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王司徒

計劃變更,那麼一些事情就需要好好準備了。

如今關東諸侯聯軍已經殺到虎牢關下——演義中汜水和虎牢成了兩個關口,但實際上本就是一個地方,在這個世界雖然很多大事都按照演義中所寫,不過這些細節處倒是依照事實而定。

董卓派自己手下大將華雄前往阻擋關東聯軍的攻勢。

本來董卓想派更器重的李傕、郭汜等人前往,但是華雄因爲前一次被劉軒一刀打敗,自覺在主公面前丟了好大的臉,所以這一次想要立下功勳,挽回自己在董卓心中的地位。

至於呂布?他倒是主動求戰,奈何董卓沒有答應——此時呂布身爲虎賁中郎將,執掌虎賁軍,等同於就近監視天子,前一次天子開口保下袁隗已經讓董卓意識到,劉軒這個自己一手扶上臺的天子並不那麼聽話,所以心中對其也就更加在意了起來。

這般情況下,外有關東諸侯,內有太傅袁隗等老臣,董卓不小心謹慎一些的話,指不定就會被對方來個裡應外合。

自回到府中,他就將自己帳下謀士李儒喚進內室,詳細商議此事。

“如今袁紹號稱盟主,統領關東幾十路諸侯直撲雒陽而來,若其叔袁隗再聯合朝中老臣,恐怕事情……”

董卓的意思,就是先除了一患最好,其中袁隗就在朝中,最遭他忌憚,若自己要起兵前往虎牢對戰關東諸侯,那麼朝廷這邊一定要穩住。

李儒卻不同意,只是自己這個岳父什麼脾氣他心中明白的很,只能道:“今關東諸侯雖然結成同盟,但卻不會真正一心一意的要與我等分個死活,想來只要在虎牢關下耗些兵馬錢糧,這所謂的同盟自會散去。”

董卓聽了,突然醒悟過來李儒說的極有道理——關東諸侯幾十路,這些人怎麼可能都是忠於漢室的忠臣?若都是忠臣,怕是早在自己入京的時候就全都起兵殺來護駕了。

過了這麼多時日,還是有人廣發檄文這才各自響應,不外呼是看出若不響應,難免會叫人背後議論,於名望有虧,這才帶兵來應付應付。

即便其中那些個有野心的,也不見得就真的能打破虎牢。他們有兵?董卓也一樣有大軍,到時候戰場上見真章,誰又怕的誰來?

打個難分勝負的時候,自己稍微以朝廷之名許些好處,這些人估計就會收手。畢竟他們的實力都基於手上的兵馬,若在虎牢關下將手中兵馬折損一空,回去後還能保的住老家嗎?

關東羣雄今次出來,首先一點就是各自都暴露出手上有可以隨意動用的兵馬這一點,只要他們不是傻子,回去後必然忌憚周圍羣雄——當然也不會缺少那種想要趁勢吞併他人,擴充自己實力的有野心之人。

在這種大環境下,這羣人能夠捨得本錢和自己玩命?

董卓想明白了後,突然咧嘴大笑:“還當這天下英雄何其多,原來不過一羣跳樑小醜罷了!”

哈哈大笑間也不做掩飾,直接大聲道:“不過那小皇帝竟然敢忤逆於我,倒是要他明白明白這朝廷究竟是誰來做主!”

想了片刻才問李儒:“那弘農王與前太后何氏近些日子如何了?”

李儒一聽,立刻明白董卓什麼意思,開口附和:“常有護衛兵卒言,弘農王似對相國頗有怨言……”

“天子畢竟是本相扶上去的,此時也不好再行廢立之事,既然如此,就先給他個警告便是!”說到此處,臉上滿是猙獰之色:“弘農王不知好歹,留着也是禍害!”

對李儒使了個眼色後,這女婿立刻明悟,隨後躬身告辭離去。

此時劉軒卻在自己宮中,聽荀攸將先時於王允家宴席上所聽之言盡數說給他聽。

本來荀攸是不想叫天子知曉的,因爲這事情說好聽點是爲了誅殺朝中奸相,說難聽點就是一羣大臣在與董卓爭權奪利,無論誰贏了,都和皇帝沒半毛錢關係——大權依舊在臣子手上,做皇帝的還是老老實實的坐在高臺之上當個雕塑最好。

至於什麼治理天下,平定四方,中興漢室之類的這些活,自然是要他們那些名垂千古的曠世名臣來做,皇帝最後還能博得個知人善用之名,多麼皆大歡喜的局面啊。

但是劉軒是不可能接受這種局面的,荀彧也看出劉軒非是那種能忍受被人操控於手的皇帝,別看那些大臣今日鬧的歡實,等收拾完了董卓,估計那些老臣們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自己數數荀爽已經深陷其中,想要出來怕是難了,可自己和自己的這個從子荀攸還沒徹底的陷進去,此時脫身還來得及。

更重要的一點,荀彧瞧出朝中這些要與董卓掰手腕的老臣,沒有幾個能成事的——這些人也許在朝堂上勾心鬥角都是一把好手,若在太平年間,可能真叫他們成功,並且將皇帝玩弄於手中。

可是如今已經有亂世之相,他們手段再厲害,最後怕是也抗不住那刀兵一衝。

若叫劉軒知道荀彧對那些人的判斷,怕是立刻就要將對荀彧的評價再提高几個層次,因爲這位荀文若先生的判斷,在‘歷史’上證明了其正確性。

至於荀攸,這位荀公達倒也不是看不出問題,只是目前他能指望的人也太少,加上不清楚劉軒性格和手段,對這位年輕的天子並不看好。這種情況下,他會選擇親近同爲士族的諸多朝堂老臣,也是無可厚非。

如今有自己族叔提醒,荀攸立刻明白,自己的這位年輕叔叔認爲劉軒乃是難得明君,還是那種能夠將朝堂真正控制住,掌握大權的皇帝,眼下這是要站到皇帝一邊去了。

心中雖然依舊有幾分不瞭解,但是他對於自己這個叔叔的眼光還是頗爲信任,因此劉軒一問,他也不做隱瞞,直接就將今日之事說了出來。

“這麼說,王司徒準備與關東聯軍來個裡應外合?”

“是!”

劉軒聽了一陣不屑:“裡應外合,他拿什麼裡應?指望皇甫義真那二百緹騎嗎?”

雖然朝中大臣都各有家兵護院,但加起來又能有多少?恐怕連一座雒陽城都控制不住,真想控制住雒陽城,將董卓的兵馬驅逐出去,起碼得掌控住一路正規的京師駐軍,最不濟那城門警守也可以對付着用。

荀攸聽了劉軒的話,臉色也一陣難堪,他想起今日在宴席上,無論太尉楊彪還是司徒王允都認爲只要除了董卓,敵人自會不戰而潰,加上以天子之名震懾宵小,定然沒人敢於跳出來與整個朝廷對抗。

說簡單點,就是用大義來震懾衆人,但是王允卻忽略了一點——大義在這亂象已顯的年頭,並不如他所想的值錢。

劉軒記得在原本歷史中,王允就犯過這種錯誤。誅殺董卓之後,呂布憑藉手上兵馬迅速平定了長安內部的混亂,但是王允卻以爲這是因爲賊首一除,敵兵自潰的緣由——當時董卓手下將校大多駐守在外,也沒有第一時間組織起兵馬來製造混亂。

隨後掌控大權了之後,真以爲憑藉王朝正統之名就能叫天下人臣服了,對於西北諸軍希望寬恕其罪的請求直接進行了駁斥,最終導致了西北軍反攻長安,重新掌控了朝堂,自己也落個殞命的下場。

當時王允有很多選擇——赦免衆人罪過或者赦免一部分人罪過,哪怕讓皇甫嵩這個在西涼軍中素有名望之人去拉攏那些兵卒也好,但是王允通通沒有采用。

許是以爲自己站在大義上就可以天下無敵了,結果不料西北軍根本不管你那個,你既然要老子命,老子就先要了你的命。

曾有人評價這一段時期,說賈詡在這個時候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因爲就是他的一個計策使得漢王朝徹底崩塌,掀開了羣雄爭霸的序幕。

可要真的找根子,王允纔是造成這一切的根由,若他稍微改變一下做法的話,這天下還能穩定幾年。

有了這樣的印象,劉軒對王允的評價並不高,何況王允誅殺董卓,也並非是真的爲了什麼大義,真正原因還是爲了爭權罷了。

不曾想如今王允又想來這一套,劉軒可不希望他這一鬧,使得自己的打算徹底報廢,無奈下他只得對荀攸吩咐了一句:“公達出宮一趟,將王司徒請進宮來,就說朕有事情與他商議!”

劉軒平日裡很少用朕這個自稱,一但用了,就等於下詔,荀攸躬身領了旨意,趁着宮門未閉,徑直離去。

不過還沒動身,劉軒又開口道:“一併將虎賁中郎將呂布、羽林中郎將曹操喚來。”

荀攸一驚,喚曹操他還能明白,無非就是讓王允明白天子手中掌握的力量,莫要胡來。可是叫那呂布進來算是怎麼回事?

出了宮殿,一邊走一邊思索着,走到宮門之時已經明白:“陛下欲將虎賁軍重新納於麾下?”

這個原因並不難想,可是因爲太不可思議,荀攸一開始沒往這方面尋思,等想到這一點,本來零零碎碎的一些細節一下就聯繫了起來。

“這位年輕皇帝……莫非真能叫這瀕臨破碎的天下重新興盛起來?”

第22章 撮合?第76章 外籍軍團的安排第170章 論功行賞第146章 南下第71章 遠征軍第49章 煉器司的新任務第168章 清洗江東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110章 運氣第37章 好處多多第155章 爭功第56章 龍鳳之力第122章 破邪第15章 左慈再現第33章 重要的東西?第30章 討賊檄文第6章 破而後立第111章 海軍?第78章 燃燒第83章 又要種田?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試驗場第110章 運氣第90章 馬超第62章 外籍兵團第70章 神鬼第34章 呂布的志向?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61章 牡丹第121章 龍吟第93章 劉玄德第152章 合適人選第7章 好處第15章 攔路第7章 民生第67章 諸事齊備第12章 兵權第31章 計劃變更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70章 先鋒軍第93章 劉玄德第7章 舊部第102章 提親?第132章 提拔升遷和新皇宮的名字。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165章 碾死第167章 逃往海外第94章 妖刀碎片第137章 送上門第109章 黃月英第60章 恍然第23章 入口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95章 三公六部九卿第50章 初戰第111章 海軍?第18章 微服私訪?第42章 好日子第147章 劉備出兵第83章 又要種田?第43章 兵事整編第30章 討賊檄文第59章 井底之蛙第31章 計劃變更第12章 呵斥第95章 禍亂幷州第4章 曹操的佩劍第26章 此時遍地是人才第92章 救出公孫瓚第58章 左慈第16章 三國之勢?第82章 三公的人選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139章 防禦法陣第84章 禰衡第75章 效忠第66章 亡靈先鋒呂第8章 桂宮第47章 貂貴人第90章 三年五載第16章 左慈與曹操第126章 好船第75章 劉備的請求第63章 進京?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38章 長生第48章 寶鼎第11章 遼州第78章 燃燒第68章 新的法門第53章 長城北第47章 貂貴人第144章 驅逐第55章 誓將山寨事業發揚光大第77章 開了眼界第77章 戴克裡先的抉擇第5章 倚天第63章 黃巾大將第43章 送到嘴邊的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