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制度

步槍被他拿起,葉局長一手握握把,一手捏護木,低頭看着斜持着的步槍。小說他肯定是覺得我的槍好看,就順手拿了起來。沒想到,葉局長將步槍在手裡翻看了會兒後,突然一拉槍栓,擡槍瞄準。

頂彈上膛的清脆聲,提起我的心神。但槍口沒有對準我的方向,而是指向了天花板。別說,葉局長端着槍的樣子,還真有那個架勢。我猜,他年輕時有可能在軍隊裡待過。

“槍裡有子彈。”我丟下牀上用具的包裝,提醒他道。子彈已經頂上了膛口,子彈又不長眼,我擔心子彈走火飛到我身上,便朝左邊兒移了幾步。

葉局長聽到我的話後,將槍口放了下來。他看向我,推出手中的步槍,對我晃了晃。葉局長微笑道:“我上過保險了。”

果不其然,位於槍身右側的快慢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他推到了最上,也就是不能擊發的保險位置。看他對這步槍如此熟悉,又印證了我的猜想——葉局長極有可能在軍隊待過。

“葉局長也會用槍?”我也笑着問他。

葉局長沒有回答我,他卸下彈匣,語速極慢:“但是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根本不要把子彈壓進去。”

彈匣卸下,他又用拿着彈匣的那隻手,刮移槍栓。剛纔被頂上膛的那粒子彈,立即從拋殼窗裡飛了出來。這套動作我並不驚訝,王叔以前教過我,我也經常這樣做。我點頭說:“嗯,空槍最安全。”

未擊發的子彈落地後,蹦了幾下,然後做着半圓周運動,滾進牀底,消失不見。葉局長沒有將彈匣重新插回槍體,他一手拿槍,一手拿彈匣,幾步走到我面前。

“既然住下來了,以後就不用把槍隨時背在身上了。”葉局長對我說。他將步槍和彈匣疊起,放到牀上。

”噢,行,行,只是以前習慣了。”我點頭道。葉局長肯定是擔心我整天揹着個步槍,會嚇着婦孺老少。

葉局長用手扇了扇牀邊的灰,然後坐到了木板上。他按着雙膝,又對我說:“這樣,你明天就把槍交給陳廣勝,留在這裡也沒用。”

“交槍?”我有些驚訝,心說這還是違法物品,需要上繳?下意識的,我就抓過步槍,插回彈匣。葉局長看着我手裡的步槍,答道:“不是收你的,只是拿到保安部,統一保管。”

“保管?”我端緊了槍,“那還拿得回來嗎?”

“當然了,會給你記着的。”葉局長露出笑容,“這是規定,只有保安部的人,才能配槍。”

我又聽見葉局長說了一次“保安部”,看來老楊頭說得沒有假,只是我不知道保安部是幹什麼的。還沒來得及回問他呢,葉局長卻問我了:“你是不是想問,保安部是什麼?”

“嗯。”我放下步槍說。

葉局長看了一眼關着的門,爲他接下來的敘述起了個開頭:“我就是專門過來跟你說這些事的。”

葉局長在接下來的講述中,將“校園社區”的內部框架,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向我闡述明瞭。他的話語脈絡感強,思路也很清晰,每多說一句話,“校園社區”的內部形象,就在我心中堆砌得越發清晰。而我所說的“內部框架”,其實就是指“校園社區”裡的“軟件”部分——人爲的制度。

老楊頭說得不假,在學校社區裡,葉局長一共分劃了三個部門出來。分別是保安部、發展部和理事部。這三個部門,就像銅鼎的三足,維持着校園社區的穩定發展。

保安部,顧名思義,也就是保證社區穩定的部門。部門裡的人,基本由校園社區的青壯年組成。葉局長說,現在的保安部,人數有十來個,部長是陳廣勝——也就是那個在校門口和吳林禹舉槍對峙、被我稱作陳大哥的人。沒想到他表面看起來憨憨的,背後竟然有個部長的頭銜。

保安部對內維持秩序,對外保證校園社區的安全。用葉局長的話說就是,保安部的人,是校園社區裡和平時的警察,也是校園社區受到威脅時的軍隊。

發展部,也可以顧名思義,就是發展校園社區的部門。當然,在如今的世界裡,“發展”一詞不再是指以往世界裡的搞活經濟、帶動科研之類。現在所說的發展,就只有一個簡單而單純的目標——找到更多的倖存者。

所以,發展部的職責,就是外出尋人。發展部的人不多,不超過十個,全是由熟悉路線、駕齡豐富的老司機組成。他們的任務非常簡單,就是每天開車外出瞎轉悠,看能不能碰到無家可歸的倖存者。偶爾也會走長途路,找尋其他城市的情況。校園社區能有今天的樣子,能有如此人數,發展部功不可沒。周志宏,就是在路上被髮展部的人撞見的。

當然,校園社區的發展措施也不止這一個。他們也會燃起沖天的煙霧,引得方圓數裡的注意。就如同萬里長城上的烽火臺。可我就在疑惑,今天我們進學校的時候,怎麼沒看見葉局長所說的煙霧呢?

而點菸霧這種事,就由第三個部門——理事部,來完成。理事部,說得通俗一點,就是生活瑣事部,也就是管理社區生活的衣食住行。比如說,播種蔬菜,圈養牲畜,修補門窗,購置生活物品,儲備淡水、油料、食物,諸如此類的生活瑣事,都由理事部包辦。

理事部的人很多,因爲除了那幾個小屁孩兒,校園社區裡的每個人都可以是理事部的編制人員。至於理事部具體是有多少人登記在冊,葉局長沒有講。

粗略一看,這三個部門,已經算是比較完善的“軟件”,能夠保證校園社區穩定運行了。但就如我之前所說的,這三個部門,只能算銅鼎的三足,僅僅是能讓校園社區這個銅鼎能夠走起來。可是學會了走,還得知道該往哪裡走。而決定校園社區往哪裡走的,是三個部門之外的另一個部門——民意委員會。

民意委員會,這個老楊頭倒是沒講過。

這個委員會的結構很簡單,只有四個人。葉局長,就是其中一個。其他三個呢,分別是三個部門的部長。民意委員會,可以說是校園社區的民主形式。各部門的代表聚在一起,共同商議校園社區的公事、決定大方向。這雖然不能廣泛集中民智,但至少杜絕了一人專斷,不會因爲一個人的決斷,將校園社區引入歧途。

自然,民意委員會也要選出一名會長出來。不用說,這個人肯定是葉局長。

說到這裡,校園社區的制度結構也就清晰了:民意委員會是決策機關、是大腦,代表最高權力。下轄的三個部門,是手足,是校園社區的權力執行機構。如果畫一張簡圖出來,肯定會是金字塔型的。

葉局長果然是在政府工作的人,這套金字塔型的制度,更像是國家機構的縮略版。不過,聽起來倒是非常的簡潔有效。而且,帶有官方意味的命名、有條有理的層次制度,更能讓人產生信任感。我對這裡越來越有好感了,因爲這裡不只是活人衆多的“倖存者聯盟”了,更是一個有秩序圈框、有未來的規模社區。甚至可以說成是正在發展的新生政權。

如果張大叔能來到這裡,他一定會很高興的。

“那每個部門的部長怎麼來的呢,你選定?”葉局長講完,仔細思考的我,拋出了疑惑。他沒提過每個部門的部長是如何產生。如果是葉局長來欽點的話,那校園社區裡的民主就是幌子了,民意委員會裡的會員,就應該叫他的親信。

葉局長髮了我一支菸,自己也點燃一根。他淡淡的回答說:“選舉呀,部門的人投票。不然我怎麼會取民意兩個字。”

“既然是民意,那其他人,我是說,其他沒有進入部門的人,就不能進到委員會了嗎?”我又問。葉局長講的事情讓我很感興趣,一直在反覆回想。想來想去,又想到了這個問題。

葉局長顯然是沒有料到我會這樣問,他夾穩菸頭,想了一會兒說:“話語權,從來都是留給有能力的人,更何況是現在。既然你有能力,爲什麼不選擇進入部門呢?”

“噢。”這個回答,讓我說不出其他話來,只得對葉局長點頭。原來我對“民主”的理解有些太狹隘了。

葉局長輕輕抽了一口煙,再吐出。他問:“好了,我該說的都說了。我現在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想加入的部門?”

第63章 打鬥第7章 昨日女孩第135章 餃子計劃第二百七十幾章 故人第32章 診所第44章 割據第128章 步驟第85章 三輪摩托車第140章 紅配綠第115章 星級賓館第180章 15%第183章 領路第88章 凱旋門第106章 傷愈第194章 禿鷲第111章 麻煩第164章 搏鬥第188章 周志宏第103章 草場第165章 引擎聲第12章 故事第二百七十幾章 故人第49章 突變第83章 鬼把戲第89章 響聲第97章 開鎖匠第181章 合照第75章 傷第30章 星星點燈第95章 吉他第67章 先人一步第32章 診所第189章 洗浴第34章 越省第55章 困獸第113章 四零火第165章 引擎聲第179章 嗜血第16章 家第24章 武裝第43章 人?第172章 子彈第202章 猜想第136章 “血染的風采”第147章 決定第51章 賊船第234章 破滅第26章 國道第88章 凱旋門第168章 PLA第72章 英雄本色第234章 破滅第51章 賊船第198章 淬火第115章 星級賓館第26章 國道第3章 路上第129章 李工頭第152章 別離第7章 昨日女孩第217章 離開第31章 回城第162章 大蟒蛇第99章 馬蹄聲第227章 招安第201章 急事第51章 賊船第216章 地獄高速第70章 槍林彈雨第232章 雞姦犯第108章 摩西十誡第174章 約翰烈龍第140章 紅配綠第195章 落戶第197章 報道第24章 武裝第118章 死亡遊戲第209章 閃光燈:AUTO第160章 詐屍第180章 15%第33章 故事第195章 落戶第30章 星星點燈bravo-0-1-0抗戰勝利70週年第75章 傷第146章 告別第31章 回城第221章 換裝第136章 “血染的風采”第153章 除夕第213章 間諜第32章 診所第210章 逃跑第31章 回城第156章 老頭兒第16章 家第169章 諾亞方舟第160章 詐屍第75章 傷第129章 李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