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

“噼裡啪啦...”

當搜出來一個個小山般的書籍和字畫被燒成灰燼,那些印度平民也就都閉上了嘴。

此時一名經過的西方傳教士記載下了他的所見所聞:

“聞到的都是焦味,滿眼所見的,都是在明軍手下哭嚎的印度平民。”

這其中雖然有因憐憫和憤憤不平而促成的誇張描繪,但實際情況的確是相差不多。

起碼搭眼粗略的看上去,的確像是明軍在欺壓印度平民,沒人會去看深層次和細節,他們只會從表象上大做文章。

無論五年前聖殿發生的血腥事件,還是如今前印度境內的“焚書”事件,在後世都成了英明的神武崇禎大帝一生的黑點。

有人說他是老而昏聵,也有人說他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文韜武略、爲民做主的帝王,成了徹頭徹尾的暴君。

然而只有崇禎皇帝自己知道,身爲一個帝王的心思,是那些所謂磚家永遠都不可能理解的。

沒有人會一輩子沒有黑點,更何況當初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爲了活命,自己的黑點可並不少。

後世的各種討論上都對崇禎皇帝的這次舉動大黑特黑,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因明軍這次行動死傷的印度平民非常少。

大多數遭受傷亡和損失的平民家庭,要麼是他們憤憤不平,加入叛軍,自取滅亡,要麼就是被叛軍當成養料。

明軍儘管是在執行任務,但他們畢竟不是毫無感情的滿清韃虜,對待無辜的平民百姓,真正動手的情況還是很少。

現在大明軍隊中的每一個士兵,無論戰兵、輔兵還是守兵,都必須有一個前提——有家有室且超過三人。

這樣的前提讓明軍有了最起碼的秩序和穩定,也讓士兵們懂得對百姓有起碼的尊讓。

他們都有自己的家人,大部分小夥子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聲色俱厲的嚇唬他們一下,讓他們乖乖的交出自己需要銷燬的東西而已。

就算有人不肯交出來,一般也都只是嚴厲的警告一番,除非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刁民和自恃前莫臥兒貴族身份的傻子,纔會去拿他們祭旗、立威。

有人覺得這是崇禎大帝的昏聵舉動,但他們錯了,後面發生的事情證明這完全是一個完整的計劃。

崇禎三十五年九月,另一道殺機頓現的聖旨下達到明屬印度地區阿格拉城。

聖旨中規定,半年之內,印度地區所有帶有古印度文字、符號、標記的房屋、遺蹟,都要徹底拆除,就連泰姬陵和曾經莫臥兒帝國的各種宮殿、馬場等也不例外。

拆下來的石料、木料可以幫助當地百姓重建家園,也可以用來維護城鎮等等,新建伯王先通可以自行做主。

這還沒完,十月、十二月又相繼下達了更多旨意。

其中包括“駭人聽聞”的強制收繳包括大明本境及印度地區所有印度人的原本衣物。

收繳上來的原印度衣物將全部都被集中焚燬,由各地衙門有司按照數量,下發給印度平民漢人的傳統服飾。

戶部第一批撥款三百萬兩白銀,用於在印度地區大規模設立私塾、外境府學、縣學、鄉學。

現有印度平民中三十歲以下的平民都必須入學,每一名新出生的印度孩童,也必須從鄉學開始,專門學習漢語言文化。

崇禎三十六年春節前後,大明內閣下達了最後一批後續政策。

其中包括,除非已經取得大明百姓身份的外族人,否則禁止遠東人、印度人,尤其是美洲人與漢人通婚。

違抗者,無論身份,殺無赦。

......

孟加拉暴動,一件三個月內就被守軍迅速鎮壓下去的反叛,所有人都沒當回事兒,卻遭到大明帝國從各方面的斬草除根。

從崇禎三十五年直到崇禎四十年的五年之間,大明除了持續維持在全球的擴張、殖民統治以外,更多是將主要力量轉向佔領區內進行“殺毒”。

五年之間,如今你要是再次踏上後世印度的國境內,你基本已經見不到任何有關古印度存在的證明。

印度的一切原本衣物都看不見,大街小巷中行走的平民都穿着漢服,寫出來的文字也是漢子。

甚至就連印度原本的語言,內閣也在崇禎三十八年下達政策,禁止他們在公衆場合說出來。

大明在各個方面的待遇對各族百姓都是極好,可一旦到了這種問題上,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

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纔會在心中牢記它存在這一千多年的事蹟和語言文字,但是當他們那幾代人逝去呢?

後面出生的印度人自幼都被強制接受漢語言教育,可能根本就不會知道自己是印度人。

印度地區的行動自然不會順順利利。

“砰!”

一戶印度普通民居,正在做飯的一家五口正用印度話說着什麼,或許是私下說了多年,他們有些肆無忌憚,聲音就連街道都聽得一清二楚。

但是很快,房門被粗暴的踹開。

“搜,給老子仔仔細細的搜!”一名守軍把總踏着皮靴踏進來,瞪起眼睛掃視屋內。

“劉爺,找到一張字條!”

“劉爺,裡屋這老頭的牆上刻着莫臥兒的沙賈汗畫像!”

聞言,那名被喚做劉爺的把總蹬蹬上前兩步,將那至少七十餘歲的印度老人抓起來,冷笑着道:

“泰姬陵都拆了,你們這些老頭,還在眷戀故國??行,行,那老子就送你去九泉之下繼續當奴才!”

言罷,他轉頭走出房門,提高嗓門道:“通知保安司,派人來把這屋子拆了,一根木頭都不能剩!”

“把這事告訴周將軍一聲!”

守備將軍府,姓周的將軍聽完後猛地一派桌子,想了想,道:“抓人,拉到城東問斬!”

在這五年的時間裡,每隔上一段時間,某個城鎮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在那之後,就會安靜一段時間。

直到再也不會發生這種事的時候。

所有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沒有人會去刻意記載,更不會有什麼傳教士爲此書寫回憶錄。

因爲此時的歐洲,神聖羅馬帝國及教廷爲了討好崇禎皇帝,也在爲此進行嚴密的配合。

崇禎三十五年六月開始,神聖羅馬帝國聯合教廷、帝國議會,向全球發佈了一項命令——禁止對那件事進行任何形式的文獻記載。

後來,甚至連談論此事被聽見都要被定罪。

當然,他們的清洗,自古以來還是帶有“宗教審判”意味的,一切私下與大明作對的行爲,都被歸爲破壞世界和平的魔鬼行徑。

那些人的下場,自然是極爲悽慘的。

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一些相關通知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五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 自掘墳墓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七十九章:滿門勳榮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七百五十九章:侵吞莫臥兒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二百零二章:大明崇禎年間的“瓜蔓抄”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二十八章:示威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