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對於朱棣,白起很是鄙夷,爲了一個國君的位置,不惜發動靖難之役,對自己的侄子舉起了屠刀,枉顧自己子民的生命。

但是對於劉徹,白起卻很是敬佩,不單單他是神皇境強者,更因爲他以一國之力撐起了神族的脊樑。

這些年來,皇室式微,已經很難調動整個神族的力量來對抗蠻族。

宋國因爲地理位置,南靠天山雲杉林,東依寒天雪域,早已沒有了建國之初的奮發圖強,理所當然的偏安一隅。

明國因爲朱元璋閉關尋求突破到虛神的桎梏,將國君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朱允炆,致使明國爲奪國君之位,陷入了長達四年的內亂之中,面對蠻族只能被動防守,已經沒有能力主動出擊。

唐國這幾年,忙於應付國內的世家門閥,加上前不久唐國太子喻效仿他父親,逼宮唐國國主李世民,想請李世民當太上皇。無心他顧的李世民已經開始顧此失彼了。

秦國雖然強大,但是過於的積攢實力,想要圖謀整個霓虹大陸,往往會放棄一些東西,在人性上顯得有些淡漠。

只有漢國,這些年來不斷的對蠻族發起遠征,可以說如今的漢國撐起了整個神族的脊樑,這也是白起爲何對劉徹這般恭敬的原因。

“老祖的天子劍在哪裡?”一個突兀的聲音,從皇城的北面傳來。

姬靜帶着皇族宗室返回了鎬京城,太子姬宜臼也在其中,跟着姬靜一起來得還有秦國、宋國勤王的軍隊。

秦國來的是秦國國君贏楚,贏楚是魔族旁系,魔族的直系後裔是不會成爲國君的。每一代國君都是在旁系中選擇最優異的成爲國君。

上古八大族姬、姜、嬀、姒、嬴、姞、妘、姚,魔族佔了三姓姜、贏、姚。

八大族從上古傳承至今,只剩下瞭如今的皇族姬氏,以及魔族的姜、贏、姚三姓。

贏族、姚族經過上萬年的時間,已經被魔族同化了,只有極少一部分還保留原有的傳承。

慧可將手中的念珠輕輕一撥,一柄黑色的長劍就出現在慧可的手中,走到姬靜身前,宣了一聲佛號道:“聖天子的天子劍安然在此,只是聖天子神魂已然沉睡,需要神魂休養三日方能甦醒。”

胡靜盯着慧可的目光只是一瞬,就明白了一切。慧可這是在幫自己,通過自己的神皇境修爲的感知,老祖的神魂確實已經沉睡了,可是想要甦醒,卻是沒有那些簡單,除非有滋養神魂的天地異寶,不然絕無可能三日內就能甦醒。

胡靜很是隱晦的向着慧可微微頷首,以示感激,這才伸出雙手從慧可手中將天子劍接了過來。

姬闢方的存在,不僅對姬氏皇族至關重要,皇族的興衰榮辱全系在姬闢方的身上。對整個神族來說,姬闢方的存在也是同樣重要,若是將姬闢方真實的情況公之於衆,整個神族所有人都會陷入恐慌與不安。

蠻族襲擊鎬京城,就是一次大地震,會震的整個神族所有子民來捍衛自己的尊嚴。

最壞的結果還是發生了,姬靜只能按耐住心底種種的負面情緒,來做出最正確的決定。

接下來,各諸侯國國君,以及各方勢力的首腦,在保存比較完整的祁連殿舉行朝會。

對於坐在上首姬靜,衆人並沒有多少詫異,從這次事件發生到現在結束,沒見到周天子姬宮涅出現過,很多人心裡已經猜到,周天子姬宮涅在此次襲擊中崩逝了。

姬靜手握着姬闢方的天子劍,掃視着下面的羣臣,突然發現,竟有好多自己不認識的人。姬氏如今衰落至此,纔會讓蠻族有機可乘,可若不是因爲這些諸侯國各自爲政,對朝廷的旨意陰奉陽違,這些年來神族也就不會這麼被動,處處受蠻族的壓制。

這些話姬靜一個字都不能說,如今連國力最弱小的宋國都要比如今的姬氏皇族強上幾分,姬靜只能在心裡哀嘆一聲。

姬靜道:“此次皇城遭襲擊,幽王力敵蠻族不幸身隕,按其祖制當由太子姬宜臼繼任周天子,只是如今整個鎬京城連同皇城已經破敗不堪,我打算遷都朝歌后在舉行登基大典,不知諸位臣工是否依舊願意支持我姬氏。”

姬靜話音剛落,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是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表示支持。

這時候一個宦官尖着嗓子,高聲喊道:“唐國國君李世民殿外求見。”

“大殿內,爾等如此喧鬧成何體統。”姬靜用手中的天子劍斬向殿內的橫樑,橫樑從中而斷,卻是沒掉下來。

“讓唐皇進來吧!”姬靜揮了揮手,就讓宦官宣旨。

宦官接到旨意,便高聲喊道:“宣,唐皇李世傑覲見!”

宦官話音剛落,李世民就大步踏入大殿。

“臣,李世民拜見陛下。”李世民微微躬身行禮道。

還不待姬靜開口,李世民連聲道:“臣救駕來遲,還請陛下恕罪。”

姬靜道:“這怪不得你,你本就離得最遠,來的遲了一些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你來得也正是時候,我意立太子姬宜臼爲新的周天子,不知你可願輔佐。”

李世民聽得姬靜這樣說,忙擡起頭,顫聲道:“幽王陛下,他……”

李世民的唐國,相比較其他的諸侯國,對周朝算是最爲遵從的,這和李世民、姬宮涅曾少年時一起讀過書有關。

“這滿朝文武,也就只有你李世民真正的關心涅兒……”

李世民看着姬靜滿臉悲慼的神情,就已然猜到了結果。轉瞬之間,所有的得與失,在心裡已經清晰的勾勒出來。

“臣覺得立天子,是陛下您的家事,不必與臣下等人商議。”李世民率先表明自己的立場。

姬靜朝着李世民欣慰的微微頷首,目光在其他人身上掃視了一眼,對衆人問道:“你們呢?”

“臣覺得唐皇誰得非常對,這是陛下您的家事,您想立誰爲天子,臣下等你當遵從。”宋國國君趙光義其實心裡早就打定了注意,但又不敢冒頭,見李世民率先開口,這便第一個出來表示支持。

雖然這些年來,唐、宋之間時常發起戰亂,但是利益相同時,又會統一戰線。

宋國自從趙匡胤突然崩逝,冰皇被困於冰寒雪域,沒有神皇境強者坐鎮的宋國,這十幾年來領土逐漸被其他諸侯國不斷的蠶食,趙光義迫切的希望能得到周天子的幫助。

“臣,附議。秦國願意支持太子殿下繼任新一任周天子。”秦國國君贏楚覺得還是先要穩固當前的局勢,於是出班奏道。

“臣,附議。漢國也願意支持太子殿下繼任新一代周天子。”漢國國君一番思慮後,出班奏道。

第三十三章 明日再說第十二章 修行與生活第154章 工於心計304章304章第212章 驀然回首第231章 日久生情第180章 河斜月落第298章 昭告第一百零九章 十八羅漢金身第一百零六章 血染長空第九十七章 普度第191章 神光第172章 天道之力第258章 遷都第八十七章 領域第318章第293章 上古八族第一百零一章 噤若寒蟬第二十九章 下落不明第一百一十二章 涇渭分明第264章 泯滅第157章 劍鄖第215章 其心可誅第二章 道藏經第152章 莫到方恨少第257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246章 妄想第240章 天籟第240章 天籟第149章 飛夜第257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二十七章 弒神宮傳承第129章 商榷第七十六章 心思各異第187章 生靈塗炭第七十七章 我心依舊第128章 腐朽不堪第276章 滄桑第192章 吾願往矣第162章 血幕再現第二章 道藏經第147章 天人合一第159章 遮雲蔽日第211章 天青色第292章 趙恆第244章 劫後餘生第151章 蠻族入侵第181章 驚駭莫名第160章 隨波逐流第225章 帷幕第188章 紅顏薄命第一百二十章 心魂第139章 心馳神往第130章 努爾哈赤第315章第291章 脊樑第八十九章 殺神領域第299章 東平王第262章 莫道黯然第243章 消沉第一百一十七章 勾魂索命第192章 吾願往矣第一百一十八章 黯然第六十三章 相去甚遠第一百一十二章 血夜第213章 黯然神傷第269章 齊心協力第195章 事出有因第一百零五章 諸佛漫天第八十三章 大相徑庭第319章第222章 運籌帷幄第181章 驚駭莫名第八章 劍仙李白第196章 一劍西來第232章 凋零第四十七章 神道塔第221章 神道聖域第九十三章 陰雲密佈第204章 劍域第270章 絕情第234章 翩若驚鴻第238章 晉升第140章 白澤第八十五章 迎面而來第十章 上早課第250章 沉睡第281章 匯盟第九十二章 佛法無邊第291章 脊樑第218章 孤注一擲第296章 無情第240章 天籟第四章 初入長安城第299章 東平王第280章 豐碑第234章 翩若驚鴻第一百零六章 血染長空第162章 血幕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