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送行

天啓七年十一月初八清晨,整個帝國首都都是銀裝素裹地,滿天的大雪已經下了整整兩天,也許是小冰川時期的原因吧,顯得格外冷。

今天是孫承宗和洪承疇離京上任的日子,崇禎皇帝爲了表示對兩位帝國重臣的尊重,親自把他們送到了京郊,而與他們各自同行的有數百人。

崇禎皇帝所給予他們兩個的物資、銀子先於他們五天的時間啓程了。

“陛下,就不要在送了,如此大的雪,會凍着陛下的”。

孫承宗一邊含着淚一邊說道;這是大明曆代臣子們前所未有的禮遇啊,天子送行百里,還讓他們同乘天子駕攆,誰說當今陛下年幼胡鬧?這還是胡鬧的帝王?

“先生乃我大明最傑出的棟樑,洪卿亦是我大明不可多得人才,朕今日有幸送行千里,實在是我大明之幸,中原億兆黎民之幸,華夏之幸啊”。

崇禎皇帝繼續發自肺腑地道:

“兩位一定要記住,此去地方一定要大刀闊斧地去幹,京師有朕給你們撐腰,不要理會滿朝文武”。

“是,陛下,多謝陛下信任”,兩位齊聲拜道。

現在這兩位且不說原來是怎麼忠於大明,忠於萬曆皇帝、天啓皇帝的,但是他們現在對於崇禎皇帝無限的信任和禮遇,都感到無限的感激,所以現在整個大明誰最忠誠於崇禎皇帝,除了現在崇禎皇帝身後的親軍,就屬他們兩位了。

“朕就送到這裡吧,朕也沒什麼送的,這是朕叫人打造的四輪馬車,坐着也舒服平穩”。

崇禎皇帝一邊說着,一邊掀開天子駕攆的簾子,指着前面的兩輛新式的四輪馬車道。

這種四輪馬車其實早在華夏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技術早就失傳了,崇禎皇帝現在又把它撿起來了而已。

兩輛馬車都是崇禎皇帝叫人專門鍍金的,顯得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

“謝陛下,只是如今我大明四方不靖,如此是不是有點鋪張浪費呢?”。

看到如此奢靡的豪華馬車,孫承宗眉頭一緊於是說道,洪承疇現在還不敢跟崇禎皇帝這樣講話。

“朕就是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只要忠於王事,他們就能得到相應的東西”。

崇禎皇帝又頓了頓道:

“另外也是給你們的手下看的,局勢越不穩定,你們就要越沉着應對,而這就是給你們手下最直觀的表現,你們可知道了嗎?”

“陛下聖明”,當下兩人再次深深一拜道。

於是崇禎皇帝親自給他們兩個打開馬車車門,親自扶着他們上了馬車。

“兩位愛卿,上路吧,朕在京師等着你們的好消息”

“是,陛下,臣等必不負陛下厚望”

孫承宗和洪承疇齊聲含淚道;然後兩人身後各自帶着數百騎士浩浩蕩蕩上路了..........

崇禎皇帝則上他的戰馬,矗立在大雪中,靜靜地看着他們離去,只到他們在崇禎皇帝視線中變得模糊。

而孫承宗和洪承疇則同樣一直看着有恩於他們的崇禎皇帝,眼角的淚水再也把持不住了,嘩啦啦地往下流,同時在心底起誓一定要爲陛下辦好遼東和三邊的事情,這樣才能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陛下,兩位大人已經遠去了,咱們回去吧”。

一旁的曹變蛟道,雖然當下寒冷十足,但是這位身着白衣戰甲的小將,卻威風凜凜,絲毫看不到他有一點冷的樣子。

“哦,朕知道了”,崇禎皇帝才調轉馬頭,迎着他前面的2000多精銳騎士。

這其中有1800人是從九邊招募過來的,另外還有400是從御馬監和原來的內操軍也就是現在的明漢軍精選出來的,各個都是馬上的高手,肉搏也很厲害。

只是剛剛組建的,人員都是臨時拼湊的,所以他們大多在配合上還是有點鬆散,不過崇禎皇帝打算親自培養這隻精銳,還給這隻軍隊起了個響噹噹的名號——大明羽林衛。

“告訴他們,沒100人一個方陣,排好隊形”,崇禎皇帝立馬換了一副嚴厲的表情對着曹變蛟大聲地道。

2000多人的隊伍立刻混亂了起來,好久才整好隊形,組成了22個方陣,看着好不威嚴!

“朕,大明帝國的皇帝,從今日起,就是你們的直接統帥,今天你們的表現在朕看來就是差!極差!”

“朕決定親自訓練你們”

說着崇禎皇帝就抽出了那把太祖的寶劍,劍指前方。

“現在依次緩步前行,隊伍不得混亂”,

22個方陣,立刻就緩步前行了起來,雖然他們是剛剛從各個部隊精選的,彼此的配合還不是很默契。但是他們都是馬上高手,對於操控戰馬的能力自是不差的。

再加上現在不是陣戰,而是緩步前行,所以隊伍並沒有出現多少混亂,只是並不太齊整。

“目標,京師,”。崇禎皇帝大吼道。

.............

京師宣德門,兩邊站立着滿朝文武,他們是今天一早到送行孫承宗和洪承疇的,他們當然不是自願的,而是在昨晚接到了崇禎皇帝的旨意才一大早不情不願的過來的。

然後從紫荊城一直送到宣德門外,皇帝陛下就把他們丟在了這裡,讓他們候着,一個個臉凍得跟個猴屁股似的,還有一些年紀大點的,都快受不了這嚴寒了。

就在他們等得不耐煩的時候,忽然有人喊道:

“陛下來了”

於是這羣渣渣就看到了他們的皇帝陛下騎着高頭大馬,身後有22個騎士方陣,整整齊齊的推了過來(在這羣老渣渣們看來,這種程度的隊列,就是真正的精銳之師了)。

“我大明何時有了這等精銳的騎兵了?”。

一衆文武百官同時在心裡冒出了這麼個奇怪的想法,而且還是年僅16歲的皇帝陛下帶出來的,這以後的日子可怎麼混啊。

當崇禎皇帝和他的22個騎士方陣到達宣德門時,恐懼的文武百官立刻跪拜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傢伙都快把頭埋進地上的雪裡去了,不過崇禎皇帝並沒有理會他們,而是矗立在大雪中,用鷹一般的眼神盯着這幫大臣看了一會,似乎在告訴他們:

“朕就喜歡,你們這羣渣渣看不慣朕,但是又不能把朕怎麼樣的感覺”。

然後策馬帶着他的2000多騎士向着京郊的營區馳騁而去,只留下了一羣面面相望的老渣渣,在身後吃雪。

第二百零六章 護駕(補上)第五十章 將他們砍了第四十章 天道教的曙光第四百四十四章 戰爭還沒完呢第四百七十四章 走向世界六第七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八十五章 孫傳庭第三百四十九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章 洪承疇在天津第二十五章 佈局東江鎮第四百九十六章 軟刀子第四十二章 陛下,這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啊第五十章 將他們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召見侯恂第四百八十四章 走向世界十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殺人殖民者第四百六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四百五十章 物理教化第二百六十九章 會花錢,纔會賺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陛下危險第二百九十八章 父皇嘻嘻,母后兇兇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五)第八十八章 真是氣死人了第七十五章 抵達金陵第四百六十章 誰纔是大明朝最大的碩鼠第四百零八章 封兩個女王第一百一十四章 哎呀,朕還是來晚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敗科爾沁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明風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好一個大君子第三十九章 國丈爺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秀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夏第一女公爵第四百四十章 用船海堆死他們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式火炮第十六章 收了一個白甲小戰將第五百一十三章 東方征服者十三第八十二章 不會是個傻子吧第七十七章 皇爺的如意算盤第九十九章 國丈爺變善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走毛子的路第一百九十七章 御前打官司第三百六十五章 以爵換林第三百二十三章 曹文詔的稟報第二百二十九章 互利共贏第一章 帝王歸來第二百零五章 日本小蘿莉第四百七十九章 走向世界十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轉眼間已爲油膩大叔第二百一十八章 商業互吹第四百二十一章 完整的童年第四百零三章 戰爭準備第二百七十一章 先生,天下很大啊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面開海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四十九章 你很不錯第四百零四章 漢洲和新明洲第七十六章 賺銀子的大項目第二百四十九章 南海子淨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姐弟戀第三百八十九章 終於不是資本主義萌芽啦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要爲衍聖公報仇第六十七章 順利通過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皇爺的如意算盤第四百六十三章 我來到,我看到,我征服第四百零六章 日朝和睦?第三百二十八章 將來大家都去印度作威作福第一百八十三章 玩票大的第三百零七章 少年軍官們第三百一十九章 殖民得有利可圖啊第四十九章 你很不錯第十七章 抄家賺銀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召見侯恂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明三君第二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秀第八十章 朕想開闢一個特別商市第四百八十三章 走向世界十五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時代第三十七章 變蛟 你幹啥呢第三百零八章 朱聿鍵第一百七十九章 陛下危險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式火炮第一百五十八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二章 爾可做走狗乎?第三百六十一章 姐弟戀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大君子的如意算盤第三百四十九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皇家警察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王要扎范文程第一百一十八章 張大君子的如意算盤第十九章 膨脹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走毛子的路第四百四十九章 朱半仙之神蹟第四百三十三章 未來的太子妃(除夕快樂)第十六章 收了一個白甲小戰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下全完了第八章 俺要做陛下的應聲蟲第二百二十七章 百日宴第九十八章 公公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