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袁紹,自從在京城與董卓拔劍相向鬧翻了臉後便帶着幕僚逢紀和許攸離開京城到了翼州,不幾日,董卓派使者來加封他爲渤海太守。袁紹本不想接受,可又一想,渤海太守之職是一個武官呀,能掌握一定的兵權,自己手裡有了兵權,這總比一個人什麼都沒有要強的多,到時候要想反他董卓也有點希望,於是,袁紹便爽快地接受了這個官職,並寫了一封信函讓來捎給董卓,盡說道歉之意。
袁紹到了渤海接了太守之職,檢點兵力,有三千多人馬,袁紹大喜,又差人回老家取了些錢財,發榜文開始招兵買馬。
不過幾天,冀州新河縣人顏良與文丑前來投奔,二人都着了盔甲帶了兵器,文丑使一條鑌鐵長槍,重有五十餘斤,而顏良則使一口冷豔鋸大刀,也有五六十斤重,袁紹見此二人身材都異常魁偉且容貌凶煞,料定二人武功高超,不禁大喜。
二人下了戰馬衝袁紹拱手施禮道,“新河縣人顏良、文丑聽聞袁公募兵特來投奔,願在袁公手下爲袁公效力!”
袁紹趕忙攙扶,喜道,“二位將軍能來投奔是我袁某的幸事啊,我欲重用二位將軍,但不知二位將軍武藝若何?”
顏良環顧了一下四周,見太守府衙前有兩尊大石獅子,便對袁紹道,“袁公,你看那兩尊大石獅子重否?”
袁紹點頭,道,“每隻足有千斤之重。”
顏良道,“我兄弟二人便舉給你看。”
“哦?”袁紹有些不相信,那麼大的大石獅子莫說舉起,平常人想挪動它幾步都很困難,但見顏良似乎信心十足,便教人取來一百兩黃金,對二人道,“現有黃金一百兩,如若你二人誰舉的起這石獅子,這一百兩黃金便歸誰,並且,本太守要他偏將軍之職。”
顏良、文丑聽聞大喜,顏良首先活動了一下筋骨過去,下腰便抓住石獅子的兩個前腿,大喝一聲“起!”,就見石獅子“呼”地一下被顏良舉起,隨後顏良又慢慢地將它放到地上。
袁紹喝彩鼓掌,“好,真乃大力士也。”
“看我的。”文丑也上到跟前,同樣將石獅子舉過頭頂,袁紹不由大喜,又命人取來一百兩黃金,分別賜於顏良、文丑二人。
文丑和顏良又在袁紹面前揮舞兵器耍了一會,袁紹大喜,當即都拜爲偏將軍之職。
袁紹連得兩員大將,十分高興,又招募了上萬名的兵士,不過多久,潁川名士荀諶及郭圖又來投奔,這樣袁紹有將有謀士,實力一時間壯大起來。
袁紹有了兵馬可糧草供給便成了問題,於是便向冀州刺史韓馥上書討要軍糧,因爲袁紹是渤海太守,在冀州的管轄之下,而韓馥又在袁紹的父親太尉袁湯手下任過職,所以便不得不爲袁紹提供糧草及軍用物資。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董卓弒殺少帝,自封國相,殘害忠良,奸賤淫無道,凌駕於皇權之上,朝中一切生殺大權盡在董卓一人手中,袁紹想想便心生氣憤,於是便想到劉虞那兒商議對策。
此時的劉虞可以說是全國之中力量最強大的,擁有雄兵二十萬餘萬,坐鎮北疆,這其中包括公孫瓚的近十萬軍馬。
劉虞爲人謙和、勤政愛民,在他任幽州牧的這十幾年內對內鼓勵農民發展農業,對外鮮卑族人和烏桓人實行懷柔政策,所以當地經濟得以迅猛發展,深受人們的擁護和愛戴。
袁紹想到,現在的朝庭雖然還是劉姓家的,但董卓專權,實際上年幼的漢獻帝也只是一個傀儡而已,與其這樣,不如擁立劉虞爲帝,光復漢室。
於是袁紹便北上幽州去找劉虞。見到劉虞,袁紹大哭,“大司馬呀,董卓弒君,殘殺忠臣,天下震盪,可憐少帝從春上登基做了還沒有五個月的皇帝便被董賊給害了,董賊殘暴欺天,國將不保了……”
劉虞也落下淚來,“董賊害國害民,必遭天譴!”
袁紹道,“大司馬,當今聖上年幼,無法主張朝政,我倒是有一個萬全的計策,能匡扶漢室,剪除董賊。”
劉虞喜道,“哦,本初有何高見,快快講來。”
袁紹道,“大司馬也是漢室宗親,德高望重,您不如就此稱帝,高處一呼,各諸侯必然歸附,到時我們再揮師南下,董賊必敗!”
劉虞吃了大驚,連忙屏退左右,道,“本初何出此言,此事萬萬不可。”
袁紹道,“有何不可?與其讓董賊篡權,不如我們擁戴您稱帝,光復漢室,這是民心所向啊。”
劉虞思慮了一下道,“本初心繫國事,令人欽佩,但此事若行之必然又使國家陷入動亂之中,此事不可再議。”
袁紹有些失望,道,“大司馬,我們擁立您爲帝,這是扶危救國啊,我希望您好好想一想,在下先告退。”
袁紹辭別了劉虞,又徑往薊州去見奮威將軍、薊侯公孫瓚。
公孫瓚把袁紹接入大營,先是讓袁紹檢閱了一下他的白馬義從,這纔到府上擺茶以敘。
袁紹向公孫瓚闡述了他想擁立劉虞爲帝的想法,公孫瓚默然了一會,道,“大司馬是什麼意思?”
袁紹嘆了口氣,“大司馬不同意,你說這麼好的事,他怎麼就想不開呢?如果他願意,我們高處一呼,大事可成啊。”
公孫瓚道,“大司馬憂慮太多,這事實難成功。”
袁紹道,“正因爲這樣,我纔來找你,你我再去大司馬處勸說,也許他能回心轉意。”
公孫瓚搖了搖頭,無奈地道,“本初你有所不知,自我到任以來,我對鮮卑人和烏桓人實行強硬政策,劉虞不但不支持我,反而說我強兵竇武,破壞了他的懷柔政策,我們是意見不和,他怎麼還會聽進我的諫言呢?”
袁紹一時無語,深深嘆了口氣,道,“大司馬沒有鴻鵠之志,錯失良機,實在可惜呀。”
袁紹知道已多說無益,只好起身告辭,悻悻地返回了。
袁紹回到渤海郡,自感力量薄弱,無法與董卓相抗衡,他便想到了兄弟袁術。
袁術在京師也因不滿董卓的暴行而辭退了董卓對他的任命,然而又害怕董卓加害,便逃離了洛陽來到南陽,此時,長沙太守孫堅已殺南陽太守張諮,率軍依附了袁術。
袁術從京師洛陽離開時帶了大量的錢財,所以一到南陽他便招兵買馬,不久便形成了自己的一方勢力。袁紹聽說後便寫了一封信給袁術,要他和自己一道,推舉劉虞爲帝,以抗衡董卓。
袁術想到現在天下大亂,羣雄割據稱霸,漢王室衰弱,欲自立爲帝,便回信給袁紹,言道現在天下大亂,衆英雄都有自立爲帝的想法,你怎麼就迷了心地想擁立劉虞做皇上呢?
袁紹看罷大怒,道,“豎子不與我同心,還有這般的狼子野心,要使我袁家背上罵名嗎!”於是,自此袁紹便與袁術有了隔閡。
公孫瓚自送走了袁紹之後便召集部將商議,公孫瓚道,“現在朝庭大權旁落,都在董卓一手掌握之中,我看各地豪強諸侯又要蠢蠢欲動,天下將亂,我們該怎麼辦呢?”
田楷道,“主公,袁紹纔剛剛上任渤海太守不久,便招兵買馬,又往東南向青州方面蠢蠢欲動,不可不防啊。”
公孫瓚點點頭,“袁紹此來不只是爲擁立劉虞爲帝的事,他也有可能來打探我們的虛實。”
田楷道,“現在董卓專權,未來世界難以料想,我們何不趁此時機以擊烏桓爲名向遼東擴充地盤,壯大我軍實力,以防不側?”
公孫瓚道,“公所言極是。”
於是,公孫瓚命令田楷從青州起兵往東南開拓,完全據有齊地,王門率軍南下,守衡水,和平原劉備呈犄角之勢,以防袁紹,自己則統領大軍以討烏桓爲名往遼東陽終開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