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這個人,做事情雷厲風行。所以,一旦決定投降了,他在後面做的事情就非常的爽快。
在見過張遵後,孫皓就迅速的給各地鎮守的將領、郡守寫信。直接要求他們開城投降,以免百姓遭受兵禍。同時要求他們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堅持操守,千萬不要學晉國的地方官,趁着亡國的時候把大量的資財出賣給世家——最後世家們吐出來的更多!所以,在後續的時間中,漢軍對吳地地方的接手變得非常順利。
隨着建業開城,孫皓投降。東吳各地紛紛舉起降旗。即便如陶璜這樣手裡還握有東吳最後一支暫時可以自由活動,成建制武裝的大將,在接到孫皓開城的消息後,也老老實實的整肅部隊,然後率軍來到南荊州向杜預投降。
從十一月初開始就被羅襲圍困在西陵的吾彥、成據等人,在看到孫皓的降表後,也迅速開城投降。
至於淮南的鐘會,也終於心安理得的開了合肥城,向馬隆投降。
到了西元278年的一月下旬,東吳的荊、揚、交三州所有縣城全部插上了大漢的赤旗。整個接受過程顯得非常的順利。
同樣也是在這一年的一月下旬,長安的命令也到了建業。
劉諶在聖旨裡對南征將士們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讚揚和勉勵。大司馬府則是對參戰士兵的賞格、撫卹做了明確的說明。同時,也下達了一系列的晉升命令。
張翼晉升爲元帥,羅憲、張遵、杜預、馬隆晉升爲上將,王濬晉升爲中將,羅襲晉升少將……其他參戰將士,基本都晉升一級。而對東吳的諸多降將,也根據其原有職務,分別予以一定的軍銜。
而總理府這邊,則是人事任命。
杜預任荊州刺史、王濬任揚州刺史、馬隆任交州刺史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在荊揚交三州之上,居然還多了一個東南總督。
不過這總督的人選,居然不是這次滅吳立下最大功勞的張遵,而是關彝的鐵桿心腹:馬過。
“令行,大司馬讓我轉告你。接到命令後,就迅速押送孫皓等東吳宗室回朝。到時候有新的任命給你,可不要有什麼委屈啊。”
“嘿!改之,咱們涪陵郡出來的兄弟,哪個還在乎這些?兄長就是這時候把我一擼到底,我也不會有任何怨言啊。嗯,東吳的府庫鑰匙、各種賬本都在這裡了。哎呀,我在這裡一個多月,江東的這些世家送來的豪宅、美女差點就讓我迷亂了眼。你在這個位置上,可得小心一點。常閻王那傢伙可是六親不認的。”
“嘿嘿,你怎麼知道下個月常閻王馬上就要親自來江東視察?話說,你有什麼事情還沒有收拾乾淨的?趕緊的把手尾弄清楚。”
“哪有?哪有!我張遵再怎麼說也是復興社的大股東之一,怎麼會在乎這點蠅頭小利?”
“呵呵呵,想來也是如此。好了,令行早日收拾行裝率軍北返吧。按照大司馬的安排,整個荊揚交三州,暫時留兵十萬。其他的,全部北返。”
“嗯,接下來對江東世家清查戶稅什麼的,其反抗一定不少。多留一點兵是肯定。如此,我先安排一下留守部隊,三日後啓程。”
“善,令行回去的時候,從淮南走,把鍾士季帶去長安。”
“哦?好,我知道了。”
……
西元278年3月,張遵率領南征將士順利還朝,劉諶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到灞上迎接。
接下來當然是獻俘,東吳君臣拜見漢帝的常規流程。
在這樣的常規流程中,被穿越者教導出惡趣味的劉諶,也笑意盈盈的對着下面拜見自己的孫皓道:“孫卿,可看見這把椅子了?朕在長安爲卿設此座已經很久了。”
“臣在南方亦設此座以待陛下久矣。”
呵呵~~朕可不是司馬家那些廢物,朕的子孫絕對能夠守好這份基業,不用跑到南方去偏安……所以,你那個位置看來是永遠都用不上哪。
“孫卿好膽色,如此,你聽封吧。”
“臣恭聽陛下聖裁。”
“朕封你爲順命侯,裂雲中郡北輿一縣之地給你。這塊地域內,所有的軍事、民政都由你自主。賦稅嘛?你到底只是侯國,朕已經給歸命侯下了命令,每年歸命侯國內的所有收入,有兩成作爲賦稅上繳長安。順命侯國也參同此例吧。”
“臣多謝陛下不殺之恩,容臣冒犯,臣去了北輿,除了孫家宗室之外,可否延攬外姓人才爲北輿侯國效力?”
“當然可以。”
“如此臣就有底了,請陛下放心,臣在北輿,定然會陛下守好北疆!”
所謂北輿縣,就是現在的呼和浩特市。這個地方在漢代,可是實打實的邊境地區了。在季漢所處的這個時代,此時的北輿附近,主要就是拓跋鮮卑的勢力範圍。
當然,現在的拓跋鮮卑已經分裂成了三部。在他們沒有再一次統一之前,孫皓的北輿侯國還是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漢民族的生死之敵從來都是來自北方。光是安插孫皓這一顆釘子還是不夠的。
在孫皓等人離開之後,劉諶在關彝的陪同下接見了鍾會。
“士季之名,朕在十多年前便已如雷貫耳,昔年陽安關下匆匆一見,一別已經十有五年了。”
“勞煩陛下掛念,臣不勝榮幸。”
“呵呵,多的話不說了。士季天下大才,若是僅僅在朝中做個官僚,那就太可惜了。朕和大司馬商量之後,決定一樣分封你做邊境縣侯,不知士季可否願意?”
“臣敢問一句,陛下和大司馬準備把臣分封到哪裡?”
“嗯,雲中郡的定襄如何?”
“咦?和孫元宗做鄰居麼?有意思有意思。臣接下此職了,請陛下放心,有臣在,北虜也好,孫家也罷,都無能爲也。”
呵呵,他們當然無能爲了,不過朕也對你要防範緊一點啊!你們幾家去互相牽制吧。
嗯,如此,正北有孫家和鍾家,東北有曹家,西北有司馬家和朕的叔叔。這樣的安排,或許能夠在接下來稍稍抑制一下北方的異族了吧?嗯,這樣還是不太夠,等過個幾年,朕的幾個小兒子長大了,就把他們也封到北方去。
哎,大司馬還是心慈手軟。要朕說,那個石勒雖然今年只有三歲,但還是該找出來給殺掉纔好啊。
不過,不管怎麼說,最最關鍵的還是我大漢本土十五州能夠持續興旺,這樣才能給邊境的諸侯國以保護和震懾!
……
西元278年四月初五,劉諶率領文武百官拜謁長陵。
“不肖子孫劉諶,於大漢四百八十年四月初五拜謁太祖高皇帝陵前,謹告曰:太祖斬蛇起義,誅滅暴秦,擒殺項王,由此定鼎華夏。之後凡二百一十年,我大漢內平叛亂,北擊匈奴,威名四布,各方降伏。雖有逆臣如王莽者謀朝篡位,然不過十餘年間,光武再續正統,漢室得以復興。
光武復國後一百九十五年,又有逆臣曹丕篡漢。一時之間,天下十五州,十四州赤旗不再。然天下人心思漢,漢終不滅矣。孝景皇帝玄孫,中山靖王諱勝後人名備者,得諸多義士襄助,於益州再續漢室宗廟。由此凡五十五年,三代子孫,無數忠臣良將,忍辱負重,披荊斬棘。於傾覆之間,再次振興。終得亡晉滅吳。
現我漢室再次一統天下,大漢之名,已然無愧!不肖子孫劉諶在此率宗室、諸臣謹告於太祖高皇帝曰:漢室,再次復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