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

啊?現在咱們不是糧食不夠嗎?這會兒要想的不是怎麼儘量減少支出,擴大收入嗎?怎麼還擴軍?

“諸位,在我大漢本次北伐前,在排除少量郡縣兵後,我大漢實有兵力十五萬二千餘人。牙門將先期帶了兩千人進入魏興郡支援曹魏餘黨,近一年折騰下來,這兩千人只剩下了七八百人。這個先不去說他。就說這十五萬主力吧,我們這次北伐先後投入了十三萬大軍。多場大戰打下來,陣亡、重傷的接近六萬餘人。剩下的七萬人中,目前整個隴西和涼州七郡一共才一萬,兵力薄弱到了極點。而這關中呢,雖說目前有六萬人,但是我們馬上要派出一萬人壓着五六萬晉國俘虜去西平,次騫還要率領一萬人去取河套……更可慮的是,現在整個益州具備野戰能力的部隊只剩下了兩萬……在我大漢拿下雍涼後,吳狗對我們的態度已經有了改變。益州的防禦如此空虛,若是不盡快調整。說不得,彝之祖父的舊事難道又在益州上演一次?”

關彝這話一出口,下面的衆人全都情不自禁的點頭:當年劉備率領主力進入益州打劉璋。關羽的兵力本來就極爲有限——他還發動北伐。導致荊州的防禦近似於無。由此成就了呂蒙的威名。

而現在的益州,真的有點像當年的荊州啊。

“所以,諸位,我們的糧食若是沒有新的生髮,無論怎麼努力,都是不可能撐到明年七八月間的。且不說按照本將的推論,明年關中註定又是個災年,就算明年風調雨順,明年的春小麥能夠豐收。但我們若不找到新的糧源,等不到豐收關中就要亂了……若是那時候關中亂了,而益州卻因爲防禦空虛陷入戰亂。呵呵,我等皆要做亡國之臣了。”

這一段話,說得大家無不冷汗涔涔。衆人齊齊俯首:“我等思慮不周,請大司馬爲我等示下方略。”

“嗯,諸位,請聽令!”

“我等恭候大司馬發令!”

“第一條,徵兵。在關中這個地方,新徵三萬兵。兵源以以前的關中籍貫的晉國士兵爲主。告訴他們,凡是應徵入伍的,一次發安家費十石糧食或者兩千錢。入伍士兵的軍屬子女,全部搬遷到秦嶺以南居住,由國家分配田地。炎興七年免稅,八年半稅。”

“妙啊!大司馬。徵召以前晉國的逃兵,一方面減少了關中動亂的根源,一方面這些人還不用太多時間訓練,來了就可以直接作戰。搬遷這些人的家屬到益州,進一步充實了益州的人口不說,另一方面還減少了關中這邊吃飯的嘴……下官算算,起碼少了十萬張嘴啊!”

“非止如此啊,這些人帶着家眷到了益州,就會對益州產生歸屬感。到時候若是吳狗入侵……”

“對啊,這個時候關中是饑荒啊,安家費什麼的只要一丁點糧食就能吸引到大量的兵源。比起以前至少五十石的安家費不知道要便宜多少……”

“大司馬高見,我等拜服。”

“呵呵呵,這不也是被逼得沒辦法麼?”笑呵呵的打斷了部分下屬的馬屁,關彝繼續說道:“這三萬兵,兩萬留在關中,一萬派駐到益州。留在關中的兩萬,其家屬子女搬遷到漢中、武都、陰平三郡安置。反正這三郡荒地多得很。讓他們去慢慢開墾。派駐到益州的那一萬,其家屬什麼的,主要安置在巴五郡。此事,子連負責操辦。今年最後兩個月,你要負責把這事的首尾全部辦完。”

“諾,田續領命。”

“善,接下來是兵力微調。此次大戰,以南中人爲主要兵源的無當飛軍發揮的作用不算很大。這不怪他們,主要是這裡的地形不適合他們的特點。幾年之後,我軍就算要發動大的戰事,其戰場也會以北方爲主。所以,無當飛軍留在這裡有些浪費。待關中新兵徵召完畢並且部署到位後,一萬無當飛軍,全部南返南中,加強那裡的防禦,防止吳狗在南中挑事。必要的時候,這支部隊也可以進入交州,給吳狗找點事情做。”

“哈哈哈哈~~~大司馬此言甚是!”

“如此,益州的兵力就重新補充到了四萬。吾意,南中放一萬五千人,永安放一萬五千人,成都放一萬人。另外,再在自貢亭和涪陵郡各徵召五千人做預備隊。如此,益州有五萬人鎮守,吳狗即便起傾國之兵來犯,短時間內也不能奈我何。此事,待關中新兵徵召完畢後,由改之負責調度。”

“諾,馬過領命!”

“接下來是關中這邊的防務。徵兵完成,無當飛軍南移後,雍涼這邊還剩下八萬人。吾意,嶢關那邊放三千人,華陰城一萬人,馮翊郡的蒲板津放一萬人。這三個地方,就是我大漢雍州防禦晉國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只要這三個地方不丟,晉國就不能深入雍州對我大漢進行侵犯。此三地的守將嘛,呃,大將軍,車騎將軍,您二位可有人選?”

聽到關彝的發問,姜維和張翼互相對視了一眼後齊齊起身:“我等皆無異議,一應安排,請大司馬示下。”

“彝多謝兩位前輩信任。如此,令行去守華陰,孟導去守馮翊,子招去守嶢關。”

“張遵(皇甫闓、王買)領命。”

“善,接下來整個雍涼還有五萬七千人。這部分人,典伯、宣高有一萬人常駐隴西,本將不準備動了。另外再讓仲英率領一萬人,壓着剩下的六七萬晉國俘虜去涼州的西平郡。先在那裡駐紮下來,利用當地的綠洲進行耕種。益州這邊的土豆也要靠這些人儘快在整個涼州鋪開種植。待得本將解決了河套問題和關中的糧食生產問題,有了餘力之後,就要以這一批人爲基礎,再次擴軍,遠征西域。”

“大司馬?”

“仲英有什麼要說的?”

“末將打仗倒是不怕的,但要組織這麼多人進行生產耕種……所以,還請大司馬爲末將派下一員幹吏。”

“唔,這個啊。這樣吧,我派寧國(楊稷)和你一起去吧。”

“多謝大司馬,有寧國相助,西平定可成爲大漢新的糧倉。”

“善,這麼一算來,還有三萬七千人。這支部隊,有一部分要進入成都,充實成都兵團。而成都那邊的羽林,也要派出等額部隊進入長安。總之,這部分部隊,人是會變的,但數量基本就維持在這個上就好。這支部隊,是短時期內雍涼的機動力量,哪裡有事就派到哪裡。而這第一個任務嘛,當然就是征伐河套。次騫,你那邊準備得怎麼樣了?”

“啓稟大司馬,末將近兩月來已經和各個部族做好了聯繫。每個部族出多少兵馬、糧食,何人負責統兵,相互之間如何溝通聯絡。都已經安排妥當。只待大司馬一聲令下就可出兵。”

“善,那你就儘快就出兵吧。先說好了,這會兒糧食緊張,本將只能撥給你二十萬石糧食。你要是在半年內不能結束此次戰事的話,就只有全軍覆沒一途。”

“哈哈哈,請大司馬放心,那乞伏部雖說有二三十萬口,五萬青壯。但在文俶看來,不過土雞瓦狗而已。”

“嗯,我對次騫深具信心。不過次騫你聽好了,這次征伐河套,除了給這些異族找個放牧的地方,讓他們少南下騷擾我大漢之外。你還有三件事情要去做,呵呵,你可能猜到?”

“呃,第一件當然是在戰後的草場分配中儘量挑撥離間,讓這些異族形不成合力。第二件應當是在河套地方築城,重建朔方郡。這第三件,末將愚鈍,請大司馬示下。”

“那裡的牛羊!這乞伏部人口二三十萬,圈養的牛羊怕不下百萬?本將已經命令江陽那邊緊急運送三十萬石食鹽到長安。你打下河套後,把那裡的牛羊儘可能的給我弄回來。這是緩解關中糧荒的第一個進項!”

是的,在關彝看來,這個時代的人之所以糧食消耗比現代人大得多,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副食的不足。若是能夠有大量的肉類來給關中的百姓補充能量,毫無疑問,糧食的消耗就會減緩許多。

當然了,這個時候是災年。人沒有吃的,牲畜能吃的也少。所以百萬牛羊,大半都是要宰殺後做成臘肉的。這就要靠自貢那邊提供大量的食鹽了。

“末將明白了,定不負大司馬所託。爲我大漢在雍州的糧荒提供足量的肉食。”

“善!諸位。如此一來,若是順利的話,我大漢的兵力就將恢復到十三萬左右。雖說看起來兵餉支出這一塊會增加很多。但我們藉着徵兵緩解了即將爆發的大規模動亂。而且只有在有了足夠兵力的前提下,我們已經拿到的才能守住。我們即將去獲取的,纔有足夠的力量去保障!”

第四一一章 惶恐的晉吳(二)(爲書友王映翔加更!)第一三六章 復興殲滅戰(四)第四二五章 異族的英豪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四一五章 全國總動員(三)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一零八章 孔雀的最期(一)第三四六章 一路向西行(一)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二一四章 羣鴉的盛宴(十)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三九九章 如此之政變(一)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四六二章 鍾會的謀劃(一)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一四二章 復興殲滅戰(九)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二零一章 真彩雲之南(五)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一五七章 權力的遊戲(一)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四五一章 一退和一進(一)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八八章 軍隊的重置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四六九章 大陸澤之戰(四)第四七七章 洛陽是雒陽(五)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報(一)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八九章 一碗紅糖水第三二零章 詭異的建業(二)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十五章 步家的黑手(一)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二六八章 決戰的序幕(一)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九十二章 沓中大轉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