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並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任何人,但是劉軒卻能夠察覺,這位荀文若先生並不像是前些陣子那般死氣沉沉,一副對什麼事情都沒興趣的模樣了。
估計自己一番話,讓這位荀彧想明白了什麼,同時對以後一段時間會發生什麼有了期盼,想要好好看一次熱鬧?
“隨便他怎麼去想,反正這荀彧暫時不會脫離我的掌握!”
只要荀彧不離開朝廷,那麼劉軒就有可能將其徹底的納入自己麾下,爲自己出謀劃策。
其實也不怪劉軒對一個人才這般重視,實在是因爲他眼下的身份從根本上制約了他對人才的招攬。
因爲他是皇帝,所以不能沒事就往宮外跑,這樣就不可能主動去接觸那些散落在天下各處的英雄豪傑。
同時因爲天子的身份,他也不能如那些諸侯羣雄一樣隨便提拔任用自己重視的人——說白了就是劉軒手中握有的官位都太高端了,根本就沒法直接將一些連白身都不是的人提拔到這麼高的位置上——關羽、典韋是逃犯,比白身都不如。
他能夠提拔任用的,基本都是已經進入朝廷體系中的人,在這些人中尋找可用之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被他發現了荀彧之後纔會這般重視——不管怎樣,荀彧解決了自己的謀士問題,以後碰到了什麼問題也有個人可以一起參謀參謀。
最讓劉軒高興的是荀彧就在身邊,隨時都可以就近詢問,這一點最是讓他開心。
不過此時他倒是沒有去與荀彧談論今後應該如何,而是坐在自己寢宮中,望着面前的這女子一陣頭疼。
說是女子,還不如說是女孩來的貼切,那女孩看到劉軒進來,立刻施禮拜道:“臣妾蔡琰,拜見陛下!”
皇帝大婚,本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甚至三公九卿整個都要忙活起來,什麼挑選黃道吉日、然後大赦天下等等,而且禮儀也是極爲繁瑣,若在正常年間,忙個一年都不稀奇。
但如今漢室衰微,天下混亂,內又有權臣把持朝政,大臣們都沒這麼個心思,加上劉軒也不喜歡太過麻煩,所以這皇帝大婚的事情竟然草草的就給對付過去了。
雖然該有的步驟一樣都沒缺少,不過事情總是有點草率,甚至都沒有昭告天下,僅朝廷中諸公知道皇帝納尚書蔡邕之女爲妃,甚至有立其爲後之心。
漢朝皇帝后宅當中,對於嬪妃的等級劃分倒是很簡單,尤其是到了東漢時期,就剩下皇后、貴人以及美人這三個檔次。
其中皇后不談,貴人是正經的皇帝嬪妃,享受諸多待遇,按月也有俸祿可領,而美人就什麼都沒有了,只能奢望自己更討皇帝歡心,然後多得些賞賜之類的。
蔡琰入宮,眼下是封爲貴人,不過劉軒眼下沒心思去關注那些,此時他正在那裡,肆無忌憚的打量着這個即將成爲自己妻子的女人。
“穿越前不過一敗犬**絲,後來穿越了又忙於修煉和開闊帝國,倒是沒怎麼在這男女之事上放太多心思,此時想來,這蔡琰竟然是我第一個明媒正娶的老婆。”
想到這裡,不免有點唏噓,尤其是在看到蔡琰這不過一年輕女孩的模樣,心中這唏噓感就更加強烈了。
“你今年多大了?”
“臣妾今年十六。”
十六?
這不就是傳說中的二八年華?劉軒算了算,發現蔡琰應該是一七四年出生的,按照劉軒的習慣的話,此時應該是十五歲。不過這時候習慣算虛歲,恰好十六。
“這……有點小,下不去手啊!”
嘴角不自禁的扯了扯,劉軒只好隨便扯個話題來轉移注意力:“有字否?”
“臣妾字文姬!”
劉軒自然知道蔡琰字文姬,後世人也多稱其蔡文姬,雖然他知道歷史上的蔡琰應該字昭姬,後來修史的時候因爲避司馬昭諱,才改成文姬。不過誰讓這個世界更偏於歷史呢?自然就沒這麼一出了。
相對無言,劉軒發現自己竟然不知道說什麼纔好,最後只得一句:“天色不早,安歇了吧。”
然後就見蔡琰臉色一紅,低頭應了一聲後就非常溫柔的幫劉軒除去身上衣衫,最後又一起躺到了那龍榻之上。
這一晚……什麼也沒發生。
劉軒第二日早早的就爬了起來,然後按照往常習慣洗漱吃早飯,隨後帶着張讓與曹苞準時上朝,看董卓在朝堂上的表演,最後在準時散朝,在皇宮中散散步,再開始處理一些政務。
日子就這麼平淡的過去,很快永漢二年就到來,劉軒在新年過後的第一天,就突然說了一句:“這一年終於到了啊!”
當時只有荀彧在旁,聞言好奇道:“陛下何出此言?”
劉軒將手上看着的一奏摺放下,笑道:“自去年秋起,董卓所作所爲已經傳遍天下。加上朕登基起幾乎沒做什麼事情,天下羣雄應該都以爲朕被董卓掌控在手中了。”
荀彧一聽,立刻醒悟:“董卓專權,天下羣雄各有不滿,這樣的話這些在外的‘諸侯’怕是要有大動作來爭取自己的利益。”
所謂的什麼清君側,匡扶漢室不過都是一些藉口罷了,這些羣雄真正在乎的,是如果自己帶兵衝進京師雒陽將董卓誅殺,那麼董卓現在的地位,豈不是自己將要得到的?
當然,也不能說所有的羣雄都是這般想法,但是想要爲自己爭取一些利益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劉軒也不準備繼續等下去了,畢竟沒了曹操刺殺董卓逃歸老家,然後舉義軍發檄文號召天下羣雄,那些心裡有各自心思的羣雄們什麼時候纔會聯繫到一起去?
與其被動等候,不若主動出擊。
“陛下是做了什麼安排嗎?”荀彧想了想,最終還是好奇的問了一聲。當然,瞭解詳細情況才能讓他做出更細緻的推斷,既然天子欲以自己爲謀士,那麼起碼也得讓自己瞭解目前的詳細情況才行。
劉軒自然沒有瞞他,直接道:“昨日,我使孟德往盧子幹府中一行,使盧子幹寫了一封書信給某人。”
“某人?”荀彧不關注那書信內容,也不在乎劉軒怎麼會想到去找盧植,反而好奇盧植寫信給了何人?
“莫非是渤海袁紹?”
如今袁紹任渤海太守,平靖地方,光納賢才,又有大軍在手,若劉軒想要外臣帶兵討伐董卓,這袁紹似乎是最佳的選擇——何況袁氏四世三公,其名望乃是漢室所予,就算是做一番姿態,也不能拒絕天子密詔。
畢竟此時的袁紹還不是後來坐擁河北四州,兵甲百萬的北方頭號諸侯,天子的密詔還是需要遵守的。
不想劉軒直接搖了搖頭,然後就道:“我聽聞盧植有一弟子,姓劉名備字玄德,自稱漢室之後,前些年黃巾肆虐時曾屢立戰功,現益州牧劉焉與幽州牧劉虞都曾上書爲其表功,後得北平太守公孫瓚所保,眼下任平原縣令一職。”
劉軒簡單的將劉備的情況一說,然後推脫爲從曹操那裡得知,自然不會引起什麼人懷疑。何況他沒事與曹操閒聊時,的確談到過劉備。
那時候曹操對劉備評價頗高,認爲此人日後定然有一番大作爲。至於那所謂的漢室宗親身份,倒是沒人太過在意。
漢朝自高祖劉邦建國以來,劉氏子孫堪稱歷代王朝中最能生的一羣。只劉備的老祖宗中山王劉勝一個人,就足足生了一百二十個兒子。
其他人雖然不如劉勝這麼誇張,但也沒少生,據說漢王朝最巔峰的時期,但凡是個姓劉的,都和王室沾親帶故,毫不誇張的說,只要姓劉,你多少都能和漢室宗親扯上點關係。
關鍵的問題是,你是不是漢室宗親,不是你自己說或者說真的有那個血緣就一定是了,最重要的一點是皇帝是不是承認這一點?
若皇帝承認,哪怕你祖上真的和皇室沒關係,他也能給你找出點聯繫——反正劉氏子孫遍佈天下各處,仔細找肯定能找到與某人祖上相符合的人物,這關係不就直接套上了嗎?
若皇帝不承認,就算你真把族譜背出來也是無用,反正按照當時習俗,你這親戚早就離本家有十萬八千里,就算不認也沒人覺得不妥。
劉備的情況就差不多,他可能的確是漢室宗親,但是不得天子承認,這漢室宗親身份就只能說說罷了——人家當回事還好,對方要不理會這個,你也無可奈何。
典型的例子就是劉焉當回事了,所以對劉備還算客氣。當然不排出當時的劉焉想把劉備當槍使,所以才故意拉點親近關係,給了劉備一些比較好的臉色。
盧植就沒當回事,他久在朝中,天子也是天天見,劉備這八竿子都打不到的遠親實在是難以讓他放在心上。
後來若不是劉備帶着兵馬跑去給盧植助戰,估計盧植這輩子都不會想起自己教導過一個學生叫做劉備。
可即便如此,盧植依舊沒把劉備太放在心上,所以當曹操找上門,並且一開口就提到了劉備這個人的時候,盧植也是一腦門的霧水,不明白曹操這是何意?
“今董卓專權,跋扈非常,操欲號召天下羣雄興兵討伐董卓,奈何身在京中,又要護衛陛下週全,不好行事,須得一個在外之人來發那討賊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