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戰報

建安元年春三月,帝以平西將軍曹操、羽林中郎將張遼統兵平剿賊寇,俘其精壯並精銳士卒組虎豹騎。

後來劉軒無聊的時候翻了翻史官的記錄,發現就只有這麼一句話記錄,但是無論是劉軒還是曹操都知道,今次剿匪,對於劉軒的勢力來說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行動。

因爲這一次出征不但平靖了長安周邊地區,給居住在長安附近的百姓製造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將那些到處流竄,但是卻擁有相當勞動力以及戰鬥力的精壯給收攏到了自己的麾下,這樣無論是讓他們去屯田還是讓他們從軍,劉軒暫時都不需要爲人口而發愁。

只可惜,這個時候誰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他們都被呂布和牛輔的大戰給吸引了注意力,就連朝中諸公,也只有極少數人看出劉軒這次出兵剿匪的重要性。

正是這一部分人的存在,使得第二日早朝時候,劉軒宣佈要出兵討伐賊黨以及同時出兵剿匪的詔令沒有引起太多的反對。

羣臣對於周邊地方的安全也很是關注,加上漢朝文官也和以後的那些文官大不相同,他們並不忌諱在必要的時候動用武力,何況還是一羣威脅到了朝廷安危的匪寇?

唯一擔憂的是,劉軒把兩支能用的兵馬都派出去作戰,長安城的安全護衛工作似乎成爲了一個頭疼的問題,雖然皇甫嵩和朱儁等人已經開始着手禁軍的整編,但這事情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說句難聽點的,若沒個一年半載的估計也無法完成,目前只是將各種兵卒的原本編制打亂,然後重新編制好了統一進行管理。

這個部隊應該是禁軍的雛形,但統屬問題根本就沒個定論,按照朱儁和皇甫嵩的意思,是請皇帝設禁軍中郎將專門管理禁軍平日事務,然後禁軍出戰的時候則根據當時情況,另派將領統率。

說白了,就是禁軍中郎將有管理的職責,但是卻沒權利帶兵出戰。真正負責統領禁軍外出作戰的應該是皇帝所欽定的將軍,這樣也可以避免出現某人大權獨攬的情況。

不過劉軒覺得禁軍中郎將這個名稱不好,顯不出禁軍統領的威嚴——不管怎麼說,劉軒計劃中要將整個王朝真正具備戰力的部隊都劃到禁軍這個體系裡去,身爲最高統領的人,怎能只是區區一中郎將?

也許此時中郎將還算是不錯的職位,但是隨着他以後的勢力越來越大,疆域越來越廣,戰事也越來越多和偏向於更大的場面,中郎將的級別已經不夠壓服衆人了,起碼得是個將軍稱號才行。

“設中護軍,負責統領禁軍。”

中護軍應該是後來蜀國設置,只不過統領的僅僅是劉備的親衛部隊,身居此職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趙雲趙子龍,後來人言趙雲就一保鏢頭子,就是源自於此。

劉軒的這個中護軍卻大爲不同,不管怎麼樣,掌管天下幾乎所有可戰之兵馬,哪怕只是名義上的,也足以讓人自豪了。

何況,還有一種情況中護軍也具備統兵權,那就是天子御駕親征的時候。

劉軒可不認爲自己會一直坐在長安城中看着自己的手下到處征討,等到自己修爲差不多了,他也會親自上戰場的,除卻想要更加直觀的看到所有的敵人倒在自己的面前之外,也是想要自己別忘記那種與人廝殺的感覺,否則千百年下來,享受的慣了還如何與人拼命?

長出一口氣,紛紛擾擾的二月份就這麼過去了,擡頭看了看已經生出嫩芽的樹枝,劉軒坐在亭子裡,繼續看着手中的戰報。

董卓與關東聯軍依舊在虎牢關下對峙着,因爲劉軒突然跑掉,還將潼關給死死的卡住,董卓想要離開雒陽要麼從南面入荊州然後走上庸過漢中最後回到西北。

要麼就是北上渡河入幷州,然後再從河東之地轉西,再過一次黃河就可以回到西北了。

第一種方法太麻煩,而且路程曲折,兼之如今劉軒已經發下討賊詔令,董卓的身份從漢朝國相一下子變爲了漢朝國賊,真的是引來天下共討,同時劉軒爲了卡住董卓南下之路,特意封劉表爲荊州牧,這個在討董戰役中沒出過手的皇室宗親也派出了大軍,死死的將幾條路給卡了個水泄不通。

也許讓劉表出兵北上,重奪雒陽不大可能,但要他阻住董卓那還是綽綽有餘的。更何況董卓兵馬大部放在了西北,雒陽中的兵馬也是死一個少一個,得不到補充。

加上國賊的稱號往腦袋上一扣,董卓手下的兵卒也是什麼心思的都有,時不時還有兵卒偷偷跑掉,免得被抓住後性命不保不說,還害了自己全家。

莫說這些兵卒,就是董卓手下的將領現在也不再齊心,若不是已經被困在了雒陽那裡,可能這羣人早就領着各自的兵馬四散奔逃了。

眼下,董卓能信任的將領不過三五個,都派到各處防衛,虎牢關中除卻幾個親信保護自己外,剩下的都是懷有異心之人,董卓是要提醒他們:關外聯軍可不會管你那麼多,若你們不奮勇作戰,最後一樣落不到好下場。

就因爲這種情況,戰局僵持了下來,不過此時纔開戰沒多久,關東聯軍士氣高漲,也沒有退兵的意思,雙方就這麼耗了下來。

劉軒注意到,戰報上提到劉備還因爲這一戰闖出了不弱的名頭。除了因爲其自稱漢室宗親,同時寫了討董檄文之外,就因爲他是檄文作者這一點,被董卓帳下部將李蒙叫陣,結果抄着雙股劍在虎牢關下與李蒙戰了一場,十數個回合就將李蒙斬於馬下,叫關東羣雄頗爲驚異。

更加上先時其二弟關羽關雲長斬了華雄,劉備也展露出了自身實力,不少人都往公孫瓚那裡瞧了幾眼——此時劉備算做公孫瓚帳下,加上特意賣好於袁紹,所以袁紹對劉備也頗爲客氣。

正因此,關羽斬華雄的時候沒人說什麼,自然也就沒了溫酒斬華雄這一佳話,劉軒得知後也不知道是該感嘆可惜還是對自己已經開始對這個世界產生較大影響而感到高興。

除了這些,就沒有值得關注的了,因爲劉軒這麼一攪合,估計關東那裡不打個一兩年分不出勝負,當然,董卓如今鬧的天怒人怨,也保不準他部下爲了求存直接把丫給宰了,同時也不排出董卓執意逃離雒陽,走北上那條路。

讓兵部中人對董卓那邊多關注一些,劉軒又看了看曹操與呂布兩人的戰報。

說實話,這兩人的戰況真不值得過於關注,曹操那邊自從出兵以來,一路順暢無比,將長安北方那一片的匪寇都給剿滅了個乾淨,不但平靖了地方,同時還拉回許多青壯男子——原本的黃巾軍中有大量的老弱婦孺,可是那些在幾次作亂以及官兵圍剿下,都死的差不多了,能夠存活到現在的賊寇,基本都是青壯,至多摻雜少量婦孺。

劉軒一邊命曹操將婦孺送到長安,一邊着令曹操一邊剿匪一邊就地整編那些青壯。

這一次,曹操從長安中帶出去的兵馬就是初步整編出來的禁軍兵馬,這一部兵馬也是他組建虎豹騎的底子,甚至可以說只要整編順利,他帶出去的這一批兵最後都能混個小官噹噹,然後以這羣人爲基礎治理那羣賊兵,邊打邊練最後練出一個雛形。

打一圈下來,不但虎豹騎的兵員有了,甚至還多出不少盈餘了,劉軒也不準備將這些兵馬要回來,而是準備讓曹操駐紮在外,一邊籌措戰馬,一邊提防李傕與郭汜兩部,更重要的是防備北方的匈奴。

漢朝但凡遇到大亂,匈奴都會趁機南下劫掠一番,幾百年來這種事情不停的發生,劉軒本人對於異族也是信奉鐵血政策的——只有被殺死的匈奴才是好匈奴。所以當曹操進言剿匪之後直接屯駐長安北面提防匈奴,監視郭、李,劉軒都沒考慮直接就準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若董卓想要從河東之地逃回西北,曹操也可以就近截殺,勢必不能叫這老賊逃出生天。

這般安排的詳細,自然不會再有什麼遺漏,劉軒也就沒有再去關注了——此時通訊手段落後,將領領兵在外若還要等朝廷命令那就太白癡了,自然是統兵大將酌情行事,只要最後結果符合劉軒的預期就足夠了。

本來劉軒還尋思是不是能夠將楊奉那一部白波賊給滅了,因爲他惦記着楊奉手下的徐晃呢!

不過後來一想,徐晃在楊奉帳下那是楊奉歸降了朝廷後的事情,想來此時徐晃並沒在楊奉手下,何況要剿滅白波賊還需要渡河東進,跑的太遠容易出變數,所以就將此念頭作罷。

最後關於呂布那邊的戰報,劉軒只瞥了一眼就丟到一旁了。

“呂布倒是無愧當世第一猛將的稱呼,人中呂布畢竟不是吹出來的。”

呂布的戰報上,除了捷報還是捷報,估計不出一個月,牛輔一部就會被徹底斬殺乾淨了,隨後的事情……劉軒準備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畢竟就目前的實力,去與李傕郭汜硬拼,並不明智。

第91章 涼州都督第1章 刺殺?第121章 龍吟第108章 阿醜第148章 鐵索甘寧第87章 西北第23章 入口第10章 樑王?第86章 就這麼整!第59章 井底之蛙第56章 龍鳳之力第12章 再見第53章 大戰之前第73章 怒火中燒的呂布第13章 包庇?第4章 死騎兄妹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24章 一舍一得第141章 華麗麗的紙面陣容第66章 新鎧甲第45章 照辦就是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28章 力量第5章 倚天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38章 依法處置第13章 鮮卑部落第126章 好船第11章 遼州第86章 女子學館?第30章 龍氣到手第94章 黃龍天翔第59章 井底之蛙第111章 海軍?第88章 張修第64章 雒陽令第32章 箭囊第83章 曹植第57章 于吉第12章 再見第159章 最後一部分第15章 左慈再現第45章 幾處調整第31章 西北第81章 夏侯惇第41章 七彩第26章 公主的選擇第54章 管亥第79章 岳丈蔡邕第36章 去其一臂第51章 舉薦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151章 臥底?第63章 黃巾大將第16章 三國之勢?第9章 礙事的女人第20章 機緣第86章 會和第3章 天子龍氣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150章 變天第25章 許昌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60章 漢朝修士們第86章 就這麼整!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48章 大戰南華第137章 送上門第118章 古怪的兵馬第151章 臥底?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77章 開了眼界第18章 無後不算啥第77章 戴克裡先的抉擇第120章 酒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61章 霹靂火第68章 馬超首戰第87章 加快腳步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91章 涼州都督第93章 劃分雍涼第91章 所剩無幾第23章 入口第53章 大戰之前第80章 想學功法得先立功第163章 誘餌!第39章 孫權第54章 先取何處?第82章 龐統出巡第103章 甄美人第77章 開了眼界第55章 誓將山寨事業發揚光大第59章 井底之蛙第40章 心柔第87章 呂布的請求第149章 新野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93章 劃分雍涼第57章 于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