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轉變方向

李永東拉西扯,纔算將這個話題忽悠過去,期間說到陶然魚這個品種的規模化,不小心透露出一些進展,唐德峰和韓大軍的眼睛全都冒起綠光。

他們都是搞養殖的,自然知道一個獨特稀有的品種代表着什麼,其實陶然居本身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要不是陶然魚,就不會有後來的陶然居。

李永也知道他們兩個人的想法,他也想過陶然魚以後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夠規模化的話,那麼這個資源,他們就不可能一直獨佔下去,李永也沒有想要一直獨佔下去。

當然,鑑於生物進化和生長的自然規律,陶然魚的稀缺性,哪怕是在解決繁殖問題以後,也會長期存在,所以他並不用擔心餐飲公司的未來發展,有個十年二十年,陶然居就應該成長爲很強大的實體,擺脫對陶然魚的依賴,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天大的失敗了。

李永並沒有保證什麼,只是和他們說了說陶然居養殖公司的發展思路,如果陶然魚能夠實現大規模繁殖的話,或許會向外擴散,這是難免的。不過陶然魚的養殖要求也很高,一般的魚塘根本不行,他們要想加入進來,起碼現在的條件是不夠的。

韓大軍想了想,道:“我韓某人從事水產養殖這一行,已經好多年了,生意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些年普通的水產品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我也早就想着突破發展,一直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這次我是決定了,回去後就搞魚塘整修,就算養不了陶然魚,也要養些綠色魚、野生魚出來,”韓大軍道。

李永對水產品市場大致還是瞭解的:“現在水產品市場的大宗生意越來越多,大的養殖場越來越多,如果說論及普通的水產品,大養殖場的規模效應、成本優勢都太明顯了,我覺得小養殖戶不能只是跟在後面,你們的優勢就是精耕細作。”

“現在的人,對吃的東西,越來越講究自然、綠色,這裡面的市場還是很廣闊的,”李永道。

韓大軍擡頭看着李永道:“是啊,就是沒弄過,沒有渠道。”

李永笑了笑:“韓叔叔放心吧,只要你搞好了,以你那幾口塘的規模,陶然居完全能夠吃下來,我也可以介紹你們給海天,不怕沒有市場。”

韓大力聽了大喜,其實他說這麼多,就是想要李永的這句話。

李永就和韓大力、唐德峰又談了談搞低密度綠色養殖的可行性,除了市場以外,還有技術。韓大力和唐德峰都是傳統的農戶式粗放養殖的方式,雖然說綠色養殖講究的是接近自然,但並不是粗放。

李永答應到時候由陶然居養殖公司出面,給予他們一些幫助,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私人約定,而是涉及到公司與養殖戶之間的一種合作。

李永接手養殖場以後,也考慮過養殖場今後的發展,就像海天集團身爲華東地區最大的水產貿易商,海天的水產養殖場遍佈華東幾個省市,但是要說到養殖的規模,並不算大,海天一直比較控制。

李永也覺得陶然居的養殖場,也不可能無限制地擴張下去,特別是這種精細化的養殖,其實還是分散的比較好,就好像市場上買的土雞,永遠不如農民家裡養的土雞香是一個道理,所以剛纔他在跟韓大力說話的時候,就想到很多乳業公司的一個做法,就是採用公司加農戶的模式。

農民養牛產奶,然後由乳業公司收起來集中加工,李永覺得這種方法,如果用在水產養殖上,同樣可以。

其實海天集團現在的做法,就有些類似,不過他們對水產養殖戶的控制,沒有乳業公司那麼固定就是了。

當然,陶然居不會發展成爲海天那樣的水產品貿易商,不過陶然居餐飲所需要的食材,也不能全部都由自己的養殖場提供,要是有幾個穩定的來源,就更爲合理。

用生不如用熟,雖然韓大軍和唐德峰的魚塘現在還不符合要求,李永倒是不介意順便幫他們一下。

能夠得到李永和陶然居公司的支持,對於韓大力和唐德峰來說,這次終於可以下定決心做出改變,在競爭激烈的水產養殖業中,殺出重圍。

這頓晚飯,可謂吃得皆大歡喜,在吃飯的時候,一開始,唐家父子還有韓大軍還不停地關注魚塘的情況,一直到吃飯結束,魚塘裡的情況都很正常,他們才徹底放心,這一次突然發生的意外總算過去了。

唐德峰的魚塘避免了損失,但是周圍那些同樣也發病的魚塘,卻沒有那個好運氣了,有些人家備了藥,還算好一些,更多的是家裡什麼準備都沒有,損失慘重。

好在控制得及時,更多的魚塘因爲了有了準備,災難並沒有擴散出去。

李永沒有能力照顧那麼多地方,水空間本來就是神秘的存在,不可能拿出來大張旗鼓地去搞事。

唐德峰同樣沒有聲張,因爲並不是大家的魚塘都遭到了不測,所以唐家的魚塘最後並沒有損失,也不會讓人覺得太奇怪。

韓大軍在確定以後的發展方向,第二天就急着趕回去準備了,用他的說法就是既然已經做出了選擇,就要全力以赴,更時間賽跑,他倒是想搶着趕上陶然居進行技術轉移時候,成爲第一批加盟者。

在韓大軍的影響下,唐德峰也下了決心,準備對自己的魚塘進行改造。

不過養殖和工廠不同,唐德峰的魚塘現在還養着魚,不可能說要轉方向,馬上就能轉,還需要等待這一茬魚清空以後才能進行,現在正好多做一些準備。

李永也將唐曉勇這件事落實下來,不過他也沒急着走,這邊距離黃海的海邊已經不遠了,既然來了總要去看一看。

黃海是我國四大海域之一,從長江口往北,直到韓國的南海岸、日本的西海岸,這一片的海域,可以說都是黃海的範圍。

長江口以北的海岸線蜿蜒曲折,長江、淮河、黃河幾大水系均從這裡入海,幾大江河攜帶大量的泥沙入海,然後沉澱下來,淤積成灘,形成廣袤的沿海灘塗。

據說,這裡的灘塗每年都以五十到兩百米的速度,不斷像大海中擴張。

黃海之所以叫黃海,或許就是因爲人們在海邊看到的海水,都是富含泥沙的黃色,這樣的大海雖然沒有藍色的海洋看上去漂亮,但也顯得特別粗獷。

對於這條海岸線上的城市來說,雖然守着寶貴的海岸線,不過長江口以北,淮河口以南,泥沙淤積,並沒有什麼條件優越深水大港,只有大片大片的灘塗溼地。

黃海市的經濟在整個江寧省屬於比較落後的地區,不但無法和挨着長江兩岸的縣市比較,與江寧省最北面的海州、彭城相比,也沒有什麼優勢。位於南北之間,距離華東經濟中心的申城不遠也不近,地位有些尷尬。

經濟發展上的滯後,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至少這裡還有大片大片的農田,海邊的灘塗溼地,也並沒有被開發殆盡。

有人將溼地成爲地球之肺,而在這裡,擁有大片的灘塗的溼地,這片溼地上,還有國家級的丹頂鶴和麋鹿保護區,不失爲旅遊的好去處。

更爲難得的是,這裡的景區名聲並不大,前來遊玩的很少,完全不用擔心“看人還是看風景”的問題。

有這樣的機會,李永當然要帶寧小雪去看一看這片“神奇”的灘塗,要知道,李永當初爲空間魚找來源的時候,就是借了這裡的名字呢!

第一百八十六章 難怪!難怪!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起來學拳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邊吃青魚第一百零一章 萬里行(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夏依依的遭遇第八十四章 夢幻小屋(上)第七十五章 種菜養魚(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晨間早練第九十一章 種花採花(上)第一一九章 捕狼記第八章 公園裡晨練第八十三章 樂陶陶(中)第九十五章 野遊(上)第八十五章 魚米之香(上)第九十五章 野遊(上)第七十三章 半日清閒(中)015 河蚌-河蚌燉臘肉第一百八十章 繁殖陶然魚(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真的還是假的第三十三章 魚塘夜色第一百三十五章 想要再去雪域高原第二百五十三章 曾經擁有第五十五章 晨曲第十章 瘋狂追捧第五十五章 晨曲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魚上鉤了第二百章 新的競爭對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忍痛割捨第七十八章 水邊菜園(下)明天奉上兩章第一章 快樂水世界第一三十四章 吃魚的學問第九十八章 重要選擇(上)第六十七章 養魚種菜(上)第七十七章 意外變故(中)第二十二章 小區養魚(中)第一百零三章 高處不勝寒第五十四章 節日喜訊第二百四十四章 酒不醉人菜醉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陳終於老實了第一一四章 比武明天奉上兩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拯救白鰭豚第七十六章 五級空間(中)第一百四十六章 真的要搞嗎第一百四十五章 真的還是假的第九十四章 好消息(中)第七十六章 五級空間(下)第二十三章 都市魚塘(中)第四十七章 清明風俗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限美味第五十一章 新的夥伴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炒雞毛菜第十一章 第一桶金第一二六章 養魚144 寧家苗圃(第三更)第八十一章 大家庭(中)第七十九章 魚兒水中游(下)013 紫菜-紫菜飯糰、壽司第二十二章 小區養魚(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邊挖沙蠶第一百六十一章 輪廓初成第七十九章 魚兒水中游(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和解協議第六十七章 養魚種菜(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有人在後面搞鬼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邊挖沙蠶第一百八十六章 難怪!難怪!第七十章 有鶴來儀(中)第九十八章 說謊(下)第二十一章 田園夢想(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公司發展(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路同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當年同學第一二三章 藥翻野狼第一百八十八章 灘塗溼地第一百八十一章 尋找幫手(中)第一二一章 獵狼隊003 青魚-酸菜魚第三十二章 憊懶傢伙第二百四十一章 海邊小漁港第一百零三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三十五章 大小孩們去春遊第四十二章 魚塘開張第一百九十四章 養沙蠶第十六章 開個小飯館(中)010 海蟹-蟹肉丸子湯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四章 水空間升級第二百二十一章 物種進化第四十二章 發展方向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一二九章 發展計劃第五十六章 美味早餐第一二二章 又一隻狼第二百零六章 烹飪大比拼第二百三十章 釜底抽薪第八十六章 自由自在(上)第一三十七章 野外課堂第八十三章 樂陶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