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

京城酒樓之中,一隊身穿紅盔紅甲的錦衣衛坐在裡面大吃大喝,聲音很大,甚至半個酒樓的人都能聽清。

“我等究竟做錯了何事,皇上要這般爲難?”

聽見這話,旁邊一個不服不忿的校尉道:“我看哪,那些文人說的不假,皇上可能是真的瘋了,不然怎麼會用南司的那些人,反而將咱們棄之不用?”

北鎮撫司錦衣衛多爲世襲,並且擁有自己的詔獄,成化元年還增鑄了印信,南鎮撫司雖然同爲錦衣衛,但是在各個方面卻都不如北司,就像窮人和富人的差距。

北司錦衣衛幾乎都是世襲,什麼都不用做,就享受着高官厚祿以及相當高的地位,這處酒樓裡的幾個人還只是衆多北鎮撫司錦衣衛們的縮影,大多數人都對崇禎皇帝表示不滿。

但駱養性已死,甚至還有緹騎專門前往河南緝拿駱氏全族,錦衣衛們雖然不服不忿,一般也都是各處造謠生事而已,到底也沒弄成什麼太大的風浪。

“哎嘿,馬爺,這話可不能隨口亂說,叫番子們聽見了,可是要殺頭的。”

這馬爺嗓門大,其餘錦衣衛膽子小,來這裡本意就是吐吐槽而已,心中害怕整條街的人都會聽見,忙不迭伸手的勸止。

如今這三廠一衛的局面,崇禎皇帝看似是讓各廠衛全力對付東林黨,實際上也留了個後手。

東廠可以偵緝錦衣衛,西廠可以偵緝東廠,內廠權利最大,西廠、錦衣衛甚至連東廠都在他們的偵查範圍之內,誰知道自己這些人裡面有沒有內廠的番子。

原本北司的錦衣衛都被撤換到南司,爲了安定人心,崇禎皇帝首先就讓東廠番子拿下了一批不服從管教的錦衣衛,據說全都是駱養性的同黨。

內廠被撤了緝拿權,但督主方正化卻可以直接將情報口頭上報給皇帝,只要皇帝允許,內廠就可以直接用人緝拿錦衣衛甚至是東西兩廠的番役。

如果說廠衛是懸在東林黨頭頂的一把利劍,那內廠就是懸在廠衛頭頂的那把利劍,時刻督促他們不能擾民欺民,不能造謠生事。

“馬爺,說歸說,話可要小聲點,小心隔牆有耳!不然兄弟們被你連累了,哭都沒地兒去啊!”

“其實這樣也挺好,北司這趟水可沒有那麼清,南司的土鱉們就算得到聖寵進去那也待不了多久。”

“說的是這個理兒,北司乾的那都是得罪人的差使,南司那些人毫無背景,去了還不等同於送死?”

幾個錦衣衛正說着,門外卻忽然來了一隊人。

畢竟是在京城繁華之地,來多少人都屬正常,起初幾個錦衣衛一門心思都在喝酒吐槽上,並沒有在意,但這酒樓掌櫃見到來人後卻如蒙大赦,趕緊迎出去,遠遠向這幾個錦衣衛指了指。

“劉檔頭,就是他們幾個,在小人這裡吃喝幾日了,沒有一文銅板進賬!”

那劉檔頭點點頭,將手放在刀柄上,帶着人面色不善的緊逼過來。

見到這一幕,正在裡面吃喝的食客們無論身份高低貴賤,做出的選擇基本都一樣,要麼是讓開一條路,縮在角落連大氣都不敢出,要麼就是趕緊逃也似的跑出去。

喧鬧的酒樓忽然寂靜下來,馬爺頓時覺得事情不對勁,幾名錦衣衛也察覺到端倪,擡眼一看,都是瞪大了眼睛。

大約十幾個身穿白色麒麟服,頭戴尖帽的番子正朝自己這邊圍攏過來,看見這些人腰間的配備,馬爺心中一驚,顫聲大喊:

“雙刀,你們是東廠的人!”

現如今身穿白色麒麟服,頭戴尖帽,腰懸雙刀,已經成了東廠廠役的標準配備,劉檔頭來到馬爺面前,雙手環胸,冷笑着說道:

“好你個馬奎,還挺識貨的,跟老子走一遭吧?咋兒說曾經也是一塊兒辦過差的,別讓兄弟們難做!”

“狗屁,誰不知道進了你東廠的大牢就別想活着出來,休想!”馬爺自然不願坐以待斃,大喝一聲掀桌而起,一腳踩在椅子上衝向圍欄。

桌子被掀飛,劉檔頭和幾名東廠番子趕緊側身躲閃,馬奎卻是用這個空隙跑到酒樓最外圍的柵欄旁邊。

“拿下!”

這馬奎是前指揮使駱養性的黨羽之一,劉檔頭奉了東廠掌刑千戶李有成飛令前來緝拿,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也明白這是在淨化錦衣衛,同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說起來,緝拿錦衣衛的差使纔有些挑戰性,畢竟他們還有些身手,一般都會抵抗一下。

可那些整天嘴上能耐的東林黨們一旦要是見到自己這身裝束,基本都會嚇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就算有抵抗的那力道也和娘們差不多,簡直沒勁!

馬奎身手敏捷,幾大步便從柵欄處飛躍到街上,可擡起頭一看,外面早就佈滿了手持雙刀的東廠番役,當下心中一沉。

“天要亡我。”

就在此時,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傳來,緊跟着便是一聲大喝:

“天子腳下,廠衛竟是囂張至此,王法何在!?”

劉檔頭帶着番役們從酒樓裡衝出來後正要習慣性的放狠話,卻忽然面色大變,將到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方纔喊話這人身披魚鱗鐵甲,相貌堂堂,環臉絡腮鬍須,看樣子在二十七八歲的年紀,可在他身後跟着一支軍隊,一眼望去,皆是身披鐵甲,手持長槍,腰懸鋼刀的虎賁之士。

粗粗看上去,這隊兵馬比起京營來說,那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劉檔頭想不懂京城爲何會突然來這樣一羣明甲執銳的兵士。

上下打量一番,還是厲聲問道:“汝是何人,焉敢不懼廠衛?”

其餘東廠番役也是喊道:“東廠辦事,識相的滾遠點!”

那漢子起初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隨口喊了那麼一句,最後逼是裝出去了,但怎麼都沒想到對方會是東廠的人,言語間立刻恭敬了許多。

“在下週經武,不才任孝陵衛指揮使,奉旨來京勤王,這是怎麼回事?”

劉檔頭聽見居然是孝陵衛的兵到了,感受到對方話中刻意的和氣之意,當下也是鬆口氣,揮手示意番子們放下雙刀,抱拳笑道:

“都是自家人,何分彼此。我等是東廠差役,此行乃是奉命行事,緝拿反賊駱養性同黨,還望閣下交還。”

原來這馬奎慌不擇路之下想要從孝陵衛行軍隊列中硬闖過去,兵士們覺得事有蹊蹺便順手將他擒住,也是有夠悲催。

周經武略一沉吟,說道:

“既然一切都是誤會,放人。”

看着孝陵衛的兵士將馬奎交接到東廠番役手裡,劉檔頭暗自擦擦冷汗,大笑幾聲,側身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

“如此甚好,弟兄們,給孝陵衛讓路!”

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七百二十章: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三章:親巡京營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一百九十二章:朕嫁女兒還得倒貼?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二十三章:新仇舊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二百五十四章:天子一怒,伏屍百萬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五百九十八章:大選秀女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