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君憂臣辱

直浙的動靜鬧得實在太大,可是他們對朝廷卻是輕描淡

一時之間,御使關注,無數的奏疏如雪花一般來了。

朝廷愕然……

或者說許多大臣一時之間沒有轉過彎來。

這麼大的事,居然沒有懇請朝廷批准,竟是擅自行動,這還了得。

兵部這邊更是傻眼,彷彿一下子,自己成了傻子,雖說兵部不是什麼了不起的部堂,可是畢竟,人家就在這裡,又是六部之一,招呼都不打,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兵部還要不要混?

當然,更大的問題就是擅自調動官兵,這事兒,絕對不算小事,在大明朝,官兵的調動有一套十分嚴格的標準,這兵,可不是你說調就調的。

原本大家摩拳擦掌,在琢磨着太子的事,可是現在,不得不暫時將此事放下。

顯然有人壞了規矩,大家很惱火,所有的火力自然而然都朝向了直浙,許多人已經忍耐不住要跳出來了。

與此同時,徐謙率先入宮,覲見天子。

這件事,徐謙不得不做一個說明,這麼大的事,確實算是壞了規矩,就算理由正當,可是調兵這一項,一旦天子動怒,直浙到海路安撫使司的官員,只怕都要完蛋。

嘉靖的身體孱弱到了極點,可以說,眼下只是吊着一口氣在,好在宮中御醫勉力,雖然大病不起,可是病情也不至於突然惡化。

枕着軟墊,躺在寢殿裡的嘉靖此時一動不動,被一牀金絲錦被捂得嚴嚴實實,幾個太醫站在一側,一刻也不敢離開,生怕病情突然出現惡化,以便隨時診治。

“是徐謙嗎?”

榻上的嘉靖低聲道。

不等徐謙行禮,嘉靖道:“來,到榻前說話離得太遠,朕怕聽不清。”

徐謙倉促的行禮道謝,隨即跨前幾步,到了榻前。

嘉靖看了他一眼苦笑道:“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平時的時候,也不見你的蹤影,現在遇到了事,就來了。”

縱然是奄奄一息,可是外朝的消息,卻依舊還是能及時傳達這方面,嘉靖還是很盡職的,或者說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對外朝的事務反而更加關心,畢竟身後之事關係重大,此時一絲一毫都不能出現差錯。

徐謙道:“陛下,微臣是來請罪的。”

“請罪?”嘉靖勉強露出似笑非笑之色:“你有何罪?”

雖然來之前,徐謙早已想好了措辭,可是此時此刻,依舊是壓力山大,道:“直浙動兵是微臣的主意,微臣又擅做主張了。”

徐謙加了一個又字,實在是情非得已話說他擅自主張,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嘉靖吁了口氣,道:“朕當然知道是你的主意直浙的那些文武官員,朕會不知?那個#阝健,開拓有餘而智謀不足,還有那個浙江的趙明,也不過是守成有餘而已,至於福建的楊開,松江的聶豹南京的吳宏,這些人朕說白了,他們是能吏,蕭規曹隨可以,按部就班也可以,可是獨當一面,他們沒有這個本事,沒有你在後頭添油加醋,他們沒有這個膽子,也沒有這個魄力。

徐謙大汗,嘉靖雖然久在宮中,看上去並沒有臨朝聽政,可是對外朝的事,卻是如數家珍,許多人以爲嘉靖只是個躲在宮中每日修仙的昏聵皇帝,但是徐謙卻是知道,許多時候,嘉靖比那些每日忙到深更半夜的皇帝對外朝的政務有更清晰的瞭解。

所以,任何小看嘉靖的人,都要栽跟頭。

徐謙點頭,道:“但是微臣,希望解釋一二。”

嘉靖道:“你說吧,朕在聽着。”

徐謙道:“其實此事關鍵在於倭人,倭人鎖國,又燒燬了海路安撫使司的貨物,毀壞了港口,這倒也罷了,居然還襲擊海路安撫使司的商船,假若海路安撫使司置之不理,往後海路安撫使司還會有進項嗎?若是不聞不問,這就是縱容各邦不法,無視大明朝的權威,不能殺雞儆猴,往後這海路安撫使司的貿易,就不必做了。”

嘉靖淡淡點頭,作爲海路安撫使司的得利者,嘉靖相信這個解釋。

徐謙又道:“再則,一旦襲擊了海路安撫使司,即是賊寇,無論牽涉的是誰,寇即是寇,陛下此前就有旨意,海路安撫使司負責清剿倭寇事宜,因此名義上,海路安撫使司並非是對倭國動武,而是協助倭國,剿滅倭寇,只不過這一次的剿滅倭寇,並非是在直浙,而是直搗黃龍,但是道理卻是想通,某種意義來說,海路安撫使司,還有直浙的新軍,本就是奉旨行事。這也是微!臣下定這個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直浙的倭寇已經肅清,但是因爲隔三差五,總會有一些餘孽,大明朝對倭寇的記憶現在還隱隱作痛,所以平倭的國策,某種意義還是延續的,既然延續,在倭寇肆虐時,直浙可以隨意調動官兵,四處剿賊,那麼現在,按理來說,海路安撫使司剿倭,也確實有他的正當性。

縱然大家都在痛罵直浙這是打擦邊球,是借題發揮,可是球就在這裡,擦邊球也是球,題也就在這裡,無論借什麼題,人家非要借用平倭的國策,道理上說的過去,你能如何?

嘉靖臉色平淡,沒有做聲。

顯然他也在權衡兩邊的利弊,一方面,徐謙維護海路安撫使司的利益,這沒有錯,作爲海路安撫使司的得利者,嘉靖總不能放下筷子罵娘,可是另一方面,徐謙鑽了空子,並不是一件值得褒獎的事,畢竟打着平倭的名義,一下子調動這麼多官兵,假若人人效仿,非要天下大亂不可。

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事,嘉靖若是置之不理,以後極有可能會鬧出更大的事故。

其實徐謙沒有來之前,嘉靖就已經想好了應對的辦法,雖然不會動徐謙,但是直浙那邊,至少要歸罪於一個巡撫,拿辦一個巡撫,來警告那些封疆大吏,同時也算小小的敲打一下徐謙,給大家長一點記性。

理由嘛,很簡單。

任何人,調兵就是觸犯了紅線,無論你是借題發揮還是擦邊球,決不允許。

嘉靖吁了口氣道:“若你是朕,會怎樣做?”

嘉靖突然問出這麼一句話,讓徐謙意識到有些不妙-,對啊,你是我,你會怎麼做,如果換做是徐謙,多半也會和嘉靖不謀而合,嘉靖這麼問,其實只是用一種很委婉的方式告訴徐謙,自己是天子,維護的自然是天子的利益,現在,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既然對倭國,要以儆效尤,可是對直浙,也有以儆效尤。

徐謙笑了,他當然明白了嘉靖的意思,不過此時,他卻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鐗:“陛下,微臣之所以下定決心,還有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

嘉靖平淡如水的道:“但說無妨。”

徐謙正色道:“微臣是希望將朝中的水攪渾。陛下,眼下朝中許多大臣,對陛下立太子之事,頗爲不滿,許多人早在醞釀,想盡辦法阻撓此事,據微臣的消息,很多大臣只見,早已相互串通好了,只要陛下……”

後面的話,徐謙沒有往深裡說,點到即止,隨即他又道:“既然他們非要在此事上糾纏不清,那麼微臣唯一的辦法,就是轉移話題,讓直浙那邊,鬧出動靜來,同時也讓大家的焦點,都轉移到直浙,直浙的那些官員,微臣都曾和他們商討過,他們願意爲陛下分憂,和陛下的大事相比,他們縱是被朝廷官員們抨擊,又算什麼?君憂臣辱,與其讓陛下憂心,還不如他們去煩惱。”

這句話,讓嘉靖愕然了一下。

徐謙這廝好一張利嘴。

總體來說,事情的解釋大致是之所以直浙那邊冒天下之大不韙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並不是因爲他們得了失心瘋,也不是因爲他們已經目空一切,狂妄到了沒邊的地步,而是裡應外合,轉移焦點。

眼下對嘉靖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什麼直浙,也不是什麼平倭,更不是有人鑽大明體制的空子,最大的心病,繞來繞去還是繼承人的問題,假若這件事依舊懸着,或者不斷的被人反對詬病,若是將來,大臣們迎了藩王入京,又立一個嘉靖出來,對嘉靖來說,所謂的直浙,所謂的平倭,所謂的擦邊球,其實都是一場春夢,唯有自己的血脈接了自己的班,那纔是最至關緊要的事。

而現在直浙如此驚天動地,確實是讓人傻眼,而且絕對算是一場地震,如徐謙所說,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某種意義來說,確實是轉移了火力,將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轉移到了直浙,而非東宮,而那些直浙的官員,也恰是如徐謙所說,如今成了衆矢之的,他們既然已經成了靶子,那麼宮裡,豈不是正好好可以鬆一口氣?

第360章 結義第165章 滾出去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172章 中了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640章 升賞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279章 見駕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273章 我再拜第601章 決勝第403章 比一比第205章 翰林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540章 論戰第746章 抄家第609章 大禮議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405章 帝心第749章 對決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383章 整人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464章 完蛋第346章 青天第741章 赴湯蹈火第222章 恩旨到了第78章 對決第63章 你配嗎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188張 鬥法悲劇呀第32章 老成縣令第403章 比一比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32章 老成縣令第28章 張家服軟第381章 死戰第41章 縣試第一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191章 娘娘威武第746章 抄家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97章 技壓羣雄第180章 三個人第21章 公堂對質第274章 好氣魄第333章 坑死你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47章 名士第204章 拿下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739章 大行第212章 皇親第520章 恩賞第499章 初戰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332章 報復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543章 坑死你的節奏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732章 爭取第214章 有功要賞第641章 大事第114章 大功第295章 過關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116章 滾悲劇呀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383章 整人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170章 聖人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661章 藉機反戈第746章 抄家第497章 厚道人第619章 高升第500章 告捷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188張 鬥法第666章 死鬥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14章 大功第517章 真儒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