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清八旗

“公爺,幾位爵爺!”

說話的正是洪承疇,此刻他正捋着鬚髯笑着對自己的新主子清國公吳三桂,然後緩緩又將目光投向吳襄、吳三鳳、吳三輔,然後一幅當世諸葛亮的模樣兒道:

“咱們現在擁有30000多漢人火槍兵,分上中下三師,配上近千戶隨軍家屬(主要是軍官,吳家軍的士兵主要是光棍青少年)又80000蒙古僕從軍及30個千戶的蒙古人。

以當前的體制,是不足以以寡馭衆的……這些日子卑職與衆多幕僚思來想去也只有效仿建奴金八旗……”

他說到這裡就發現吳三桂眉頭緊皺,似乎一聽到建奴二字他就不由的厭煩……腦海中不斷地閃現着他率軍大肆虐殺建奴,直到將他們統統殺光爲止的美好畫面……

而且據他所知,目前遼東被閹割的建奴農奴不是勞累而死,就是因爲年老不支而被莊園主們武力趕了狹小的峽谷,活生生相互就食,最終死絕……

不過有個秘密他到現在沒有跟任何人說,那就是他當年率軍捉了近千建奴輕壯,送上了一個不知名的海島……根據與他合作的錦衣衛校尉在一次酒醉後的透露,這些建奴輕壯是用來做勞什子醫學實驗的。

那個小島島主原先不過是順天府一個仵作,他家據說從前宋承平時期就在開封做仵作,後遷移至臨安…….直至老朱光復華夏,才隨着永樂遷都北京…….

妥妥一個仵作世家啊。

因此朱大昏君就先授予其一個騎士頭銜,讓他召集幾個仵作及江湖郎中在小島上做研究,只要有突破且被朱大昏君認可,就可以晉爵……

“亨九先生,”吳三桂似乎並打不算接受這個方案,頓首道:

“難道除了那個所謂的八旗制度就沒有其他了嗎?而且本爵將來是諸夏國君之一,如何能行蠻夷之制?到時候陛下和天下人還怎麼看?”

他說到這裡就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譏諷道:

“當年本爵跟隨陛下將所謂的建奴八旗殺得片甲不留…….有什麼好用的?”

洪承疇卻依舊捋着鬍鬚,一張老臉上盡是諂媚之色,他雖然被朝堂排擠,被迫辭官歸隱,但是現在卻又有可能輔佐一位英主草創一國,有此一志,夫復何求?

“長伯,你就讓亨九先先說說嘛。”

吳襄倒是一副奸商的模樣,這些年他一直掌管着吳家商行,後來又管着吳家軍的後勤,因此鍛鍊了一股子奸商氣質。

“好吧!”

吳三桂也是孝子,只好默默點頭;但是眼中依舊是不怎麼重視的神色。

“公爺,”洪承疇不知道什麼時候手中多了一把鵝毛扇,輕笑道:

“這八旗制度雖是蠻夷建奴之法,然也有可取之處啊……

昔日老奴酋十三副甲爲何能混同黑水野林之蠻人?依靠的就是這八旗制度,將各個部落統合在一起,打破部落鬆散的組織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爲他們的軍事服務…….”

果然吳三桂眉頭稍微舒展了一點,他現在不是當年那個被朱大昏君洗腦的無腦青年了,而是一個在外統兵多年的將主,這心思早就成熟了不少,什麼爲漢人開拓生存空間之類的屁話,他現在肯定不相信。

而爲老吳家,爲他吳長伯創立一國纔是最要緊的,至於這方式方法重要嘛?

至於剛剛他對洪承疇說出的八旗制度不滿意,那是因爲當年的建奴八旗是自己的手下敗將,而且還是被自己虐殺的那是敗將。

現在一聽他說可以打破部落方式,最大限度的發揮軍事能力……這不就是幫助他的吳家軍有效控制那些蒙古部落嘛?

雖然他的三十個千戶,約20多萬蒙古人中,有近兩千多蒙古人被天道教教化爲準漢人……倒不是那些蒙古人不想做蒙古人,而是爲了凸顯漢人身份的顯貴,每次“擡旗”的名額低的可憐。

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靠軍功和殺他們自己同胞爲主的“擡旗”。

“哦?”吳三桂沉思半晌才緩緩擡頭,卻有立馬露出了擔憂的神色,苦笑道:

“可是陛下那邊…….”

“陛下那裡好說!”洪承疇搖着鵝毛扇,輕笑道:

“當今陛下乃是昏……額,是明君聖主,可不管什麼手段,只要公爺能將老毛子打敗建立大清國,陛下一定會支持公爺的!”

“爹!”吳三桂並沒有立馬回覆洪承疇,而是對着吳襄道:

“你覺得此事可行?”

吳襄品了一口好茶,放下茶杯淡淡道:

“亨九早年跟隨陛下可是平遼過,想必早就瞭解陛下了,而且長伯這些年跟隨陛下就不知道陛下的脾性?”

吳三桂這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恍然大笑道:

“是了,本爵怎麼忘記了?”

他吳三桂之前鑽進牛角尖了,現在被洪承疇和老爹一提點,才恍然大悟,在座諸位只有他纔是跟隨聖天子時間最久啊。

雖然陛下的臭名聲在外,可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聖明啊,要不然怎麼能創下如此偉業?

自己怎麼就有種腐儒的書生氣了?

“那麼,”他這才眼睛放着光對洪承疇道:

“亨九先生可有操作之法?”

“呵呵”洪承疇似乎早有準備,輕笑一聲就從衣袖裡掏出了一個厚厚的本子,雙手遞了上去,並笑道:

“臣早有準備,具體之法就是設漢八旗和蒙八旗,漢八旗爲上,蒙八旗爲下,以漢馭蒙,漢人皆可爲旗人,而蒙古人卻只能因軍功擡旗…….

同時,蒙古八旗旗人想要擡旗爲漢八旗旗人,必須……如此,將來我大清國才能開創一國並長治久安矣……”

吳三桂不可置否,而且這個方案他也能接受,同時天子和天下漢人都能接受吧,畢竟還是漢人爲尊啊……

“那麼將來被咱們打敗的毛子呢?”

就在吳三桂剛要開口的時候,吳三鳳卻感興趣道;洪承疇狡黠一笑道:

“自然是設立綠營啦!”

就在這時,帳篷的簾子被拉開,出現的則是吳三桂這個時空的小舅子、武定侯徐錫登次子徐淳,同時也是吳三桂的副官,只見他敬禮道:

“將主,各位大人,陛下有旨,傳將主去御前議事!”

吳三桂與幾人對視一眼,笑道:

“好,那本爵正好就與陛下提出此事!”

第一百六十九章 盡享哀榮第二百一十二章 麻木第三百九十五章 名相逝去第三百五十一章 面授機宜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這老東西還真是個人才啊第五十九章 通古斯野豬皮要捱餓了第四百四十七章 野心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召見侯恂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兩億五千萬第二百零一章 小人物第一百六十四章 浩瀚草原的守護者第一百八十四章 皇爺,內帑沒有銀子啦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十三)第十二章 帝師孫承宗第二百八十七章 宗教殖民第四十六章 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何駕馭野心家第一百七十章 微服出宮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要把多爾袞嚇跑了第三十九章 國丈爺的手段第一百四十九章 建奴追殺建奴第六十八章 離京部署第三百七十一章 諸王聯軍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來啦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奸商第八十三章 在黃浦江畔劃了個圈第三百零五章 陳演第七十一章 包圍知府官邸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兩億五千萬第三百四十章 朕忍第四百一十二章 大明扶桑軍團第四十五章 單純老實王承恩第三十八章 胖揍陽武侯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鮮內亂第一百零三章 快滾第二百零九章 檢閱海軍種子(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三章 這就是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世上只有陛下好第四百七十七章 走向世界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來啦第二百零七章 代善之春(祝大佬們除夕快樂)第二百二十六章 皇帝帶頭受賄第四百六十九章 走向世界二第五章 朕的勇士萬歲第四百九十九章 陛下去哪裡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億三千萬第二百四十七章 君子好雅興第二百四十三章 看來夫人沒有白賠啊第二百七十六章 輕車熟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你這老東西還真是個人才啊第四百九十八章 章魚式的征服第三百五十六章 鄭大使第一百六十一章 兒女雙全第四十四章 世紀大騙局第八十三章 在黃浦江畔劃了個圈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班牙來使第三百一十五章 召見侯恂第二百九十九章 再次南下第一百七十章 微服出宮第四十七章 大明皇家龍騎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剪綵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清八旗第一百三十九章 建奴來啦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十二)第三百零三章 工業化就是要羊吃人第二百一十四章 這是搶嘛第一百六十四章 浩瀚草原的守護者第七十六章 賺銀子的大項目第二十二章 給朕拿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兩億五千萬第六十三章 捷報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明不缺馬第四百四十八章 如何駕馭野心家第四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資本主義來啦第四百八十八章 走向世界二十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式火炮第二百四十三章 看來夫人沒有白賠啊第四百五十九章 陳紀憶的狗屎運第三十六章 秦良玉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啓獎第四百六十五章 真正的資本主義來啦第三百九十三章 帝國元帥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八)第三百六十三章 陸海之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六)第一百零一章 味道如何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億兩千萬戰爭經費第十二章 帝師孫承宗第三十六章 秦良玉第三十七章 變蛟 你幹啥呢第四百九十章 走向世界二十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寧可朕負天下人,休要天下人負朕第一百七十三章 帶娃第四百八十四章 走向世界十六第五十一章 諸王進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殖民得有利可圖啊第三百二十八章 將來大家都去印度作威作福第七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皇家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