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

“皇上,西南那邊有消息了。”

幾日後,內廠提督方正化拿着一份塘報,風風火火的跑到暖閣。

他先站在外面等了一小會,見皇帝點點頭,這才走進來將那份塘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低聲道:

“獻賊死了,四川各處奏捷,我大明天兵所至,無不是望風歸降,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聽到這些,崇禎皇帝雖早有料到,卻從沒想過張獻忠會死的這麼快,自己回京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的大西就支撐不住了嗎。

其實這也正常,歷史上張獻忠的所謂大西無論早年爲禍中原還是後來抗清,都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戰績。

給世人印象最深的,是張獻忠在崇禎八年攻陷鳳陽府,掘大明皇陵,並且將城內稍有資產的富戶全部屠戮一空的消息。

就算是在後世張獻忠死後,他的幾十萬大西軍也沒有什麼好消息。

唯一有些作爲的,也就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以及他們下屬的白文選、馮雙禮等將。

西軍中除張獻忠以外,最有威望的四個人,張可望被周經武斬殺於雲南,馮雙禮死在李佔春手中。

餘下的劉文秀和李定國,前者早在明軍逼近南川的時候,就已經率部投降。

最後剩下一個李定國,獨木難支,雖然獲得局部勝利,卻並沒能影響到整個大局的進展。

據剛剛傳來的消息,西軍李定國、白文選和馬維興三部被八鎮官軍圍堵在嘉定州,左右不得出,戰守不得勝,他們約法三章,卻只投降自己。

“李定國能降,朕心甚慰!”

崇禎皇帝話中有些唏噓,李自成和張獻忠,他都是等他們死了纔得到消息,真是可惜,沒能親眼見到這兩位,和他們好好聊聊。

不過如今能見李定國,倒是彌補了不少的遺憾,畢竟崇禎對他還是一直寄心招降的。

自己跑一趟,就能收招攬名將入懷,何樂而不爲?

更何況雲貴土司早有異動,不聽號令,沙普之亂爲禍已久,此行也剛好去讓他們知道知道,大明的天朝之威仍在。

“張獻忠既死,西南戰事便差不多快要結束,方正化,你等會兒親自去禁軍營地跑一趟,讓董琦派人快馬將朕的話告訴李定國,就說朕早就想和他好好聊聊了。”

“李若鏈,你也親自走一趟,將李定國的妻兒秘密接到京師養着,他的一家老小決不能出事,你們錦衣衛要多費些心思。”

一直站在旁邊的錦衣衛掌印指揮使李若鏈趕緊應承下來,說道:“陛下放心,臣出去就調來齊千戶和最好的人手同去。”

“嗯,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崇禎皇帝點點頭,負手踱出幾步,繼而又道:

“另外,今年投降的流寇太多,各處上報說流民也不少,安置和撫慰費用都不少。”

“朕看,雖然內庫還有不少存銀,但這筆錢卻不能光從內庫榨取,皇家銀行建起來之後聽說利潤不小?”

說到這裡,崇禎冷笑一聲。

“那二十家這段日子撈的不少,是時候該讓他們吐出點東西來,爲國朝做做貢獻了。”

“南邊兒是曹化淳的西廠在管吧?稍朕的意思過去,讓他帶西廠的人去‘借’點錢,就說是朝廷跟他們貸的款。”

聽這話,方正化一聲聲的促狹尖笑起來,應允說等會就去辦。

在他看來,朝廷借銀子,他們是借得借不借也得借,至於什麼時候還,欠錢的向來是大爺,更別提欠錢的還是朝廷。

這皇家銀行的事兒,一旦摻和進來,利潤雖然拿到手軟,可把柄也被朝廷捏得舒服,什麼時候想擠就擠出來一點。

既然進了這家店,想要脫身,那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這世上哪有這麼簡單能牟取暴利的東西?

“另外,告訴樊一蘅,將四川的口子鬆一鬆,放一部分西軍流寇跑進雲貴,讓他們先去探探土司的虛實。”

“皇上聖明,老臣佩服。”方正化連連應聲的時候,自然也不忘了千載難逢拍馬屁的時機。

“臣也佩服。”

李若鏈還是老樣子,做事踏踏實實,就連拍馬屁也老是落人一步。

見他老實的模樣,崇禎皇帝暗自皺了皺眉頭。

設錦衣衛是用來制衡三廠的,這貨這麼憨實,怎麼壓得住這三個老滑頭?

倒也怪不得上回內廠和東廠鬥成那樣了,也沒見京城的錦衣衛動彈一下。

剛想到這裡,新建伯王先通經通報之後,喜形於色的走了進來,奏道:

“皇上,找到宛如姑娘了!”

“什麼,她在哪兒!”崇禎皇帝屁股剛捱上椅子,聽這話‘嗖’地一下又站起來。

“在通州。”

“朕不是叫她在京城等着朕嗎,怎麼會跑到通州去了?”

“這個,臣也不是很清楚,皇上要不要去看看宛如姑娘?”

看他的樣子,顯然也是纔剛找見人就來通知自己了,崇禎皇帝也不打算爲難他。

聽最後那半句,崇禎皇帝明顯意動,心中抓癢似的,正要說去看看吧,卻又坐下,深吸幾口氣道:

“罷了,朕等會就要動身去四川了,她喜歡在哪兒就在哪兒吧,只是你要派人去護住周全,朕不想她受到傷害。”

“臣明白。”

王先通沒想到回事這個回答,驚訝之下,心中更是敬服,點頭後退幾步走出暖閣。

這個宛如姑娘皇上在京畿用人找了很久,就連王先通都沒有想到,原來一直就在自己的轄區通州。

方纔王先通明顯看出崇禎皇帝答應去看看的話都到嘴邊了,可因爲招募一個賊軍將領,居然又說不去了。

來到暖閣外,他欣慰地笑了笑。

可能這就是爲什麼這位皇帝陛下會把五年前大廈將傾的大明朝,中興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原因吧,看來自己生在了一個雖然混亂但機遇卻很充足的時代。

現在的王先通,已經能看到日後大明如日方升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當天下午,崇禎皇帝命英國公張世澤和董琦都留守京師,自己親自率領三萬禁軍,朝四川浩浩蕩蕩進發。

聽聞皇帝親率禁軍趕來,仍被八鎮官軍死死圍在嘉定州的李定國,終於是有些慌神。

他不是害怕崇禎會定罪,他是害怕崇禎真的會親自勸降,而他會真的忍不住投降。

自己一句賭氣一般的話,竟引得這位皇帝這般重視,以至於剛剛回到京師不久,便又親自前來招撫。

這樣的大恩,他這個曾跟隨西軍禍亂西南,甚至全殲山東軍一整營的‘賊首’,怎麼擔當得起?

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二十九章:你這個皇上,老子不認!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