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玄德盡起西川兵,宛城無間道!

陰縣縣令府宅。

大堂之上。

劉禪看向跪伏在地的文聘,笑着說道:“君侯可願降我?

“哼!”

文聘輕哼一聲,將頭一撇,並不說話。

坐在堂中的劉禪呵呵一笑,對於文聘,他還是很有耐心的。

“自古道: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今將軍所統新野,皆已屬他人類;南陽之地,止有孤城一區,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危在旦夕。將軍何不從我之言,歸順漢中王,復鎮荊襄,可以保全家眷。幸君侯熟思之。”

“太子不必多言,我心意已定,家中女眷,盡由爾等處置便是了。”

他最有能耐的兒子都死了,如今自己也年紀大了,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死了算了,這樣還能保住一生的名望。

“殿下所言極是,如今歸降,想來殿下亦是會重用,君侯何樂而不爲呢?”

竇驍在一邊,亦是爲劉禪勸降。

“鼠輩,焉敢言語?”

對於自己被抓的罪魁禍首,文聘對他自然是沒有什麼好臉色的。

竇驍被文聘一罵,面有慍色,不再言語了。

于禁在一旁擼起鬍鬚,他本來是想要勸說幾句的,但見竇驍下場,如今文聘模樣,只得是閉口不語了。

莫要他上前說話,反倒是被文聘潑了一身髒水,不值。

況殿下身邊少一人,那他于禁立功的機會,便多一分。

功勞總是沒有人嫌多的。

“也罷。”

似龐德,如今亦不想歸降,給這文聘一些時間好好想想罷。

反正養起來,也不費多少口糧,萬一他改變主意了,他身邊便又多一大將。

“給延壽亭侯鬆綁,便是不歸降,也可一同宴飲罷。”

左右上前給文聘鬆綁,倒是讓文聘心中搞迷糊了。

不把我關起來?

萬一我跑了你不怕?

但.

他轉念一想,臉上馬上是露出苦笑之色。

他文聘孤家寡人,能跑到何處?

說句難聽的,就算是他跑了,對於這漢中王太子劉公嗣來說,又有什麼損失呢?

文聘心中有氣,但也老老實實的在侍者的引領下,坐在於禁身側的食塌邊上。

他也不說話,拿起酒肉便吃便喝,絲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啊!

在原歷史上,這文聘日後鎮守江夏郡,曹叡即位之初,在江夏擊退了孫權的進攻。史書稱他“在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

這種人才,若是能收爲己用,那他劉公嗣便又多一位可鎮守一地的大將了。

“諸位,請!”

劉禪端起酒樽,對着堂中衆人舉杯。

“謝殿下。”

衆賓客歡宴,于禁喝着酒,臉上卻一直瞄着劉禪,以及劉禪身後的關銀屏。

這關家娘子真是的?

怎麼一天到晚粘着殿下不放?

徐商之妻張氏在他手上久矣,根本就沒機會送到劉禪身邊。

難啊!

想給殿下送個美人都不成。

他這個做下屬的,也太失敗了吧?

不行!

得找個機會!

這張氏若是再待在他手上,這軍中士卒該以爲他好女色了。

他于禁可不是那種人!

益州。

成都。

漢中王府。

漢中王劉備此刻身披單衣。

在他身後,吳夫人手持竹扇,輕輕的給劉備扇着風。

她此刻額頭上帶着些許汗珠。

“夫君,可好些了?”

劉備輕輕點頭。

“好多了。”

這天氣熱,幹起活來都是滿身是汗。

說起來.

似這般閒適的日子,何時有過?

似乎便也只是在江東的時候罷?

“夫君,今日已行房事了,不可再來了。”

劉備閒下來了,吳夫人似乎都年輕了不少。

但劉備呢!

畢竟年紀大了,作爲妻子,吳夫人該告誡的,自然也是要告誡的了。

劉備卻是輕哼一聲。

“勿憂,孤身子好得很,莫非夫人感受不到?嗯?”

說完,劉備當即動手,他也不含糊,大熱天裡,兩人大戰三百回合。

片刻後。

劉備額頭滿是細汗,他輕輕的吐出一口濁氣,眼神都變得清明瞭不少。

而吳夫人則是羞得走入房中。

這老夫老妻的,還是在白日,外面可是有侍女的,當真是羞死人。

呼~

吳夫人走後,劉備忍不住上前撫着自己的後腰。

老了。

老了啊!

在新野之時,劉備發現自己大腿生出贅肉,由此感慨而落淚。

當時他是這般與劉表說的:“我過去常常騎馬,大腿沒有贅肉。現在不再騎馬了,大腿上的肉又長起來了。時光飛逝,人即將步入垂老,卻沒能建功立業,因此感到悲傷。”

如今功業似乎立得差不多了。

爲漢中王,但精力已然不濟。

至於匡扶漢室?

以他現在的年紀,怕也是不行了。

尤其是在自己的兒子如此爭氣的情況下,劉備雖然是髀肉復生,卻還想着與吳夫人回味起夫妻之間的樂事。

打了一輩子的仗,確實可以來享受享受了。

正在劉備感慨之際,門外卻是傳來侍女的聲音。

“大王,尚書令與軍師求見。”

劉備愣了一下。

孝直與孔明一道來求見,莫非是有要事?

他眉頭微皺,不要是荊州方面,傳來什麼壞消息罷?

他劉玄德之所以還有閒心與吳夫人同樂,那便是因爲他有個好兒子的原因在。

有太子劉禪在,便是他劉備百年之後,這打下來的基業,也有人繼承,這匡扶漢室之事即便是他沒有完成,他這個好兒子也會替他完成。

但若是太子出了事,那他豈敢浪費時間?

還有閒情逸致行雲雨之事?

他簡單的將衣服穿上,對房中吳夫人喊道:“夫人,更衣。”

片刻之後,已是身着一身得體王侯袍服的劉備緩緩走出吳夫人臥房。

漢中王府書房中。

法正與諸葛亮已經是等有一段時間了。

“大王這幾日,可是有些懈怠了,這尚書檯之事,這幾日也不來過問。”

君主不問,便是相信他法正的能力,得到劉備的信任,這種感覺自然很好。

但你信任歸信任,這不問一問,我心裡也不安啊。

萬一做得不好,那該怎麼辦?

諸葛亮依舊是羽扇綸巾的模樣,他輕搖羽扇,臉上綴着笑容,言道:“大王征戰一生,現如今得有閒暇,自然是要修養身心的,如今曹賊勢弱,養好身子,方能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這也不見殿下養好身子啊?

前幾日去拜見的時候,大王明顯就是氣血虛浮,一副沉迷女色的模樣。

再聽他夫人言之,吳夫人近日來氣色不錯,面色紅潤。

這一來一去,便可知曉大王爲何氣血虛浮了。

純純是房事過多了。

大王現今如此,還不如領兵征伐的時候呢!

正在兩人說話的時間,書房外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

劉備大笑一聲,腳步踏入書房,他說道:“孝直、孔明,你兩人今日怎有空至王府來尋我?”

“臣下參見大王。”

法正與諸葛亮皆是對劉備行了一禮。

“這些虛禮便免了。”

他輕輕一笑,說道:“都坐罷。”

書房之中,早有侍者將鹿皮坐墊放置好。

兩人依次跪坐下去。

“大王,這是荊州方面的奏報,還有殿下的親手書信。”

“哦?”

劉備眼睛頓時亮起來了。

他方纔還擔憂自己的麒麟兒,以爲是荊州有變,但現在見到是太子手書,那說明荊州方面是沒問題的了。

劉備接過信件,迫不及待的便要打開來看,但見房中二人,他還是耐住性子。

“不知這荊州如何了?”

成都與荊州相隔千里,想要傳遞消息,其實沒有那麼容易的。

wWW ●тt kān ●¢ Ο

一來一回,即便是百里加急,也要個一個月時間。

“荊州奏報:前將軍關羽先下襄陽,後面更是在樊城水淹七軍,關平奔襲宛城,殿下攻拔新野,如今南陽,已盡在我手。”

聞此,劉備臉上露出震驚之色,他整個人興奮得站了起來,說道:“當真如此?”

法正重重點頭。

“軍中奏報,自然是真的,甚至方纔臣下所言,不過七七八八而已,大王不信,自可觀之。”

雖然劉備知曉他二弟天下無敵。

自己的寶貝兒子更是少有謀略,之前能夠平定南中四郡之地,如今去了荊州,自然也是有一番作爲的。

但是他沒想到,這一番作爲,也太大了罷?

劉備親自將劉禪上表的荊州奏報拿在手上端詳,臉上的喜色是絲毫不掩飾的。

“哈哈哈!”

他仰頭大笑一聲,說道:“孤有麒麟兒,那孟德拿什麼和我爭?”

伱曹孟德有這麼猛的兒子嗎?

我劉備有!

玄德仔細看荊州奏報,卻是發現荊州一開始,局勢並沒有那麼容易,而且法正也是撿近來的事情說,像是江東偷襲江陵,傅士仁投降,糜芳戴罪立功,劉禪與江東簽訂盟約,乃至於與孫權聯姻之事,都未說出來。

“傅士仁乃是隨我多年的老將,不想他居然貪生怕死,險些害得孤失去荊州,好在糜子方迷途知返,戴罪立功。”

跟隨自己的老臣背叛了他,劉備此刻心中不太好受。

對於當時的情形,劉備也不禁爲劉禪捏了一把冷汗。

若非太子在關鍵時刻急中生智,否則這江陵有傾覆之危啊!

而且

還逼迫江東孫權與他結盟。

看着這盟約上的條件,劉備臉上的笑容笑得那是更燦爛了。

“江東鼠輩,又行偷襲之事,好在太子關鍵時刻力挽狂瀾。”

諸葛亮在一邊亦是說道:“殿下神武,生擒江東大都督呂蒙,逼得仲謀簽訂盟約,與我等共擊孟德,還送來了七十五萬石糧草,原本荊州缺糧,還要靠蜀中運轉糧草,如今有了這七十五萬石糧草,益州糧草,便可供應自身了。”

從益州轉運糧草到荊州,一路上的消耗,那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能夠將這些糧草省下來,積蓄糧草,過些日子從漢中攻伐關中,恐怕也不是一件難事了。

“只是雲長與我兒在荊州搞出如此大的動靜,使孟德損兵數萬,更是折損了南陽郡之地,怕其不會善罷甘休,若魏國發大軍攻伐南陽,以雲長與太子在南陽的軍力,恐怕不是孟德的對手。”

開心完了之後,劉備臉上馬上露出擔憂之色。

“大王何不看殿下手書呢?”

被法正一提醒,劉備連忙將劉禪的親筆信拿出來仔細觀詳。

前面小半的篇幅,都是寫劉禪思念劉備,思念成都親人的內容,言真意切,看得玄德公那是眼眶微紅。

後面大半的篇幅,則是劉禪論天下大勢了:

其中的內容總結一下,主要的觀點便是這三個。

第一,別看漢中之戰打贏了,荊州這邊也進展迅速,但曹操家底厚實,要想一下子把他打趴下,根本不可能,我方糧草不足,應當還是要採取守勢,待時局生變,再做打算!

劉備雖然有了與另兩家抗衡的實力,明面上比孫權風頭還盛,但他仍然是三方中較爲弱小的一方。不要說與雄踞北方的曹操相比,即便是與東吳相比,劉備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或許劉備手下有不少聞名於世的文臣武將,但是孫權麾下的實力也不遜色。

孫權本身的才能就十分出色,曹操曾誇讚稱“生子當如孫仲謀!”

除此之外,孫權麾下的文臣武將陣容也十分豪華,呂蒙、陸遜兩大都督個個都是文武全才,程普、黃蓋、周泰等武將或許個人武力不及劉備的五虎將,但也不容小覷。

更重要的是,孫權佔據的江東八十一縣遠比劉備手中的益州更富饒。

畢竟益州動亂,而江東一直安穩,未有大戰,百姓安居樂業,基礎自然比益州要好了。

劉備奪取漢中後,雖然實力上已經十分強盛,但是與曹操相比還是大有不如的,甚至還不如曹操一半的實力。

這主要是因爲,整個漢朝時期的經濟中心都是在中原地區,曹操所控制的區域不但人口多、耕地多,物產也非常豐富。

況行軍打仗可不僅僅看誰手下的謀臣武將最多,人口的基數決定所能供養的士兵數量,而物產的多寡也決定着能夠用兵的時長。

以這兩個方面來看,劉備的實力都大大不如曹操,這也是爲什麼在諸葛亮北伐後期,必須號令婦女上戰場運補給的原因,就是因爲人口基數不足,難以滿足戰爭的消耗和需要。

劉禪信中此言,自然是不想要劉備去浪了。

我們還不是大優勢,別人比我們猛多了。

高築牆,廣積糧,這纔是正道!

當然,第二點,劉禪又提出來了,如果要保住現在的局勢,給足魏國壓力,是必不可少的,若劉備能夠派遣西川之兵數萬人去漢中,做出要攻伐關中的架勢,可以吸引曹孟德的注意力,牽制魏國兵力,讓他不敢將全部軍力都放在南陽。

雖然益州要休養生息,但休養生息也是要看時候的。

曹公連續進爲魏公、魏王,代漢之意已十分明朗。

顯然,曹操正處於由“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代漢”的轉型期。

此時,曹操尚未完全得到北方士族的普遍支持,曹丕即位後,推行“九品中正制”才拉攏士族,而原本對他持一絲幻想的擁漢人士則積極行動起來,曹操“內有憂逼”。

而最堅決打着“漢室”旗號的劉備,則成爲擁漢派們最後的期望。

在漢中之戰期間及以後數月,北方連續發生了許都之變、侯音起事、魏諷襲鄴之圖謀、孫狼起事等事件。

這些事件的起因,有的是因不堪曹操的徵發,有的是出於挽救漢室,但多對劉備、關羽遙相呼應。

所以說,劉備確實需要休整,然而,最需要休整的是曹操。

曹操只要喘過氣來,大家拼實力,劉備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大仗不能打,小戰不能停,便是現在劉備一方應該做的。

這最後一點,劉禪則是提出,益州糧草難以爲繼,西川之兵去漢中之後,可作爲屯田兵,建設漢中,至於短期的糧草問題,江東的七十五萬石糧草,便可作爲支援。

看完劉禪手信,劉備臉上的驕傲之色,是難以掩飾的。

這便是我劉備的好兒子!

當年對甘夫人的那一拔,含金量還在上升!

“孝直、孔明,太子的信,你們看一看罷。”

劉備將信件交給諸葛亮與法正,二人見劉備臉上的神情,自然也是知曉其心情不錯的了。

殿下在心中到底寫了什麼?

孔明心中好奇。

兩人快速的將信中的內容看完,眼中亦是有驚詫之色,法正臉上帶笑,點頭說道:“殿下在荊州數戰數勝,然而心中並未生起輕敵之念,反而愈加謹慎,對這天下大局的看法,還是那麼一針見血。”

百戰百敗,仍不氣餒,這確實是一個優秀的品質。

但百戰百勝,心無驕縱,這就更加難得了。

很多人不是承受不了失敗,而是打了勝仗之後,心中升起驕縱之情,看不起天下英雄,最後的下場,自然就淒涼了。

諸葛孔明羽扇輕搖,眼中神光閃爍。

說實話,他都想要去荊州,輔佐殿下與魏王爭鋒了!

成都有法正,何須他諸葛孔明?

原本劉備讓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他是不同意的。

大戰不止,民力凋敝,這可是長治久安之策?

應當與民休息,訓練士卒,統一思想,發展經濟,屯田蓄糧,日後纔有與孟德爭霸的實力。

加之荊州在孫權與曹操兩面包圍之下,你一面去打襄樊,另一面孫權來偷襲了怎麼辦?

事實上.

還真與他諸葛亮想的一般。

唯一的不同,那便是殿下去了荊州,關鍵時刻力挽狂瀾,否則的話,江陵若是被孫權所佔,那他心中的擔憂,便成爲現實了。

“殿下之計,字字珠璣,大王可用此計!”

原本從漢中撤軍,便是因爲糧草不夠,現在荊州不用益州來供糧,甚至孫權送來的糧草,還可以支援一部分到益州,那派幾萬大軍過漢中,那還是可以的。

益州百姓還撐得住!

劉備亦是點頭。

“我兒此計甚好,明日在王宮召集衆將,準備北伐關中之事。”

雖然去漢中,他的主要目的並非是爲了北伐關中,而是要牽扯魏國兵力,但這架勢要做出來。

現在成都中,恐怕魏國、江東的眼線不少。

況且

架勢做足了,說不定到時候關中一亂,還真給他找到機會了也說不定!

“大王英明?”

英明?

不過是有一個好兒子罷了。

劉備拍了拍腹肌消失不見的肚子,心中還頗有些惆悵。

他劉玄德亦是不得閒啊!

還以爲這閒適的日子能過得長一些。

但勞碌命就是勞碌命。

還是振奮精神,爲實現心中之志而奮鬥罷!

兒子雖然厲害,但他這個老子,豈能輸給兒子?

榜樣得做好來!

劉備眼神閃爍,之前睥睨天下的霸氣也是由他身軀散發出來。

便讓孤最後發光發熱,爲阿斗鋪平道路。

若是在他有生之年,能實現心中抱負,親眼見到三興大漢,那便更好了!

成都。

太子府中。

張佩蘭對鏡梳妝。

只見她烏黑如泉的長髮在雪白的指間滑動,一絡絡的盤成髮髻,鏡前徘徊,萬種風情盡生。

“玉娘,姐姐可好看?”

粉雕玉琢的小蘿莉張佩玉趕忙點頭。

“阿姐好看極了!”

她忍住伸手去摸張佩蘭的髮絲,撒嬌一般的撲在張佩蘭身上,柔聲奶氣的說道:“玉娘也要像阿姐這般好看。”

蘭娘臉上笑顏如花,她一把將玉娘抱起來,說道:“等你長大了,阿姐我爲你梳妝打扮,現在,讓阿姐給你編兩個小辮子。”

聞言,張佩玉頭點如搗蔥。

她老老實實的坐在張佩蘭身上,任由頭上秀髮一絡絡的被張佩蘭拿起。

正在張佩蘭給妹妹編辮子的時候,門外卻是傳來了侍女的聲音。

“姑娘,荊州的使者來了,好似殿下有送信過來!”

殿下?

張佩蘭渾身一震,此刻心跳不自覺的加速跳動起來了。

殿下送信過來了?

天可憐見。

在成都,她思念劉禪,都快有相思病了,不然也不至於時常到太子府來。

這府宅後院,她直接置辦了一間閨房,在閨房小院外,種了些花花草草,每日不是在織衣,便是在想念郎君。

如今聽聞劉禪有信送來,她也顧不上爲張佩玉編辮子了,將她自身上放下,便火急火燎的快步走出房間。

留下一臉懵逼的張佩玉。

她辮子才編了一半,此刻對着銅鏡,看着自己現在滑稽的模樣,小嘴一扁,眼淚差點就下來了。

阿姐穿得如此漂亮,卻把我搞成這幅模樣。

然而此時的張佩蘭,心中只有好郎君,哪裡還顧得上她這個好妹妹?

很快,在內院府門外,張佩蘭見到了從荊州來的使者。

“小人見過姑娘。”

使者一見張佩蘭,連忙低下頭行禮。

張佩蘭輕輕點頭。

“殿下有送信件過來?”

那使者輕輕點頭,此刻他雙手捧着一個包裹。

那蜀錦所包裹着物件,看起來頗爲沉重。

“便是這些了。”

張佩蘭隨身侍女喘着粗氣,方纔一路小跑,她才追上張佩蘭,此刻她滿頭是汗,上前將包裹接過來。

“辛苦使者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

上下打點,方能收買人心。

別看這使者地位低下,但地位再是低下,也不能得罪。

受恩與他,日後他自然爲在左右說她的好話。

另一個侍女將一個錦袋遞給使者。

“姑娘,使不得。”

那使者雖然是在拒絕,但拿下錦袋的動作可沒有任何遲疑。

“些許心意,去吃些好酒好菜罷。”

“多謝姑娘。”

張家娘子日後可是成爲太子妃的人物。

難怪能與殿下定下婚約,對他這種地位低下的人,都如此善待,她不當太子妃,誰去當?

那使者離去之後,張佩蘭連忙將包裹拿在手上。

她掂量着重量,絕美的臉龐上,脣角微微勾起。

殿下給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她心中很是期待。

快步回到內院房間,張佩蘭將包裹打開。

只見包裹之中,有一本左伯紙紮成的書籍,厚厚的一大本,除書籍外,包裹中,還有一枚金色髮簪、銀色手鐲,以及十幾封信件。

見到這些物件,張佩蘭心中開心極了,她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

旁邊從小跟着張佩蘭一起長大的侍女也在一邊打趣道:“姑娘這一個月來,都不如今日笑得多。”

張佩蘭沒好氣看了那侍女一眼,但轉眼間,喜色與愛意便充盈心中了。

她輕輕打開書籍,眼睛更是發亮。

只見這書籍裡面夾着一片片被做成標本的樹葉,好看極了。

各色樹葉,變成標本之後,便自有它的美感了。

張佩蘭心中感動,她拿起那些信件中最上面的一封,上面寫着‘蘭孃親啓’四個大字,張佩蘭輕輕將信件打開來看。

只見信中寫道:

許久未見,甚是想念,浮世萬千,吾愛有三。日、月與卿。日爲朝,月爲暮,卿爲朝朝暮暮.

說是書信,不如說是情書。

對於青梅竹馬的張佩蘭,劉禪心中自然也是有感覺的。

作爲最先與他相熟的,也最先互訴衷腸的,結果日夜相隨的是銀屏,已行房事的,關銀屏與祝融公主皆有之,唯獨張佩蘭沒有。

而且他在不是在南中,便是在荊州,即便是在成都了,還是與關銀屏待在一起的時間較多。

劉禪心中,對張佩蘭心中自然還是有些虧欠的。

不管是標本,還是髮簪、手鐲,亦或者是十幾封書信,都是爲了打發張佩蘭心中的煩悶。

果然。

看完一封信之後,張佩蘭眼中已然動情,她喃喃自語說道:“郎君如此爲我着想,如此愛我,我又如何能怨他呢?”

雖未見劉禪如面,但張佩蘭心中的快意,心中的興奮,亦是溢於言表。

“阿姐,編辮子。”

張佩玉嘟着嘴上前,她此刻辮子編了一半,又被她一番破壞,此刻看起來頗有些滑稽。

“玉娘乖,等阿姐看完信後,便給你好好來編。”

信?

張佩玉看着自家阿姐魂都被勾走的模樣,問道:“是禪哥哥的信?”

張佩蘭點了點頭。

“便是他的。”

哼!

張佩玉當即哼哼唧唧起來了。

禪哥哥太壞了,之前不帶她出去玩,現在還來和我搶阿姐!

不行。

等禪哥哥回來了,我一定要他好看。

嗯!

就爬到他牀上,嚇他一跳!

宛城。

將軍府中。

關平手上拿着信件,信件裡面的內容他看完之後,臉上露出可惜之色。

“你怎麼還回來了?待在殿下身邊不好?”

他現在是殿下的大舅子,只要是不死,憑藉身份,都不需要多少功勞,便可以坐上大將之位了。

你宗子卿算什麼?

不待在殿下身邊刷刷臉熟,跑到宛城來?

“殿下信中難道未說,我等是要用間,誘那徐晃率魏軍過來,屆時將軍埋伏一側,便可將徐晃擊敗,到那個時候,不僅是南陽徹底保住了,進兵潁川,威脅許都都成了可能。”

用間?

這間可是這麼好用的?

“再怎麼用間,也不如待在殿下身邊。”

他這個妹夫能力太強了,只要能得他重用,什麼功勞不會有?

像是從他講武堂從來的,很快都已經是爬上牙將、偏將、校尉的位置了,成爲軍中中層。

可以想象,只要殿下給他們機會,變成成爲領軍將軍,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殿下身邊立功的機會就是最多的,還來用間?

能成功?

“殿下已與我便宜行事之權,還請關將軍從中配合。”

“罷了罷了。”

關平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便按照你說得來罷,要我如何配合?”

宗子卿臉上露出笑容,說道:“請將軍率本部兵馬,前往博望坡駐軍,宛城由我來守!”

嗯?

關平眉頭微皺。

若是他出了宛城,讓這宗子卿來守,萬一他反水了,該如何是好?

關平臉上的猶豫,並未有掩飾。

宗子卿自然知曉關平心中的擔憂,他說道:“將軍放心,之前在新野、冠軍見了殿下之後,我已無二心,若非要迷惑徐晃,將軍儘可將我家眷遷往新野,以作質子。”

關平輕輕一笑,他說道:“既然殿下能夠給你便宜行事之權,他便是相信你的,我相信殿下的眼光,也相信子卿你的忠誠。”

他從虎皮坐墊上起身,說道:“殿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自然也是如此,三日後,我便起兵前往博望坡,宛城之事,便交由子卿了。”

“謝將軍信任!”

宗子卿心中感動。

感動的是劉禪與關平都願信任他。

三日後。

若他宗子卿心志未變的話,將宛城獻與徐晃,便會立下大功!

兩千石官職之夢,亦是可以實現。

但是

便是將宛城獻出去了,徐晃能守住宛城了?

現在南陽士族的士子之心,全凝聚在漢中王太子劉公嗣身上了。

南陽士族既然都支持他了,那南陽民心自然也是在殿下身上的。

殿下可用南陽士子,可用南陽百姓,可用南陽兵卒,可用南陽物力。

便是守住了獻出了宛城,又能如何?

最後宛城不保,他難道要逃往許都?

到了許都,他獻城的功勞難道還有?

而且

他畢竟是南陽人,根在南陽,去了許都,豈非是無根之萍?

如今

他宗子卿,也是沒有其他選擇了。

這輩子,他是做定了殿下的爪牙了!

當日。

關平要移軍博望坡,準備進兵葉縣的消息,便在城中不脛而走。

宗子卿則是當即寫下書信,命人星夜送往葉縣。

在宛城,一張大網已經是緩緩張開,便等着徐晃這個獵物的到來!

葉縣。

城外營寨。

校場中。

徐晃站在校場上,烈日高懸,陽光熾烈,炎炎熱浪撲面而來。他赤膊上身,額頭上的汗水不斷滴落,溼透了髮絲。此刻他雙手緊握着手中的長刀,眼神凝重而堅定。

呼呼呼~

手中長刀被他舞得呼呼生風。

一刀一勢間流露出剛猛的氣勢。他舞動刀刃,猶如疾風掃過,快如閃電。每一次揮刀,都帶着力量的張力,刀光熠熠,刀影幽幽。

他身形靈動,腳步矯健,時而前衝,時而後退,時而左轉,時而右移。身法矯健而靈活,宛如一隻獵豹在草原上奔騰。

太陽的熱力透過他的身體,不斷地汗水流淌,但他卻毫不停歇,一刀接着一刀,每一次揮動都充滿力量和決心。他的動作流暢而準確,每一刀都準確地擊中目標,彷彿在預測着對手的一舉一動。

在徐晃在校場練刀的間隙,司馬懿手上拿着一封書信,卻是緩步走到校場邊上。

“將軍神勇!”

他在校場下看了一會,臉上露出讚歎之色。

“如何?要上來與我比劃比劃?”

跟你比劃?

司馬懿連忙擺手拒絕。

“將軍刀術無雙,我上去,恐怕連將軍一回合都抗不過去。”

“哈哈哈~”

徐晃大笑一聲,顯然司馬懿的吹捧對他來說很是受用。

“仲達匆匆而來,可是有事?”

徐晃走下校場,親兵當即遞來溼毛巾,他隨意將身上的汗漬擦拭乾淨,便披上一件單衣。

“宛城那邊有消息了。”

宛城?

徐晃眼中一亮。

“是何消息?”

司馬懿將手上信件遞給徐晃。

“將軍看完之後,心中便明白了。”

從司馬懿手上接過信件,徐晃仔細端詳起來了。

這信纔看到一半,他臉上便露出狂喜之色了。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他算算時間,三日後,其實便是快要十月份,與江東約定的時間,都過去幾日了。

現在他在南陽掀起戰事,江東孫仲謀在後面發力的話,關雲長與那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定然焦頭爛額!

“那宗子卿當真是個人物,身爲降人,還能得到那關平重用。了不得,了不得。”

司馬懿臉上的表情一直很平靜。

徐晃一看,還以爲其中有詐,一時間有些遲疑起來了。

“仲達難道看出了什麼?”

他仔細一想,也是。

那宗子卿一介降人,能得關平信任?

有詐!

絕對有詐!

司馬懿搖了搖頭,說道:“那宗子卿是否有詐,我不太清楚,但關平願意信任他,也並非是沒有原因的,宗家之女嫁與關平,他們兩人,已是連襟,有如此關係在,將宛城交於其手,自然也說得過去。”

如此啊!

徐晃一想,也是點頭。

“那仲達以爲,此計可行?”

此計可行?

司馬懿搖頭。

“江東那邊未有消息,我們絕對不能出兵!”

他目光閃爍,說道:“合肥急報方纔傳來,仲謀在七日前才攻伐了合肥,未果,如今即便是調轉大軍,準備對荊州用兵,恐怕也需要時間,若是你我這兩日便出兵了,屆時關雲長與漢中王太子劉公嗣盡起南陽兵卒,君侯可有信心能夠勝之?”

他徐晃手下的兵馬,現在可不夠關雲長手上的多了。

加之

那關雲長勇猛,他徐晃對上了,也沒有信心能夠戰勝。

漢中王太子劉公嗣又狡詐異常,現如今進兵,即便是宗子卿真心實意的投降,他們拿下宛城了之後,能守住宛城嗎?

攻下宛城容易,守住宛城,何其難!

南陽如今盡在荊州之手,若是陷在宛城了,豈非又要大王派援軍來救?

一定得讓江東將南陽的援兵引走了,他才能出兵!

想清楚這些,徐晃心中的煩擾也一掃而空了。

“既是如此,那便不必着急,這幾日我操練士卒,仲達說什麼時候可以攻了,我再去攻!”

有個謀臣在身邊,徐晃將這思考的重任交到司馬懿身上。

至於他?

打仗便是了!

此刻,江夏郡方向,陸遜已經是在州陵城外了。

他看着這座小城,眼神逐漸閃爍起來了。

在他身後,黑壓壓的江東士卒,開始聚集。

控制住沿路烽火臺,先下州陵,然後沿江而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江陵!

曾經我在江陵失去的東西,如今我陸伯言要連本帶利的拿回來!

人可以輸一次,可以輸兩次,但不能輸第三次!

他陸伯言,不會在敗給劉公嗣了。

絕對不會!

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222章 吳敦:臧霸是我的摯友親朋!541.第536章 陛下駕到,換家戰術!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第82章 彈指間灰飛煙滅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280章 孫權:枕邊風這麼有效果,要不要再第411章 步練師:妾身寧死不從!第264章 魏國內亂,少主顯崢嶸!第468章 漢帝臨漢京,新的危機!第66章 聲望大振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46章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391章 犁庭掃穴,滅族者苞!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95章 斬使來投,班超故事!(二合一大章)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389章 做漢人最光榮,孫仲謀無能狂怒!(第12章 巾幗銀屏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137章 威震華夏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294章 大戰起,圍點打援!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341章 劉備稱帝:罵名我來擔!(求月票!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503.第498章 壞消息接踵而至!第67章 屠龍術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210章 烏合之衆,圍而殲之!第216章 梅開二度,兵聚壽春!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13章 莊園集會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第119章 公子有名將之風,神人之資!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310章 夜會尚香,整肅吏治!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9章 蘭娘玉娘第369章 小喬相邀,醉生夢死劉公嗣!第259章 美人柔情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454章 天命在漢!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第232章 我要做皇帝!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172章 王佐之才,帝之股肱!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238章 雲動下邳,治亂之策!第223章 抵足而眠,劉禪與趙雲互通心志!第188章 正旦大會,劉禪治官!第85章 漢中酣戰第214章 孫權不要叫我江東鼠輩了,我很勇的第109章 傲關公,荊州有傾覆之危!第220章 曹丕:我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得住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464章 不擇手段!第38章 擒王斬首第51章 賊軍勢崩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509.第504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249章 魏有死臣,漢有猛將!第423章 輿論起,飆升的糧價!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