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悲苦寺

濱城和樑方口附近一共兩個寺院,一個是橫山寺,有僧人六十多,是淨土宗的道場。

還有一個叫做悲苦寺,有僧人一百多位。

一般寺院叫淨心寺、慈恩寺之類,多少都是帶有佛門的味道,或者橫山寺、棲霞寺這些乾脆是以地理取名。

而悲苦寺這個名字在普通人看來,就不那麼吉利了。

然而悲苦寺的名聲卻是不小,可以說遠近聞名了,而且名聲極好,聲望很高。

在現代整個寺院都是用艱辛磨礪自己,艱苦修行的寺院已經不多了。而這悲苦寺就是其中之一。

如持不捉金錢戒,整個寺院不設功德箱,所有僧人都不持錢財。

如日中一食,只每日中午吃一頓飯。

如每年秋季寺院僧團都行腳乞食。遠離鄉里,行腳天下,隨緣教化度衆。

如依教奉行。去除分別執着,和合共修。

前面幾點,說明這寺院是真正嚴守清規,苦心修行之所。其艱苦程度,若不算禪七的話,淨心寺在這方面比之遠遠不如。

而最後一點,則讓素問最爲在意,也最爲敬佩。

一般寺院多少都有所偏向,而這悲苦寺卻是淨、密、律、教四宗平等弘揚,沒有門戶之見。僧衆在遵守佛戒的基礎上和合共修。

此處的教宗,指的是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

其實,“宗教”一詞,原本是佛教術語,是指宗門和教門,簡稱“宗教”。

其中,佛的心傳,叫做宗門。

其中,佛的言傳,叫做教門。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宗教”一詞的含義,發生很大的外延。演變爲:各種有神論的思想體系。

例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教,猶太教等,都是“宗教”。

而佛教又恰恰是無神論。於是有許多法師說:“佛教不是宗教”。

其實,此宗教,非彼宗教。

可以說悲苦寺在佛門七宗上和合共修,並無偏倚,當真拋除了門戶之見,自然值得素問敬佩。

素問知道了悲苦寺的情況,心裡也極爲感興趣,想見見這悲苦寺中僧人到底如何。許多東西都要看看,是否可以借鑑學習。

因此兩個寺院,素問將這悲苦寺放在了首位,打算先往這裡走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素問帶着行田就離開了復縣,乘車前往辰州縣,悲苦寺就位於這裡。

悲苦寺位於辰州縣西北,原本這裡就是一個山坳子,荒涼的很。不過這些年開發溫泉度假區,這裡倒漸漸興旺起來。

到了這裡,一打聽悲苦寺,周圍人就熱心介紹起來。

不過素問總覺得其他人看着自己二人的目光飽含了審視,卻不知道是何意。

按照他人指的方向走了許久,看到一個水庫,悲苦寺就在這水庫不遠的地方。

而這個水庫,也是這裡的放生池,據說裡面的大魚動輒上百斤,也不知道活了多久。反正有悲苦寺在這裡,始終沒人在這捕撈。不是悲苦寺不允許,而是這裡的人敬重悲苦寺僧人的德行。

哪怕在其他地方做不到不殺生,但在這裡卻是一方衆生淨土。

單單這一點,悲苦寺就遠勝天下許多寺院。

在悲苦寺山下不遠的地方,還有幾間商店,有的賣些麪包香腸飲料之類的東西,也有間賣佛經佛像手珠。如今淨心寺下面也有許多擺攤賣這些的,原本還只是在水陸道場之類的日子賣,如今變成全年都在了。

悲苦寺下方有三層臺階,每層大概20步左右,在第一層就立了兩塊牌子,一塊是愛護腳下四個大字,一塊上面用指甲大小的小字刻的佛經。

兩人沿着臺階往上走,到了最後一層又看到前面一個石碑,上面仍然四個大字。這次卻是:禁止放錢。

這塊石碑後面是一小塊平地,後面就是悲苦寺的山門。

素問在來之前就見到悲苦寺的照片,雖然有些陳舊,但保養的很好,沒有一點殘破的地方。

到了之後發現非常乾淨,地上連一點灰塵都沒有。一方面是這裡空氣比較好,灰塵少,另一方面就是僧人打掃的比較勤快了。

比如正門處正拿着掃帚的那個僧人,年紀不大,但掃地的神情很認真,彷彿是在做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

見到他的同時,素問也知道了爲什麼來的時候那些人見自己和行田二人都是審視的目光了。

這年輕僧人一身百衲衣,完全是由碎布洗乾淨後加以密縫拼綴而成。

和他這身相比,自己和行田兩人身上的衣服就是太過乾淨整齊了。“富和尚”和“窮和尚”的對比如此明顯,那些人又是見慣悲苦寺僧人模樣的,再看自己二人肯定有些不習慣。

“阿彌陀佛!”素問走到那僧人身邊喧了一聲佛號,那僧人才發現素問和行田二人。

“阿彌陀佛,見過兩位同修。”那年輕僧人連忙轉身施禮。

“淨心寺素問攜弟子行田,求見貴寺住持。”素問點頭微笑道。

“啊?請稍等。”那僧人愣了一下,立刻反應過來,對兩人扔下一句把掃帚往牆角一靠,就急忙跑了進去。

素問見他反應,心想這大悲寺可能跟其他寺院接觸很少,所以寺中僧人才會如此反應。

現在淨心寺僧人見到其他寺院的弟子,可是平淡的很。但素問也發現一點不好的苗頭,因爲許多寺院僧人前來求學,並且多對淨心寺表示驚歎,因此現在一些年輕弟子隱隱有些傲氣。

驚歎不是淨心寺的規模,而是淨心寺的修行法門、飲食、制度還有那些極通人性的小動物,更在於住持總是表現出神異之處,寺中還有兩位高僧大德。

現在這種表現不明顯,但素問很敏銳的發現了。

在等待的時候素問一邊打量這悲苦寺,一邊想着自己的心思。

沒多久,那個年輕僧人又跑出來對素問二人道:“兩位請進。”

素問等人進去,沒走多遠就碰到正走出來的一箇中年僧人,同樣一身百衲衣,眉毛從眼角處垂下來,一臉慈悲神色。

“沒想到今日有菩薩到來,倒是失禮了。”那中年僧人笑着說道。

第六百一十章 打死劍仙第九十九章 希言第六百七十四章 陳家的最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再見,法海第七十八章 入寺與皈依第七百二十六章 普門品第二百五十三 淨心茶造成的風波第六百八十七章 風波持續第七百三十二章 瘋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吐血第六百四十八章 升級後的變化發個單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魔窟第五百一十章 李天佑第四百九十九章 血沁玉第一百四十二章 曇宗(最近書評和推薦票怎麼這麼少?)第四百四十章 什麼是慈悲(這章有些枯燥)第五百八十四章 八方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第一天第七百六十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零九章 神婆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決第四百五十二章 尋龍觀第九十六章 六字大明咒第四百一十三章 比武招生(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一網打盡第七百零八章 結束第六百二十八章 魯智深下山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捕第六百八十六章 五鬼搬運?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盡第三百七十一章 講經**之日第五百九十八章 佛吉祥日,花開,**第三百六十八章 寺院升級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大佛寺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連的意外消息第六百六十一章 憤而離開福安寺第一百三十八章 過渡第一百九十四章 追捕第五百七十八章 說動第四百零七章 一擊第八章 放生與功德第七百二十三章 滑坡第三百四十八章 又想不出章節名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鐵佛寺第三百二十五章 自盡第六百二十六章 源頭0點30更新第二十一章 領人第六百一十五章 喂藥第二百五十章 選擇第七十七章 離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比武招生(三)第七百六十五章 半年第五百二十三章 改名後再看第七百一十二章 示警第六百五十七章 豬隊友第五百六十六章 出發(加更一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個好機會第一百零五章 歸來(求推薦票,都別留着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尷尬第七百六十九章 擒第五百二十四章 老者,道士,和尚第七百章 密宗抵達第七百二十八章 雜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老鼠帶來的麻煩第六十七章 齷蹉第一百六十一章 蓮池種蓮花第四百五十章 生死與寒意第六百四十九章 雜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行圓送帖(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巫蠱第三百九十八章 碗是心,水是你第七百三十章 局第四百七十章 超度(中)第三百二十章 世子要出家?第二百六十三章 亂象第一百六十五章 “誤人子弟”第四百七十章 超度(中)第四百四十八 生死假第四百二十三章 各人第三十八章 尷尬第七百三十九章 假牌號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章 福利院的孩子第六百六十七章 那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第八十四章 年前籌備第二百四十八章 看農田第四百二十六章 全部到達第六百二十一章 戲法第四百零八章 無力第四十六章 超度第四百三十三章 德衍德普打人?第五百三十七 事情原委第六百六十六章 皇帝到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靈山寺衆人投奔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天消息第六十八章 發瘋第六百七十五章 降頭師齊聚第三百二十章 世子要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