢下士。”

劉禪聽到這個話,這才點了點頭,“皇后所言甚是。”

於是大漢天子吩咐下去,立刻準備車駕。

哪知還沒等他出宮,只見出宮給太守府傳遞消息的內侍就回來說,楊洪病了,如今臥病在榻,只怕是不能見天子,免得給天子傳了病氣。

“宜速派侍醫前往,如今樊阿去了漢中,但李當之仍在錦城,陛下可讓他去楊府看病。”

張星彩果斷地說道。

李當之雖說是在馮府上的人,但自他來錦城後,一直在給張星彩調理身體。

按馮永的估計,在張星彩沒有生下孩子前,是不會讓他離開了。

李當之得了旨意,不敢怠慢,去給楊洪診病後,回來稟報說楊太守是年事體衰,又加上勞累過度,這才引得邪氣侵體。

得知楊洪的病不會傳什麼病氣,劉禪打算親自前往探視。

劉禪雖名爲大漢天子,但如今大漢僅有一州之地,許多規矩不得不按實際情況作出改變。

所以如今天子出行,倒也不用準備太多。

羽林軍護衛着天子車駕出了宮,上了馳道,向着錦城的蜀郡太守府的方向行駛而去。

待車駕拐了一個彎,經過丞相府前時,雖然明知丞相不在,但劉禪還是下意識地掀起車簾,看向丞相府。

哪知這一看之下,卻是讓他一愣。

只見不遠處的丞相府門前華蓋雲集,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這是怎麼一回事?”

劉禪有些疑惑地問了一句。

一直隨侍在身邊的黃胡向旁邊使了個眼色,旁邊的小黃門會意,連忙跑下去打聽。

不一會兒,劉禪聽得黃胡在車外說道,“陛下,丞相府的事打聽出來了。”

“上來說吧。”

“諾。”

黃胡上了車駕,這才輕聲說道,“陛下,丞相府前的那些人,都是前來拜訪張裔的。”

“張裔?”劉禪看向黃胡,眉頭微微一皺,“相父在時,丞相府前都沒曾這麼熱鬧過,怎麼到了張裔主丞相府事務時,就會有這麼多人來拜訪他?”

“陛下,聽說是張裔明日就要北上去面見丞相,所以這些人都是來道別的。”

黃胡低下頭,當作沒聽到天子的問話,只是把自己所知的說出來,哪敢去評論丞相和張裔?

“與張裔道別?”

劉禪再次掀起車簾,雖然丞相府已經被甩到了後面,但他的目光是定定地看着後方,若有所思。

相比於丞相府前的熙熙攘攘,楊洪府上不但冷清,而且府口大門還有些陳舊。

劉禪進入府中,只見奴僕下人也是數量不多,當下就是另有一番感慨。

相父以身作則,故大漢吏治還算清正。只是待他回來後,得知丞相府門口那般景象,不知當做何想?

這般想着,他邁步進入楊洪的病房。

“臣有病在身,不能起身迎接陛下,望陛下莫怪。”

楊洪病魔纏身,身體很是虛弱,看到劉禪進來,連忙半撐着起來,吃力地說了一句。

劉禪快步上前,把楊洪按着躺下去,溫言寬慰道,“楊公爲國操勞,這才累倒的,要怪,也是怪我不體恤臣下,如何能怪君?”

“陛下仁厚,臣謝過。”聽到劉禪這般說話,楊洪臉上露出感動的神色,“大漢有陛下這等仁君,實是臣等之福,百姓之福。”

“侍醫對我說過了,楊公勞累過度,需要靜養休息。”

劉禪說着,臉上露出愧歉的神色,“我本不該過來打擾,只是如今有一事,我久決不下,不得不過來問問愛卿的意見。”

楊洪乾枯的臉上露出笑容,看着劉禪說道,“爲陛下分憂,是臣的職責,臣歡喜還來不及,又何來打擾之說?陛下有何難事,但請道來。”

劉禪知道楊洪精力不濟,自己不能呆太久,所以他就長話短說,把李嚴之事說了一遍。

楊洪聽了,閉上眼想了好一會,這才重新睜開眼,神色輕鬆。

“陛下匆憂,此不過李嚴得知隴右大捷,欲試探陛下與丞相罷了,此人定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有任何不妥之舉。”

劉禪聞言,大喜,“楊愛卿如何這般有把握?”

“回陛下,老臣當年,曾與李嚴共事甚久,甚至還曾與之起過爭吵,算得上是深解他的爲人。”

“李嚴確實有才,但私心甚重,又善攀附,更重要的是,其人苟利其身,不會輕易涉險。”

“陛下,恕老臣說句大膽的話,若是當真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有異動,其首倡者絕對不可能是李嚴。而且李嚴也不會輕易響應叛逆,除非大漢當真是大勢已去。”

看到楊洪這般肯定地說出這番話,劉禪心裡的石頭終於放下大半,但仍是有些不解,“楊愛卿既然說他是試探,那他就不怕我當真讓他率軍前往漢中?”

“陛下,李嚴早就算好了,丞相不在,陛下定然不會輕易做出改變大漢局勢的舉動。說白了,還是欺陛下年少,不足掌控大局。”

劉禪一聽到這個話,臉色就是一變,心裡就惱怒起來:這個李嚴,到底要欺他到什麼時候?

楊洪與李嚴有過節,再加上不齒其人,雖然看到劉禪的神色變化,但也不會給李嚴說好話。

只聽得他繼續說道,“再說了,就算當真有這個萬一,他也不吃虧。”

劉禪仍是不明白,“這個又是爲何?”

楊洪笑了笑,“陛下,如今漢中不比往昔,他身爲託孤大臣,身份尊貴,到了那裡,自會有人逢迎於他,哪裡會少得了好處?”

“再說了,如今隴右雖然幾成定局,但北伐仍遠未結束。他正是看到隴右大捷,有利可圖,所以先送糧草,若是再率軍前往,以後真論起功勞,怎麼也少不了他那一份吧?”

劉禪聽了楊洪這番分析,這才恍然大悟,同時也有些氣餒,自己比起這些老臣子,終究還是計算不過——總感覺所有人都比自己厲害的樣子?

看到楊洪神色越發地疲倦,劉禪只得安慰他好好休息。

只是臨走前,劉禪最後還是忍不住地問了一句,“楊公,丞相駐守漢中前,讓張裔做留府長史,我聽聞你與他想熟,你覺得其人如何?”

楊洪有些詫異地看了劉禪一眼,似乎很意外他問出這番話來。

只見他這一回卻是沉吟許久,這纔開口道,“論起才幹,張裔確實能勝任留府長史一職。”

劉禪等了好一會,也沒聽到下方,“就這樣?”

楊洪這才又看了劉禪一眼,這才緩緩地問道,“陛下可是聽到什麼流言?”

劉禪搖頭,“沒有。”

楊洪嘆了一口氣,“陛下,丞相既然讓張裔做留府長史,那就定然是有考量的。張裔才幹不但能勝任留府長史一職,而且忠心大漢。”

“當年他因爲南中之亂,被雍闓捉拿至東吳,在東吳流放隱居數年,仍不改其志,矢心回到大漢,就算是孫權派人追趕亦不回頭,實是難得。”

“此等忠義又有才能之士,正是當用,陛下莫要因爲流言而懷疑他。”

聽到楊洪這些話,劉禪猶豫起來。

看到劉禪這副模樣,楊洪終於有些擔心起來,如今正是北伐關鍵時候,張裔乃是丞相留在錦城處理事務之人,身份非同一般。

若是後方出事,則勢必會影響到丞相北伐大計,當下他終於不顧忌諱地問道,“陛下難道當真對張裔有所成見?”

“楊公,我知你與他有過節,不想在背後說人,以免擔了惡名。但他明日就要北上去面見丞相,方纔我路過丞相府時,看到府門前熱鬧無比。”

“聽說有數百人前來與他道別,丞相在時,丞相府都沒這般熱鬧,他才任留守長史一年,就成了這個模樣。”

劉禪說到這裡,嘆了一口氣,“只是他既然是丞相所任,楊公又說他確能勝任,那此事便算了吧。”

楊洪聽了,反而笑了,“陛下,此乃是好事。”

“怎麼說?”

劉禪奇道。

“張裔如今北上面見丞相,前來拜訪他的人,大多定然是爲了隴右之利,這說明大漢上下,皆是同欲。”

“上下同欲,則大事可期,興復漢室的希望就越大。這不是好事是什麼?再說了,那些人之所以拜訪張裔,是因爲他任留府長史一職,而非其他。”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

“陛下不能強求人人皆如丞相那般淡泊簡樸,世間的大多數人,還是會逐利的,所以他們去拜訪張裔,乃是自然之理。”

劉禪聽了,這才恍然大悟,施禮道,“朕謝過楊公指點。”

楊洪強自一笑,卻是再也支撐不住,閉眼昏了過去,嚇得劉禪連忙疾呼,“侍醫!”

第0380章 花容月貌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0500章 迎親前第0347章 回來了第0561章 燦爛的煙花第0247章 運輸效率第0391章 多打了一巴掌(二合一大章)第1126章 太子第407章 不知己不知彼第0936章 契機第0817章 擒賊第1230章 襄陽之戰(二)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436章 我也沒喝過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0530章 許諾第1052章 姜維歸來第1220章 姊妹交心第0129章 稱呼問題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1173章 聯手第0587章 輕鬆第0846章 新的思路第1312章 意外收穫第0736 聯手第0435章 哪有平白的好事?第1221章 調兵遣將第0362章 土鱉翻身第1153章 做戲要做全套第0576章 亂第0151章 打白工也是賺了第1295章 勸諫第0713章 那一劍的風采第303章 李恢的心思第0282章 交配權第0016章 黃阿醜的考慮第0205章 男女平等?第0374章 人面桃花相映紅第0020章 製茶第0357章 賣女兒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0400章 俗!真俗!第0233章 少年戒之在色第0200章 馮郎君莫慌第1172章 反思第0002章 蠻頭啊第1181章 吳國出兵第1089章 試探第0858章 無心插柳第0087章 不放心第0742章 熬鷹與偏道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319章 夷人遠道來投第0318章 趙廣要債第0297章 再見黃女第0789章 吳國始亂第0675章 提前第0066章 賣女求榮?第0943章 巧合第0670章 初戰第0475章 又聞藥香第0706章 風波起第0832章 對對對,是是是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0413章 菉豆第0341章 知識解釋權第0332章 幾頁醫書第0201章 說不清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723章 妖女第0058章 強漢第1310章 考驗第0651章 門路第0188章 真假難辨第0265章來的不懂規矩第0252章 越抹越黑第1041章 長安城外第0572章 反了第0690章 問策第1250章 又昏了一個第1229章 襄陽之戰第0686章 月氏城第0897章 接班人第0492章 擦肩而過第708章 詭異第0954章 睚眥必報帶善人第0316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第0975章 曹(二)第1191章 歷史的重演第1076章 爲國效力第0014章 原來是他啊第1067章 維新之宏志第0468章 丞相,你信嗎?第1035章 選擇第0798章 上層建築的改變第0829章 一盆冷水第0711章 當歷史遇到虛構第0932章 孫權伐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