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忠臣哪

一般情況,立功受賞是理所當然,有功自然是有賞的,可是嘉靖刻意提起,提及了重賞二字,自然也意義就更加不同了。

這可不是朝廷命官,朝廷命官的升調皇帝雖有決定權,卻沒有選擇權,若是吏部那邊不肯辦,又或者給事中們反對,最後鬧將起來,說不定就要鬧出個軒然大波出來。親軍就不一樣,這是皇帝自己的私人武裝,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就算是有反對,也阻止不了宮中的決定。

黃錦此時心裡有點發熱,這皇家學堂如今如日中天,如此下去,將來大有可爲,黃錦此時想到了自己的一個侄子,他這做太監的,什麼都不親,唯獨侄子最親,畢竟將來還指着人家給自己養老送終,本來按黃錦的意思,是想辦法把侄子調到親軍去,再拉到東廠來,想着法子立點功,弄個世襲的百戶做做,若是他的造化好,沒準兒還能巴望上千戶,可是現在一想,自家侄子就算先進親軍,未來也未必競爭的過這些皇家學堂出來的錦衣衛武官,這些人出來就是五品,人脈又廣,幾乎親軍的高級武官都和他們有關係,將來把持親軍的,必定是這些人,自家侄子若是不去鍍這麼一層金,就算再怎麼栽培,遲早還要遭人排擠,武官之間排擠起來可不是軟刀子,命人堵在你家門口一不做二不休的也不是沒有,勢單力薄,就算有自己在,又頂個什麼用?

想到這裡,黃錦再無疑慮,猛地拜倒,哭泣道:“奴婢有事相求,奴婢伺候皇上,這輩子是值了,本來在宮外並無牽掛,可是唯獨有個內侄。平素不受管教,奴婢在宮裡辦着事,心思卻偶爾飛到外頭去,奴婢不能盡心伺候皇上,是萬死之罪。奴婢在想,能否陛下開恩,跟這徐謙說一說。讓奴婢的內侄進皇家學堂,至少奴婢心裡也踏實些,請陛下恩准。”

黃錦是個極聰明的人,他的聰明之處在於,明明這件事他可以找徐謙來辦,以他和徐謙的關係。徐家父子想推卻都難,要進皇家校尉,其實並不難。而黃錦之所以選擇走嘉靖這條路,卻是一步妙棋,這是告訴皇上,他雖有小小的私心,可是對陛下絕不會有任何的隱瞞。假若他直接去尋徐謙或者徐昌。把侄子弄了進來,嘉靖皇帝必定能通過其他渠道這個消息,那時候,怕就會有些想法了。

況且黃錦和徐家父子的關係,外頭都盛傳極爲親密,這一點,嘉靖怕是也有耳聞,身爲天子。固然對身邊的人再如何信任,也不希望這些信任的人有什麼利益輸送關係,今天你幫他這個忙,明天他幫你辦什麼事,這種私下裡的小動作,一向是嘉靖反感的,因此。黃錦現在跪下來懇請,卻等於是給嘉靖一個施恩給自己的機會,將來說出去,那也是黃錦承皇上的情。是皇上恩賜。

嘉靖聽罷,聞言笑起來:“你是不是看這皇家學堂也是眼紅耳熱?你是什麼人,朕會不知嗎?本來你是閹人,閹人之後進皇家學堂是有些不妥,不過朕這一次準了,等皇家學堂第三期招募校尉的時候,你讓你侄兒直接去學堂報道,若是學堂不收,就說這是朕準的,讓徐謙來找朕。”

他頓了一下,突然道:“你不是和徐謙關係不錯,爲何不直接去尋他,反而尋朕頭上?”

黃錦道:“陛下誤會了,奴婢之所以和徐謙關係匪淺,是因爲陛下對徐謙信任有加,奴婢就在想,陛下對徐謙如此信重,想來他定是咱們大明大大的忠臣,因此平時呢,自然給他一些照顧,好教他用心爲陛下辦事,陛下,莫非有什麼不妥嗎?”

這個回答簡直就是絕了,黃錦就算不做太監,有這份心機和口才,怕是在哪一行都能混出頭來,嘉靖果然大笑起來,顯得很是愉悅,道:“沒什麼不妥,朕只是隨口問問,你有這份心,朕就很知足了,說起來昨日你帶兵暗藏暖閣,還算護駕有功,否則那徐謙空有一肚子鬼主意,能看破倭寇行藏,怕也無可奈何,反而將朕置之危牆了。”

黃錦毫不猶豫的道:“陛下錯了。”

嘉靖一愣,臉色有點僵硬:“朕哪裡錯了?”

黃錦正色道:“分明看破倭寇行藏的乃是陛下,又哪裡是徐侍讀,昨日陛下看破倭寇行藏的時候,徐侍讀、奴婢還有朱宸三人可都是親眼所見,親眼見到陛下慧眼如炬,教倭寇無處可藏,這事兒不只奴婢三人知曉,便是滿天下也都知道了,方纔奴婢不是還在說嗎?這市井之中,都是對陛下的稱頌呢!”

嘉靖聞言,不禁莞爾。

他沒有接口,而是閉着眼,拿起了桌上的奏書去看,只是他之所以不說,是因爲他默認了此事,既然徐謙說是他看破的,黃錦說是他看破的,全天下人都說是他看破的,那麼他不必去解釋,解釋了,則浪費了徐謙的好意,可要是大言不慚的說,不錯,就是朕看破的,那麼又顯得有點過於不要臉,聰明的人會選擇緘默,因爲在下頭的人會比他更加聰明,會爲他大肆的鼓譟,狠狠的造勢。

他心不在焉的翻看着奏書,心裡對徐謙的印象又增加了幾分,徐謙若是有看破倭寇行藏的功勞,又平添了一個資歷,將來升遷大有希望,他畢竟是六首,是狀元公,如此好的出身,唯一缺乏的就是資歷和政績,只要足夠,一飛沖天是遲早的事,就算嘉靖不喜歡他,也阻擋不住他的平步青雲,可是偏偏,這個天大的功勞卻是不露聲色的讓給了自己,想必徐謙知道,自己這個半路子出來的皇帝,缺的正是威望,有了這份威望,嘉靖對朝野的控制又能增加不少。

“這個傢伙,不是叫他午時入宮嗎?他爲何不提早些來?”嘉靖心裡想着,翻開一本奏書,卻一下子微愣了。

奏書中說,有流言說,大學士王鰲得了不治之症,嘉靖不由呆了一下,連忙擡眸道:“黃錦……”

黃錦道:“奴婢在。”

嘉靖問道:“近來王愛卿的身體可好?”

黃錦道:“彷彿染了一些微寒。”

嘉靖臉色顯得有些蒼白,道:“去打聽一下,尋董太醫去問。”

黃錦不敢怠慢,連忙去了,而嘉靖則是焦躁的站起來,來回踱步,到了王鰲這個年紀,任何重症都是致命的,這一點嘉靖自然深知,可是眼下王鰲一旦得了重病,假若自己一意挽留,必定會有人說皇帝不撫卹臣子,這倒也罷了,假若這重症當真是肺癆,後果就更嚴重,因爲肺癆是嚴重的傳染病,更是不宜當值了。可是王鰲一旦離開,嘉靖好不容易挽回的局面怕要付諸東流,這個局面來之不易,王鰲一走,整個朝廷必定轉向。

過了小半時辰,黃錦終於回來了,嘉靖急迫的道:“怎麼?董太醫怎麼說?”

黃錦期期艾艾的道:“董太醫說,確實是重症,已經病入膏盲。”

嘉靖身體顫了一下,差點打了個趔趄,他突然想起了什麼,道:“前幾日,翰林院學士桂湘請求放任去宣府,這事你知道嗎?”

黃錦道:“聽說過。”

嘉靖眯起眼:“還有那個徐階,非要放任天津兵備道,這個事,你有沒有印象?”

黃錦道:“也有耳聞。”

嘉靖焦躁不安,繼續道:“是了,還有一個刑部的左侍郎叫藍程的,也是請求放任出去,都察院也有……”

他一連說出幾個名字,最後嘆口氣,道:“這些人無一不是和王鰲關係匪淺的人物,又或者是有貴人相助,暗中收到了消息,更或者是王鰲的安排,給自己的門生故吏們安排後路,朕明白了,終於明白了。”

黃錦也曉得事態的嚴重,道:“陛下……”

嘉靖寬慰的道:“唯一沒有走的,就是徐謙,這正是樹倒獼猴散,所有人都在尋出路呢,罷,罷,王愛卿的病情,怕是早就出來了,只是一直瞞着不報,之所以不報,是因爲還有許多事要安排,而現在,紙是包不住火了,朕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黃錦寬慰道:“陛下何必憂心,這朝廷,有的是心向着皇上的……”

嘉靖冷笑:“除了一個徐謙,還有誰?”

這句話問出來,讓黃錦膛目結舌,他掐着指頭算算,真正敢表明立場的,還真就是徐謙,其他人或許不滿楊廷和,可是至多也就是搞一點小動作,可是小動作有什麼用,該用的時候全避禍去了,不該用的時候倒是上竄下跳出來,這些人,註定了是錦上添花的,雪中送炭的還真尋不到第二個人來。

嘉靖深吸口氣:“傳旨,讓太醫去診視王愛卿病體吧,再有,去催一催,讓徐謙及早入宮。”

………………………

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255章 栽培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466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175章 進京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599章 王守仁第534章 民賊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433章 出名了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60章 手眼通天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07章 替天行道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11章 亢奮了第563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634章 插朋友幾刀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416章 全家死光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59章 召開廷議第365章 夠狠第745章 殺人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701章 雌威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330章 上陣父子兵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151章 打臉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709章 征討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634章 插朋友幾刀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676章 羣起攻之第348章 青天大老爺做主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514章 主政一方第701章 雌威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686章 全被坑了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320章 對決第451章 賊就是賊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606章 倒打一耙第1章 東窗事發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511章 孫兒來遲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339章 高升第294章 掀桌子翻臉第698章 封王第609章 大禮議第551章 強買強賣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126章 重賞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115章 新任提學的下馬威第59章 濁流知府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63章 你配嗎第48章 才子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45章 囂張到極點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188張 鬥法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179章 榮華富貴第248章 逆轉第373章 好色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670章 萬死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