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現在國內最火的電影是什麼,那毫無疑問,就是無間道。
導演韓秋在《調音師》《毛騙》之後直接激戰影壇,並推出了無間道兩部電影。該片在與夢幻之戀這種大製作,頂級特效的大片狹路相逢的情況下,異軍突起,上映兩週,票房就超過五千萬港元,最終以香江1.2億,內地8.5億的票房傲視羣雄!
不可否認的是,無間道並沒有掘棄商業片的元素,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那些商業元素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影片力邀香港電影金像獎四位影帝樑潮偉、劉德樺、黃秋聲、曾志韋同臺飆戲,很有給持續低迷的香江電影一針強心劑的意味。
雖然有着不可避免的商業元素,但影片卻有着極其嚴肅的思想內核。從影片的片名看,所謂“無間道”,其實講的是人物命運,講人生的錯位。“無間”二字意指佛教中的“無間地獄”。
“無間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個地獄之一,意爲刑罰永不間斷,是八大地獄之中最苦的一個。影片圍繞着兩個身份本不該屬於自己,互爲警察和黑幫臥底的陳永仁和劉建明而展開,衆多角色的逐一登場,將一個“無間地獄”的悲劇史詩呈現在觀衆面前。
現在,本文就通過無間的幾大悲劇給大家一一分析這部影片的真正含義。
一、時無間—時代之悲劇。
導演韓半仙曾經說過:“《無間道》只有在香港這樣的大環境下,才能拍出一種晦澀的絕望。”香江從被割讓到迴歸,滄桑百年,好比一個政治、文化上的“流亡者”,存在於一種中間狀態,既非完全與新環境合一,也未完全與舊環境分離,而是處於若即若離的困境。
因而,解讀《無間道》系列電影,“時間”始終都是個關鍵詞。故事從1991年到2002年,時間長達十年之久。
如果說電影的第一步只能說是小品的話,那麼第二部韓半仙的野心直指史詩:“影片恢弘的敘述了倪氏家族的衰落與韓琛勢力的崛起。”從某種程度上講,倪氏家族的衰落象徵着香江恥辱的殖民地歷史的終結,而作爲新興勢力的韓琛勢力崛起則象徵着香江政治迴歸後香江新的歷史與神話的序曲。
而第二部最後,黃警官將牆上的倪永孝照片換成韓琛的新晉匪首,而這個片段的背景則是中英主權的交接儀式。這兩件看來毫不相干的事情被韓半仙組合在一起顯得意味深長。這爲影片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使得在氣度上瞬間有了極大的提高,其政治寓言性不言自明。
再者,是陳永仁和劉建明兩個主角。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個角色,每一個都是由兩個人扮演的,一個扮演青年,一箇中年。而這裡的寓意依然是時間!
韓半仙反覆播放那首歌《被遺忘的時光》,試圖透過這首“高音甜、中音準、低音厚”的哀婉樂曲提醒觀衆時間的存在,“這是最好的時代”,這也是“最壞的時代”。
互不相識的劉建明與陳永仁在音像店第一次碰面,這兩個不久就要拔刀相向的男人竟然坐在一起欣賞着這段音樂。但是最後,這兒兩個人的命運又是如何呢?
時間不斷向前演進,時間背後的真相逐漸顯得昭然若揭,它與表面看到的往往大相徑庭。導演正是用兩個不同的演員來暗示着時間的“殘酷性”,時間將包括人的面目在內一切曾擁有意義與價值的東西都毀壞的面目全非,這是時間流轉、時代變遷的悲劇。
二、相無間——角色之悲劇。
《無間道》系列電影,如果要說真正的主角,那應該是“命運”,這是一個講述命運、宿命論色彩極濃的電影。在這部系列電影裡,主要人物的戲份是比較平均的,這正是一種史詩式的敘事方法。我們不可能將衆多人物一一分析,而只是挑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人物來談。
1、劉建明。
劉建明是無間道中性格最爲複雜的一個:他因爲迷戀韓琛的女人瑪麗姐而加入黑幫,之後又受到韓琛的指示進入警校當臥底。
對於劉建明而言,瑪麗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可以說,就是瑪麗把他拉入無間地獄中的。第二部中,劉建明向瑪麗示愛,但是卻被無情拒絕。由愛生恨的他直接向倪氏家族透露了她的信息,並接他人之手將瑪麗殺害。
但劉建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了?在第二部他可以乾脆利落殺掉倪坤,可以毫不留情殺掉瑪麗,可謂是壞人。但第一部中,他又想做一個好人。
良心發現嗎?
或許是,又或許不是。
我們反過來縱觀整個主題——無間道。爲什麼要取這個片名,又有何意味。其實,往往大家容易忽略的,其實就是精華。
韓半仙在兩部的開頭和結尾都做了闡述。
對,就是那幾句佛經。
無間地獄,乃是佛教中最恐怖的地獄,幾乎是永世不得超生。而劉建明出身黑社會,爲了給黑社會提供情報,卻去當警察,在當警察期間,他的事業愛情平步青雲,但是由於黃警官的死他良心發現,使他有了當好人的慾望。
但終究,他還是擺脫不了他黑社會真正身份的本質,在好人的慾望和邪惡的過去之間,劉建明墮入無間地獄。
在影片的第一部末尾,劉建明在陳永仁的墓碑前的那次敬禮顯得意味深長,而那句“我想和他換”更是值得玩味。這說明,他和陳永仁本質上是惺惺相惜的。他並非生來屬於邪惡,他只是在好人與惡人的人格下做出了不當的選擇,這是劉建明悲劇的更深層面。
如果無間道有第三部的話,劉建明以後的結局一定是悲劇的。
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在兩種人格的交替下,尋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劉建明的精神就如同受到無間地獄的刑罰,直至崩潰。
2、陳永仁。
原爲警校優秀學員的陳永仁,因爲隱瞞了其黑社會老大私生子的身份而被加之開除警校的處分,實際上他秘密被獲派了黃警官的臥底任務。
但伴隨着其上司黃警官的意外死亡,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他面前,那就是尋回自己的身份。
無論是陳永仁還是劉建明都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的存在被錯置,他們試圖尋回本來的身份,但是卻在無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陳永仁死於槍下,而劉建明則險象環生,但卻生不如死,依照“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劉建明的“壽長”正是無間之苦的最高形式。
在《無間道》影片中陳永仁與黃警官、韓琛都有類似於父子的關係,但是正是黃警官擊斃了自己的哥哥倪永孝,而大哥韓琛卻三番五次設計試探陳永仁,使陳永仁幾次都險些命喪黃泉。
陳永仁長期的雙面效忠使得他一直處於“灰色地帶”,即“無間地獄”。劉建明的同事把陳永仁擊斃後,陳永仁的屍體被卡在電梯口,電梯門不斷開合,正象徵着陳永仁悲劇的無間命運。
三、生死無間——宿命的悲劇。
《無間道》這部電影,處處充滿了密碼、象徵、暗釦,也充滿了宿命。電影中的“宿命”的意思是指一切都是早已被註定了的,也可以籠統的理解爲“命運”,即“命中註定”。貫穿於電影的那首《被遺忘的時光》,主題旋律般哀傷而優美的瀰漫其中,彷佛是某種超越的時空的存在,它亦超越是非、生死。
1、韓琛:一將功成萬骨枯!
電影中,韓琛一直反覆說着一句話,那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電影第一集中韓琛開頭就說了這句話,但緊接着他還聲明他不相信這句話,因爲那是“算命的說的”,韓琛當時已經達到了獨當一面的大哥地位,自然以爲自己可以嘲笑宿命,而且依靠自己的“自由選擇”來實現對於宿命的超越。但是韓琛最終並沒有逃脫自己的宿命,他意外的被想要洗底做好人的劉建明擊斃了。
而在劉建明將韓琛殺死後,他說了一句“你挑的”。作爲對韓琛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路怎麼走,你們自己選”這句話的嘲諷,這亦是命運對於韓琛的嘲諷:再強的強者,也有“枯”的時候,不是自己讓別人“枯”,就是別人讓自己“枯”,沒人能掌控得了這種宿命的進程,因爲那其實就是黑社會的存在法則。
2、陳永仁:對不起,我是警察!
比起劉建明一直暗無天日的沉淪在充滿不確定的未來中的苦惱,陳永仁顯然要幸運的多。
假如我們反觀陳永仁的出身,我們便可以發現,實際上陳永仁當臥底,不得不說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他在警校時表現優異,並有極強的觀察力記憶力。
他有黑幫的血統,對於在警校學習的他來說,當臥底幾乎就是命定的事。但是他的警察身份一直左右着他,使他與黑社會的天然血緣關係相抗衡,也使他遁入“無間地獄”。
“我是警察”這句話,道出了陳永仁的生命意義和命運。他要爲這個身份而犧牲自己的邪惡背景,也要爲尋回這個身份付出自己的生命作爲代價。
3、劉建明:我想做一個好人!
劉建明是個徹底的處在絕望環境下的角色。
實際上如果說陳永仁選擇找到警察中的內鬼,然後恢復警察身份這條路具有現實的可能性,劉建明則是無從選擇的。他選擇自首,那麼必然面臨牢獄之災;倘若他選擇殺死韓琛等人來“洗底”,則他又必須爲他殺死的人付出代價。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劉建明纔是真正在“無間地獄”裡掙扎的永無法超脫的靈魂。
從他答應做韓琛的棋子,這一切就註定了!
4、倪永孝: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就電影界的常規來說,一部電影的第二集不會比第一集出色。然而《無間道》的續集卻沒有觀衆失望,續集的拍攝水平竟然在第一集的程度上被提高、深化了。
倪永孝有個口頭禪:“爸爸說,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一方面可以看出其對於父輩的深信不疑和尊敬,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倪永孝對於這句話中流露出的宿命意識的贊同。即倪永孝深知黑幫這條路遲早會讓人深陷不測無法回頭,但倪永孝身爲家庭重要成員,對於家族的事業無法拒絕,這是他的宿命。
他的悲劇在於他的結局:自己因爲逃過死劫的韓琛而被擊斃,家庭亦被韓琛全部殺害,事業也轉易到韓琛手下。到此爲止,他所拼命維護的有價值的事物都被悉數毀滅。這就是倪永孝作爲黑社會家族成員的宿命。
..........
整個《無間道》電影,以劉建明、陳永仁這兩個身份倒錯的人物爲主線,爲觀衆展現了一個史詩式的故事,它將香江以往黑幫電影中簡單的兄弟情義,簡單的正邪交鋒都作出了自己獨到的理解。
《無間道》還將香港電影從氾濫成災的火爆槍戰、膚淺的主題表達中拯救出來,賦予電影更深刻的內涵和悲劇意識。總之,把它作爲“21世紀香江電影第一經典”絲毫不算過譽。
以上,只是我一些個人的拙見,僅供大家參考。
再次感謝韓半仙,爲我們帶來這一場史詩級的心靈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