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共享富貴

接下來,嘉靖就顯得輕鬆了,興致盎然地和徐謙寒暄幾句,心裡卻仍在想着徐謙方纔所說的那番話。

他本身對顯貴和官員就帶有天生的疑慮,絕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徐謙的一番話等於是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讓嘉靖久久難以平靜。

“你父親曾在錢塘縣做班頭,縣裡的事,朕只在奏書中知道一些,可是具體是什麼情形卻從未親見,錢塘是上縣,想來很是熱鬧吧。”

徐謙乖乖地給嘉靖嘉靖進行科普,說了一些錢塘的風土人情,嘉靖的目光幽幽,道:“如此說來,那裡不知比安陸好多少倍。”

徐謙心裡想,安陸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怎麼能和杭州府治之地相比?他笑了笑道:“陛下遲早會有機會去看看的。”

嘉靖的臉色卻是陰沉下來,朗聲道:“朕貴爲天子,萬金之軀,豈會輕易做這巡幸之事?”

徐謙吃了個閉門羹,方纔一時疏忽大意,居然是沒有揣摩好嘉靖的心思,這廝和正德皇帝還真是兩個極端,若是正德皇帝,只怕徐謙隨口一句,保證讓他寢食難安,非要跑去江南一趟,可是嘉靖更像是宅男,並沒有四處閒逛的興致。

徐謙乾笑一聲,道:“自然,自然。”

嘉靖的臉色也溫和起來,道:“不過朕雖然自己不能去,卻有自己的眼睛,也有自己的耳朵,別人不可信,可是朕卻還是信你的,從你方纔的話,朕對你更是深信不疑,往後多撿一些新鮮事來告知朕吧,朕不怕煩。就怕被人矇蔽。”

嘉靖所說‘方纔的話’自然是徐謙的豪強理論,可以說,徐謙也是大明朝的儲備幹部,他的父親如今官封錦衣百戶,說是權貴子弟也不爲過,可是徐謙拋棄了‘權貴’的立場,旗幟鮮明地站在嘉靖的一邊,道出了這顯貴官員經商的危害,這對嘉靖來說委實難得。官官相衛的事他見得實在太多,早已麻木,而徐謙反其道而行,讓嘉靖對他的印象提升了一大截。

徐謙嘆口氣道:“只怕學生再難有幾次機會回鄉了,學生並不是不想做這耳目。只怕未來並沒有太多機會。”

嘉靖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是說等你中了會試,按我大明的規矩,地方官員不得在家鄉五百里內爲官是嗎?”

徐謙笑了笑道:“會試在即,學生要加把勁了。”

嘉靖不由呵呵一笑,道:“真要中不了,那也無妨。不過能中自然是好,你父親在親軍,你若是能入翰林,則爲朕之幸也。”

他言裡言外都透着一股子信息。讓徐謙頓感前途光明,徐謙矜持地道:“學生定不負陛下重望。”

眼看天色已經不早,黃錦有些急了,若是再遲些回去。宮門就要關了,兩宮太后若是知曉。非要擔心不可,便是大臣們知道,肯定會藉機牢騷。

嘉靖卻是不急,一邊喝茶一邊和徐謙說話,等到了傍晚時分,堂外的事終於解決了,瑣碎的事也總算告一段落,徐昌連忙趕來向嘉靖拜下行禮,道:“微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

嘉靖親自上前一步將徐昌扶起,道:“徐卿家勞苦功高,不必多禮。”

徐昌誠惶誠恐,道:“卑下謝恩,有事要奏。”

嘉靖笑吟吟地道:“所奏何事?”

徐昌道:“今日捐納銀錢的商賈有兩百三十餘人,多則五百,少則三百,總計籌銀八萬四千餘。”

聽到這個數目,嘉靖不由深吸一口氣,這還只是第一天,第一天就是八萬多兩銀子,幾乎佔了內庫歲入的一成,這斂財的速度實在是令人乍舌,便是國庫的收入速度也及不上一個小小的路政局,這話要是說出去,別人也未必肯信。

徐昌又道:“不過以微臣的預計,這一個月內繳納銀錢的商賈會多一些,可是過了這個月,數目應當會逐漸遞減,有書吏做了粗淺的估計,今年路政局的歲入當在兩百餘萬上下。不過路政局畢竟是草創,許多措施還未真正實施,商賈們仍有不少人觀望,再加上局面還沒有完全鋪開,若是做得好,將來一年的歲入怕是要過五百萬兩。”

“五百萬?”嘉靖愕然,他原本只是想來掙點小錢罷了,有個幾十萬兩,他就已經知足,就算只有十萬兩也沒有低於他的預期,可是徐昌告訴他的數目是五百萬,這個數字幾乎已經遠遠超過國庫一年的銀錢收入了,嘉靖不但驚愕,同時也是狂喜。

他若是知道就這五百萬兩還只是保守的估計,說不定非要瘋了不可,今日發生的事遠遠顛覆了他的認知,等於是給他打開了一扇窗戶,讓他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原來朝廷每年爲了幾萬兩銀子連續舉行廷議爭論的事簡直就成了笑話。

嘉靖忍不住道:“竟有這麼多……這麼多銀子?都是從哪裡來的?朕還是小看這些商賈富戶了。”

他欣賞地看了徐昌一眼,繼續道:“徐卿家做得很好,朕這路政局就託付給徐卿家了,如今路政局干係重大,徐愛卿切要謹記小心謹慎,徐卿不負朕,朕亦絕不負卿。”

嘉靖的一聲囑咐變得鄭重其事起來,當初這路政局只是關係着他面子的問題,可是現在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臉面,而關係到了他的榮辱。

說一千道說一萬道,皇帝是不是好皇帝,並不在於他有多勤政,而在於他能辦成多少事,賑災、用兵、修築河堤,這都是得要用到白花花的銀子,有了銀子,大手一揮就可以做出無數善政,可要是沒有銀子,你便是熬白了頭髮,再如何節省自己的用度,那也是瞎話。、

因此歷來的明君,後世給予的評價大多都會說,某某期間,府庫豐盈,天下鹹安。

嘉靖激動地道:“爾等功勞,朕定不會忘記,若是這路政局打理得好,朕願與爾等共享富貴。”

這一句話或許只是嘉靖的無心之言,許是他過於激動才冒失的說出來,不過卻能證明嘉靖此時的心情。

他看天色不早,隨即笑道:“好啦,朕本想多留片刻,奈何天色將晚,朕要起駕回宮了。”

嘉靖出了路政局,心情愉悅地坐上了在外頭等候多時的步攆,最後深深地看了徐謙一眼,眼睛眯起來,靠在了後頭的軟墊上,似乎又陷入了某種思路。

而徐謙父子目送嘉靖離開,父子二人一直將聖駕目送到極遠,徐昌纔像是做夢一樣,道:“謙兒,想不到這個事真被你我父子辦成了,哈哈……我徐家揚眉吐氣的時候也該到了!”

徐謙顯得榮辱不驚,當然,這只是表面上,心裡也滿是驚喜,他雖然預料到了路政局能賺錢,可還是低估了商賈對官吏的畏懼,也低估了商賈們對穩定的渴望,原以爲這些一毛不拔的人一定不會輕易掏出錢來,至少也需要駐足觀望,或者多考慮一下取捨,誰知道這些傢伙平素提心吊膽得狠了,這時候竟是這樣踊躍。

徐謙道:“爹,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路政局纔剛剛走出第一步,往後的困難還多着呢,路政局辦好了,爹遲早要一飛沖天,要是辦得不好,咱們徐家只能永遠默默無聞,那些御使吃了虧未必會肯罷休,隨時都可能來挑錯,總之以後務必小心一些。”

徐昌頜首點頭,道:“爲父倒是沒有驕傲,只是高興一番罷了,你說的是,萬事開頭難,現在八字還沒有一撇,自然該謹慎一些,現在路政局的事已經越來越多,人手緊缺,老夫打算去山東一趟,好招募一些人手。”

徐謙忍不住問:“去山東?京師不是有大把的人嗎?”

在這方面,徐昌就足以做徐謙的老師了,徐昌呵呵一笑道:“縣裡那些做官的最大的弊端就是任用本地人爲吏,因爲本地人在該縣關係複雜,上頭安排下的事,這些本地的小吏往往陽奉陰違,欺矇上官,這種事,爲父見得多了,咱們既然要做事,這路政局裡頭就必須都是自己人,招募一批山東人來,這些人人在異鄉,對京師舉目無親,能依靠的也只有爲父,因此纔會肯對爲父的話言聽計從,也不怕這些人與別人暗中勾結而陷害我們,總而言之,這京師本地人萬萬招募不得。”

徐謙不由咋舌,他突然想到,老爺子似乎也是他口中所謂的本地小吏,欺負上官對縣裡的事不熟悉,什麼缺德事都做過,這可是血淋淋的經驗,所謂最優秀的逃犯同時也可以是最傑出的警察,因爲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熟知各種犯罪手段。

第644章 情何以堪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329章 皇家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687章 箭已在弦第42章 遇貴人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579章 喜得貴子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254章 國子監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613章 死路一條第220章 王八國戚第331章 風暴第21章 公堂對質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414章 有怨報怨 有仇報仇第228章 有朕親臨第453章 忠臣哪第288章 殿試第578章 殺機第647章 謎團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236章 內閣之爭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180章 三個人第673章 天上真的會掉餡餅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509章 血債只能血償第172章 中了第424章 兵變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316章 平倭第433章 出名了第512章 良知爆發第四百三十九 奸臣第712章 君憂臣辱第412章 王法第117章 天子也傻眼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732章 爭取第150章 陛下昏聵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759章 目標首輔第1章 東窗事發第141章 聖旨下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695章 伏誅第258章 花兒原來是這樣紅的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123章 名利知多少第523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701章 雌威第495章 招討大將軍第632章 鄧大人又威武第645章 平反第205章 翰林第191章 娘娘威武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101章 攤牌第640章 升賞第352章 騰飛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164章 你完了第345章 取而代之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331章 風暴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246章 你知罪嗎第419章 聖旨已下第622章 總督人選第500章 告捷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647章 謎團第441章 皇帝的面子第415章 抄家滅族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630章 新政推廣第593章 如意算盤落空第498章 交鋒有這麼慘嗎第241章 棄子第434章 徐兄請上船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80章 君子篤於親第688章 僞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