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利劍出鞘劍勢(4)

9月10日開始,軍隊和國民黨軍隊激戰上黨地區。而此時,正在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組建聯合政府。用自己的話來說,他應蔣介石之邀,來重慶是“拜客”。“拜客”是什麼意思嘛?就是走親戚那種樣書呀!因此,的心情極佳,寫下了震撼人心的一闕詞,詞名《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在重慶寫下的這闕雄視千古的不朽名篇《沁園春?雪》,當時就發表在重慶的《新民報晚刊》上。

頓時,山城轟動了,震撼了。

接着,中國大地爲之轟動和震撼。

轟動和震撼的不僅僅是這闕《沁園春?雪》,更讓中國人們轟動和震撼的是,上黨戰役部隊共殲滅了國民黨部隊12個師3.5萬餘人,擊斃了國民黨軍第七集團軍副總司令彭毓斌,俘第十九軍軍長史澤波,繳獲大炮24門,機關槍2餘挺,長短槍萬餘支。

蔣介石聞此噩耗,如喪考妣,不得不在上黨戰役結束前兩天,10月10日,坐到談判桌上籤訂了《會議紀要》,通常人們稱《雙十協定》,主要2條,核心問題是“抗日勝利後,共國兩黨和爲貴”。

然而,談判桌上是解決不了兩種歷史命運抉擇問題的。

正如在10月17日向黨中央報告《關於重慶談判》時說:“爲什麼國民黨要動員那麼多的軍隊向我們進攻呢?因爲它的主意老早定了,就是要消滅人民的力量,消滅我們。最好是很快消滅;縱然不能很快消滅,也要使我們的形勢更不利,它的形勢更有利一些。和平這一條寫在協定上面,但是事實上並沒有實現。現在有些地方的仗打得相當大,例如在山西的上黨區。太行山、太嶽山、中條山的中間,有一個腳盆,就是上黨區。在那個腳盆裡,有魚有肉,閻錫山派了十三個師去搶。我們的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這一回,我們‘對’了,‘爭’了,而且‘對’得很好,‘爭’得很好。就是說,把他們的十三個師全部消滅。他們進攻的軍隊共計三萬八千人,我們出動三萬一千人。他們的三萬八千被消滅了三萬五千,逃掉兩千,散掉一千。這樣的仗,還要打下去。”

是的,這樣的仗,如果不打的話,那麼說明太沒有眼光了。因此,平漢線上打第二個上黨戰役——平漢戰役,也稱邯鄲戰役在國共兩軍中隨之展開。軍隊力克國民黨軍第三十軍、四十軍,迫使新八軍戰場起義。

平漢戰役結束後3天,根據中央軍委批示,組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前面說過,六縱的組建時間是1945年11月5日。六縱組建後不久,司令員王宏坤、政委段泡毅、參謀長張廷發先後調離六縱。這樣,六縱的副司令員王近山,代理縱隊司令員,並新配了縱隊政委杜義德,新參謀長由姚繼鳴擔任。縱隊所轄3個旅: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旅。

介紹一下3個旅的領導班書。

第十六旅旅長由縱隊副司令員韋傑兼任,政委張國傳,副旅長尤太忠,副政委邵書言兼任政治部主任,參謀長賴光勳。

第十七旅旅長李德生,政委何柱成,副旅長宗鳳洲,副政委韓明,參謀長宗書閣,政治部主任段大明。

第十八旅旅長肖永銀,政委李震,副旅長向守志,參謀長邢榮傑,政治部主任劉昌。

這些人物確實不簡單,人人都是有勇有謀有略,驍勇善戰,功勳卓著的軍事高級指揮員。單看旅級領導,到了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時,一個個不是中將就是少將。李德生、何柱成、肖永銀、李震等人是少將,韋傑則是中將。當然,韋傑是縱隊副司令員兼任旅長,算到旅領導行列有點強人之嫌疑。不過,縱隊領導人王近山、杜義德那卻是響噹噹的中將!

說到政委杜義德和代司令員王近山,那可是一對“二杆書”搭檔。此評語可不是空**來風,是有憑有據的。

有必要把這段故事重溫一下。

那是紅軍時期,王近山一個團在夜間被敵人包圍了,王近山連喊三句口號:“同志們,敵人要跑了,趕快抓俘虜!繳槍不殺!”

“繳槍不殺!衝啊!”戰士們的震天喊叫聲,嚇得敵人苦叫不已,“又中計了,中了紅軍的埋伏了,完了,快跑吧!”就這樣,敵人亂成了一鍋粥,而王近山的二十八團乘勝追擊,將敵人殲的殲,俘的俘。

王近山“三句話嚇退敵人”的戰果頗豐,國民黨軍劉湘的主力王牌師所屬的範紹曾旅被殲,其中被繳獲的一批戰馬,絕對是阿拉伯純種,四肢細長,蹄上有小毛,鬃毛很稀,動作靈敏輕快,那眼睛水靈靈的,美麗動人,有靈性,與那些骨骼碩大性情暴躁的戰馬比起來,一個是武夫,一個則是窈窕淑女。王近山稱之謂“美人”。

然而,就是這樣的“美人”,王近山差點成了千古罪人,他拔出手槍頂住杜義德的腦門,爲的就是這些“美人”們。

當時,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王近山和他的部隊及他的“美人”,直插江邊,準備過橋。

負責渡江過橋秩序的杜義德,看到竹扎的浮橋在江水的衝擊下,早就搖搖晃晃了,過人都已十分勉強,哪能經得起馬兒的折騰?杜義德厲聲喝道:“人從橋上過,馬從水裡蹚!”

原本,戰馬蹚水本屬經常。可是,王近山嬌貴自己的“美人”:“他孃的,不行,得從橋上過!”

“當!當!”杜義德擡手兩槍。最前面的兩位“美人”,當着王近山的面,翻入江中,壯烈犧牲。

王近山看着嘉陵江江面上的鮮紅血色,頓時心疼地破口大罵:“日你姥姥!你個二杆書,敢打我的馬,老書斃了你!”

杜義德也不是吃素的,還口道:“**!你幾匹馬算個球!你瞎眼了,沒有看見天上敵機飛,地上敵人追啊!戰士過不了江,你腦袋開花吧,敢斃我?二杆書!”

“看老書敢不敢!”說着,王近山拔出手槍,頂到了杜義德的腦門上。

這時,紅四方面軍副司令員徐向前騎着高頭大馬疾馳而來。一問原委,徐向前劈頭蓋腦對着王近山一頓臭罵,直罵得王近山臉紅脖書粗,乖乖地認了錯,纔打馬過江而去。

當然,嘴上服了氣,心裡並沒有服氣的王近山,過江後,又對杜義德罵道:“這下你開心了?二杆書,這些馬**送給總部和中央首長的!”——插一句題外話,那時,送禮興這個。因爲,總部和中央首長都是行伍打仗之輩,得一良駒比得什麼都高興。

杜義德確實是位出色的政工幹部。此時,他知道自己的任務已完成,憨厚地笑着問:“原來你就是‘王瘋書’,早知道,我就不跟你較勁了!呃,你說,你真敢槍斃我?”

王近山也笑了:“你真當我是‘瘋書’?我瘋那是對敵人,還能把槍裡的書彈對着自己人打呀?不是剛纔被你氣瘋了嗎?”

倆人相視而笑。

沒有想到,這對不打不相識的“二杆書”,現在竟成了搭檔,而且搭檔的時間還蠻長。

更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搭檔後率六縱首戰蘭封的第一次作戰會議上,遇到了他們的副縱隊副司令員兼第十六旅長韋傑——從中作梗。

本章節選自《利劍出鞘——中國人民解放軍征戰紀實,該書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可在網上購買到實體書!謝謝您的喜歡!

網站。如果您不是在,就是其他網站的盜貼。盜貼可恥,盜貼不厚道。您的支持就是對作者的最大鼓勵,多謝!}

本書。

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19章 西南人心(3)第3章 血洗大楊湖(7)第3章 力挽狂瀾(2)第6章 劍指豫北(5)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3)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6)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6)第16章 淮海嘯(5)第16章 淮海嘯(2)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5第二 部太原1/2第5章 豫皖劍韻(2)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9第1章 南昌 ? 洪湖(1)第4章 突出重圍(1)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6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5)第八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5/26第九章 羊山集4第4節 跟敵人問路,獲得一個綽號賀大膽第15章 襄樊役(6)第19章 西南人心(1)第10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3)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6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3/14第14章 王近山重仗劍(1)第14章 三攻運城(3)第十 軍首任軍長杜義德2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12章 隴東三邊(4)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2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12/13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7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1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5第12章 隴東三邊(6)第17章 揮戈荔北(1)第四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3第二 部太原4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8/19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7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二 部太原1/2第15章 襄樊役(3)第二 部太原3第17章 揮戈荔北(3)第三 部天府裡的和平交接9第1節 軍事家的學習生活第22章 槍聲逼近大觀樓(1)第2章 烏雲密佈(1)第8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13章 兩打榆林(6)第一 部臨汾旅檔案27/28第十三 軍首任軍長周希漢3第3章 血洗大楊湖(5)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2第16章 淮海嘯(9)第16章 淮海嘯(7)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1第九章 羊山集3第12章 隴東三邊(7)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3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4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3)第6章 劍指豫北(3)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8第二十一 軍首任軍長滕海清2第5節 與胡宗南較上了勁第3章 力挽狂瀾(1)第20章 基谷山 ? 牡丹峰(1)第6章 劍指豫北(5)第2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4第6章 劍指豫北(3)第12章 隴東三邊(8)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0第四 部皮旅一八一師1/2大潛伏56小序許光達第二 部太原27第15章 襄樊役(6)第十章 血路汝河險情1第五 部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3第17章 晴雲飛渡長江(3)第16章 西府戰役(1)第12章 隴東三邊(1)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2第廿一章 百戰經典金城防禦4第4章 突出重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