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路遠(下)

曾毅就繼續解釋道:“我們更歡迎那些願意紮根於小吳山的長期投資商,這是納入基石投資商行列的一項重要衡量指標。爲了體現出基石的真正意義,我們打算把基石投資商也納入到養老產業投資基金之中,而且投資的金額也不用額外再進行投入,基石投資商只需把土地出讓金返還的三成,拿出其中一成注入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即可。”

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大家本以爲能有更大的優惠呢,誰知道卻是讓大家掏錢參與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大家一起來搞養老這件事,從這個角度講,確實有點體現出基石的意思了,不過,這似乎不是大家想要的。

包括李偉才都是非常意外,他並不知道曾毅的基石投資商會是這麼一個計劃。

曾毅此時又笑了笑,道:“當然,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想法,大家也可以選擇不加入基石投資商。”

“既然要做,那不如就痛快一點嘛!”董力陽率先表了態,道:“一成太少了,返還的三成土地出讓金,我願意全部注入養老產業投資基金,久泰集團也願意做小吳山的基石投資商。”

在座的全是人精,但要論算賬,絕對沒有人比董力陽更精明瞭,他之所這麼痛快,是因爲已經算明白了這筆賬。

一些新啓動的開發區,出於初期招商引資方面的需要,會把投資商拿來買地的土地出讓金,再返回一部分給投資商,用於扶持和補助。但是,這筆錢對於某些投資商來說,也有些不好處理,主要是難以入賬,如果算作是營業外收入,就得交一筆企業所得稅;如果用來衝減土地成本的話,將來房子蓋好再賣的時候,可能因爲土地增值而繳納的土地增值稅,還要遠遠高於這筆返還金。

如果直接注入小吳山新區的養老產業扶持基金,就把這個問題給規避了,不但不用納稅,而且還可以享受投資帶來的紅利,既然是投資基金,必然會有收益。

當然了,你怕風險的話,也可以不加入基石投資商,那麼非但享受不到的更大的優惠政策,而且拿到手的土地出讓金,也只有20%!另外那10%,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被小吳山新區納入了這個投資基金,你照樣也拿不到。

既然如此,爲什麼不加入呢!董力陽的考慮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他也問了:“曾主任,這個投資基金,屆時由誰來進行管理?”如果政府人員自己管理的話,那董力陽就得再考慮考慮了。

曾毅道:“所有的基石投資商,都是基金的理事,具體的管理、經營、投資,自然由基石投資商來做決定,或者是委託的專業人員來運作。財務方面,由我們雙方共同派駐財務人員,並且委託第三方進行審計。”

顧憲坤沉思片刻,然後看着大家,淡淡問道:“好像我們這些人,還從來沒有同時做過一個項目吧?我覺得這個事情挺有意思,我們名仕集團願意做小吳山的基石投資商!”

這是顧憲坤今天的第一次講話,不過一下把所有人都給點醒了。

在座的全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和龍頭企業,如果集合了大家手裡的所有資源和優勢,還幹不成一件事,那豈不是咄咄怪事?可能每個企業拿出一成的土地出讓金,數量不會很大,但大家的集合到一起,規模就十分可觀了,可以辦很大的事。而且這個投資基金是由大家來負責投資的,那風險就處於可控狀態!

不過,相比其中的收益,大家更看重的是這個平臺,這個投資基金,其實是爲大家提供了一個彼此合作和交流的平臺,這可是花錢買不到的。要說大家每年在那些商務會所裡繳納的年費,也不是個小數字啊!

“由小吳山新區注入的資金,大概有多大規模?”有人問道。

曾毅道:“起始額度爲兩億,以後每年都會增加!”

李偉才聽到這話,大手一顫,用來做筆記的鋼筆差點就掉了出去,他趕緊伸手一撈,纔不至於出了醜。

作爲小吳山新區的直接負責人,李偉纔是再清楚不過了,榮城方面的土地置換資金雖然是到位了,但小曾主任明確表示這筆錢只用於徵地拆遷,換言之,小曾主任的手裡根本就沒有這兩個億,這完全是一張空頭支票啊!

“不過,這筆投資的鎖定期爲十年,十年之內大家可以享受分紅,但不能贖回,而且十年內要進行分紅的話,其中的八成要用於小吳山新區的養老事業,十年之後,分紅不再受這個比例的約束!”曾毅又補充了一句。

李偉纔此時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小曾主任前段時間讓自己做過一項調查:如果再額外補償給失地村民一筆錢,數目大概是每人一萬左右,算下來,一戶人家就是幾萬塊,村民們拿到這筆錢,會做什麼用途?是否願意把這筆錢拿來投資養老基金,或者是購買商業養老保險?

而根據調查的結果,九成以上村民表示拿到這筆錢之後,首選是蓋房,其次是買車,然後是娶媳婦。

李偉才直到現在,纔有點明白曾毅的用意了,或許小曾主任之前首選的養老金方案,是打算把土地出讓金的一部分直接返回給村民,然後引導村民進行養老投資。可是村民們普遍缺乏長遠的打算,只能看到眼下,他們更喜歡在一些裝點門面上的事情大筆消費,卻不願意爲自己的未來做一筆投資。

僅有的這點補償款,被拿去裝點了門面,既無退休金、養老金、失業金,也沒有社保、最低生活保障,現在又失去了賴以立足的耕地林地,這些失地農民將來要拿什麼來養老呢?可能只有天知曉了!

也許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才導致小曾主任最後又改變了注意,選擇把這一成的土地出讓金拿來成立投資基金,這其實就是在替村民存養老金。

村民嘴上都說要以地養老,但真正做到的卻沒有幾個,而小曾主任眼下的方案,未嘗不是一種新思路,很可能走出一條“以土地出讓金來養老”的新路子、新模式。

土地出讓金,本來就是要用於土地原先所有人的安置和搬遷工作,以及補償這些人的損失,但事實上呢,因爲產權的不明確,就出現一種怪相,全民所有,其實就是全民沒有,集體所有,就是集體沒有。

於是,本來應該返還給失地村民的土地出讓金,卻返還給了招商來的企業,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返還給企業的比例越高,土地成本也就越低,低成本徵地之下,沒有強拆強徵,纔是咄咄怪事呢!

作爲小吳山新區,本身沒有制定政策的權力,這個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是市裡定的,小吳山只能執行。但小曾主任還是以設立扶持養老產業專項資金爲由,硬是虎口拔牙,擠出了這一成資金,用於失地村民的養老。

說實話,這讓李偉纔有點納悶,在他的印象中,以前小曾主任可是隻專注於做事,很少去涉及這種大方向的問題。如今的養老問題,是困擾國家和政府的一個大難題,上下都在想辦法,但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辦法,而小曾主任眼下的思路,就有點涉及到解決這個難題的核心了。

一成的土地出讓金其實並不多,但如果所有涉及到徵地的項目,都能拿出一成的資金專門用於失地村民的養老,那麼至少解決失地村民的養老問題,就算是找到了一條出路了。同時,也避免了部分土地出讓資金的流失。

李偉纔可以說是最瞭解曾毅的人了,他這次完全猜對了曾毅心中的想法,曾毅確實是在嘗試着找到一條解決進行失地村民養老問題的好辦法。

到白陽高新園區之後,曾毅就翻過高新園區之前的土地往來賬目。在諸葛謀執政期間,高新園區三年共有高達27億的土地出讓金收入,再加上市裡補貼的土地補償費,以及配套設施建設費,總數目已經超過了五十億。

而曾毅到高新園區上任的時候,高新園區是什麼光景?管委會甚至連職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園區內拖欠村民失地補償的事情普遍存在。

這麼一大筆的鉅額資金,最後都去了哪裡,現在已經成爲了一個無法釐清的謎團了。

曾毅並不奢望自己就能徹底解決土地出讓金中存在的所有問題,有那麼一句話,叫做“任你官清如水,怎奈吏滑如油!”。面對整個體制上上下下所有的人,曾毅根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他能做到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更多的錢都用在該用的地方上去,用在刀刃上去。

這次小吳山開發,曾毅就向市裡申請,要把土地出讓金的一成,作爲養老產業的專項資金,一部分用來扶持和建設公共養老服務設備,一部分就是用來投資了。

小吳山新區也完全可以自己來運作這個投資基金,但曾毅卻搞出一個“基石投資商”的計劃,非要把所有大的投資商都納入進來,這是要藉助這些企業的投資理念,做真正的投資;二是要將投資基金納入正規管理之中。

如果由政府人員自己運作的話,先不論投資水平如何,單就高昂的管理成本,就已經要壓垮投資基金了,再有個監守自盜的,怕是撐不到兩年,投資基金也該倒閉關門了,到時候誰的老都養不了,只能是養肥一羣碩鼠罷了。

現在投資基金裡有了投資商的錢,雖然只是曾毅許諾給投資商的,但也算是投資商的錢,只是暫時拿不到手罷了,那投資商就得自己的錢負責,他們會爲小吳山新區打理好這筆基金,積極實現增值保值的目的。

在曾毅看來,這都是投資商應該做的,這些企業來小吳山投資,不管是做生態概念,還是養老概念,利用的都是原先屬於小吳山村民的事物,做任何事都需要付出成本,投資商爲小吳山的村民做點事情,一點都不過分。

企業和村民不同,企業有風險承受能力,也能做一些長期的投資,比如董力陽的房產開發項目,一般都以三年爲一個投資週期;如果是做酒店的話,投資週期就需要7—15年,甚至更久。

所以曾毅將投資期鎖定爲十年,因爲小吳山的整個開發週期,可能就需要這麼久,正好體現了“基石”的意義。而且曾毅也只能看到十年那麼遠了,再遠是什麼樣子,曾毅也說不準,不過他樂觀地希望那時候能通過進一步的改革,解決了所有人的養老顧慮。

在仔細詢問了投資基金的事情後,今天的邀談會也就結束了,投資商們需要一個思考和做決定的時間。

送走投資商,李偉才問曾毅:“曾主任,這個投資基金的事情,是不是太複雜了一些?”雖然李偉才很明白曾毅的初衷,但他覺得這樣做確實麻煩了一些,遠不如多給村民一些錢乾脆直接,一刀切多省事。

曾毅笑了笑,道:“這世上哪有什麼捷徑!其實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遠了!”

李偉才也就不再多說了,曾毅的話,讓他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他道:“那養老金的發放是不是可以執行了?”

曾毅點點頭,道:“今年我們稍微吃點緊,等明年投資基金產生分紅的話,我們可能就輕鬆一些了,發放的標準,初步定每位老人每月200塊錢吧,以後逐步調整。發放的時候,以扶持養老產業補貼的形式發放。”

李偉才點頭記下,心道小曾主任也真是用心良苦,辦好事還不能正大光明地進行。

第二天,李偉才便在先前已經完成徵地工作的三個村子開始發放養老補貼。

這個消息,讓那些還沒有開始徵地的村子有些迫不及待了,小吳山新區的徵地補償標準本身就高,比榮城標準還要高出很多,前段時間還給長壽老人發一次性獎勵,現在又要給所有老人按月發放補貼,這麼優厚的條件,大家自然願意。

幾天之後,小吳山新區和七位基石投資商簽署了正式的投資協議,除了公佈投資項目外,還發布了由雙方共同設立養老產業投資基金,在小吳山進行長期投資的消息。

按照曾毅的設想,這次可能會有十位基石投資商,現在卻只有七位,雖然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但自己的計劃也總算是正式啓動了。這七位基石投資商所貢獻的投資基金,預計會有將近兩個億的規模,除董力陽答應要拿出所有的返還金外,其他企業都只是答應拿出了一成的出讓金。

不過按照這個規模,也算可以了,這兩個億就是存在銀行,一年的利息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進行投資的話,收益會更高一些,等小吳山新區承諾的另外兩個億到位,規模就更爲可觀了。

受這個消息的刺激,一些觀望的小投資商,也迅速確定了投資意向,這些屬於是跟風的,想着既然有那麼多的大企業都要在小吳山進行長期投資,那就說明小吳山的前景應該是很好的,小企業也有小企業自己的生存智慧。

現在進步落在後面的,反倒是李偉才負責的徵地工作,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卻面臨土地沒到位的局面。這也是因爲耕地林地的開發,比較複雜,必須由當地政府統一把集體用地徵上來,然後變更爲國有,之後才能把土地使用權轉讓給開發商。

週末的時候,曾毅接到了冰凌的電話,電話裡冰凌笑着問道:“如果我不給你打電話,你是不是就準備把我這位老同學給忘了呢?”

曾毅急忙抱歉道:“這怎麼可能呢,實在是最近工作太忙。”

“不用解釋了,我是跟你開玩笑的!”冰凌咯咯笑了起來,道:“不光是我知道你忙,老冰同志也知道,而且還知道你忙出了成績呢。”

“成績還談不上,現在什麼都沒有落到實處呢!”曾毅笑着說到。

“嗯,老冰同志託我問句話,看你這個大忙人週末有沒有空,老冰同志邀請你到家裡做客!”冰凌俏皮說道。

曾毅就道:“冰書記相邀,敢不從命,我保證有空!”

冰凌就笑着道:“那就定明天晚上吧,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就按你說的辦!”曾毅很痛快答應了下來,冰寒柏邀請,就是明天晚上有再大的事,那也必須先緊着這頭。

“對了,那個……”冰凌突然提了個話頭,不過又放棄了,道:“算了,還是等見面之後再說吧!”

曾毅搖搖頭,也不明白冰凌這話是什麼意思,只好道:“那明天見!”

“明天見!”

冰凌微微笑着說完這句,就把電話放下,隨即眉頭卻微蹙在一起,顯示她有很大的心事。其實她剛纔想問的,是關於曾毅在天和園門口站了三天的傳聞,這事她是剛聽人講的,但不知道是真是假。

第一六七章 丟了命第三八二章 山不在高第八五七章 形象第八九八章 抓捕第七二零章 死罪可饒第三九六章 龐三哥第六百四十七章 老照片第六一四章 開堂坐診第二五九章 神仙出手,不同凡響第二五六章 小過第三八五章 黑白臉第六七五章 水漫大堤第二二七章 勸散(上)第六四二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八章 掙第五八三章 規矩第八八一章 謝老第六八三章 大堵脈第三七二章 核武器第三七七章 出遠門第三八二章 山不在高第四六九章 意外的邀請第一三零章 游回去第三三六章 籌碼第六三二章 豆腐菜第八七三章 未雨綢繆第二五四章 當年的大笑話第九二零章 惡鄰居第七二二章 不變的保證第四十四章 悔過書第二十六章 出手(下)第五七八章 再勝一籌第六三五章 就是要玩大的!!!第四七二章 三陽魚第三六一章 往裡衝第四四七章 輕傷不下火線第八六三章 反擊第三二六章 那時年少第八零九章 三國殺第四五八章 又是曾毅第六十三章 救星第八九九章 三槍第四八一章 置身事外第五七零章 人才亮第六十八章 朝天椒第三五六章 搬山酒第四十一章 狗皮第一六五章 橫膈第九二二章 方式方法第七零八章 鼓槌第三一九章 蜉蟻撼樹第二五三章 抱一抱第一七七章 敲竹槓第一五一章 千億打臉團第四十三章 審視第二三二章 還是要喝茶第二一五章章 大醫曾文甫第九十一章 三拆第五三零章 警告第六四三章 找上門的合作第四五三章 心熱第二零一章 臥神底第八八七章 兩巴掌第七九五章 立碑第二十八章 掙第七二五章 噩夢不醒第二十二章 加擔子第三六四章 排名次第二四八章 很有名第三八六章 時間表第十九章 一號樓第二八五章 第三扁鵲第三八八章 緊箍咒第五七六章 更勝一籌第六零九章 天下無病第九三三章 結盟第九二八章 遊戲結果第二九二章 兌現第九十五章 挽救第七一一章 部下第四章 病不“諱”醫第八一五章 各自爲難第十七章 啊!啊?第一八六章 陰陽腿第八零零章 反擊第八十九章 驗傷第二五九章 神仙出手,不同凡響第一九三章 這裡是醫院第六二一章 奔赴市裡第九二三章 臨時會議第六八五章 逆轉第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四三章 混得也不算最差第五五三章 糊塗賬第一一五章 三不行,二行第八零九章 三國殺第五五一章 驅狼馭虎第一二二章 組織部二部長第六四四章 委託第八十二章 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