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年少輕狂

三月十八,此時正是杭州士子名士們踏青的時節,位於報恩寺不遠的府學大門卻又是人滿爲患。

徐謙早就習慣了這種氣氛,話說無論前生今世,無論什麼事都總有熱鬧,看到那比縣試更多的人流,徐謙這一次卻是表情淡然。

他提着考藍,徑直過去,每一步都走得不徐不慢,臉上帶着對任何事都漫不經心的風采。

如今……他已經是名人了,比杭州窯子裡的花魁還要著名,既然是名人,就要注意,必須保持住那年少輕狂的形象。

沿途所過,人人都爲他讓開道路。

只是……議論聲不絕於耳。

“這便是那個徐謙了,哼,真是可笑,竟也敢嘲笑天下的讀書人。”

“據說他那首詩詞更是貽笑大方,昨夜劉公子幾個吃酒,說起這事還差點沒笑岔氣呢。”

“小小年紀就這麼張狂,嘿……到時倒要看看他府試如何收場。”

“是了,他和那錢塘的蘇縣令關係匪淺,這才被點了錢塘縣試榜首,若是這一次府試出了岔子,到時有人聯名狀告,只怕他這童生都保不住。”

“這個人就是個草包,你看他作的詩詞,和目不識丁的無知百姓作出來的順口溜都沒有什麼分別,據說他是賤吏出身,新近才取得了考試的資格,賤吏出身的人能識字就已經不錯,難道真能有什麼才學?他父親在錢塘縣縣衙做事,據說很會巴結蘇縣令,後來又帶頭捐納了修繕縣學的錢糧,這才和蘇縣令搭上的關係……”

各種流言,一陣風似的鑽入徐謙的耳裡,徐謙臉色平靜,不以爲意,好在大家對他的心情複雜,所以擋在他前面的人都會紛紛給他讓出路來,倒是不必像縣試一樣連斯文都顧不上。

驗明正身之後便進了府學,縣學府學不少考生顧不得議論徐謙,一個個如喪考妣。

原來是大家發現在這府學裡並沒有看到知府大人的身影,反倒是杭州府學學正滄大人帶着一干佐官巡查,一般情況,若是知府到場,定會豎起一塊知杭州府事的牌子,除此之外,還有一塊作書:‘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的長牌,以示尊貴。

可是現在,那本該是知府大人的牌子卻是不見,反而舉起的卻是‘督杭州學政正’的路牌,這就意味着,這一次主考的並非是知府大人,而是杭州學正。

應考的學子爲了府試都做足了準備,多多少少都琢磨了知府大人的喜好,打聽出了知府大人的諸多興趣,可是現在,卻發現主考換人,自己所做的準備都成了空幻,甚至還有人花費了不少銀錢去購買知府大人從前所作的文章甚至是親筆字跡,可是現在看來,只怕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

進了考場,自然不得喧譁,所以大家雖然心裡沮喪又懊惱,但還是一個個哭喪着臉,乖乖地按着自己的考牌去尋自己的考棚。

唯一一個表情淡然的也只有徐謙了,徐謙旁若無人地尋到自己的考棚屈身進去,這府學的考場比縣學的好一些,至少坐得舒服一些。

過不了多久,便開考了,試題很快出來,這一次的題目比縣試時容易得多,並不是截題的方式,一般情況,小考都不會出現難題,也只有蘇縣令另有所圖,所以才突然弄一個截題出來。

“爾等靜聽,八股題爲: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這題出自《中庸》,文章早就被人寫爛了,因此對徐謙來說,也不算太難,甚至對於多數考生來說,還不至於到令人知難而退的地步。

徐謙眯着眼,打了腹稿,隨即奮筆疾書。

連續幾場考試下來,徐謙因爲信心十足,倒也很快答完了題,他眼見時候尚早,此時並沒有人交卷,心裡便想:“縣試的時候我投鼠忌器,不敢做這出頭鳥,眼下卻是不同,既然要狂,那就狂到底。”

心裡打定了主意,便提着卷子從考棚裡出來,徑直往考官的綵棚那邊走去。

這一路,不知經過多少人的考棚,那些還在犯難的讀書人見徐謙從考棚中出來,一個個驚愕,一時心思複雜。

“姓徐的莫不是答不了題,故而破罐子破摔?”

“這人莫非還真有一些真材實料,否則又會如此自信?”

“此人狂妄到極點,當真是目中無人了,他第一個交卷,莫非是要向人示威?”

徐謙大剌剌地走到綵棚前,那學正滄大人被一干人擁簇,本來有些昏昏欲睡,這主考的事還真是乏味,一坐就不知是多久,滄大人是進士出身,最是清貴,雖然有幾分修身養性的功夫,可這老胳膊老腿也吃不消這個。此時見有人提前來交卷,雖然覺得提前交卷未免有些輕浮,卻還是精神一振。

坐在滄學正身邊的,除了縣學的屬官,還有各縣的教諭,便是錢塘縣的王教諭也在裡頭,王教諭見徐謙第一個交卷,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多半是怪他太出風頭。

徐謙卻不去理會王教諭的暗中警告,大剌剌的走到滄學正的跟前,作揖行禮,道:“學生徐謙,見過大人。”

滄學正臉色遲疑了一下,隨即道:“你是徐謙?”

“學生正是。”

滄學正忍不住上下打量起徐謙來,這一次用的是審視和驚訝的眼神,竟是一副不可等閒視之的態度。

良久,滄學正道:“讀書好的那長句,是你從哪裡聽來的?”

徐謙道:“不敢隱瞞大人,這是學生一時觸景生情,臨時感慨,污言不堪入耳,讓大人見笑。”

滄學正面色古怪,又重新打量起徐謙,他和那些只粗通四書五經的童生不一樣,畢竟是進士出身的學官,對詩詞之道尤爲精通,那句長句看上去似乎通俗易懂,也沒什麼華麗辭藻,卻是字字老道,句句蘊含深刻的道理,這樣的長句卻是一個少年所作,還是即興發揮,他心裡不信。

“此人若不是個騙子,那就是神童了。”滄學正心裡給出了這個評價。

不過在這地方,他也不願過多糾纏此事,只是平淡地道:“拿捲來罷。”

徐謙將卷子呈上。

其他的卷子,往往考官是不看的,只看八股文。滄學正直接拿了徐謙的文章略略掃了一眼,隨即漫不經心地道:“字好。”

很簡短的評價,可是讓一個學官對一個童生做出這樣的評價卻也算是破天荒。

須知這位學正最愛蔡體字,筆法以媚態見雄,此時見徐謙的字體不但工整,而且有幾分蔡體字的健矯捷,自然不免脫口誇讚一句。

隨即滄學正繼續看徐謙的破題,破題採用的是靈隱派風格,曰:“德進於天下,統言之而知人皆可以行道矣。”

滄學正不禁露出微笑,道:“另闢蹊蹺,倒是有趣。”

又是一聲誇讚。

接着便是承題,徐謙的文章破題時劍走偏鋒,可是到了承題、起講、入手時,卻又風格一變,隱隱之中,很是穩健。滄學正看得連連點頭,一直興致勃勃地看到收題,才擡起頭來,卻只是朝徐謙擺擺手,道:“你到那邊去坐。”

徐謙一時不知這滄學正到底什麼心意,不過似乎還不算太壞,也就安了心,乖乖到外間去等候了。

滄學正卻是眯着眼,對一旁不動聲色的王教諭道:“此子是錢塘縣學的吧?”

王教諭微笑答道:“正是。”

滄學正道:“少年才子不免輕狂,此言不虛。”

輕描淡寫地說了這麼一句,滄學正便闔上眼,再不肯吐露半字了。這倒是苦了王教諭,免不了搜腸刮肚地揣摩“上意”。

第231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391章 老東西,你老了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106章 變數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267章 大考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603章 拼了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89章 曙光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470章 瘋了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435章 臭味相投第524章 有組織有預謀的搶劫第642章 開宗立派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751章 塵埃落定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464章 完蛋第405章 帝心第37章 背水一戰第450章 清算第493章 胡漢三又回來了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398章 慾求不滿第666章 死鬥第194章 君臣奏對第505章 取而代之第497章 厚道人第90章 挖坑者死於坑第456章 你惹到了我第247章 該當何罪第327章 恩旨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721章 橄欖枝第190章 大禮包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405章 帝心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94章 不識擡舉第354章 陽謀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318章 節操碎了一地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354章 陽謀第400章 慶生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300章 點翰林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198章 心繫天下的天子第422章 吃了東家吃西家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427章 殺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520章 恩賞第360章 結義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339章 高升第33章 誰纔是傻瓜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277章 亂套了,全部亂套了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41章 縣試第一第652章 事急矣第742章 號角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760章 兄弟反目第218章 君臣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565章 破家滅門第715章 藉機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