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傳承重寶

老僧將身上的灰塵洗淨,渾身乾瘦,那身全是補丁的僧衣套在身上飄飄蕩蕩。雖然仍然邋遢,走路也有些蹣跚,但衆人絲毫不敢輕視。

老僧衝素問等人招了招手,衆人跟他走進另一個房間之中,朝着正中原本應該是佛像現在卻空空如也的位置合十施禮。

“前輩,佛像哪裡去了?”素問等人一見他的動作就知道這位置果然如同他原來所想,是放置佛像和供桌的。傳法寺,既然名爲寺,那必定是有佛像的。而且看着房間格局,雖然小了一些,卻也和一般正殿非常相似。可現在應該有的佛像卻絲毫沒了影蹤,倒是讓人奇怪。

“那年太冷燒火。”老僧在地上寫完六個字先是略含歉意衝佛像位置合十,又朝衆人笑了笑。

素問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答案,竟然是天冷劈了燒火。這事若是讓外面的人知道,非得翻了天不可。要知道在一般寺院哪怕對佛祖有一點點不敬都能惹出天大的麻煩,現在淨心寺還有着懲戒褻瀆佛像者的屬性光環。可在這裡,竟然被劈了燒火,也實在讓人太過詫異。

“阿彌陀佛”素問道衍惠瑒三人皆是衝老僧喧了一聲佛號。心中雖然詫異,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在前世禪宗興盛之時,罵佛祖和菩薩的大德時常有之。在禪宗看來,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是佛。佛祖菩薩是引路人,是先行者,自然要禮敬。但也只是引路人,是先行者,是大德,從生命上來說皆是平等的。若是哪裡看着不喜歡,罵上兩句又有什麼關係?不過語言外物而已。

何況一人在這生活不易,若真是有窘迫困難之時,那死的佛像又怎麼比的上生死,劈柴燒了也就燒了。

當然這話也就是禪宗內部,若是在這個世界傳到外面去,非得引起軒然大波,遭來漫天口水不可。

老僧衝幾人笑過之後,又帶着幾人出了房間,來到房子的後面,衝着素問等人指指,又指指房頂。

“東西是在房頂上?”素問猜測道。土屋不過兩米多高,上面是乾草鋪的房頂。

老僧點點頭,再次衝素問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

“住持,我上去看看。”行藏在一邊低聲說道,見素問點頭後,助跑幾步向前一躍,兩條腿在牆上瞪了幾下,整個人已經探出房頂半個身子。在用手在房頂上一撐,就翻了上去。

老僧看他翻了上去,就用手指着一個位置,也不張嘴。剛接觸的時候,衆人已經發現這位老僧雖然能聽到他人說話,卻是個啞巴。

行藏在老僧所指的位置摸索半天,除了鋪着的一層層乾草,什麼也沒摸到。

老僧做出個用拳頭砸的姿勢,行藏立刻意會。將乾草扒到一邊,隨後一拳砸在屋頂上。

“轟”一陣塵土四起,行藏用手掃了兩下,眼睛頓時看到下面露出的一角紅色。隨後臉上露出喜色,將旁邊也砸碎一點,頓時看到一條金縷袈裟包裹成方形,放在那裡。袈裟上的金縷,反射着外面的光線,金光閃閃。

伸手將袈裟包裹的方形拿起來,又將灰土灑到一邊,從房頂跳了下來,將袈裟雙手遞給老僧。

老僧只是擺擺手,又指指素問,行藏這纔將那金縷袈裟交到素問手上。

素問來之前做過很多打算,什麼樣的情況都想過,但這麼輕易到手還是意料之外。要知道雖然同屬禪宗一脈,可淨心寺乃是後人所建,與這傳法寺幾乎毫無往來。而對方拿出的也不是什麼普通東西,而是傳承重寶。可老僧從始至終都沒問過什麼,只是素問說過那一句話之後,就去將身上洗個乾淨然後取出金縷袈裟交到素問手上,這是在太讓人意想不到了。

素問來的時候雖然沒想過喊打喊殺,卻也想過對方不肯交出,那麼自己就用佛法折服對方。要知道這寶物已經在他們手中傳承千餘年,可世間連禪宗之名都要忘了,祖師傳承之寶再在他們手中也毫無用處。如今他振興了淨心寺,也將踏上振興禪宗的道路。無論如何,這幾樣傳承之寶都要拿到手,以免將來被人以根基不明爲由攻訐。

這金縷袈裟叫做木棉袈裟,據說乃是佛祖所傳下,又由達摩在東渡傳法之時傳下。一千多年下來,仍然沒有絲毫破損,算得上一件異寶。哪怕在外面讓任何人知道都會讓人打破頭,就這麼輕易的交到自己手裡,實在讓人想不到,而且總感覺有些空落落的。

儘管心裡彆扭,手上還是將那袈裟接了過來。剛一入手,素問的第一感覺就是柔軟,光滑,彷彿是某種蠶絲織造而成一般。上面的金線在這裡昏暗的光芒下仍然顯得金光閃爍,可以想見如果是在太陽之下會是何等瑰麗。

小心將袈裟打開,裡面是三本薄薄的冊子,分別是《達摩四論》《達摩血脈論》《信心銘》,前兩本都是達摩所傳先且不論,《信心銘》乃是僧璨所寫。僧璨在世之時並公開傳授禪法,卻留下這一本對禪宗發展有着極爲深遠意義的著作。

不知寺內僧人是如何保存的,三本只是普通紙張的線釘冊子卻是一點破損都沒有。要知道從三祖到現在足足有一千五百年了,哪怕是羊皮書恐怕都要化爲飛灰了,何況這種普通紙張做的冊子。素問心裡更多猜測是一直用這木棉袈裟包裹,而木棉袈裟乃是一件異寶,纔將這三本冊子保留如此之久依然無損。

小心翼翼用木棉袈裟再次將三本冊子包好,素問雙手將袈裟交到道衍手中,轉過頭對老僧道:“感謝大德高德,不知大德可否賜教名諱,日後當有禪宗弟子日夜傳頌。”

老僧聽了素問的話擺擺手,只是很簡單的笑着。那種笑容完全發自內心,簡單幹淨,似乎終於將心頭一件事放下了。

素問又問道:“大德不如和我們一同返回,雖然何處都可修行,但此處太過清苦。不如隨我一同返回東海,日後也好教出一二弟子,留下傳承。”

老僧仍然搖頭,反倒一屁股坐到地上,用手指在地上一筆一劃寫了起來。

“貧僧十歲入山,至今一百年整。今將這幾樣交給你等,也算去了心頭之事,當可離開此處。”

看到前面素問等人就是一驚,這老僧的年紀如他所說有110歲了,可看着雖然蒼老,步伐也略有蹣跚,可也就和七八十歲老人相似。而且一口白牙幾乎沒掉幾顆,讓人怎麼也想不到竟然這麼大年紀了。”

“傳法寺,傳法寺,寺如其名,傳祖師之法。只是後人無用,千百年來困居於此處,也僅能傳祖師之法,傳祖師之寶。如今寶物已歸你等,傳法寺之責已盡。本寺自祖師而起,至此即止。”(。)

第三十章 世子第六百四十二章 鎮魔塔第三百一十三章 下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暈過去了第五百章 歸寺與莆田系找上門第二百一十六章 原委第四百六十七章 改章節名之前不要看第二十章 碰瓷第一百一十三章 糖豆歸林第四百二十五章 送禮第八十五章 客來第八十三章 一個月第二百一十三章 惡有惡報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今可信了?第四百四十一章 癌症好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不出章節名了第二十五章 被雷劈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齊聚(中)第三十四章 老熟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保衛稻子蔬菜第七百五十一章 懷疑第四百八十四章 骷髏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熟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頭大第七十七章 離開第三十四章 老熟人第二百零六章 手稿第七百三十六章 信了第七百六十四章 時間,等待第七百六十六章 等的人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比武招生(四)第二百三十章 道欽出馬第四百十四章 冤親債主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個需要度化的人第六章 黃依佳第四百六十三章 很多癌症病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陳家的最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追逐第一百五十二章 採訪第五百八十五章 嘴裡說放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賣第四百五十三章 懷素的機緣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相頌第七百一十三章 殺人爲救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山門再開第三百一十章 直播探索鬼宅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改名之前別看(0點30換回來)第八十六章 節日第一百六十章 講經和法·會第二十二章 第三個俗家弟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作死第五百零七章 醫管局找麻煩第五百四十三章 被擒第三十一章 寺院的底蘊第四百一十四章 比武招生(四)第五百七十五章 閉門羹第四百六十七章 改章節名之前不要看第五百五十九章 請德誠下山第五百八十六章 改章節名之前別看第五百九十七章 說服第五百一十三章 準備第二百五十七章 原委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法(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雙方第五十四章 信息量很大第一百一十章 擴建方案第八十三章 一個月第四百三十二章 極樂世界沒女人第三百零八章 想不出章節名了,叫陳謙的師弟?第四十四章 海州第二百七十九章 又到四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續第六百四十八章 升級後的變化第七百五十二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零七章 一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皇帝在寺院中的生活第四百二十章 運氣好到爆的傢伙第十六章 高僧第五十九章 風波外的平靜。第七百零七章 宏願圓寂第一百八十三章 暈過去了十分鐘後更新第四百五十一章 發願第四百八十六章 回到原處第三百二十八章 轉生第五百二十章 訪談(中)第七百二十三章 滑坡第二十章 碰瓷第六百二十章 晚宴第一百三十三章 德衍的選擇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結束,道衍下山第三百七十四章 改章節名之前別看第二百七十章 初抵吾真寺第七百六十五章 半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憤而離開福安寺第七十八章 入寺與皈依第六百四十七章 行神、行苦突破第五百四十五章 魔窟第二百八十三章 遲來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