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

西元268年東吳的春耕,對於這塊地方的老百姓來說,明顯的感受到了不同。

不管是國家掌控的自耕農,還是在各大世家莊園內勞作的農奴,在這一年的二月,春寒料峭的時候。就被各級官員或管家催促着下了田。而且和以前國家對自耕農的春耕只組織、不監督的慣例比起來。在這一年,東吳以前普遍慵懶無爲的地方官們,紛紛親自來到田壟之間,催促着百姓們加快耕地速度,儘快的完成育秧、插秧的工作。

這樣的舉動,其實老百姓非常的反感。

古代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飯。每年春天的溫度、雨水、風向什麼的,都決定着春耕開始的時間。所以每年春耕開始與結束的時間都是不固定的。前後走展十幾天也實屬正常。哪有像你們這樣用行政命令規定哪天開始耕地,哪天開始育秧的?

對於東吳底層的親民官來說,他們也是一肚子苦水:我們這些基層官員雖說基本不親自種地,但好歹天天看着大家種地的嘛。怎麼會不知道春耕這玩意不能和老天爺對着幹的道理呢?但是我們也沒得辦法啊!皇帝陛下可是下了死命令,三月十五日之前必須完成插秧,然後四月前各路大軍的隨軍民夫要全部到位。四月十日前必須發兵——也就是說,既不能影響春耕。也不能影響隨軍民夫的抽調!

如果東吳現在還是景皇帝在位就好了——這是近段時間以來,所有東吳基層官員內心的共同念想。

可惜,孫休已經掛了很多年哪,他的幾個兒子也全都死光了。所以大家也就只能是念想一下了。接下來,大家還是得鼓足精神拼命工作,以此來應對那位脾氣不怎麼好的皇帝。

三月二十日,建業皇宮。

“啓奏陛下,根據各地地方官員上交的報告,各地春耕已經基本結束。可以進行軍事動員了。”

“這麼快?下面的官員們不會因爲害怕朕追究他們的責任,強行驅使百姓,違反時令進行春耕吧?”

作爲一個青少年時期苦過很多年的皇帝,孫皓並不是一點菸火氣都沒有的。相反,他可以說是東吳歷代皇帝裡最瞭解農業生產、最體恤百姓的了。可惜,到底是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又被趕出了朝堂。終究是對官僚這種生物認識不夠深刻:他就不想想,你一道盡快完成春耕和隨軍民夫動員,完不成就要追責的命令下去。再加上你上位這些年那種雷厲風行,一言不合就抄家的脾氣。哪個官員敢真正的按照農時來安排春耕?

當然,對於東吳的大臣們來說,現在他們對這位皇帝也是挺害怕的。所以他們也不願意在這個事情上說太多。

“陛下,個別郡縣催逼百姓急了一點的事情是有的。但基本都契合農時。”

說這話的是右丞相萬彧。這一年年初,左丞相陸凱陸敬風病倒了——陸丞相這一年都七十一了,看這個樣子,這場病,他是扛不過去了。

“嗯,好吧。那麼下一個議題,北伐。順民?”

“諾,陛下,各位上官。去年十月初,西蜀出兵十二萬北伐。目前典校收集並且確認的消息如下:一、西蜀此次北伐兵分兩路。姜伯約走隴西,關子豐走關中。二、姜伯約那一路,已經全殲晉國隴西胡奮軍團,胡奮、王深被羌人斬殺,文鴦兄弟降蜀。西蜀已經掌控住了街亭這個戰略要點。晉國的大司馬石苞被堵在秦川不得寸進。隴西四郡和涼州已經落入西蜀掌控。三、關子豐那一路,在拿下郿縣後就一直駐守在那裡。現在被晉軍十五萬大軍團團圍困住。不過按照最近的戰況來看,除非郿縣的糧食被吃乾淨,否則不會被晉軍用武力攻陷。四、目前晉國在洛陽的中軍只剩下了八萬,而且其中三萬是新兵或者剛剛從州郡抽出來的。五、晉國荊州軍現在只有四萬,另有一萬多中軍陷在上庸三郡。六、晉國揚州軍現在仍有八萬,但其後方的徐州軍團已經近似於無。七、在西蜀的本次北伐中,水泥的應用非常廣泛。郿縣外牆的改造被證明對防守方極爲有利。我國已經向西蜀提出獲取水泥生產方法的要求,但被西蜀明確拒絕了。非但如此,連購買意向也被拒絕。八、現在晉國的合肥、壽春、襄陽等主要城池,都在仿效郿縣進行外牆改造。但因爲沒有水泥,所以夯土築牆的速度極慢。預計沒有半年無法完工……下官彙報完畢。”

王誠講完後,殿上衆人都陷入了一陣沉默。過了好一會,鍾會開口道:“順民,明着拿不到水泥,暗着來呢?”

王誠一陣苦笑:“尚書令,已經探明水泥的主產地就是西蜀的涪陵郡。但是那裡的工坊守衛及其嚴格。新任的涪陵太守張微,雖然理民的能力不如以前的陳伯玉,但在軍略上頗得乃父真傳。最近幾個月,下官組織了典校、無難、解煩、繞帳的精銳通過武陵郡進入涪陵郡想要綁幾個工匠出來,結果一進入涪陵郡地界就遭到各個山寨的蠻人盤問,稍不注意就遭到圍剿……這些年,涪陵郡的民生已經被關子豐和陳伯玉做得極好了,當地的蠻族全都是涪陵郡的死忠……”

“原來如此,順民辛苦了。”

“不敢,事情沒有辦好,還折損了不少精銳。王誠羞愧難當。”

“罷了。”到底是陪伴自己幾十年的親信,孫皓在這個事情並不準備追究什麼:“水泥這些東西,終究是輔助之物。若是我大吳的軍隊野戰能力出衆,要不要它又有何妨。嗯,右大司馬,說說你的方略吧。”

“諾,陛下,諸位同僚。本次我大吳的北伐,預計出動兵力一共是二十萬。其中揚州方向十五萬,荊州方向五萬。另外配置十萬隨軍民夫。這一次北伐,主攻方向當然是晉國的合肥城,拿下這裡並有效防守住,是本次北伐的最低目標。如果戰事順利,揚州方向是繼續北進,但無論如何,壽春是本次北伐東線的終點。而荊州方向,只是輔助進攻,所以拿下襄陽就是勝利!”

“嗯,右大司馬本次北伐,預計持續時間多久?需要多少錢糧?”

“陛下,臣準備四月初出兵,十月底天氣徹底轉寒前收兵,一共持續半年。需要的糧食嘛,算上路途中搬運的損耗,揚州這邊,至少需要兩百萬石糧食,荊州那邊至少八十萬石。至於錢,二十億足夠了。”

“呵呵呵,右大司馬還真是體諒朕的難處啊。不過,朕怎麼可能虧待自己的將士呢。這樣吧,糧食,朕先給你準備五百萬石,錢,三十億!嗯,文彬,你那裡沒有問題吧?”

“呵呵呵,豈敢因爲彧一人而耽誤軍國大事。陛下、右大司馬請放心,國庫撐得住!”

“如何,右大司馬,這點軍資可還滿意?如果不夠的話,朕從少府那邊調撥更多的錢糧給你。”

“啊?!足夠了,足夠了!老臣多謝陛下!”

“右大司馬不必如此,說到底都是爲了這個國家嘛。哎,前些時日朕收到左大司馬的來信,說是他身染重病,已經一個多月下不了牀……國家現在還未解決生存危機,作爲朝廷棟樑的大將們卻一個個身體欠佳,朕這心裡啊……右大司馬此去,還請將惜身體。朕的耐心很好,半年打不下合肥就再打半年就是了!糧食五百萬不夠,就再從府庫裡調撥就是了。總之,大軍在外,朕就把一切託付給右大司馬了!”

“陛下!”已經感動得面目通紅的丁奉雙膝重重跪地:“老臣真的確信了!陛下就是桓王再生!得遇此等明主,老臣必肝腦塗地以報陛下!請陛下放心,此次北伐,合肥必克!”

“善,朕在建業靜候右大司馬捷報!”

……

西元268年四月十日,東吳右大司馬丁奉在江北的東關,新任的東吳上大將軍陸抗在西陵,同時誓師北伐!

第十七章 三代的理想(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四六四章 無奈的晉臣(一)第四五三章 一退和一進(三)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範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三四五章 五原的商路(三)第二二九章 晉國的太子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六十章 請放馬過來(一)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二零六章 羣鴉的盛宴(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一零三章 前面是江油(一)第三三一章 世家的方向(一)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一五九章 權力的遊戲(三)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一九九章 真彩雲之南(三)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七十二章 開始暴兵吧(一)第四九三章 最強的敵人(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二九三章 晉國有新銳(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七十五章 無愧於曹姓(一)第三零九章 關中的復甦(三)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三零一章 戰後的餘波(一)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九章 婚姻是大事(一)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