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焦慮

這話猛然猶如驚雷炸響,我驚呆在當下。“太子……傷重?”我確認似的重複。

“正是。”使者小聲道。

“多重?”我盯着他,努力地保持鎮定,話音卻不自覺地發虛。

使者道:“小臣不知。小臣到宗周,只見戍衛甚多,打聽之下方知天子月初伐羌人,待小臣趕到太子住處,卻見只有閽人守門,言天子令太子率師爲左,已往密。小臣又追至杜,卻無通行符節,再不得前行,正無計之下,卻聽返自密國之人言,師左中流矢,從城牆上摔下,恐……”他望望我,沒有說下去。

最後那一字一句,如重錘般狠狠砸落在心上。我定定地睜着眼睛,夢中漫天的血色又回到腦海之中,恐懼漸漸壓滿了胸中,身上一陣陣地冒涼,

“國君可知曉?”良久,我艱難地開口。

“小臣方纔已報知國君。”使者說。他猶豫了一會,下拜道:“此事攸關太子性命,小臣不敢隱瞞。”

我不答,繼續問:“可還有別人知曉?”

使者道:“小臣請國君摒退左右,只告知他一人。”

我略一頷首,看着他:“此事不可再說出去。”

使者應諾:“小臣明白。”

我不再停留,從座上起身,快步朝宮外走去。

宮道格外漫長,心催得慌,腳步一快再快,卻還是覺得太慢。

怪不得不回來,怪不得要拖到母親期年,原來要去參戰。之前的那些操心一下不見了蹤影,代之而來的是忡忡憂心和憤怒。這一切,父親必定都是知道的,他竟允許觪去冒這麼大的險!

如果觪真有個三長兩短……我深深的吸了口氣,不敢再想下去。手捏得緊緊的,雖尚是仲秋時節,卻冷汗粘膩。

未幾,正宮的屋宇已經矗立在前方。門前的寺人見到我,上前行禮,道:“君主,國君方遣人去請三位上卿,稍後將議事,請……君主……”他一臉錯愕,我沒有停下,未等他說完,已徑自入了闈門。

廡廊的另一頭透來前庭穿堂而過的涼風,我的步子愈發加大,直直穿過後庭。

父親正在堂上,聽到響動,回過頭來。

看到我,他面色詫異:“姮?”

“君父。”我行禮,沒有多話,望着他:“姮有話與君父說。”

父親看着我,表情平靜。片刻,他向旁邊揮揮手,寺人們行禮,退下堂去。

窸窣的腳步聲紛紛消失在門外,堂上一片寂然。

“姮此來可是爲彀父?”未等我說話,父親竟率先開口了。

我一怔,隨即頷首,心情微微繃起,問:“君父如何打算?”

父親目光沉着,道:“宗周並無人來報信,尚不知真假,可遣駢父前往查看。”

我望着父親,好一會說不出話來。

喉頭像塞了東西,似乎連出聲都艱難,微微發顫:“若……若兄長果真傷重,駢父前往做甚?”

父親眉頭微微皺起:“亂時流言頻生,使者也未知真假,爾豈可輕信?”

我急道:“正是不知真假,若兄長……”

“姮!”父親突然一聲低喝,將我的話阻在嘴邊。他雙目犀利,搖曳的燭光下,鬍子微微抖動:“勿以爲只你在意彀父!”

我睜大着眼睛,一動不動,只覺血液在脖頸處奔涌,心激烈地怒撞。

父親嚴厲地看着我,嘴脣緊抿,眉間似怒似痛,勒出深深的皺紋。

兩人對視着,一時無聲。空氣頓時如凝結了一般,卻又暗流隱隱。

“國君。”這時,堂外傳來寺人的聲音:“三位上卿已至。”

“稍候。”父親沉聲應道。

寺人應諾退去。

好一會,父親再度看向我,臉色已斂起一些,聲音稍緩:“姮還有何話語?”

我深吸了口氣,調整情緒,道:“此事既未知確否,一旦爲衆臣國人所知,難免疑慮不定,於國不利。且現下無天子召喚,駢父貿然往宗周,必引人猜測,望君父慎之。”

父親看着我,片刻,道:“姮以爲幾位上卿也不必告知?”

我答道:“然。”

父親目光沉靜,聲音低低:“姮意欲何爲?”

我心一橫,向他深深伏拜,字字清晰地說:“乞君父許姮往宗周。”

四周默然。

好一會,只聽前方傳來父親的話音:“你可知待嫁之婦擅自離國更引人猜測?”

我說:“姮可託往狸邑休養待嫁,只消隨往宮人守密,此事無慮矣。”這個問題我在路上已經想到過。狸邑有茂林清泉,向來是杞國的一處勝地,女眷們常去遊玩,這並不奇怪。重要的是,它離西向的道路很近,可以不驚擾任何人地悄悄離開……

父親沒有接話。

我仍跪拜在地上,心一跳一跳,漸生惴惴。

忽然,只聽他笑了一聲:“吾聞彀父常喚你稚子,可知爲何?”

我咬咬脣,道:“姮只願去尋兄長,雖爲稚子亦不後悔。”

一聲長嘆傳入耳中,很輕,不甚清晰。

“你下去吧。”過了會,父親緩緩地說。

我擡頭,卻見他已閉上了眼睛,表情無波無瀾,似在養神。

“君父?”我遲疑了一下,喚道。

“去吧。”父親淡淡地說,聲音低而含混。涼風自堂外吹入,如豆的燈光忽明忽滅,父親的臉隱沒在光影相交之中,卻不再開口。

“諾。”我應道,再向他一拜,退出了正宮。

從父親處回來,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他方纔的態度模棱兩可,到底是同意了呢,還是沒同意呢?

堂上說的話我並非不假思索。正如父親說的,這事未知虛實,心中尚存有那麼一線希望或許可以見到他完好歸來……可若是真的呢?若觪真的中矢墜城,那受傷的嚴重程度每想一下都會覺得心中揪疼。腦中一浮起戰場的死傷場景,我就覺得無法安心,與其坐立不安地乾等使者再傳回消息不如自己去看。

不過,這一切必須得到父親的允許,若他不同意,還須另想辦法……

正當我冥思苦想,父親的宮裡卻來了寺人,跟我說送我去狸邑的車馬已經備好。

我先是一怔,隨即喜出望外,立刻去室中準備行裝。

聽說我馬上要去狸邑,丘她們都十分驚訝。

“君主爲何如此匆忙?”丘說:“姑且細細收拾行囊,過兩日再去不遲。”

我說:“今日難得晴好,過兩日說不定又將落雨,我行李也不多,不如即刻上路。”

聞知我要去狸邑,齊央也來了。

“久聞狸邑甚美,莊是獨自前往?”她雙目光采盈盈。

我頷首,道:“姮此去並非遊玩,君父還將遣女師同我溫習禮儀。宮中如今事事不離長嫂,還勞長嫂費心。”

齊央嘴角微撇了撇,道:“不過些分內之事,莊言重。”面色似有遺憾。

我停了停,又看着她,道:“庚也須長嫂悉心照顧。”

齊央奇怪地看我,說:“那是自然。”

我淡淡地笑,沒再說什麼。

車輪軋在顛簸的道路上,幃簾搖晃着露出道路旁的景色。時隔不滿兩月,杞國一望無際的田野再次在眼前鋪展開去。只不過上次見到它的時候陽光正好,而這次卻只有濃雲和天邊的鴉色。

“野中風大,君主當披上罩衣纔是。”寺人衿在旁邊說。

我點點頭。這次隨行的仍然是她,我藉口宮中事務還須打理,沒有讓丘跟來。去宗周須輕車趕路,原本我也不打算也不帶寺人衿的,可她死活不願意,丘也說我低調歸低調,但一個公女出行連隨侍都沒有,國人見到該怎麼說。我無法硬拒,便答應了下來,反正到了狸邑就是我說了算。

馬車的轔轔聲與近隆隆蹄聲混在一起,響了一路。

父親給我派了好些護送的侍衛,有十餘人,並且都是騎馬。丘見到這陣勢,欣慰地笑着說,國君甚關愛君主;卻又不解地問,狸邑路途不遠,爲何不用徙卒?我說父親身體不好,不定什麼時候要趕回來看他,所以隨從都配了馬。

臨行的時候,我去了正宮一趟,向父親拜別。

“姮可是覺得爲父不及你母親兄長親近?”父親神色淡淡,叮囑過些平安之類的話之後,他看着我,沉默片刻,突然這麼問道。

我愣了愣。

不等我答話,父親卻苦澀一笑,望着堂外,繼續道:“爲父常想,這一生之中,杞得以由我復國,將來見到王祖也是無愧,唯思及身邊衆親,總覺虧欠,卻怎樣也補救不得。”他的聲音漸低:“如你母親,我欲事事順她,卻似總不得她歡喜,不知她到底想要些什麼。”

我望着他,沒有出聲,不知該說些什麼好。

父親似乎並不在意,又轉而交代了些見到觪之後要做的事之後,揮揮手,讓我退下了。離開前堂時,我不禁回頭看了看,只見他還坐在席上,似在對着案臺沉思,背微微佝僂,不復往日的直挺……

收割過的田地光禿禿的,一個個草垛也被近來的雨水漬得褐黃。我望向遠方,地平線上,一個巨大的土墩隱隱可見,那是母親的墓。一年來,我去看過她無數次,但在這個地方遙望還是頭一回。沒有墓前大碑和供奉的陪襯,它顯得是那樣的孤獨,形單影隻。

心沉甸甸的,她若是知道觪的事,想必也會支持我去找他的吧?

狸邑很快就到了。

父親早已安排下一處偏僻的小宅院,有專人看守。我沒有多作停留,掌燈時分,我命侍從帶上漿食,準備離國。

寺人衿不肯留下,執意要跟我去,死堵在門口苦苦哀求,說她家中世代出醫師,她也懂得些急救之術,若事急也可派上用場。我想了想,二話不說地帶上她,換上輛樸素的馬車,出發向西而行。

我讓御人盡力趕路,日夜兼程,雖下過些秋雨,道路卻不算泥濘難行。

一路上,我聽到許多從宗周方向來的人,談起周王對羌人的戰爭,說羌人剛剛在敗了一仗,王師勢頭正好。我細細的聽,卻沒有聽到確切有什麼人受傷的消息。心裡不禁又增添了幾分希翼,卻又越來越不安,恨不得能長雙翅膀即刻飛去密野。

黃土高原茂密的森林和山巒在周道兩旁變換,時近季秋,到處一片燦燦的金黃,車輪碾在厚厚的落葉上,沙沙綿響。

當驪山的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我知道鎬京就快到了,而所有人都已經疲憊不堪。

在一處旅館中用過膳食,我們上路入城。大道上行人不少,還有些從各方國來的車隊,滿載着要獻給周王的秋收貢物,川流不息。

雖然有戰爭,卻似乎並未對周王的地位影響分毫……我正看着外面思考,忽然,御人一聲長喝,馬車停了下來。

我訝然,向車外問:“何事?”

“君主,”一名侍從下馬走到我車前,稟道:“有楚人在前方擋住,言與君主相識。”

相識的楚人?我忙撩開車幃。只見車前三丈開外的地方,一名青年濃眉大眼,看到我,笑容燦爛,露出潔白的牙齒:“姮!”

第34章 秋祭第42章 入宮第55章 逢雨第51章 大豐(下)第100章 白茅(中)第111章 致書第55章 逢雨第148章 鹿鳴(中)第117章 犬丘第99章 白茅(上)第16章 蒐田第53章 頡邑(上)第41章 路遇第51章 大豐(下)第65章 醴宮第74章 納采第127章 明月(上)第105章 驚疑第41章 路遇第4章 鳳形佩第84章 濱邑第23章 商鵠第114章 廟告第24章 衛佼第143章 骨符第54章 頡邑(下)第50章 大豐(上)第92章 伏裡(下) (1)第67章 絹帕第142章 周鼓 + 沃若(全) (2)第42章 入宮第27章 返國第101章 白茅(下)第18章 齊姜(下)第87章 驚變(下)第3章 媵嫁第71章 兄長第2章 杞姒第143章 骨符第33章 夜會第5章 授藝第146章 斯人第105章 驚疑第143章 骨符第46章 辟雍(下)第93章 伏裡(下) (2)第70章 周行第21章 離別第59章 分手第126章 楊伯第146章 斯人第2章 杞姒第151章 杼的番外(一)第113章 使者第77章 77章 (2)第25章 出宮第99章 白茅(上)第10章 王姒第93章 伏裡(下) (2)第136章 舟人第12章 雒水(上)第82章 虢子第2章 杞姒第71章 兄長第95章 夏蟬第19章 小悠第58章 梓土(下)第112章 泮宮第151章 杼的番外(一)第102章 尋覓第62章 告白第17章 齊姜(上)第46章 辟雍(下)第140章 歧周(下)第37章 憂思(下)第22章 送行第2章 杞姒第31章 婚事第89章 河伯 (2)第98章 聚散第65章 醴宮第54章 頡邑(下)第6章 紅妝第19章 小悠第72章 冢婦第71章 兄長第146章 斯人第144章 迢迢第102章 尋覓第31章 婚事第85章 驚變(上)第19章 小悠第144章 迢迢第148章 鹿鳴(中)第43章 琴藝第83章 重遇第109章 射侯第33章 夜會第62章 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