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破天荒

轉眼過了十天,得到了請柬的人已經紛紛聚集到了杭州。

時間倉促,有的人接到了請柬之後,連夜乘船而來,一絲一毫都不敢耽誤。

好在浙江這裡交通便利了不少,否則絕不可能在如此短促的時候集結一起。

而如意坊的東安廳,也開始修繕,王川雖然是杭州人,不過早在昨天夜裡,就已經下榻在瞭如意坊附近的客棧,怕的就是耽誤了時間,不能及時趕到。

一大清早,王川便到了如意坊,如意坊今日依舊是賓客如雲,許多人都聽說了政協的事,都是想要湊個趣,如意坊的買賣,比之從前又提高了不少。只是到了東安廳附近,這裡開始出現了護衛,並且嚴禁人隨意出入,王川拿了請柬出來,對方纔放他入內。

這種感覺,讓王川很是享受,自從得了請柬之後,王川頓時感覺自己高人一等起來,從前同樣是做買賣,可是做買賣和做買賣是不同的,商賈議政,這也算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進來的人有不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閒談。

也有相互認得的,彼此打着招呼。

前頭的東安廳,佔地極大,規模不小,不過如今重新修葺,上頭已經換了匾額,叫政協聽政。

聽政四個字主要是爲了不犯忌諱,若是說議政,難免讓人有猜想,所以索性改爲聽政。

王川隨着人流進入廳裡,裡頭已經徹底的改換了原貌。

整個廳裡全部進行了修葺,比如說門窗。能封死的都儘量封死,出了進去的正門。整個偌大的廳堂,簡直就成了一個密封的火柴盒。

裡頭的桌椅設計的也很巧妙。設計而成的是一個回字形,以一個圓臺爲中心,而所有的桌椅,全部是一圈圈的圍繞着圓臺擺放。

正中的位置,顯然就是講臺,而三百個座椅,則有五個圈,後排的位置越來越高,形成了類似於一個羅馬鬥獸場的格局。

當初設計的時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三百多個人參與會議,若是如上朝一般,皇帝坐在上頭,而其他人左右分列,就算你嗓子再好,你的聲音也未必能讓所有人聽見,這本就是議政,就是大家有空來說說話。這就必須保證每一個人的講話,都能清晰入耳,這種封閉的設計,還有回形的桌椅排放。能儘量做到每一個人最大程度的聽講。

畢竟這個時代沒有麥克風,所以只能儘量如此。

每個桌椅上,都有名字。大家必須找自己的名字落座,三百多個位置找起來。自然有些麻煩,不過。每一批桌椅,都會劃定區域,比如商賈會在哪個區,讀書人會在哪個區,在這個範圍內,大家各自找自己的桌椅。

王川找到了桌椅,在東邊的第三排位置,不好也不壞,他興沖沖的坐上桌椅,這裡的位置比較高,能夠看到任何死角。

再加上封閉的屋子裡,一盞盞的馬燈懸在牆壁,使得裡頭格外的明亮。

各自的桌子上,都有一份冊子,寫着今日開會的內容,上午議的是商稅,正午吃飯休息,下午議的還是商稅相關。

上午議商稅,主要是由主持會議的人來講,也就是說,大家都沒有發言的機會,乖乖聽着就是,可是下午雖然同樣議的是商稅,卻可以讓大家各抒己見,有意見的,但可以提出來,覺得哪一點不滿,都可以暢所欲言。

大家紛紛坐好,小半時辰之後,所有的位置意見沒有了虛席,連巡撫老爺帶着一批官員進來的時候,在衆人紛紛打招呼的情況下,也只是潮衆人點點頭,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這種東西,給人第一個感覺就是稀罕,因爲是破天荒的事,大家都顯得有些緊張,會場上鴉雀無聲。

終於,徐謙的人影出現。

大家紛紛站起來,要向徐謙行禮。

徐謙含笑,壓壓手,道:“這裡不是官府,不必多禮。”

旋即,他直接走上了正中的臺子上,手裡拿着一份文檔,開始道:“時間有限,本官也就不說閒話了,今日議的是商稅,何謂商稅?自古以來,收稅養國,國以養兵,養兵則是護民。本官遍覽史冊,未嘗聽說過不徵稅的朝廷,也沒有聽說過,不繳稅的商賈。”

“只是到了大明朝,朝廷確實是不向商賈繳稅了,可是諸位想來卻是知道,雖然不繳,繳的其實更多,朝廷雖然不繳,可是各地官府,各個關卡的盤剝和各種名目的苛政雜稅卻是從沒有少過,可是這樣的做法,有什麼益處?朝廷徵不到錢糧,而諸位的銀子,卻全都肥了地方的官員,從中中飽私囊者,可謂是不計其數。”

“既然如此,與其如此,不如朝廷統一徵取稅賦,從而讓朝廷的了錢糧,用來賑濟、養兵之用,何苦要肥了別人?因此,本官以爲,商稅非徵不可,也必須要徵,只是如何個徵法,本官就索性說一些淺見吧。”

“徵稅,並非是要逼迫大家破產,所以這稅制,必須在所有人的接受範圍之內,可是又不能太低,導致朝廷無錢可用,無糧可調。此外,要徵取稅負,只怕並不容易,若是向各工坊徵稅,就會有兩個問題,其一,瞞報,想來諸位也不是省油的燈,那些興辦工坊的商賈若是讓你們自己包每年的盈餘,朝廷再在這上頭徵稅,想來諸位,所報多有不實。”

說到這裡,大家都不禁尷尬的笑起來,連王川也跟着笑,大家都是做買賣的人,誰也不是傻子,自己的作坊若是每年的利潤有一萬兩銀子,肯定是會報一千,這是他們的屬性決定的,他們是商賈,商賈就是來賺錢的,生產是賺錢,瞞報稅賦,自然也是賺錢。這個錢,爲什麼不賺。

謙繼續道:“畢竟是難以統計嘛,瞞報的問題很嚴重,第二個問題也很嚴重,那就是利潤很難估算,而官府假若好大喜功,你們利潤一萬,可是官府向朝廷報的卻是十萬,屆時向諸位徵取十萬的稅收,諸位只怕也難以維持了。”

這倒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而且,許多人擔心的也就是這個,因爲利潤難以統計,自己瞞報倒是好說,可是官府非要說你的利潤高呢,畢竟收稅的權利在人家手裡,倘若是人家非要報高,胳膊扭不過大腿,你能如何?

王川不由點頭,覺得徐大人說的很有道理。

徐謙道:“所以,朝廷徵稅,不妨就用新政的錢糧局模式,收取棉桑,收取鐵礦、煤礦,收取木料,還有收取路費的形式,比如時候棉桑,棉桑的稅賦就很好統計,產出的相差也不會大,你有多少畝地種了棉桑,朝廷就徵多少銀子。礦產也是如此,鐵礦、煤礦、木材、粘土、茶葉等原料若是想在市面上兜售,就必須獲得許可,許可就要徵稅,如此一來,朝廷只要固定的監督少數的人,就可以收到稅賦。而諸位的作坊,但凡是要生產,就少不了要購買原料,原料的稅漲了,生產原料的士紳商賈就不免要提高價錢兜售,諸位以高價收購原料的形式將其投入生產,其實本意上,也是徵取了一重稅負,最後,這些稅賦,還是由大家一起來承擔。”

這種徵稅的模式,其實新政推行的時候就有,只是還不夠規範和普遍,大家也能夠接受。

比如說種棉的士紳,他們原本種棉一百斤,價格是一百兩,而官府徵收他們一百兩銀子的稅賦,那麼,收購棉花的商賈,肯定要提高價錢收購,賣棉花的是士紳,一百八十兩賣給收棉的商戶,商戶一百八十兩收到了棉花之後,就要進行加工,比如製作成棉布,原本他們若是一百兩銀的棉花製作棉布,可以賣出一百五十兩銀子,可是因爲收購的價格高了,所以就不得不以兩百一十兩銀子將棉布兜售出去,而收購棉布的成衣作坊,兩百一十兩銀子收購之後,又必須承擔收購棉布價格高漲之後的費用,至少又要少二三十兩銀子的利潤,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將這個稅賦的負擔,轉移到染坊,珠花工坊上頭。

最後,這一百兩銀子最後是種棉的承擔了二三十兩,織布的承擔二三十兩,成衣和染坊以及珠花的商戶又承擔二三十兩銀子。

當然,實際上一百兩銀子的棉花不可能徵取一百兩的賦稅,至多,也就是三四十兩銀子而已,一層層的分擔了賦稅之後,實際上一百兩銀子的產出,最後到了成衣的環節可能已經達到了三百兩銀子的最終價格,大家承擔的賦稅,也就是三四十兩而已,這個稅率,大家都能夠接受,而且收起來也容易,童叟無欺,不必擔心商賈們消化不了這筆稅賦。

………………………………

第698章 封王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615章 委派欽差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19章 高升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104章 主動權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728章 魚死網破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474章 開戰第357章 死第70章 打上門了第525章 豪族第230章 生財第116章 滾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651章 閉門羹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5章 欠債還錢第42章 遇貴人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389章 交鋒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640章 糖衣炮彈第533章 拿下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329章 皇家第546章 萬歲第59章 濁流知府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634章 插朋友幾刀第97章 技壓羣雄第634章 天價神木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537章 不敗之地第342章 就怕你玩不起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42章 遇貴人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130章 你會後悔的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233章 上貢好處多第77章 師者如父第730章 磚家第657章 風暴第625章 升任總督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520章 恩賞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571章 徐撫臺的幸福生活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212章 皇親第560章 格殺勿論第4章 赴湯蹈火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23章 天子要殺人第570章 門生故吏第486章 大變第745章 殺人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252章 出賣有這麼慘嗎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701章 雌威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70章 聖人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104章 主動權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35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