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0590章 俞龍戚虎

鞏婷問道:“子濤,虧你還是在城關鎮長大的人,難道不了解舊城牆的歷史嗎?”

陳子濤搖頭道:“真不瞭解,從小時候記事起,就知道舊城牆是被封閉起來的,誰也不許上去,只記得十多年前建造縣領導住宅區時,好象拆了一點舊城牆,當時還引起過一場爭論。”

林丹英指着鞏婷道:“關於城關鎮舊城牆的資料,都裝在她的肚子裡,因爲她是業餘研究舊城牆的專家哦。”

又是業餘,又是專家,陳子濤笑了,忍不住伸手在鞏婷的肚子上摸了一下,“姐,你把你肚子裡的學問倒出來吧,要不然,我幫你壓出來也行。”

笑了笑,鞏婷道:“有明確的文字記載的資料顯示,舊城牆的最早歷史,可以上溯上四百二十六年前明朝嘉靖的一五五八年,那時的城關鎮僅是一個小村落,只有九戶人家,所以城關鎮的第一個名字就叫九戶莊,據地理地質資料記載,當時的九戶莊離海岸線只有六華里,有一條名叫通川的小河直通大海,所以城關鎮當時又叫通川村,當時的城關鎮既是一個小漁港,又是通向內陸的交通要塞。”

“城關鎮的四面舊城牆分四次建成,東面面向大海的那段舊城牆又叫俞牆,俞是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姓,因爲東面面向大海的那段舊城牆就是他主持下於一五五九年開始興建的,俞大猷字志輔,又字遜堯,號虛江,今福建泉州晉江人,他是明代抗倭名將,軍事家、武術家、詩人、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幾乎都在與倭寇作戰,戰功顯赫,他所率領的俞家軍甚至能將敵人嚇退,與另一個抗倭名將戚繼光並稱爲俞龍戚虎,掃平了爲患多年以及趁機作亂的僞倭寇。”

“俞大猷雖然戰功累累,卻經常被彈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領軍功,但俞大猷卻從來不會計較,仍舊全力打擊倭寇,俞大猷還曾創立兵車營,設計創造了用兵車對付騎兵的戰術,他曾官授平

蠻將軍,死後被追諡爲武襄,生前著有《兵法發微》、《劍經》、《洗海近事》、《續武經總要》等軍事、武術作品,後人將俞大猷生平所作詩詞等編匯成《正氣堂集》。”

“俞大猷早期拜王宣和林福爲師學習《易經》,得到蔡清的真傳,後又拜趙本學學習用《易》推演出來的兵法,俞大猷曾經說兵法術數從五起,猶如人身有手、足、頭五體一樣,雖然領有百萬之衆,但可以使他們協調一致、合爲一人之用,之後又跟隨李良欽學習劍術。[1]  俞大猷家裡雖然屢告貧乏,但他卻意氣自如,父親病逝後,俞大猷放棄學業,繼承了百戶的世襲職務。”

“明嘉靖十四年即一五三五年,俞大猷中武舉人,被任命爲千戶,守禦福建金門,這裡的軍民常無事取鬧,告到公庭,難於治理,俞大猷採取教化的方法,誘導他們以禮讓爲先,於是訴訟也就停息,當時倭寇屢屢作亂,俞大猷從此開始了征戰倭寇的人生之路。”

“嘉靖三十五年即一五五六年,明朝廷特地任命都督劉遠爲東江總兵官,兼職管轄蘇、鬆諸郡,治理倭患,但劉遠卻毫無作爲,在朝中大臣的爭取下,俞大猷得以代替劉遠爲東江總兵官,不久之後,俞大猷擊敗西庵、沈莊及清水窪一帶的倭寇,明朝廷恢復俞大猷家世襲的特權,同年俞大猷大破徐海倭寇,浙西的的倭寇被徹底平定,但沿海的倭寇依據險要,與官軍抗衡,官軍將其圍困,而難以攻克,此時作戰勇猛的狼兵、士兵都已遣散放歸,而從四川、貴州調集的麻寮、大剌、鎮溪、桑植六千名士兵剛到,俞大猷乘大雪天,四面攻擊舟山倭寇,倭寇拼死作戰,殺死了士官一名,各路官軍愈益爭先,衝上去焚燬了敵人柵欄,倭寇死亡甚多,逃出來的也被殲滅,舟山倭寇被官軍掃平,俞大猷以戰功先後升任都督僉事、署都督同知。”

“嘉靖三十七年即一五五八年,俞大猷與戚繼光合兵對盤踞岑港

的倭寇展開猛烈的進攻,倭寇雖然死守,但終於抵擋不住,造船從岑港轉移到柯梅,俞大猷和戚繼光趁機追擊,擊沉倭船一艘,其餘倭寇於是流竄到閩、廣一帶,俞大猷先後殺倭寇四五千人,幾乎平定倭患,但是由於官軍將倭寇圍攻一年不能攻破,胡宗憲覺得讓胡宗憲覺得倭寇出走更有利,於是暗地讓敵人逃跑,並不督兵追擊,御史李瑚就此事彈劾胡宗憲時,胡宗憲卻將罪責推到俞大猷頭上,皇帝大怒,下令逮捕俞大猷,再次剝奪他的世襲蔭庇的特權。”

“同年年底,俞大猷攜家暫居九戶村,個人出資修建城牆,動員當地民工一千餘人,歷時三個月又十七天,修建了一條面向大海,寬八米高十米長一千七百餘米的城牆,這就是城關鎮舊城牆的由來,後人爲了紀念俞大猷,就將城關鎮舊城牆的東段稱爲俞牆。”

“俞大猷是一位廉潔的將帥,對部下頗有恩惠,數建奇功,名震南部疆土,而巡按李良臣以奸貪之罪彈劾他,兵部堅決爲其辯誣,皇帝詔令俞大猷回原籍聽候差遣,後來起用爲南京右府僉書,未及赴任,後又以都督僉事出任福建總兵官,一七七九年病故於任上。”

陳子濤看着鞏婷和林丹英道:“我只聽過戚繼光,這個俞大猷我知道得還真不多。”

林丹英道:“這就叫書到用時方恨少,按年齡算起來,俞大猷比戚繼光大二十五歲,應該是戚繼光的長輩呢。”

鞏婷道:“不熟悉俞大猷沒關係,他生平還喜歡寫詩,他自己曾說,欲寫心中無限事,不論工拙不論多,你只要記住俞牆和這兩詩,就能記住俞大猷了。”

陳子濤道:“姐,你接着說說戚繼光吧,我小時候聽說舊城牆與戚繼光有關,應該不會只是傳說吧。”

鞏婷點頭道:“城關鎮舊城牆的北面和南面都是戚繼光修建的,但他修建城牆是在一五七八年,整整比俞大猷晚了二十年呢。”

(本章完)

第一卷_第0028章 四處碰壁第五卷_第0604章 酒後真言第四卷_第0467章 咱倆同喜第一卷_第0026章 泡妞三招第二卷_第0168章 政治婚姻第四卷_第0524章 特殊原因第一卷_第0114章 這一點點第五卷_第0595章 綜合改革第三卷_第0439章 有大問題第五卷_第0672章 不嫌事大第二卷_第0156章 繼續偷聽第一卷_第0031章 縣長駕到第五卷_第0645章 公安改革第五卷_第0650章 諸多大事第一卷_第0077章 這老孃們第五卷_第0630章 非常事件第六卷_第0774章 有個能人第一卷_第0010章 美女養眼第五卷_第0594章 酒是好酒第一卷_第0126章 打馬虎眼第五卷_第0702章 自建電廠第五卷_第0718章 終於露餡第四卷_第0467章 咱倆同喜第二卷_第0279章 人到天州第五卷_第0583章 老候上套第一卷_第0041章 上面有人第三卷_第0314章 咱得反擊第五卷_第0661章 一個考驗第一卷_第0043章 成果被搶第二卷_第0219章 兩全其美第四卷_第0490章 錢從哪來第四卷_第0509章 大功告成第五卷_第0717章 豐富多彩第一卷_第0016章 將計就計第六卷_第0737章 上經濟課第二卷_第0239章 還想吃嗎第二卷_第0197章 計劃生育第三卷_第0381章 車上偶遇第二卷_第0277章 努努力唄第三卷_第0431章 三堂會審第六卷_第0769章 良計妙策第一卷_第0124章 幫個倒忙第五卷_第0725章 偶遇三叔第一卷_第0063章 如此開會第四卷_第0531章 兩腿走路第四卷_第0468章 蹬鼻上臉第二卷_第0159章 人事調整第五卷_第0593章 這叫界迎第二卷_第0198章 全家光榮第五卷_第0647章 這忙要幫第二卷_第0150章 災後調查第一卷_第0065章 陷入危機第四卷_第0520章 非啥即盜第四卷_第0482章 第一桶金第五卷_第0730章 官大一級第六卷_第0738章 不許跑了第三卷_第0429章 赤誠相見第二卷_第0240章 算是默認第四卷_第0510章 付封口費第四卷_第0557章 因私請假第四卷_第0499章 扛就扛吧第二卷_第0188章 釣魚溜杆第二卷_第0244章 繼續解釋第二卷_第0179章 政策問題第二卷_第0151章 爸的教誨第一卷_第0111章 這姐厲害第四卷_第0487章 演捉放曹第五卷_第0658章 開源節流第四卷_第0562章 發動別人第五卷_第0617章 人逢喜事第五卷_第0596章 單獨談話第五卷_第0661章 一個考驗第三卷_第0408章 暗流涌動第一卷_第0026章 泡妞三招第三卷_第0337章 幫我一把第三卷_第0402章 大公有私第五卷_第0660章 歪理邪說第五卷_第0694章 來挑戰的第一卷_第0145章 王兵訴苦第三卷_第0363章 忽悠成功第一卷_第0011章 地主的錢第一卷_第0127章 得努力了第一卷_第0014章 有想法好第五卷_第0683章 要老婆嗎第一卷_第0143章 很幫得了第五卷_第0673章 秘密武器第一卷_第0145章 王兵訴苦第五卷_第0680章 上門求和第四卷_第0510章 付封口費第一卷_第0055章 家事大事第五卷_第0659章 將我一軍第一卷_第0089章 計將何出第二卷_第0218章 都在折騰第一卷_第0047章 好事多多第一卷_第0130章 突發事件第二卷_第0154章 縣常委會第三卷_第0414章 心情好轉第一卷_第0034章 愛情問題第五卷_第0596章 單獨談話第二卷_第0278章 當假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