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伏誅

這校尉通報了姓名,自稱是蔣琛,蔣校尉臉色鎮定,也沒有向這張天師行禮,只是左右看了一眼,淡淡的道:“本校尉奉徐部堂之命,前來和你們談判。”

沒有客套,也沒有寒暄,直截了當。

張天師抿了抿嘴,原本以爲會有個朝廷命官來談,誰曉得居然是個武官。

不過無論如何,張天師也只能接受,他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至於身側的黨羽們更是一個個有些不安,各懷鬼胎。

事情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接近樹倒獼猴散了,若不是現在被官軍們圍成了鐵桶,怕是所有人早就跑了個一乾二淨了。

張天師儘量顯露出幾分鎮定,道:“好,你們要談什麼?”

蔣琛道:“我們要天子,而且必須保證,天子安然無恙。”

張天師道:“陛下很好,雖然拖着病體,卻總算還活着。”

“交出陛下。”蔣琛露骨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其他東西,都可以談,但是這一點,決不能談。

張天師精神一震,道:“可以,只不過……”

“只不過你要保障自己的安全是嗎?”蔣琛冷笑。

張天師道:“不錯,只是要實現這一點,有些難。”

蔣琛道:“徐部堂已經有了這佈置,可以給你準備一艘船,你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你可以自天津衛出發,走的越遠越好。若是你不願出海,陛下也可以下一道旨意,專門下旨赦免於你。京師又一處道觀,只要你隱匿在道觀中不出來。保準既往不咎。”

張天師搖頭:“不可。”

他不是傻子,無論是坐船遠遁還是所謂的赦免奏疏。都是空談,現在皇帝還在他的手裡,他們大可以空口下承諾,可是一旦把天子交出去了呢?就算他們肯遵守表面的諾言,可是誰曉得不會有其他陰謀詭計,就如坐船出海,船總得有人開吧,假若這些人途中將自己殺害怎麼辦?呆在道觀裡,難道坐吃山空。總得有人送伙食,假若不送呢?

種種考慮,張天師當然不會答應,答應了就是傻子。

蔣琛道:“既然如此,就是談不攏了?那麼本官這便回去,告知徐部堂,徐部堂已經做好了強攻的準備,半柱香時間,就可以將你們斬殺殆盡。”

這一句話。嚇了所有人一跳,大家都是人,人的弱點就是,誰都怕死。縱然是再不畏死之人,同樣也有求生的慾望。

張天師心裡怕到了極點,表面卻是道:“難道你就不怕我們殺死陛下嗎?”

這張天師也是有點急了。本來這句話不想說,可是既然談不攏。張天師自然也不客氣。

“是嗎?”蔣琛淡淡一笑,道:“徐部堂說過。待會若是強攻,陛下若是還活着,諸位至多也就是被砍爲肉醬而已,可是到時強攻進來,一旦發現陛下傷了毫毛,諸位的族人,統統都要死。”

這句話還真夠狠的。

現在我們就強攻,陛下沒死還好,沒死至多就是殺光大高玄殿裡的人,可是一旦死了,你們所有人,都死無葬身之地,而且還要搭上所有有關係的人。

縱然太監沒有後代,可是太監也有父母,還有姐弟,有外甥和侄子,大家多少都會有一些顧慮。

況且徐謙的手段,他們是見識了的,說炮轟大高玄殿就炮轟大高玄殿,一點顧慮都沒有,似乎就算天子死了,那也沒多大的關係,這種決然的態度,任誰都得掂量一二。

“諸位,告辭!”蔣琛抱拳,旋身要走。

張天師咬咬牙,道:“且慢。”

蔣琛不耐煩的道:“你們還有什麼話要說?”

張天師心裡嘆了口氣,道:“陛下下一道旨意,我願保證陛下安全。”

“不過,要先下旨,讓司禮監和內閣來書寫,然後蓋印,之後,再傳檄天下,三天之後,等到旨意天下皆知之後,我便放人,至於這旨意,必須得有一句,假若老夫二十年內橫死,則朱家世代男爲盜,女爲娼。”

這句話夠狠,等於是讓皇帝告訴天下人,自己爲了保命,發下如此毒誓,這個毒誓,絕對算是一樁醜聞,只怕天下人看了,非要笑掉大牙不可。

而張天師纔不顧這麼多,對他來說,只有這樣才能保險,自己已經老邁,能活二十年也夠了,二十年的時間,只要無人報復,他大可以四處雲遊,總比現在橫死的好。

蔣琛想了想,道:“好,只是司禮監的黃公公也在大高玄殿。”

張天師道:“你去請楊學士來,黃公公我可以現在放人。”

這黃公公就在大高玄殿,反正印璽也是現成的,現在缺的就是個內閣大臣。至於張天師和楊廷和的關係,張天師自然也不蠢,現在絕不會輕易透露出來,這本是極爲隱秘的事,是他最後的底牌之一,眼下還沒到透露的時候,到時候自己或許還可以仗着這層關係,敲那楊廷和一筆竹槓。

蔣琛點點頭:“很好,如此,就算是約定了?”

張天師自然不反對,頜首點頭。

只是一下子,卻是把他的黨羽們急壞了,至始至終,雙方根本就沒有提及對他們的安排,聖旨只保障了張天師,可是他們呢?他們就該死嗎?朝廷既然沒有對他們立下什麼毒誓,到時候要殺起他們來,會有什麼壓力?

有個太監冷冷道:“且慢,張天師,你的條件談完了,可是雜家的呢?陛下赦免了你,雜家怎麼辦?”

另一個護衛冷笑道:“不錯,我們怎麼辦?”

人畢竟是自私的,對張天師來說,到了這個時候,當然是自己的性命要緊,先保住自己在說,現在這些人鼓譟起來,倒也願意做順水人情,看向蔣琛,道:“我還要加一個條件……”

蔣琛冷笑搖頭:“都已經講定了,莫非你還要反悔?況且你自己也知道,現在鬧出了這麼大的事,朝廷肯定要殺一批人,既然饒過了你,你還覺得不知足?在來之前,徐部堂就已經有了交代,若是爾等要求過分,就只能強攻,而且若是有人不斷加碼,那麼就不必再談,直接強攻,否則到時候,也無法和朝廷,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張天師沉默了。

可是那些黨羽卻是絕望,他們見張天師不敢再吱一聲,頓時明白了什麼,眼眸中不由掠過了一絲怒色。

這事兒本就是姓張的佈置的,也是他自稱什麼天命如此,忽悠了大家,更許諾了許多的好處,說什麼事成之後如何如何,可是現在事情辦砸了,他只顧自己的性命,卻是將大家王火坑裡推。

其實這些守在大高玄殿的心腹,大多都是張天師的信衆,大多數人稱呼張天師爲祖師,皇帝修道,他們也對修道之事樂此不疲,只是現在,所有人都清醒了,什麼狗屁神仙,什麼狗屁天師,都是騙人的,這個傢伙,就是個騙子。

“不過……”蔣琛突然微微一笑,道:“其實辦法也不是沒有。”

張天師道:“還有什麼辦法?”

蔣琛道:“有一種辦法,可以讓天子對所有人既往不咎。”

說出這句話之後,張天師的黨羽們眼中猛地掠過了一絲求生的渴望。

他們之所以跟着張天師作亂,一方面是相信張天師乃是神仙,對他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卻是他們也有慾望,他們想要富貴,想要封侯拜相,即便是太監,也希望自己能夠榮華富貴,一羣慾壑難填之人,怎麼會想死。

此前那站出來質疑的太監連忙忍不住道:“快說,是什麼辦法,能讓我們活下去?”

“誅張顯!”

一句話說出,蔣琛毫不猶豫的拔出了腰間的佩刀。

所有人呆住了,大氣不敢出。

這句話很明白,張顯也就是張天師,張天師死了,大家才能活,朝廷才能既往不咎。

這個時候,其實大多數人未必相信朝廷會守信用,因爲很明白的是,朝廷不講信用是經常的,講信用才奇怪了。

這不過是一絲的希望,可是一絲的希望,總比沒有希望纔好,若是在場的人冷靜下來,一起坐下來琢磨一下對方的用心,顯然最後會得出這是對方分化大家的結論,只是可惜,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蔣琛毫不猶豫,跨前幾步,長刀直接送入了張天師的腹中。

其實張天師身邊,就有四五個帶刀的侍衛,這屋子裡,人數更有三十之多,這麼多人,蔣琛想要發難,連一成的機會都沒有。可是不幸的是,所有的侍衛和太監居然誰也沒有猶豫,更無人出來阻止,大家的臉色,盡都是冷漠。

呃……

張天師看到自己的鮮血泊泊的自自己腹中流出來,感受到腹中的劇痛,他憤怒的去看蔣琛,又憤怒的去看身邊的黨羽,他沒有從他們眼裡看到任何同情,看到的只有冷酷和猙獰。

……………………………

第642章 震動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647章 謎團第56章 拜師第732章 爭取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578章 殺機第111章 金錢如糞土第506章 發達第749章 對決第659章 破天荒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102章 趕鴨子上架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86章 人治第205章 翰林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383章 整人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453章 忠臣哪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654章 株連第656章 小內閣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725章 重賞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472章 新官放火燒死你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188張 鬥法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614章 謀反第639章 抗稅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176章 天子必有父,有父必有母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636章 迫在眉睫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168章 欽賜麒麟服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70章 瘋了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446章 拿下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576章 軍機第219章 你拿捏得住嗎?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101章 攤牌第689章 有聖旨第73章 很多牛都喜歡破壞莊稼第298章 帝心難測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371章 悲劇就是這樣練成的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239章 決戰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562章 黨爭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544章 殺人父母不共戴天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204章 三喜臨門第199章 爲官第134章 牆倒衆人推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346章 青天第86章 人治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32章 老成縣令第657章 風暴第203章 內閣待詔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725章 重賞第467章 升遷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50章 無路可走第664章 棄子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56章 拜師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763章 衆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