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殿試

謝正來的目的,確實和謝遷有關,他拿了一沓文章來,交給徐謙,對徐謙道:“家父知道子容近日就要殿試,所以讓人快馬送了些書稿來,子容不妨多看看,對你殿試必然大有裨益。”

徐謙接過書稿,卻是一篇篇策論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謝遷從前的奏疏,比如《論河道疏》之類,這類奏書,都是標準的策論文,只要將裡頭的一些用詞修改一下,就是一篇典型的範文了。

其中有幾份策論文,徐謙看的出來這是謝遷根據近來的時局趕工寫出來的,用的都是臺閣體,雖然時間倉促,卻很是認真。

這些策論文,讓徐謙如獲至寶,雖然不知今年殿試的題目是什麼,可是十有八九,是針對當今的時局出題,當今天下,有幾件大事,一是倭寇逐漸猖獗肆虐,其二是蒙古之患又死灰復燃,其三是廣西民患日甚,其四則是冗員日多,朝廷苦不堪言,除此之外,還有治水、民生等等,不過這些東西,終究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參悟了裡頭的規則,答起題來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徐謙滿是欣喜的請謝正到廳中去坐,喝了幾口茶,謝正笑道:“師弟年少有爲,這一次殿試,定要加把勁,到時候你我同在翰林,相互也有個照應。”

他是翰林編撰,徐謙若是能入一甲,那就是穩打穩的翰林庶吉士,至少也要在翰林呆一些日子,師兄弟確實彼此可以照應。在朝中做官,本來就講究干係,什麼同窗、同年、同鄉之類,但凡有些關係。大家就成了盟友,唯有相互幫扶,纔有大展宏圖的一日。徐謙和謝正既是同鄉,又是同門兄弟,這個關係已經算是極爲密切了。算是半個兄弟也不爲過。

徐謙頜首點頭,道:“自然盡力而爲,但願如此。”

謝正隨即又道:“我這做師兄的,有些話非要不吐不快,你呢,學問是好。內裡呢,師兄也看得出,你並非是個狡詐小人,只是你年紀尚小,有時候爲人處事,未免尚缺些火候。做了官,是萬萬不能得罪人的,望你能收斂一些,不要辜負了家父的殷殷期望,這些話,外人不便提醒,可是我畢竟是你師哥。責無旁貸,自然不忍你得罪人太多,好啦,這些話想來你也不願聽,我今日點到爲止,最緊要的還是殿試,這一次八名考官,都是由宮裡和內閣擬定的,其中有兩個,你不必擔心。一個是翰林學士桂大人,聽說他也已經被點選做了讀卷官,還有一個,乃是都察院的周昌,前者是你的老熟人。自然不多說了,這個周昌,你肯定不認得,此人嘛,乃是我叔父的得意門生,如今忝爲都察院御使,他年紀雖輕,卻是大有可爲,所以此次,纔給了他這個重任,他也算是謝家的人。我說這些,是告訴你,殿試時切莫有什麼壓力,該如何策論就如何策論。”

謝迪乃是謝遷的弟弟,弘治十二年中的進士,後來謝遷致仕,劉瑾便打擊謝迪,讓這位謝二爺的人生多了不少坎坷,直到劉瑾垮臺之後,謝迪纔開始起復,先任江西右參議,今年年初的時,又任河南按察使,前途大有可爲,將來遲早要成一方封疆大吏,既然是按察使,在這都察院裡,稍稍也有些影響力,雖然左右不了絕大部分的言官,可是有一兩個心腹之人卻也正常。

徐謙聞之大喜,道:“若是如此,我心裡也能放心一些。”

謝正便起身,道:“好啦,不耽誤你的課業,你好好用功吧。”

徐謙一直將這位師兄送出去,纔回到房裡,將謝正的事如實向桂稚兒相告,桂稚兒看了謝遷送來的書稿,忍不住嘆道:“你這恩師倒是真用心,這裡頭許多文章,都是臨時寫出來的,他年紀這樣的老邁,卻肯短短几日時間寫出這麼多篇策論出來快馬送來京師,可見他對你抱有很大期望。”

徐謙得意洋洋的道:“這是當然,恩師一向很看重我的,他曾說過,天下讀書人,吾獨青眼徐子容,其餘人等,皆不足爲論。”後頭這句話,顯然是他吹牛,謝遷絕對不會說這種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話。

桂稚兒帶着狐疑,卻還是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更不能辜負了他老人家的美意,你想想謝學士秉燭不眠不歇的爲你寫策論,你就更該用功一些,這些策論,你可要熟讀。”

徐謙點頭,便坐在書桌上,先是拿起一份策論文出來,一字一句朗讀起來,桂稚兒便不好打擾,去拿了一盞燈來,怕徐謙看的久了,熬壞眼睛,因此掌燈到近前,隨後又躡手躡腳端來了一盤早已切好的瓜果,悄悄退了出去。

一連幾日,徐謙都沉浸在策論文之中,從前的八股的知識,恨不得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八股只是敲門磚,如今門是敲開了,要了也是無用,而策論已經關係到了他的前途,自然是巴不得將自己的八股知識全部替換爲策論知識。

桂湘倒是沒有來,本來是早就答應來的,不過他被點爲了讀卷官,就不免要避避嫌疑,雖然和徐謙關係不清不楚,只是儘量保持一些距離,卻也十分必要。

好在他也沒有閒着,亦是蒐羅了往年殿試的一些題目和答卷叫人送來,徐謙畢竟年輕,悟性不是其他人可比,有了這些東西,自己琢磨,竟也慢慢摸到了訣竅,再嘗試作文,水平一日千里。

可見這世上,臨時抱佛腳還是有些用的,其實這一批的貢生,此前都沒有太過關注策論,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這殿試能否力爭上游,就看各人的悟性和資源了,比如徐謙,資源就極爲豐富,有翰林學士和前內閣大學士爲他‘指導’,自然不是平常人可比。

轉眼之間,這殿試已經越來越近,點選的八個讀卷官,在四月十四這一日便入宮了,未來三天,他們吃住都將在宮裡,並不與人接觸,這三天裡,他們將一起磋商出試題,再交由皇帝批准,不過一般情況下,八個讀卷官一旦上了試題上去,宮裡是必定硃批的,絕沒有落空的道理。

不過在東暖閣裡,嘉靖看了試題,卻不由的皺眉,這試題乃是關於流民問題的,眼下大明朝的流民越來越多,朝廷又沒有土地安置,因此了引起了不少的亂子。

爲了這流民的事,朝廷倒也有過不少爭論,現在拿出這個來出題,也還算應景。

只不過嘉靖不喜歡這個題目,他沉吟了片刻,對送題的讀卷官道:“這個題倒還可以,不過弘治年的時候,似乎就有一道這樣的題,現在故技重施,怕是不妥。”

送卷的讀卷官乃是禮部的右侍郎劉希,劉希道:“弘治三年確實有這麼一題,只是現在已過了數十年,再者流民問題關乎國計民生,以此爲題,讓考生們出謀獻策,卻也不失爲好辦法。”

嘉靖搖搖頭,道:“流民固然是關乎國計民生,不過眼下朝廷倒是有一樁大事,卻也頭痛的很。浙江和福建那邊,倭寇肆虐爲患,虐殺沿海百姓,搶掠財物,從弘治年到現在,倭寇越來越多,朕聽說,這些倭寇人數不下十萬,危害甚大,甚至還有倭寇上岸,攻打州縣,猖獗到這個地步,朝廷屢屢下旨進剿,卻是徒勞無功,再這樣下去,卻不是辦法,不如就以平倭爲題,讓考生們出謀獻策吧。”

劉希不由愕然,道:“若是如此,怕是對許多北地的考生並不公平,他們生在北地,大多數人連倭寇都沒有聽說過,讓他們出謀獻策,豈不是爲難?”

嘉靖卻道:“朕聞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若是考生只是一味讀書,眼界不開闊,對天下大事置之不理,朕取他何用?這樣的人,給他三甲就已經不錯。再者說了,治河、流民這樣的題目,國朝已經不知出了多少次,再以此爲題,未免有失公允,這些考生,怕是蒐羅了不少這樣的策論文熟讀,朕要考驗的是考生們的急智,而不是讓他們做傳聲筒,這個題,就這樣定了,愛卿回去和其他讀卷官再商議一下吧。”

劉希無奈,見嘉靖態度堅決,若是會試,皇帝擅作主張,肯定免不了要據理力爭,看現在畢竟是殿試,理論上來說天子纔是真正的主考官,人家非要出這個題,你又能有什麼辦法?於是只得點頭,連忙去和下頭的讀卷官們商量去了。

嘉靖打發走了劉希,不由發出冷笑,他端起御案上的茶盞,慢悠悠的道:“黃伴伴,不要再藏了,出來說話。”

閣外頭,黃錦連忙進來,笑嘻嘻的道:“奴婢在呢。”

……………………………

第二章送到,離月底還有幾天,後頭的大神們奮起直追啊,老虎這個才寫三本書的粉嫩新人眼看就要被人爆菊,最關鍵時刻菊花不保,請大家有票投票,老虎感激萬分。

第561章 某個孩子他爹第465章 徐侍讀巧識奸計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71章 聽徐生員講道理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99章 天子第577章 暖閣爭議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482章 非清非濁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387章 無惡不作、令人髮指第417章 非常時期行非常事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425章 徐謙出品 整人專用第746章 抄家第749章 對決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325章 大獲全勝第34章 和藹長輩第95章 不要臉就不給你臉第385章 誤入白虎堂第32章 老成縣令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424章 兵變第186章 進宮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496章 討倭檄文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150章 陛下昏聵第38章 應考第140章 帝心難測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32章 報復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78章 對決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181章 簡在帝心第357章 死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216章 缺德啊缺德第746章 抄家第152章 龍顏大悅第225章 君心難測乎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398章 慾求不滿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538章 一封詔命第76章 恩師棒喝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275章 宮裡宮外擦屁股第589章 你們都要完蛋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524章 有組織有預謀的搶劫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660章 鼓掌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710章 威懾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261章 十大酷刑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752章 安撫人心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436章 不自量力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621章 天子動怒第193章 面聖第11章 亢奮了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87章 難得做好人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169章 御賜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424章 兵變第153章 展翅高飛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512章 良知爆發第115章 新任提學的下馬威第564章 霹靂總督第238章 嘉靖出擊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32章 老成縣令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626章 勝之彰武第27章 志向高遠第164章 你完了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444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664章 棄子第51章 連中小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