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胡靜很是隱晦的向着慧可微微頷首,以示感激,這才伸出雙手從慧可手中將天子劍接了過來。

姬闢方的存在,不僅對姬氏皇族至關重要,皇族的興衰榮辱全系在姬闢方的身上。對整個神族來說,姬闢方的存在也是同樣重要,若是將姬闢方真實的情況公之於衆,整個神族所有人都會陷入恐慌與不安。

蠻族襲擊鎬京城,就是一次大地震,會震的整個神族所有子民來捍衛自己的尊嚴。

最壞的結果還是發生了,姬靜只能按耐住心底種種的負面情緒,來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接下來,各諸侯國國君,以及各方勢力的首腦,在保存比較完整的祁連殿舉行朝會。

對於坐在上首姬靜,衆人並沒有多少詫異,從這次事件發生到現在結束,沒見到周天子姬宮涅出現過,很多人心裡已經猜到,周天子姬宮涅在此次襲擊中崩逝了。

姬靜手握着姬闢方的天子劍,掃視着下面的羣臣,突然發現,竟有好多自己不認識的人。姬氏如今衰落至此,纔會讓蠻族有機可乘,可若不是因爲這些諸侯國各自爲政,對朝廷的旨意陰奉陽違,這些年來神族也就不會這麼被動,處處受蠻族的壓制。

這些話姬靜一個字都不能說,如今連國力最弱小的宋國都要比如今的姬氏皇族強上幾分,姬靜只能在心裡哀嘆一聲。

姬靜道:“此次皇城遭襲擊,幽王力敵蠻族不幸身隕,按其祖制當由太子姬宜臼繼任周天子,只是如今整個鎬京城連同皇城已經破敗不堪,我打算遷都朝歌后在舉行登基大典,不知諸位臣工是否依舊願意支持我姬氏。”

姬靜話音剛落,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表示支持。

這時候一個宦官尖着嗓子,高聲喊道:“唐國國君李世民殿外求見。”

“大殿內,爾等如此喧鬧成何體統。”姬靜用手中的天子劍斬向殿內的橫樑,橫樑從中而斷,卻是沒掉下來。

“讓唐皇進來吧!”姬靜揮了揮手,就讓宦官宣旨。

宦官接到旨意,便高聲喊道:“宣,唐皇李世傑覲見!”

宦官話音剛落,李世民就大步踏入大殿。

“臣,李世民拜見陛下。”李世民微微躬身行禮道。

還不待姬靜開口,李世民連聲道:“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姬靜道:“這怪不得你,你本就離得最遠,來的遲了一些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你來得也正是時候,我意立太子姬宜臼爲新的周天子,不知你可願輔佐。”

李世民聽得姬靜這樣說,忙擡起頭,顫聲道:“幽王陛下,他……”

李世民的唐國,相比較其他的諸侯國,對周朝算是最爲遵從的,這和李世民、姬宮涅曾少年時一起讀過書有關。

“這滿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李世民真正的關心涅兒……”

李世民看着姬靜滿臉悲慼的神情,就已然猜到了結果。轉瞬之間,所有的得與失,在心裡已經清晰的勾勒出來。

“臣覺得立天子,是陛下您的家事,不必與臣下等人商議。”李世民率先表明自己的立場。

姬靜朝着李世民欣慰的微微頷首,目光在其他人身上掃視了一眼,對衆人問道:“你們呢?”

“臣覺得唐皇誰得非常對,這是陛下您的家事,您想立誰爲天子,臣下等你當遵從。”宋國國君趙光義其實心裡早就打定了注意,但又不敢冒頭,見李世民率先開口,這便第一個出來表示支持。

雖然這些年來,唐、宋之間時常發起戰亂,但是利益相同時,又會統一戰線。

宋國自從趙匡胤突然崩逝,冰皇被困於冰寒雪域,沒有神皇境強者坐鎮的宋國,這十幾年來領土逐漸被其他諸侯國不斷的蠶食,趙光義迫切的希望能得到周天子的幫助。

“臣,附議。秦國願意支持太子殿下繼任新一任周天子。”秦國國君贏楚覺得還是先要穩固當前的局勢,於是出班奏道。

“臣,附議。漢國也願意支持太子殿下繼任新一代周天子。”漢國國君一番思慮後,出班奏道。

見唐國、宋國、秦國、漢國都表示支持太子姬宜臼繼任周天子,其他宗派,如少林寺、越陽宗、雪女峰、狐族等都紛紛也表示支持太子姬宜臼繼任周天子。

朱棣見狀,即使心中萬般無奈,也只好附議了。

姬靜微微頷首,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對着矗立在一旁姬宜臼道:“臼兒,你過來,坐上去。”

姬宜臼滿臉唏噓之色,又有一些悵然若失,只覺得自己走向龍椅的每一步都是虛的,像是踩在棉花上。

可是當姬宜臼坐上了他夢寐以求的龍椅後,他發現自己所有不安,以及來不及的悲傷都消失了,這一刻他成了至高無上的周天子,受萬人膜拜。

“臣等拜見天子,願陛下福澤萬里、恩澤四方。”雖然自己還沒有正式登基,但是看見所有對自己參拜,姬宜臼有種說不出欣喜,可是卻不能表現出來,畢竟父皇纔剛剛駕崩。

姜雲見姬宜臼臉上抑制不住的歡喜之色,總是能溢於而出,而羣臣們一臉漠然的樣子,姜雲覺得恐怕姬宜臼的皇位坐得難以長久。

姬靜覺得只要還是自己的子孫坐得帝位,其他的也就無所謂了。見這件事已經塵埃落定,就對此被蠻族襲擊鎬京城的事,提出了議程。

“此次蠻族能潛伏進鎬京城進行偷襲,而且是在大朝會的期間,這其中必然有內應,而這個內應就是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吳三桂乃明朝獎勵,朱棣你能否給大家一說法?”

當時姬闢方施展神道聖域,姬靜急忙離開了鎬京城,就立馬開始調查起爲何蠻族能潛入帝都後,在進行發難,這其中定是有內應。這一查之下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山海關守將吳三桂。

朱棣見所有人目光注視自己,只好出班奏道:“臣不知道,其實臣也是剛掌管本國國事,對吳三桂不是很瞭解,所以臣無法做出解釋。”

李世民輕哼一聲,出班奏道:“做不出解釋?我看是你朱棣自己背地指使他這麼做得吧,一個鎮守邊關的大將,你朱棣竟然說不是很瞭解,真是可笑,山海關如此重要的關隘,你會放心你一個不熟悉的人鎮守。我看你們明國乃是包藏禍心,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朱棣轉過頭看着李世民毫無畏懼之色,淡淡道:“像你這樣說的話,你唐國太子李承乾向你李世民逼宮,豈不是說你整個唐國都該誅之。”

第160章 隨波逐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勾魂索命第一百零五章 諸佛漫天第九十章 慾壑難填第243章 消沉第263章 另立新君第192章 吾願往矣第127章 事與願違第230章 夕陽無限好第163章 一刀第215章 其心可誅第二章 道藏經第一百零四章 大道無情第247章 儼然一顧第八十七章 領域第九十一章 血月之鐮第287章 另立新君一百一十四章 立地成佛第195章 事出有因第九十五章 烈焰第222章 運籌帷幄第185章 撥開雲霧第七十八章 放任自流第291章 脊樑第253章 萬籟第五十章 天道傀儡第九十六章 焚心第163章 一刀第197章 媛緩第301章 何錯之有第291章 脊樑第五十四章 各抒己見第224章 帝隕第169章 氣脈相連第166章 戰意盎然第八十七章 領域第一百零四章 大道無情第235章 生死相隨第169章 氣脈相連第298章 昭告第258章 遷都第289章 請戰第128章 驚天劇變第九章 禪宗少林寺第308章第七章 少年李白第186章 愈演愈烈第173章 狼煙四起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若成風第188章 紅顏薄命第八十一章 一較長短第197章 媛緩第144章 先聲奪人第291章 脊樑第252章 茫茫第207章 殊死一搏第292章 趙恆第五十六章 一探究竟第233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297章 朝會第九十三章 陰雲密佈第173章 狼煙四起第八十二章 雨過天晴第219章 劍來第291章 脊樑第五十三章 有使前來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及深遠第210章 衝冠一怒第144章 先聲奪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夜第129章 商榷第300章 李世民第九十三章 陰雲密佈第309章第131章第183章 異變第133章 黑色長劍第八十八章 比試第三十章 有何打算第178章 血雨第208章 淵渟嶽峙第一百一十章 月色蒼涼第七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193章 帝隕第一百一十八章 黯然第九十五章 烈焰第158章 皇太極一百一十四章 立地成佛第163章 一刀第188章 紅顏薄命第291章 脊樑第185章 撥開雲霧第145章 血幕第276章 滄桑第268章 無言第六十三章 相去甚遠第173章 狼煙四起第九十七章 普度一百一十四章 立地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