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成(3):虎軍長和他的虎威(上)

節三“虎軍長”和他的“虎威”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十六旅改稱蘇浙軍區第一縱隊,王必成任司令員,江渭清任政委。1946年初,一縱恢復新四軍第六師,譚震林兼任師長和政委,王必成和江渭清分別擔任副師長、副政委;實際上,王必成和江渭清主持六師工作。1947年2月,六師改稱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王必成任司令員,江渭清任政委。

六縱在王必成的指揮下,虎虎生威,被譽爲華東戰場上的一支“虎軍”,後來,這支“虎軍”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四軍。

王必成率領的這支“虎軍”,與張靈甫中將率領的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七十四師的幾番較量,最終以王必成的六縱殲滅張靈甫的七十四師,贏得了“虎威”。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是氣勢洶洶的,天空戰機飛,地面坦克跑,兵鋒甚猛。

華中野戰軍在粟裕的指揮下,七戰七捷,殲敵5.37萬餘人,逐漸控制了戰場態勢。其中,王必成率領六師在一個半月內連戰五地,殲敵1.2萬人。蘇中戰場勝利在望,而相鄰的淮南解放區形勢卻急劇惡化。在國民黨軍的強攻下,淮南解放區的解放軍被迫撤出淮南根據地。隨後,張靈甫率領國民軍第七十四師沿運河長驅直入,兵鋒直指淮陰。

淮陰是蘇皖解放區的“首府”,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得失事關全局。粟裕一面命令成鈞率七師、皮定均率五師趕往淮陰城下,阻擊七十四師;一面親率一師、六師從海安城下撤圍,奔赴淮陰圍殲七十四師。

華中野戰軍主力到達前,守淮陰的解放軍頑強抵抗,使國民黨軍第七十四師在城下寸步難進。眼看華野主力就要趕到,七十四師處境危急。千鈞一髮之時,張靈甫的狡詐與兇悍開始體現出來。他派出一支小部隊,在夜色掩護下發動偷襲。

守城解放軍未料到一向害怕夜戰的國民黨軍居然敢於夜襲,更想不到進攻的地點恰在防線最堅固地段。七十四師趁機破陣,張靈甫揮師入城。

一天後,華中野戰軍主力趕到,但戰機已失,只好撤出戰鬥。

張靈甫乘勝揮師南進,3天后佔領淮安。至此,兩淮地區完全失陷,解放軍退到蘇北根據地。

作爲華中解放區心臟,兩淮地區及整個蘇中根據地的陷落,嚴重影響華中軍民的士氣。一時間人心浮動,連解放軍內部也產生了種種悲觀論調。粟裕、譚震林等華野將領們心情沉重。

應當承認,在淮陰戰役中,國民黨軍整編第七十四師確實表現出了強有力的戰鬥力,無愧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稱號。特別是七十四師的火力強大和戰術靈活,給解放軍參戰部隊留下了深刻印記。許多參戰指戰員事後都說:“整編七十四師比抗戰中的日本軍隊還難打!”。一些剛從國民黨軍投誠過來的“解放戰士”,則出現了“恐七十四師症”。

王必成知道部隊有了這些情緒後,火冒三丈。他在黨委會上說:“要和這個張靈甫碰一碰!”

王必成的願望,很快就成了現實。史稱的“一戰漣水”開始了。

淮陰失守後,雙方爭奪的鋒芒,轉到了蘇北的重鎮漣水城。漣水城在淮陰東北35公里,是聯接山東、華中兩大解放區的樞紐。張靈甫率七十四師佔領淮陰後,下一個進攻目標便是漣水。本來,蔣介石是計劃調這支“御林軍”回南京休整的,但是張靈甫不同意。

張靈甫之所以不回師南京,在民間卻有另外一種說法:張靈甫迷戀南京一名“非上將不見”的名妓,時爲中將的張靈甫決心憑藉戰功,在3年內使自己躋身上將之列。此時,張靈甫看到華中野戰軍主力屯兵蘇北,覺得是再建大功的好機會,於是,他向蔣介石發電:“等打完蘇北最後一仗再回南京。”

解放軍擔負漣水防禦的主力是第五旅。一個月前的淮陰之戰,七十四師就是在該旅的防線上撕開缺口的。漣水城下,兩支部隊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張靈甫仍是巧攻。他先向城外的茭菱鎮發起猛攻,吸引五旅注意,然後親率主力直取漣水城。1946年10月22日,七十四師集中全部炮兵,對漣水城的南門渡口發起撼天動地的炮擊,部隊乘橡皮舟渡過廢黃河。五旅一個排捨生力戰,全部犧牲,南門渡口失守。七十四師直撲漣水城,幸而援軍及時反擊,重新封閉了突破口。但是七十四師已經在河岸立住了腳跟,並在河面上架起了浮橋,準備第二輪猛攻。

1946年10月25日,七十四師與解放軍第五旅激戰一天。下午4時,七十四師突然投入了一個團的兵力,不待重炮和飛機掩護便發起衝鋒。此時,五旅已傷亡嚴重,疲憊不堪。七十四師趁勢在城南防線中央撕開一個寬大缺口,直撲漣水城。

這個時候,王必成率領的六師趕到。前衛第十八旅衝破國民黨軍飛機、大炮的堵截,及時增援城南陣地,七十四師開始潰退。

東門外,王必成率六師和七十四師拼起刺刀,硬是用刺刀把七十四師一個營殲滅了。

此時,張靈甫明白,這一回可能碰上“虎軍”了,但他還是抱着僥倖的心理。10月26日,張靈甫傾注全力,發起猛烈的進攻。

這是王必成與張靈甫的首次正式大戰。多年後,六師將士仍對當年這支國民黨“御林軍”印象深刻:七十四師官兵與其他國民黨軍的規模不一樣,清一色的美式服裝和墨綠色鋼盔,顯得威風神氣;七十四師裝備也強,炮多、機槍多、衝鋒槍和卡賓槍也多,火力之猛是關內其他國民黨軍無法相比的;七十四師部隊訓練有素,戰術動作純熟,善於利用地形地物;士兵體力強,衝鋒格外兇猛,且驕橫異常,自稱“天下第一師”。

第四章 突出重圍(5)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2)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1)第十六章 淮海嘯(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8)十五軍首任軍長秦基偉(3)第 九 章 羊山集(3)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4)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2)第十五章 天下第一團的由來(3)第五節 最後傳奇:人死還當顧問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1)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5)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二節 保衛紅色首府——羅元發率一個旅硬是頂了七天七夜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二部 太原(24)第十六章 西府戰役(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7)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3)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0)第四章 突出重圍(2)第二章 烏雲密佈(4)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7)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2/3)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三十四軍首任軍長何基灃(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34)第十七章 揮戈荔北(3)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1)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6)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5)第 四 章 戰士,在戰爭中成長(1、2)第三章 力挽狂瀾(2)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十九章 劍隨心移(2)第十四章 三攻運城(3)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7)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1)第六部 大潛伏(1、2)第九章 葫蘆河畔(1)第七章 家仇國恨民族氣(5)第廿二章 上甘嶺●英雄嶺(5)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二十章 基谷山 ? 牡丹峰(4)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6)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2)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十六章 淮海嘯(2)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一章 南昌 ? 洪湖(2)第十九章 西南人心(2)第二部 太原(21)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7、8)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24)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3/4)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12)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五章 豫皖劍韻(4)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第十八章 怪事:投降只舉一隻手(3)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1、2)第二部 太原(28/29)第六章 劍指豫北(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二章 大別山的冬天(1)第六部 大潛伏(5、6)第十三軍首任軍長周希漢(4、5)第二部 太原(12)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9、10)第二部 太原(12)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5)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16)第十章 暴雷驚電連天掃(4)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2:膽量第二節 賀炳炎讓江東生見識打仗本領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5)第十二章 隴東三邊(6)第十一章 延安!延安!(2)第五部 一八零師在朝鮮戰場實錄(8)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師(21)第四節 朝鮮失利:毛澤東調查王近山第六章 齊會?陳莊?太行山(4)第三章 力挽狂瀾(3)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16)第 八 章 六營集風波(1)第三章 血洗大楊湖(8)第二章 利劍出鞘----蘭封劍雲(6)二十五軍首任軍長成鈞5:輝煌第一部 臨汾旅檔案(32)第二部 太原(9/10)第三部 天府裡的和平交接(5)第八章 殺盡日兵如殺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