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箭在弦上

李固開始的時候胸有成竹,可是現在卻有些焦頭爛額。

本來徐謙就算再伶牙俐齒,李固也有自信能壓住他,畢竟他是上官,徐謙只是個有功名的讀書人,況且把柄又在他的手裡,單單這氣勢,李固就比徐謙要高上幾倍。

誰知徐謙反其道而行,死死咬住李固和謝遷,這令李固很是惱羞成怒,原本他是想抽絲剝繭,將證據一一拿出來,令這姓徐的心服口服,畢竟徐謙身上還有功名,事情若是做得太糙,難免要被人詬病。

可是現在,李固發現已經不可能了。

既然如此,那麼只能動強的。

他嘿嘿冷笑,死死地瞪着徐謙,道:“你身爲朝廷稟賦生,熟知律法,卻煽動你的族人聚衆於此衝撞官府,這一條,又怎麼說?你可知道,衝撞官府已與謀反無異,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李固這一次自然是鐵了心來收拾人的,怎肯半途而廢?此時他終於亮出自己獠牙,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鐗!

那坐在一側的蘇縣令聽到,暗暗皺眉,似乎認爲李固有些過火,這罪名要是坐實,那可是許多人要人頭落地的事。

徐家族人們此刻已經冷靜起來,有人忐忑不安,有人義憤填膺,尤其是那徐昌,目光深沉,心裡有些發虛,卻又勉強做出幾分不屑於顧的聲色出來。

徐謙卻又是嘆口氣。

這傢伙自進了衙堂,總共嘆息了三次,每次嘆息都讓人頭痛不已,徐謙慢吞吞地道:“李大人果然不愧是御使出身,再齷齪的事也能說出個冠冕堂皇來……”

話說到這裡,那坐在一旁的蘇縣令心裡不由想:“李大人固然是再齷齪的事也能說得冠冕堂皇,可是你這徐秀才也是不遑多讓。”

李固皺眉,已經沒有耐心聽徐謙再分辨了,好在徐謙嘴快,不等他有所反應,便立即道:“我徐家既是忠良之後,更是奉公守法的良民,我等進來這衙門並非是衝擊官府,而是謹遵太祖皇帝大誥,前來捉拿你這殘暴不仁的狗官!”

大誥……

若這是一百年前,大誥或許在大明朝還有點威懾,可是現在卻是嘉靖朝,這東西早已成了傳聞的東西。

所謂大誥,乃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爲了從重處理犯罪特別是官吏犯罪,就將自己親自審理的案件加以彙總,再加上就案而發的言論,合成一種訓誡天下臣民必須嚴格遵守的刑事特別法。說穿了,大誥是針對官員的法律,而這明文的法律之中,許多地方驚世駭俗,比如“禁遊食”、“市民不許爲吏卒”、“嚴禁官吏下鄉”、“民拿害民官吏”、“寰中士夫不爲君用”諸如此類。

當然,這東西由於過於超前,又或者是完全與時代脫節,所謂的大誥,最後其實成了一紙空文,後世的朱家子孫們天天高喊要效仿祖宗,官員大臣們也開口閉口便是祖宗之法不可廢,可是大誥的內容對於官吏來說簡直就是反人類的條文,而偏偏這個社會的主宰者本身就是官吏,自然而然將這大誥丟進了廢紙簍裡。

可是現在……徐謙居然祭出了老祖宗的大誥,他如變戲法一樣從袖子裡掏出了一本厚厚的書冊,這是大誥精裝本,在大明朝,雖然大誥這東西是一紙空文,可政治這種東西便是如此,口裡說的永遠和手上做得不一致,祖宗之法雖然沒人理會了,可是一直以來,朝廷照舊大加推廣,若是誰家家裡藏着一本大誥,犯罪可以免罪一等,因此這大誥絕對算得上是大明朝刊印最多的一本書籍,幾乎人手一份,尤其那些地痞無賴、閒雜人等,更是不可或缺,一旦出了事,便立即帶着差役回家取了大誥,死罪可以從輕,流放可以改爲杖擊,總之就是居家旅行,必備良書。

現在徐謙居然翻出了大誥,在這個年頭,在衙門裡拿出一本大誥的人,只怕不是瘋子就是傻子。

徐謙舔了舔手指,捏着書頁翻到了自己要看的地方,隨即昂首道:“李固,你身爲巡按御使,不整飭吏治,反而因私廢公,借用職權,欺壓良民百姓,更爲甚者,竟是喪心病狂,挾持鄉中老人,隨意拷打,大誥中曾言:但有殘暴害民官員,百姓苦不堪言者,可使民拿害民官吏,解送京師,明正典刑!李大人,我等乃是按大誥所言,行祖宗之法,前來捉拿你這害民狗官,至於衝擊官府,簡直就是笑話,都是你的反誣之詞。”

大誥在手,再加上徐謙一陣添油加醋的義正言辭,那些徐家族人們一聽,頓時感覺自己身上籠罩了一層合法外衣,敢情只需要一張口,他們便從衝擊官府的亂民立即就成了義民,果然是秀才一張嘴,指鹿爲馬、顛倒黑白,只要舌頭還在,什麼都可以。

徐謙冷冷地看着李固,而李固此時已經有些凌亂了,其實他並不怕這些人真正拿他去朝廷治罪,這些人可以胡鬧,可是朝廷不會胡鬧,大家都不是傻子,今日若是有人拿着一本大誥就可以去拿着官員去治罪,朝廷若是縱容,那麼這天下數以萬計的官員還有飯吃嗎?這清平的世道,士人們的樂土,豈不是要化爲太祖時人人自危的亂世?

可現在的問題在於,徐謙一番義正言辭,卻是把這衝擊官府的事推諉掉了,這徐謙等於是有了一個合法的名義來‘拿’自己,面對這麼多氣勢洶洶的徐家族人,李固突然有些害怕起來,這些打着大誥名義的亂民若是真的做出什麼過激的行爲來,自己堂堂巡按御使,豈不是要折在這裡?

他正猶豫不定,卻聽到徐謙大喝道:“諸位叔父,諸位兄弟,還等什麼?快拿了這姓李的,押赴京師!”

徐家人頓時喧鬧起來,有幾個年輕大膽的捋起袖子就要動手,李固被這氣勢一嚇,狼狽不堪,連忙大叫:“來……來人……將這些亂民統統拿下,快,統統拿下!”

徐謙在人羣中大聲道:“誰敢拿,誰就是與狗官狼狽爲奸,違反我大明祖宗之法!”

縣裡的差役一時拿不定主意,都去看蘇縣令。

蘇縣令卻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無動於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倒是李固帶了不少人來,原本都在附近歇息,這時聽到動靜紛紛圍上來,數十個差役拔出武器,這才穩住了一些局面。

李固見狀,恢復了一些勇氣,此刻他真正是惱羞成怒,連最後一點臉皮也撕下來,一羣狗一樣的賤民,竟敢對他恫嚇,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固狠狠地抓起手中的驚堂木,用盡了自己的氣力,暴喝一聲:“這是一羣暴民,一羣亂黨,這些人……歪曲祖法,衝擊官府,聚衆鬧事,來……來人,統統都拿下,還有那徐謙,定要枷號起來,快動手,若是有人阻擋,打殺幾個,有什麼事,本官頂着!”

李固是徹底地撕下了遮羞布,原本他也想玩得漂亮一些,可是既然演變成了一場鬧劇,那麼也只有動強,他說這些話也不是沒有底氣,畢竟在他上頭——有人!

差役們聞言打起精神,紛紛拔出刀來要動手。

而徐家族人們一起看向徐謙,徐謙心知這個時候,李大人已經瘋了,一時也不知如何處置纔好,正在茫然之際,這外頭突然傳出一聲陰柔的聲音:“住手,都給咱家住手!”

第210章 共享富貴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529章 空前絕後第164章 你完了第49章 上山打老虎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352章 騰飛第743章 再說一遍第8章 誰是賤役第374章 狠人狠手段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383章 整人第359章 得理不饒人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165章 滾出去第141章 聖旨下第118章 公心還是私心第473章 捅的就是馬蜂窩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616章 情義第424章 兵變第526章 皆大歡喜第693章 萬馬奔騰第23章 坑爹坑隊友第549章 宰人第24章 大人英明第208章 皆爲利來 皆爲利往第158章 一腳踢開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491章 賊王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34章 和藹長輩第321章 廷議第714章 身不由己第247章 該當何罪第276章 有美玉於斯第662章 陰謀得逞第129章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第225章 君心難測乎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531章 鉅變第242章 鳳顏大怒第488章 宮變第603章 拼了第69章 讀書人的節操第6章 坑蒙拐騙纔是致富之道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423章 你死定了第499章 初戰第510章 我說什麼 就是什麼第337章 皆大歡喜第59章 濁流知府第46章 年少輕狂第292章 老子不服第701章 雌威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149章 內閣震動第498章 交鋒第282章 風暴第355章 總督與巡撫第336章 你完了第633章 這是挑釁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689章 有聖旨第262章 恩科第717章 囂張部 堂第28章 張家服軟第716章 你犯事了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124章 是騾子,還是馬第307章 聖旨引發的血案第611章 這裡輪不到他說話第248章 逆轉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136章 一封奏疏第696章 微臣救駕來遲第640章 升賞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162章 欽差大人,不好了第88章 糖衣炮彈第55章 你跑不掉的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367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535章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300章 點翰林第278章 善戰者死於兵 善泳者溺於水第378章 有喜第617章 生與死第21章 公堂對質第314章 賢婿第445章 徐侍讀翻雲覆雨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619章 高升第88章 糖衣炮彈第653章 打的就是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