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

徐謙曉以利害關係,而楊慎也絕不蠢,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

本來適當打壓一下徐謙是沒有錯的,可問題就在於,徐謙反擊了,不但反擊,而且還把問題的關鍵暴露了出來,直接將楊慎甚至是楊廷和拉下了水。

本來嘛,楊慎就是個官二代,受到優待本是理所應當的事,但是徐謙打了人,事情鬧大來,大家就自然想知道事情的原委,最後一個清晰的故事就出現在了天下人的面前。

王司吏故意爲難徐謙,而王司吏爲什麼故意爲難徐謙呢?要知道,徐謙可是六首,而且還是從六品的翰林編撰,雖然不算位高權重,可是比起王司吏的身份來卻是金貴無比,說穿了,徐謙是官,而王司吏是吏,哪有吏敢欺官的?

照着這個邏輯分析,那麼勢必是王司吏受了某人指使了,這個人一定是個大人物,使這王司吏有恃無恐。

於是,許多幺蛾子出現了,翰林編撰居然沒有值房,翰林編撰被調入內閣居然無所事事,翰林編撰居然連個吏都使喚不動。與之相對的是,楊慎的值房很大,楊慎日理萬機,事多得忙不過來;楊慎身邊有的是殷勤之人端茶送水!

這個條理一梳理,大家會怎樣想?同爲翰林,楊慎和徐謙的待遇爲何天壤之別,同爲翰林,楊慎爲何權責如此重大,而徐謙卻是閒出鳥來;同爲翰林,一個是近在鬧事無人問,一個卻是遠在深山有人知。

兩相比較,大家就明白,指使王司吏的人怕和姓楊的脫不了干係。同時,楊家欺人太甚,而且還有包攬大權之嫌。

其他的都好說,可是你要知道,權利的分配是很微妙的。縱然楊慎他老子是首輔,可是必須也要和朝廷百官們分享大權,你若是想做事必躬親的諸葛亮,人家還不幹了呢,況且越是首輔,雖然暗地裡是使命的將權利往自己身上攬。只是這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越是如此,就越是要做出一副不熱衷權利的姿態。

歷來的宰輔,十個就有九個栽就栽在專權上,你一專權,上頭的人不放心。下頭的人也不滿意,這叫做衆叛親離,取死之道。

事情鬧大,對楊家父子的打擊可是不小,這等於是讓楊慎的身上多了一個污點,只要他成了大家口裡的話題,不管大家是否相信楊慎道德品行不好。對楊慎都是不利的。而楊廷和也必然會受到一定波及。

楊慎皺起眉來,道:“這個王司吏並沒有受人指使,想來是他自己想要邀功請賞,聽到了一些謠言,所以纔敢如此膽大妄爲。”

他加了一個膽大妄爲,無異於是承認了王司吏有罪。

徐謙道:“那麼敢問楊大人,王司吏既然膽大妄爲,這內閣可不是蓄養奸佞小人的地方,下官責罰他,不知有錯嗎?”

徐謙這叫順竿子往上爬。又可以稱作是步步緊逼,只要你承認了王司吏有罪就好,其實徐謙也不怕他不承認,從某種意義來說,他不怕事情鬧大。他畢竟是光腳的,而楊慎父子是穿鞋的,徐謙反正早就名聲不好了,而楊家父子卻是不同,他們可是載譽天下的人物。

楊慎幾乎可以看到,徐謙的臉上帶着幾分陰謀得逞的笑容,這種感覺讓楊慎很不舒服,他的臉色驟冷,道:“王司吏有罪,自然有人裁處,徐編撰和本官都是翰林院過來的,既非刑官,又不是內閣官員,如此大動干戈,很有動用私刑的嫌疑。”

徐謙道:“楊大人差矣,下官雖然是翰林,可畢竟是官,下頭小吏行爲不檢,誹謗楊公名譽,更是對本官多有刁難,於情於理,下官也不能置身事外,都是朝廷命官,難道懲惡揚善還要分出來個彼此不成?”

楊慎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理是理,法是法,徐編撰拿理來代替國法,未免可笑。”

文人相爭,終究還是耍嘴皮子,而且楊慎正當壯年,徐謙就算有心動用暴力,估摸着也只有吃虧的份。

徐謙道:“這有什麼可笑?內閣縱容這樣的人行走內閣,本身就是可笑;小小司吏欺負翰林清貴更是可笑。”

楊慎皺眉道:“徐編撰,我不想和你爭論,你直說吧,到底想怎麼處置?”

徐謙昂首道:“這個簡單,開革掉此人,革了他的功名,若是不肯,今日的事肯定不能罷休。”

徐謙也太狠了。

開革倒也罷了,還要革掉人家功名,那還不如把人殺了了事。

徐謙這個人果然心狠手辣,想來在收拾王業之前,其實就已經對王業有了‘安排’。

其實徐謙革不革王業的功名,對他都沒有什麼影響,他這麼做只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立威,至少告訴大家,他徐謙不是好惹得,想挑事,想來爲難徐編撰,那就得有生不如死的覺悟。其二:無論王業是誰的人,既然想來打他徐謙的臉,那麼徐謙不妨狠狠地回敬回去,得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讓人毫無忌憚,真以爲他是軟柿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寒窗苦讀,好不容易熬到如今,徐謙所爲的不就是做個老爺嗎?總不能進了官場,乖乖給人做孫子,被人打了左臉還要伸出右臉去。

楊慎有些羞怒,道:“這事本官做不得主。”

徐謙朝他笑笑,道:“不必大人做主,不過想必很快內閣值房那邊就能聽到動靜,到時候免不了召你我二人前去詢問,怎麼答覆,想來楊大人心裡已經有底了!”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楊慎憤怒地看了徐謙一眼,感覺自己的威嚴受到了侵犯,連他的自尊心也不免變得脆弱敏感起來。

果然如徐謙所料,李時此時進來道:“二位,內閣那邊傳喚我等過去,想來是內閣聽到了風聲。”他深深看了徐謙一眼,笑道:“徐編撰,年輕人不必這樣衝動嘛,有什麼事不能好好的說?待會老夫少不得要爲你美言了。”

這老狐狸很精明,一開口就等於賣了徐謙一個人情,徐謙絕對相信,待會兒若是他覺得事情不對頭,肯定會做縮頭烏龜,美言不美言,還是看兩個內閣大臣的態度。

可是這些話在楊慎聽來,又未必不是反語,到時候大可以解釋說,這只是諷刺而已。

總而言之,李時是誰的好都賣,節操什麼的,活到這麼大歲數,早就已經按斤賣光了。

三人也不遲疑,徐謙是自信滿滿,楊慎卻是憂心重重,李時帶着一股子高深莫名的微笑,三人一道從楊慎的值房出來,穿過大廳,王司吏還趴在地上不肯起,殷殷期盼地看着楊慎,結果楊慎看都沒看他一眼。

……………………

內閣裡頭,楊廷和顯得很生氣,這是內閣難得發生的一次‘惡行事件’,肯定是要嚴查的。不過楊廷和倒也不急,事情的原委雖然已經由書吏稟告了,可是他要聽的卻不是事情的經過,而是徐謙如何解釋,以及其他翰林官怎麼回答。

這句話乍看之下似乎很難理解,其實很簡單,就好像某個縣令的名聲一樣,這個縣令是好是壞,並不在百姓們怎麼說,他的風評,應當是看本地士紳們怎麼說,許多縣令的評語,往往都會有幾句修縣學、重教化、或者是親民、愛民之類,不過這些評語和尋常百姓沒什麼關係,往往都是本地士紳們贈予的,他們說好,纔是真的好,至於你是做了什麼逼良爲娼又或者強取豪奪之事,朝廷不想管也懶得管。

徐謙入閣待詔已有兩天,他是好是壞,自然也不是書吏能評價,終究還是他的同僚們怎麼看。

楊廷和眯着眼,心裡正在謀劃着怎麼解決這件事,本質上,他並不希望徐謙鬧事,同時,他更不希望徐謙這個節骨眼上鬧事,蔣冕一日沒有出京,這個時候鬧事容易節外生枝,可是事情已經發生,就必須處置,如何處置,自然得有個度。

可是坐在楊廷和旁邊的毛紀心思卻是不同,因爲這個王司吏是他的人,至少在內閣裡,王司吏是他的心腹,他才懶得管爲何發生了衝突,現在徐謙打王司吏,就是動搖毛紀的權威,好不容易整倒了蔣冕,他這千年老三成了千年老二,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毛紀陰沉着臉,側目看了楊廷和一眼,發覺楊廷和臉色無動於衷,一副作壁上觀的姿態,心裡就明白了楊廷和此時的想法,他眼睛一眯,卻是已經打定主意,這件事不能善罷甘休,想來楊廷和把翰林們都叫來,有藉此敲打徐謙,給徐謙一個教訓的意思,那麼自己索性就把這事鬧大一些,直接給這膽大妄爲的徐謙一記悶棍!

…………………

又是半夜碼字,一早更新,

第663章 居心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171章 誰可爲第一第424章 兵變第157章 神仙打架,你想做小鬼嗎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678章 內閣人選第528章 一騎絕塵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115章 新任提學的下馬威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16章 家大業大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646章 我們做朋友吧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348章 青天大老爺做主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403章 比一比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351章 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第725章 重賞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193章 面聖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737章 我的天下第329章 皇家第393章 去死第403章 比一比第365章 夠狠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88章 糖衣炮彈第647章 謎團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491章 賊王第690章 炮打紫禁城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490章 窮寇第143章 良善可欺的軍頭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61章 不死不休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682章 救駕第18章 徐家善堂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515章 老狐狸教小狐狸第664章 棄子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567章 回京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757章 你完了第470章 瘋了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91章 班門弄斧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366章 天官來了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758章 公推第75章 讀書好第598章 祭孔第209章 大功一件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635章 暗潮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664章 棄子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299章 六首第449章 吾皇聖明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744章 講道理嘛第738章 使朕無憾第35章 學海無涯苦作舟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470章 瘋了第519章 論功行賞第176章 天子必有父,有父必有母第413章 上頭來人了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87章 難得做好人第669章 入宮第114章 大功第354章 陽謀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248章 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