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掀翻的神龕

宜兒在隨李氏到了明風樓的路上,基本上已經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本來杜子闌帶着御史中丞韓宗人和京兆府尹喬川是上明風樓觀景的,結果景沒觀着,好巧不巧,就看着了樓上的神龕被掀倒在地,別說上面原來供着的長明燈了,就連碗裡的燈油都流了一地。

前幾日長明燈被風吹滅,全府震動之下,處置了好些個人,杜子闌就是做夢都沒有想到,這纔過去兩三天,這回竟是直接連神龕都給掀了。

你說這這事若是府門一關,充其量也就是侯府內院的家事,自查自省一番也就了事,偏偏這次杜子闌身邊卻跟了兩個外人,還是朝堂上的權官!你說跟來的是尋常的官吏那也罷了,偏偏其中還有一個以剛正直言著稱的御史中丞韓大人,這是個什麼主,這可是犯起犟來,在朝堂上連皇帝陛下都敢直言其錯的老頑固!

皇上讓勳貴府邸爲太后點長明燈祈福,青湘侯府這算是砸到點子上了,竟將點燈的神龕給掀翻倒地,還不知死活的直接讓韓宗人給抓了個正着。

韓宗人當即臉色就變了,拂袖就要離府,杜子闌心裡清楚,這要是讓韓宗人就這麼走了,只怕明日朝會,皇上的雷霆之怒就會直接降到侯府之上,他死拉硬拽,好說歹說,就連京兆府尹喬川也上前連連相勸,韓宗人這才黑着臉坐在一旁,等着杜子闌對這事的處理結果。

韓宗人這個人,最是呆板守舊,脾氣臭得像那糞坑裡的石頭,由來信奉御史言官當以死諫名留青史的教條,向來是什麼人的帳都不買,只要讓他揪出錯處,必然是直參到底,是以朝中官員都對其是畏避三分,平日裡他也從不與人親近交好,每日不是上朝便是回府,正常的應酬之類更是一概全無,他已快至知天命的年紀,卻未曾娶妻生子,用他的話來說,他乾的都是得罪人不討好的事,難免會有權貴對他打擊報復,爲了不禍及家人,令他心無旁騖,是以早已立誓終身不娶。

這樣一個人,平日裡杜子闌哪裡和他有什麼交情?要不是今日雨勢來得急,他純屬好心邀其進府避雨,哪裡又會鬧出眼下這無法收拾的局面?

杜子闌自在那懊悔不已,可是即便他悔青了腸子,卻於事何補?這長明燈的事眼看是要鬧大了,消息卻是捂都捂不住,很快就傳到了老夫人林氏那裡,於是乎林氏親自上了明風樓,讓人請了各房的夫人小姐過來,看這陣勢,卻是要親自過問這事了。

宜兒隨李氏上明風樓的時候,各房的主子,除開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以及各房外出未歸的少爺外,只有五房因爲五夫人賀氏有孕沒有到場,其他人卻是全都到了,就連向來不曾露面的二房兩位姨娘都在屋外候着,各自臉上都有些惶惶不安。

因爲事關重大,又涉及侯府內院,喬川原想避嫌,去明風樓外候着的,可韓宗人擺明了是要看杜子闌身爲青湘侯,究竟要如何處理此事,所以坐在原地根本沒有要避開的意思,喬川無奈,也只得隨他坐在了原地。

杜子闌心裡清楚,這事既已被韓宗人得知,以他的性子,只怕一紙奏章上達天聽是免不了的,爲今之計,也只能嚴肅處理了此事,讓韓宗人看到侯府對此事的重視,表明此事只是下人憊懶疏忽所致,絕非是侯府對皇上,對太后不敬。是以韓宗人要坐在一旁聽審,他到是有些求之不得。

五房的老爺只有杜子闌一人在場,他又是青湘侯府正經的侯爺,這事老夫人雖然也坐在一側,可自然應該由杜子闌負責審理。

首先便是負責照看長明燈的小丫頭,據她說,她只是出去出恭,前後不過半刻鐘功夫,回來的時候就看到被掀翻的神龕,當時這小丫頭也被嚇慘了,六神無主之下,只得慌慌張張的去了四夫人那回稟,誰曾想就這般巧了,這時候偏偏遇到杜子闌領着韓宗人喬川兩位大人上了明風樓。

這小丫鬟看護長明燈不力,杜子闌當即讓人將小丫頭先拉出去杖責五十,以儆效尤。

接下來很快就搞清楚了這神龕究竟是誰弄倒的了?只是這結果多少讓杜子闌有些措手不及。

有丫鬟回稟說,事發前,曾看到五少爺杜柯進了明風樓,待了盞茶的功夫才慌慌張張的跑了出去。待到將五歲的杜柯提上來時,小傢伙顯然也感到了屋內的氣氛不對,面對杜子闌神色俱厲的質問,杜柯癟了癟嘴,想哭,被杜子闌一聲厲喝,硬是將哭聲給嚇嚥了回去。

事情很快就搞清楚了,那神龕還真是杜柯給弄倒的,他進明風樓是要找他養的那條西施犬,屋子裡沒尋到,又聽見供桌下面有聲音,就鑽進桌子底下去找,結果起身的時候就頂翻了供桌神龕,爲此,他頭上現在還被撞了個大包未消呢!

杜子闌是怒不可遏,他是怎麼也沒想到,這到頭來,闖下如此大禍的竟然是他最爲寵愛的小兒子。

杜柯只有五歲的年紀,正是孺子小兒,少不更事,掀翻爲太后娘娘點着長明燈的神龕,這事往小了說是小孩子調皮不懂事的無心之過,可是往大了說,這事就大了去了。關鍵還在於,旁邊還坐着一個以直言進諫,糾察百官爲己任的御史中丞韓宗人,這事哪裡能大事化得小的?

“孽子!”杜子闌大聲吩咐道,“來人,將這孽子給我捆了,送京兆府查辦。”

喬川有些頭疼,他身爲京兆府尹,真要讓杜子闌將杜柯送去京兆府了,要他如何來處理此事?可是韓宗人在邊上坐着一言不發,倘若他尋了私情,不走這正常的程序,只怕這小老兒明日就敢一紙奏摺連他都給一塊給參了,當下左右爲難,不禁朝着韓宗人望了過去。

卻說聽到杜子闌要綁了杜柯送京兆府,四夫人魏氏大驚失色,撲上前去將杜柯護在懷裡,哭道:“侯爺,柯兒才五歲,哪裡懂得什麼?一時頑皮,也是有的,侯爺若真要罰,就罰妾身吧,是妾身沒有教好他,沒有看緊了他,都是妾身的錯。”

餘人也紛紛上前勸說,杜子闌見韓宗人面無表情,未作表態,當下哪裡敢鬆口,狠了狠心,厲喝道:“來人,將夫人拉開,這孽子闖下如此彌天大禍,我又如何能姑息了他,如何敢姑息了他?”

一直坐在上位的老夫人此時用力一巴掌用力的拍在桌上,大聲道:“行了,不要吵了。”

老夫人雖久不理事,但威嚴尚存,這一聲斷喝,立時讓屋子裡的各種聲音都給安靜了下來,林氏顫巍巍的站了起來,單嬤嬤連忙上前要扶她,卻被她伸手給推開了,她立起身,先看了一旁的韓宗人一眼,慢慢的上前將杜柯從地上拉了起來,這才道:“不過是個孩子,調皮搗蛋犯下的無心之錯,老四你這是想要幹什麼?大義滅親麼?我告訴你,我的孫子你不要,我來疼,今日誰敢捆他,就先把老婆子我給捆了再說!”

杜子闌垂了頭,不敢爭辯,只輕聲道:“可是,母親……”

林氏哼了一聲,道:“別說了,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翻了神龕,弄熄了給太后娘娘祈福的長明燈,這是我們侯府犯下的錯,皇上要懲要罰,我們不敢置喙。可是你是堂堂的青湘侯爺,你是做父親的人了,有什麼事,自然該是你,該是我們整個青湘侯府去擔着,哪裡有爲求一夕之安,推一個五歲孩童出去受過的道理?”

杜子闌低頭應是,不敢再說。

四夫人魏氏見老夫人出了面,鬆了口氣,又忽然間想起了什麼,抓了杜柯的手問道:“柯兒,你那西施犬不是幾天前就走掉了麼?你怎麼會跑到明風樓來尋它的?”

杜柯是被嚇住了,眼圈有些紅,伸手揉了揉眼睛才小聲道:“是一個傳黑裙子的姐姐告訴我說,我的小白在明風樓的。”

原本在杜柯身邊侍候的一個小廝連忙跪在地上,道:“那位姐姐奴才認得,是秋霞閣的佩蘭姐姐。”

第205章:譚世子第194章:真相?第261章:應對第361章:賞人第97章:上船第234章:水車第293章:商議第181章:反應第35章:請柬第323章:明月第5章:涉險第157章:舊案第227章:難產第213章:主事第100章:紅薯第281章:洞房第186章:纏綿第54章:峰迴路轉第245章:欠條第194章:真相?第335章:元宵燈會第21章:捨身第31章:朱氏由檢第326章:置氣第341章:擇路第393章:憑啥第62章:爭執第388章:生疑第11章:再見雲玹第424章:江南第143章:龍陽第429章:故人第371章:反轉第195章:委屈第253章:教人第233章:宛茗郡主府第324章:婚戒第203章:鞭撻第187章:皇后娘娘第72章:三間鋪子第110章:濺淚驚心第77章:後覺第228章:產房第227章:難產第67章:驚喜第187章:皇后娘娘第34章:上門第80章:春芸第246章:斷手腳第69章:老夫人第421章:把式第250章:郡主金安第8章:明風繡樓第364章:拿人第17章:山雨欲來第419章:廬鉿堡大捷第238章:送行第220章:過禮第373章:送嫁第401章:京變第186章:纏綿第122章:疑竇第130章:寧國公府第335章:元宵燈會第185章:懿旨第201章:杖刑第360章:說媒第335章:元宵燈會第50章:求救第153章:驚聞第79章:賞人第250章:郡主金安第350章:請辭第105章:雲平長公主第209章:鄔宜第404章:鉅變第47章:惡事第83章:鬧劇第164章:不請自來第310章:天價第6章:橫禍第416章:重逢第228章:產房第63章:知府千金第409章:節外第289章:過繼第256章:金蟬脫殼第403章:新人第95章:喬府請宴第80章:春芸第70章:認親第351章:靜養第283章:早膳第111章:不速之客第328章:知音巷第149章:宜藏館第397章:立威第400章:苗西戰事第383章:傷懷第22章: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