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入宮

徐家的大堂裡,徐謙臉色陰沉的坐在這裡,一聲不吭。

至於其他人,則是紛紛坐在兩側,王成坐在徐謙的下首,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臉色鐵青。

順天府尹,本地的錦衣衛千戶,西城兵馬司的指揮,甚至連刑部和大理寺也都來了人。

順天府尹咳嗽一聲,將事情的經過一一說了一遍,最後得出來的結論是:“昨夜確有七八個賊人潛入,殺死王道中之後,立即向東城方向逃竄。此外,發現了腳印和血刀等等。”

徐謙道:“那麼這兇徒可拿住了嗎?”

府尹苦笑,連忙搖頭,道:“賊人一看就是熟手,行蹤不定,既已逃脫,雖然全城已經開始盤查,不過下官以爲,他們必定留了後路,只怕……人是拿不住了。”

他說的是實在話,雖然他可以忽悠說遲早要拿住,拿出點信心出來,可是府尹大人也不是傻子,若是這樣說,那麼朝廷必定會限令追出兇徒,可問題在於,你到哪兒找去?找不到,就是你失職,還不如現在渲染一下刺客的強大,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否則豈不是坑了自己?

坐在一旁的王成突然狠狠拍案,怒道:“豈有此理,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們就是這麼個交代?找不到刺客,死了人怎麼辦?幸好徐家的護衛發現及時,假若這些刺客殺死了王道中,又來殺徐大人和我,豈不是我們也要枉死?這京師裡頭這麼多高官,往後豈不是人人都要風聲鶴唳。你們……到底是做什麼吃的?”

幾個人頓時冷汗直流,其實他們也是冤枉。夜半三更被人叫醒,稀裡糊塗的辦這麼大的案子。而且刺客已經沒了蹤影,叫他們到哪兒找去?

只是他們自然不敢再說什麼,現在的情況是越說越錯,誰說誰倒黴。

徐謙幽幽道:“其實拿得住拿不住刺客都是其次的,這些不過是一羣死士而已,都是給人賣命的,本官只是想知道,這到底是誰指使,若是無人指使。這些刺客爲何行刺如此周密,他們的圖謀是什麼,難道殺死了王大人,就對他們有這麼大的好處,他們並不劫財,可見他們是有圖謀,所以本官以爲,眼下當務之急,是揪出幕後之人來。這個事,你們非要調查清楚不可,否則到時候,這本官要寢食難安了。況且這王大人,現在還有官身,買兇刺殺朝廷命官。這本就是死罪,諸位……總得想個法子。到時我和王伯爺,也定然會上陳天聽。讓天子限期大家來辦,辦不出來,到時候諸位怕也不好交代。”

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由打了個冷戰。

其實方纔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刺客身上,並沒有想到其他,可是現在一琢磨,不對勁了。

許多人頓時想到了坊間的許多傳聞,什麼王道中被徐謙帶入京來,就是爲了抨擊楊一清,而且據聞,掌握了許多相關的罪證,甚至有一些,關乎楊一清諸多的重大罪證,這些罪證足以讓楊一清抄家滅族。

而且有據傳,楊家已經開始佈置,說是已經有人去了王道中的老家,原本這些只是坊間流言,只有無知百姓纔會津津樂道,而身爲朝廷命官,信這個就傻了。

可是……現在……

這是不是殺人滅口,楊一清楊大人怕東窗事發,怕王道中口無遮攔,甚至怕可能會禍及全家,畢竟人家狀告你的是謀反和圖謀不軌的大罪,人家千里迢迢的趕到京師來,還如此低調,難道還是來旅遊的?沒有確實的證據,不能一下子將楊一清整死,人家有這個膽子,有這個閒工夫跑來?

可是現在……人已經死了,死人不會說話。

衆人越來越覺得可疑,假若這真是楊一清授意人動的手,那麼……這將何其可怕,一方面是內閣大臣,一方面是戶部尚書還有國舅爺,哪一頭都絕不好惹,不能給徐謙和國舅爺一個交代,人家要辦了你,可是假若你真的查出一點什麼眉目出來,楊一清狗急跳牆,說不準也要辦了你。

這一次……怕是真的要命了。

所有人臉色沉重,透着不安,可是徐謙既然說到這個份上,卻都不得不道:“下官們盡力去辦。”

正說着,宮裡來了個太監,宣讀了太后娘娘的懿旨,隨即道:“徐大人,王國舅,還請速速入宮吧,太后娘娘等候多時,不能耽誤了。”

徐謙和王成對視一眼,自然準備入宮,至於這些官員,還得留在徐家,乖乖的尋找線索。

這一路上,坐在轎子裡的徐謙闔着目一動不動,王道中,當然是他自己殺的,賊喊捉賊的把戲,他並不覺得如何,現在牽涉到的矛盾太大,無論是王學之爭還是舊學之爭,還是徐黨之爭與楊黨之爭,甚或者是直浙的新興利益集團和舊有的既得利益之間的鬥爭,都已經不可避免。

徐謙代表的,是數百上千萬的人,這些人有的在朝堂中埋首案牘之中,有在學堂裡的大儒,有搖頭晃腦的學子,有田地裡種植桑棉的僱工,有工坊裡勞作的工徒,徐謙若是失敗,就意味着所有人的失敗,一旦失敗,絕不再是從前那般,幾個人下臺負責,幾個人致仕回鄉的問題,而是數百上千萬人受到波及,新政官員們罷黜,王學門徒受到學錮,甚至除掉功名,種植棉桑的士紳損失慘重,商賈破產,無數的工徒失去生計,變成流民,最後飢寒交迫,餓死凍死。

既然已經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那麼此時此刻的徐謙,就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他的成功,就是千千萬萬人的成功,他的失敗,就是千千萬萬人的失敗,所以徐謙並不介意,不介意不擇手段,不介意使用各種手段,他只追求結果,而成大事者,追求的也是這個結果,誰要做攔路石,那麼就踢開他,誰要是站在徐謙的對立面,站在徐謙和他身後的千千萬萬人的對立面,那麼就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去幹掉他。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此時的徐謙,心情極爲平靜,現在所進行的一切,都是他佈置好了的,包括順天府等衙門,包括王成,包括了現在的入宮,轎子裡的他拼命想着是否還有其他漏洞,最後他確認時候,閉上了眼睛,打了個小盹。

到了午門,二人下了轎,一起步行入宮,直接前往慈寧宮,拜謁了王太后。

王太后盛怒未消,不過見到徐謙和王成二人俱都安然無恙,這才放下了心,不由道:“哀家擔心死了,這些賊人真是膽大妄爲,這天下看來是承平的太久,許多官員越來越敷衍了事,這纔出了這麼大的事,所幸,你們安然無恙,無恙便好。”

王成笑呵呵的道:“太后放心,咱們福大命大,還要活一百歲,區區幾個毛賊,怕個什麼?”

王太后嗔怒道:“休要胡說。”

說罷看向徐謙,道:“昨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你速速說來。”

徐謙也不隱瞞,將昨夜發生的事俱都說出來,他的邏輯很是清晰,有條有理,幾乎是將昨天夜裡發生的事俱都重現。

王太后聽得連連皺眉,不斷的道:“賊人真是該死,天子腳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事,豈有此理,難怪宮裡也會出這樣的事,看看外頭都亂七八糟成了什麼樣子?”

徐謙道:“不過正如永豐伯所言,咱們福大命大,倒也無妨。只不過微臣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王太后道:“你儘管說便是。”

徐謙皺眉,道:“昨天夜裡,微臣府上的一個客人被刺客殺死,所以微臣以爲,這些刺客應當是衝着這個客人來的,可是是什麼人,如此膽大妄爲,居然敢到微臣的府上殺人,娘娘想來也是知道,微臣的父親乃是錦衣衛指揮使僉事,府裡幾個堂兄,也在錦衣衛中公幹,護衛雲集,防備不可謂不嚴格,這些人到底爲了什麼,居然非要將府上的客人置之死地不可,現在人死在了微臣家裡,微臣無論如何,也要給他一個交代,因此肯定娘娘,無論也要敦促各衙門尋出真兇,尤其是要找出幕後的主使者,否則一日沒有答案,微臣心中不安,”

這番話,自然有禮有節,王太后是女人,當然不會像的太深,可是經徐謙一提醒,也是戒備起來,道:“你說的是,誰吃了沒事做,跑到你府裡去殺人,除非是非殺不可,關係重大,你放心,本宮必定會敦促陛下,下達旨意督促錦衣衛和順天府緝拿住真兇,這件事,一定要徹查到底不可,這不單單是爲了你,也是爲了以儆效尤,假若今日有人刺殺你,明日豈不是又有人要刺殺陛下嗎?此風決不可長,非要有個交代。”

………………………

()

第3章 贗品第359章 動手第1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729章 降表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04章 大哉吾師第550章 二道販子威武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110章 人擋殺人而已第82章 提學點案首第284章 完了……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34章 和藹長輩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10章 前程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168章 欽賜麒麟服第689章 有聖旨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20章 擊鼓鳴冤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331章 風暴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483章 我即是聖第365章 夠狠第75章 讀書好第223章 文安伯第199章 爲官第357章 死第474章 開戰第41章 縣試第一第427章 殺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331章 風暴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722章 不簡單第346章 青天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28章 張家服軟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718章 打的就是你第670章 萬死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614章 謀反第695章 伏誅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204章 拿下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474章 開戰第742章 號角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518章 成親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209章 大功一件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764章 滿門皆富貴第481章 亞聖第683章 十萬火急第239章 決戰第462章 沒理也不饒人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60章 手眼通天第668章 驚天動地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412章 王法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20章 擊鼓鳴冤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166章 鄉試第639章 抗稅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1章 東窗事發第656章 小內閣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99章 爲官第98章 宮裡的窩窩頭很好吃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141章 聖旨下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