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傳sodu
王況話說一半就停了下來,實在是他的話還沒說完,朝堂上就已經亂作了一團,而他品級還不夠資格坐得離李世民足夠近,中間隔了好長一大溜的大佬及那些還不夠格成爲大佬但品級比自己要高的官員呢,比如說蒲熙亮就是比王況高那麼一點,有那麼多人擋在前面七嘴八舌的,王況可不願意費那個勁去扯着嗓子喊,一個是浪費體力,另一個大聲說話是對領導的不敬。
倒是沒想到,他這一停,正在組織着下面該怎麼說,才能既給李胖子一個教訓,又不打擊了他編寫《括地誌》的積極性的時候,本該是李胖子陣營,不管怎麼着按情理來說也應該是保持沉默的閻老頭卻跳了出來,旗幟鮮明的站在了他這一邊。
這讓王況很是有點詫異了,讓他對閻老頭的爲人有了新的認識,看來,畫如其人,這話說得不是沒道理啊,閻老頭如果不是有閻立本這尊畫壇大神的兄弟遮擋了他的光芒的話,這時候他的名聲恐怕是更爲響亮得多,而閻老頭在歷史上並無惡評,至少王況沒見到過,說明什麼,說明這老頭是個學術型的人才,只認個理字。
連坐,這倒有點意思了,既然閻老頭跳了出來,那麼說明哪怕將這個曹四門拍得稀爛了,事情還是在可控的範圍內。無論李胖子再怎麼不得百官的喜,但他在這朝堂上肯定是不會只有曹四門這一隻腿的,最起碼,三五隻總該是有,這世上,每個人處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環境和背景下,對同一件事情就會有不同的判斷,真正的英雄所見略同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只能說是在大致方向上是相同,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所以,有人會主動的投懷送抱投入李胖子的陣營並不希奇,李胖子也不會笨到將主動投靠的人給拒之門外了。曹四門跳出來後,閻老頭也跳出來反拍他一把,卻沒見李胖子陣營的還有人出來說話,可見,曹老頭當是已經在李胖子那失去了威信了,也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也是啊,自己三番五次的讓他針對自己的計劃流產了,換誰也不甘呢?李胖子對他的信任肯定要大打折扣,曹老頭對自己也就更加的恨之入骨,這也恰好能解釋一個智囊,爲什麼會在今天作出這麼不智的舉動來,那是腦門被衝暈了哦。
王況所料這次倒是沒差,曹四門今天確實就是利令智昏了,尤其是石像事件,人跑了,又沒研究個結果出來,李胖子對他已經很是不滿了,然後呢,白眉和尚又在池州現了下身接着就不知所蹤,曹老頭派去池州的人也是無功而返,就更讓李胖子失望。曹老頭不怨恨王況怨恨誰?
但凡人一不如意,潛意識裡總是會把責任從自己身上推個乾乾淨淨的,這一點王況身有體會,後世多年的不如意,他原來也是怨天尤人,後來發現還是自己性格的問題,是自己從小獨立慣了,自己做自己的主慣了,所以受不得約束,尤其是不如自己的人爬到他頭上更讓他難過和壓抑,所以在職場上是屢戰屢敗,而這個性格已經是骨子裡深刻了的,即便他後來再是注意,但只要導火索一出現,火藥桶還是馬上就能點燃。
就看王況現在,還是不喜歡受到約束,就是怕約束所以纔不喜歡呆長安,而願意躲在建安當土皇帝就知道,哪怕是又經歷了十幾年的磨練,還無法完全的改了。也幸虧王況運氣好,是碰到李老二肚量不小,能容人,要是晚上個三四十年穿過來碰到武媚娘,王況註定又是一個悲催的解局。
曹四門眼下就是如此,出了問題,自己失敗了,就將過錯全怪到別人頭上,試想,他如果不去對付王況,又怎麼會有眼下的失敗呢,凡是有果就必有因。
曹老頭萬萬沒想到,就連閻立德也跳了出來,本來他參王況,就是抱着不打倒你也要讓你惹一身傷的念頭來的,自己所參的是實情沒錯,可他也不笨,如果皇帝要保王況,只要說一聲黃大是奉了他的口詔出兵的,皇帝的口詔,皇帝說有那就是有,沒法子去求證的。
但這麼倒沒什麼,只要他參上一本,只要皇帝聽到了,這就是他的目的了,哪怕是黃大毫髮無損,只要在皇帝的心裡留下了黃大是個不安分的主的印象就成,有這個印象,以後再慢慢的一點一點加深,最後來個雷霆一擊,不怕你建安縣伯不倒!
現在好麼,自家主子的泰山都跳了出來反對他,甚至於連反坐都提了出來,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出路就只有兩個了,一個是徹底的扳倒王家二郎,另一個就是他自己要被反坐,背上他參黃大和王況的罪名。曹四門心裡頓時是一陣的絕望,自己,真的窮途末路了麼?老天不公,不公啊!
然而還沒完,就在李世民喝問的時候,紫宸殿外又是一聲喧譁,隨着聲音越來越近,朝中大佬們也都聽到了:“報!東瀛再捷!”
這下就連李靖也淡定不起來了,剛剛的大捷,那是昨晚就到長安了的,自己刻意的安排了他們今日報進宮來的,作爲大唐軍神,在時間上的算計自有他的獨到之處,將所有事件全盤考慮之後,也能大概的推出有跳出來的人應該是大致什麼時候跳出來,這個倒不難,換做是王況,如果也是在朝堂上一呆就是十幾年,在摸清了皇帝的脾氣和習慣,摸清了朝中各大臣的性格,也能推算出來,不過沒李靖那樣能拿捏到恰到好處而已。
這一次的捷報,李靖並不知道,可以說,這是個完全的剛剛新鮮出爐的捷報,剛到長安,就直接送進宮來了,兵部的官員也不是省油的燈,老尚書說要捷報什麼時候報上去會有效果,他們記在心裡,好麼,又來一道,這連續兩道的捷報,分量只能重不能輕!所以,不用李靖去刻意交代,他們也知道這一道捷報上來,肯定是對自家尚書有利的,那還等什麼,直接報上去!
“……計有石見,長門,周仿,備前,備中,備後等二十三部族俯首稱臣……”大佬們都已經麻木了,聽來聽去,只聽清了有二十三個倭人部族俯首稱臣這一句。王況呢,只聽到石見二字,腦袋一陣的暈乎,石見這個名稱這會就有了?
這個捷報非常的簡練,是建州水軍直接上報的,能統領水軍,又是世家出身的王霖泊腦子也好用,知道琉求國主上賀表了,那麼所有的對建州水軍不利的因素就消失得乾乾淨淨了,所以這個捷報他報得速度那是飛快,不再通過建安鎮將府了,而是兵分三路的報,一路上報長安,一路上報建安,一路上報家裡。該怎麼做他心裡有數,這時候,顧不得什麼越級不越級,王縣伯在長安,王縣伯就是建州的靈魂,是建州水軍之所以能成軍的關鍵,所以,一切都要以將王縣伯的利益最大化爲前提,這是王況出發後,建州上下一致的意見。
這些部族首領都在押解進京的路上,如故不出意外,在近江首領到長安後沒幾天,也該都到了。這時候的大唐和東瀛,那是敵對雙方,你投降了也是俘虜,沒什麼好優待的,尤其是建安縣伯恨了倭奴入骨去,那這一路上,這些個平日裡養尊處優的部族首領就別想好受了。
如果說,前面的捷報讓朝中上下差點當機,這一下,包括了李世民在內,那是全都徹底的當機了,有沒搞錯?五百兵,只出二百多,用倭奴爲炮灰,就一舉拿下二十三個部族?這個仗打得也太輕鬆了罷?
李靖是最早回過神來的,他清了清嗓子,藉此平復心情,問那個呆呆的手拿捷報的黃門:“再念一遍,我建州水軍傷亡多少?”這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一個久經殺陣的兵士,比起一個沒上過陣的將軍還管用,如果能在這一仗後,保留最多的兵士,那麼,以後就是大唐軍隊的寶貴財富,這樣的一個兵士,你就是拿滿滿一車的銀錢來和李靖換,他也是捨不得的。
“李相公,沒,沒傷亡,只有一個輕傷,據說還是站在他前面的兵士立功心切,拔刀太急,沒注意看後面,所以,胳膊上被削了一下。”
只有一個輕傷?還是被自己人不小心誤傷的?沒人敢相信,都懷疑這個捷報是不是造了假的,尤其是曹老頭,一聽這話,彷彿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喊了起來:“假的,一定是假的。”
王況微微一笑,沒作答,倭奴的戰力如此的不堪,本就是在他的估計範圍內,那些個遣唐使,到了大唐後說是家族武士,但王況卻知道,他們穿得戴的,無不是集合了全族之力湊起來的,東瀛是產銀產金沒錯,但除此而外,其他確實極度的貧乏,尤其是還處於半原始氏族社會的倭奴的生產力,依據王況估計,兩三個成年倭奴所創造的社會物資價值,還不如一個建州孩童都不是沒有可能。
“陛下,臣再請參曹四門謊報軍情連坐!”閻老頭原本聽了這個結果也是不大相信的,但他眼尖,回頭掃視的時候看到了王況的微笑,王二朗笑了,這什麼意思,這軍情肯定是真的!得,既然已經和曹四門撕破臉了,那就乾脆徹底一點,於是,他又加了一句。
“你,你胡說,某並沒參王縣伯謊報軍情……”曹四門這下一跳老高,連坐這個詞在他耳朵裡已經是個堊夢,一聽就起了條件反射。一個謀逆不臣之心就足夠他喝一壺的了,再加上這麼一個謊報軍情連坐,如果放在前朝,九族都誅好幾遍了,本朝雖是輕易不動用誅連,但卻是可以流徙千里,如果一切是真,自己曹門一族,從此就要去那蠻荒之地,再沒崛起之日。
許多人也都在回過神後看到了王況的微笑,這時候對曹老頭也紛紛的鄙視起來,還著作郎呢,敢說不敢當,算哪門子的大丈夫?於是就有人呼喊到:“陛下,臣可爲閻工部爲證。”有一個帶頭的,就有兩個,三個跟着附和的,最後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咬定了,曹四門當着陛下的面說那捷報是假的,就是屬於變相的參奏。
李世民也看到了王況的微笑,於是問王況:“王璃,卿可敢接?”這是問王況有沒把握呢。鵝滴乖乖,陛下這是什麼問話?難道說王況如果不敢接,那麼就許他不接?陛下對建安縣伯也太寵了罷?
沒有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帝王心思,猜不透!只有王況大約摸出了一點,自己可以說是李老二看着成長起來的,李老二看着自己一步步的從一個不名一文的白身到今日的成就,不難排除李老二自己未嘗沒有成就感,這感覺王況也有過,每次看着二子,也就是王冼一步步的成長起來,他心裡的自豪感也會越來越強,所以,王冼就是他的逆鱗,誰也碰不得。難道自己在李老二心中,也如同王冼在自己心中一樣的地位麼?
這讓王況有那麼一刻有點感動,甚至羞愧,因爲他現在還在打着要將武媚娘打倒的心思,如果是武媚娘倒也罷了,不管出發點如何,但從結果上來看,歸根到底王況是爲李家皇朝而打的,可關鍵是王況這時候腦海裡竟然閃現出長孫皇后一彎腰時兩團雪白的風情,那回頭時的無奈和遺憾來,那無奈和遺憾,頗有一種“我生君未生,恨不逢君未嫁時”的感覺(原句改了改)。
甩了甩頭,王況又揉了揉太陽穴,將這些個不合當前場景的念頭全甩出去,定下心來道:“回陛下,璃接了。”接了,那就是說,如果這個軍情只要有一點點和事實上的大的出入,王況就得爲黃大扛起謊報軍情的罪來,那麼他的縣伯爵位可能就此不保,而如果沒有什麼出入,曹老頭就要背上謊報軍情的罪名。兩個人,必須倒下一個了。
“好!”程知節出人意料的喊了聲,衝王況豎了豎大拇指,一個肯爲下屬承擔的上官,那就是好上官,別人程知節或許瞭解的不多,但對黃大,他可是一直在關注的,甚至可以說,黃大的不得升遷裡面,也有他的努力,他不想這麼好的苗子因爲快速的升遷而消磨了鬥志,黃大畢竟是白身出來,突然富貴臨身,很難做到那些世家子一樣已經富貴慣了的不以爲意來。不升黃大,也是對他的一種愛護。
黃大能做到無傷亡而輕取東瀛,老魔王和尉遲敬德這些對黃大加了很多關注的人是信的,而且,自家小子不也說了麼,二郎說,那倭奴就像小螞蟻一樣,大唐甚至都不用派兵去,只消得派些稍加訓練的青壯過去,只要帶足了給養,配齊了刀兵,一樣輕鬆捏死。這話他們是有一半信的,既然青壯都能做到,大唐軍士就更能做到了,而且還有黃大這員猛將在!
當下,老魔王一舉笏板,尉遲敬德和秦瓊向來和老魔王一起,三人基本上都是同進退,只有局勢不明朗的時候,纔會留一人下來以做應變的。這時候的局勢已經是很明朗了,二郎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只有那個曹老頭,已經是方寸大亂,變蠢了看不出來。老魔王一舉笏板,另外兩個老傢伙也舉了笏板,齊聲奏道:“陛下,吾等願同建安縣伯一道,接下這反坐了。”也就是說,他們要和王況一起,接下這個反坐,不過放到他們身上,如果王況有罪,就是連坐了他們。
三架馬車一帶頭,其他的武官在李靖的默許下也紛紛表態願意和建安縣伯一起接了這反坐。甚至蒲熙亮也站了出,義正詞嚴的接了下來,這下衆臣對蒲熙亮是紛紛刮目相看,難得,蒲少匠竟然也有這分血性。
事已至此,局勢已經徹底的倒向了王況這邊,就連李靖袍袖裡的琉求國主的賀表這時候上不上都已經無關大局了,那麼多的官員爲王況背書,已經讓王況立於不敗之地,哪怕是那軍情真的是謊報了,所謂法不責衆,李世民再有魄力,也是不能處罰一絲一毫的,頂多訓斥幾句了事。
“陛下,琉求國主奏。”直到此刻,李靖這纔不慌不忙的將袍袖裡籠得都溫乎乎,熟得不能再熟的賀表掏了出來,遞了上去。
老魔王盯了李靖一眼又看一眼王況,再和秦瓊互相對視了一下,約略明白了些,暗道,某就說呢,你老小子怎麼半天沒個動靜,原來埋伏了這麼一手?既然是琉求國主請奏,那必定是對二郎而言是好事,對曹四門而言是壞事了,再看長孫無忌,竟然也是似乎鬆了那麼口氣,不由暗罵,老狐狸,定是事先得了消息了,不行,某回去要好好寫封信去訓一訓自家小子了,同在建安,怎麼人家長孫煜能做到的,你程處亮就做不到?再要這麼浪蕩下去,那就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