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坑的就是張家

義莊有許多功能,不過徐氏義莊的功能只有一項,那就是存放棺材的地方。當然,棺材不會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屍體,大都是一時還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鄉,家人準備運回本土去安葬,或是窮得無以爲殮,只好暫時寄放在義莊之中。

這世上最善事的途徑有許多種,而徐家父子做善事,也算是別具一格,直接做起了義莊善事。

按大明律,義莊是不許在城內開設的,只能到城郊去開辦,不過錢塘縣是繁華的大縣,幾十年前修築的城牆早就不能容納日益增多的城市人口,因此就算是在近郊,也照樣繁華熱鬧。徐家父子在這裡開辦義莊,倒也沒有觸犯明律。

只是這個時代更爲迷信,一聽到義莊二字,頓時就讓人覺得晦氣無比,莫說是現在,就算是在後世,若是誰家附近要規劃一處殯儀館亦或垃圾場,只怕也要發瘋不可。

衆人恍然大悟,得知原來這竟是義莊,自然不免後退連連,生怕這晦氣沾到了自身上。

可是話又說回來,開設義莊,確實是一件善舉,畢竟善人們就算做善事,大多也只是開廠施粥,而死人的事,畢竟沒有太多的人願意去管,錢塘地處津要,經常有客商、遊人橫死,客死異鄉的人又不能就地埋葬,只能暫時先將屍首存放起來,等待家人從千里之外趕來處置後事。

徐謙神采奕奕,一臉憐憫,再三說起自己做善事的心理歷程,什麼路見客死異鄉的人無處安葬,又被客棧擡出來,暴屍荒野,心裡如何掙扎,又如何如何下定決心,最後得到黃師爺的支持,並對他大加褒揚云云。

話說了這麼多,便有一隊僱來的樂手一起列隊出來,徐謙把手一揚,大呼道:“起樂!”

霎時,嗩吶、銅鑼聲驟響,哀樂傳出,悽悽慘慘切切,那婉轉的音符頓時讓人想到那無數人披麻戴孝、如喪考妣的景象,若是再加幾聲震天的慟哭,那就更加完美了。

人羣之中自然夾雜了不少張家的人,張家一直在關注着徐家父子,不過因爲注意力太過集中,卻是沒有想到徐家父子暗渡陳倉,把主意打到了張家對面的荒廢客棧上頭。

客棧已廢棄了兩年,所以是糜費不高,可還是讓徐家父子幾乎拿出了全部的積蓄,而這客棧根本就不需要修葺,直接便可以轉爲義莊,畢竟義莊這東西也不需要什麼裝飾,只需要清掃一下,遮風避雨也就是了。

幾個張家的門子擠在人羣裡,目瞪口呆之餘面面相覷,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這哪裡是開義莊,簡直就是坑人啊。

跑到人家豪宅門口開義莊,真是晦氣。

更重要的是,堂堂張家,這是什麼家世?要是讓人知道門口停放別人的屍體,還隔三差五奏出這麼一段哀樂,經常有披麻戴孝的人擡着棺材往門前走過,這張家還有臉嗎?還拿什麼在錢塘立足?

便是放在後世,一個新的樓盤邊上若是有個殯儀館,這房價也至少得斬掉一半,更不必說這個時代了。張家新建的宅子花費巨大,也不可能說搬走就搬走。更何況,張家要是真搬走了,還不笑掉人家大牙?

所以……

幾個門子互換了一個眼色,正要前去通報,這時候卻有人騎着一匹快馬前來,卻是那穿着護衛裝扮,腰間挎着刀的鄧健。

鄧健今日顯得格外的意氣風發,他最是享受這種萬衆矚目的感覺,此前徐家父子也沒有交代到底做的是什麼善事,不過以他的理解,所謂善事,無非就是施粥而已,自己受了徐謙的授意前來趕個場子,也不是什麼壞事。

可是他意氣風發到了一半,看到前頭人羣雖多,卻都是遠遠躲着,又聽到那陣陣的哀樂,頓時愕然了。

這是什麼情況?

鄧健突然意識到,這個場子不太好趕了。

不過現在受人所託,他只能硬着頭皮勒馬上前,再看這場面,頓時坐實了自己的猜測,他愁眉苦臉,心裡忍不住罵:“若不是爲了十兩銀子的債,鄧大爺打死也不沾這晦氣,罷罷罷,今日索性丟了節操,硬着頭皮上了。”

他揹着包袱上前,隨即道:“恭喜,恭喜,驚聞徐班頭和徐小官人積德行善,小人受人所託,前來送上賀禮。”

說罷,鄧健將包袱解下,卻是露出一塊牌匾,牌匾並不大,遠遠圍觀的人看不清上頭寫着什麼字,不過徐謙卻是很鄭重地朝鄧健鞠躬作揖,正色道:“這等重禮,小人豈敢承受?還請鄧兄回去轉告貴人,就說承蒙青睞,小人愧不敢當。”

徐謙接過了牌匾,連忙叫人掛上,這牌匾懸掛的高度竟還在那黃師爺所書的積善人家之上,格外醒悟,衆人定睛去看,牌匾上寫着:“德善濟世”四字。

好事者們又不禁議論紛紛起來。

“那個送禮之人,瞧他的服色,像是王公公的護衛。”

“不錯,我認得他,此人姓鄧名健,確實是在王公公府上公幹的。”

“姓鄧的自稱是受貴人所託前來送禮,莫非這送禮之人乃是王公公?這姓徐的到底走了什麼時運,竟是連王公公也給他們捧場。”

“方纔那徐小官人稱這送禮之人是貴人,想必就是王公公無疑了。”

“廢話,若不是王公公,爲何要將這牌匾懸掛在黃師爺行書的上頭?此人若不是身份高貴,又怎麼可能壓黃師爺一頭,不用猜,定是王公公了。”

一個善事,居然把錢塘縣地皮上的幾尊大佛都勾了出來,更加撲簌迷離。

徐謙則是叉手看着門臉上的牌匾,心裡竊喜,這哪裡是王公公送來的?根本就是他玩了一手空手套白狼,匾額是他自己定製的,他也沒有說這是王公公相贈,口裡只說是貴人,又只是讓鄧健前來送禮,到時王公公問起來,他抵死不承認就可,就說是鄧健家裡某個長輩贈來,和王公公一點關係都沒有,至於坊間的流言,自然是不足爲信。

不過徐謙和鄧健方纔的一舉一動卻是讓大家對王公公贈牌匾的事深信不疑,於是許多人心裡認定,這裡頭定然還有更多的八卦等待挖掘,一個個興致更濃。

幾個張家的門子已經忍耐不住了,飛快地回了張府前去報信。

街上的喧鬧和哀樂聲,縱是張家是高牆大院,也早已聽得一清二楚,張太公很是煩躁,一開始只以爲是誰家家裡死了人,送葬的隊伍往這邊走了一遭,誰知道這哀樂根本就沒有停止的跡象,反而越來越起勁,碰到這種事,張太公更是煩悶,連忙喚了管事張進來交代,剛要問明原委,便聽到門子飛快來了。

“老爺,大事不妙了!”

“混賬!”張太公勃然大怒。

越是像他這種人家,忌諱就越多,方纔聽到哀樂,現在又有人說什麼大事不妙,張太公已是老臉拉下來,舉着柺杖便要打。

門子嚇得大氣不敢出,連忙道:“咱們張家對門有人開了義莊,還說是做善事,行善積德,以後要收容那些遺棄荒野的……的……”

後頭的話,門子已經不敢說了。

張太公先是愕然,隨即勃然大怒,他現在才明白,這哀樂是怎麼回事了,敢情人家不是路過,而是打算在自家的門前紮根,三天兩頭玩這個?

受了這麼大的刺激,張太公頓時覺得兩眼有些模糊,頭暈腦脹,胸口悶得吐不出氣來,於是連忙捂住胸口,伸出手來艱難地道:“香……香……”

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707章 動粗第敵百零七章 人心不古第403章 比一比老虎求安慰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764章 滿門皆富貴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67章 少年得志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697章 太子千歲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648章 這纔是強大第362章 風蕭蕭兮,君子不立危牆第257章 楊公威武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182章 朋友,你是來賣萌的嗎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402章 高下立判第394章 這纔是牆倒衆人推第151章 打臉第250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76章 恩師棒喝第11章 亢奮了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66章 有點意思了第60章 手眼通天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127章 金錢都是浮雲第740章 拼出一條血路第3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24章 陛下仁德第666章 死鬥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378章 有喜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722章 不簡單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353章 閃亮登場第410章 老子閃亮登場第480章 徐某人妙計求全第287章 嚴師出高徒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46章 年少輕狂第99章 天子第331章 風暴第348章 青天大老爺做主第476章 你敢殺人?第376章 毛紀是豬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293章 抄家滅門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299章 六首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第527章 新政如生意第352章 騰飛第99章 天子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31章 頭昏腦脹蘇縣令第280章 聖德王太后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384章 就是不給你面子第665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488章 宮變第656章 早知今日 何必當初第382章 爭鋒相對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218章 君臣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725章 重賞第481章 亞聖第421章 代天論案第503章 功勞太大第142章 建功立業只在今日第426章 你狠我更狠第33章 誰纔是傻瓜有這麼慘嗎第234章 愛卿所言甚是第748章 送你上路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707章 動粗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253章 拖下去喂狗第289章 有人要倒黴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355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262章 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