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真正的敵人

天子龍氣這門功法,說白了就是在體內凝聚真龍,修煉的進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模擬了一條龍的出生到成長。

龍蛋這個時期,算是必不可少甚至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只有經過了這個階段,孵出了幼龍,纔算是真正的踏入了這門功法的門檻——如果說在此之前的劉軒僅僅是踏上了修行的門檻的話,那麼一旦練出幼龍,就可以真正的自稱修士。

等到了那個時候,不說旁的,那一招半月斬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施展,不必再非得先動用霸氣這種爆發性的技巧來提升實力纔可以動用。

同時,一旦練到那個階段,還可以掌握另外一個更加有實用性的招數——如果說目前掌握了霸氣和半月斬的劉軒是那種: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的超級猛將的話,那麼一旦可以施展那一招,那麼所謂的千軍萬馬對於他來說不比稻草強到哪裡去,真真可以做到斬殺萬千兵卒如割草一般。

不過那些距離如今的劉軒還有點遙遠,纔剛剛凝聚出龍蛋的他,還需要更多的龍氣來溫養體內的這顆龍蛋,所需要以及耗費的龍氣可要比他前二十年一共吸納的龍氣之總量還要多的多,就目前這末代王朝所殘餘的龍氣,根本就不可能讓他完成這一階段。

“這般說來,還得想法子將這末代的衰微龍氣給提升上來才行。”

好在這個時期的劉軒縱使不能動用玄術,也不能使用什麼特異的招法,但是溫養龍蛋時期的他也不懼怕任何害人的邪術——所謂的蛋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起保護作用,體內凝聚出了龍蛋的劉軒,同樣受到這個龍蛋的保護。

說白了就是他想害人是不行了,但別人想害他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想要做到這一點,除非在正面對決上能夠以壓制性的力量將他擊倒,或者是擁有比劉軒強大的多的法力纔可以無視龍蛋的保護而動用法術來傷害劉軒。

“以我目前的武力,即便沒有術法可用,天下間能打敗我的怕是也沒誰。何況如今已經登基爲帝,身邊有足夠兵馬護衛,尋常人想要傷我幾乎不可能!唯一可用手段便是用一些邪門法術暗中害我,但在龍氣佑護下,我對這些手段都是免疫的。”

細想了下,他的安全依舊沒什麼可擔心的,只是沒了術法相助,與董卓的較量估計要稍微落於下風一陣。

“看來還需要隱忍一段時間!”

不過這本來就在計劃之中,甚至於在劉軒的謀劃中,討伐董卓這件‘歷史大事’是絕對不可以消失掉的。

因爲對於劉軒來說,他並非是要重現漢王朝的昔日榮光——實際上漢王朝的腐爛潰敗已經無法逆轉,劉軒就算再有才華,也不可能在這一片廢墟上建立出多麼強大的帝國。

這就好像劉軒想要建造一座高樓,可是這個地基已經瀕臨報廢,那麼無論劉軒多麼有手段,最後即便建立起了高樓,同樣也是那種經不起半點風雨的東西。真正的好辦法是將原有的廢墟徹底摧毀,然後重新修建地基。

因此他要做的事情,實際上先佔住天下之主的名義,然後坐等這個漢室江山徹底被摧毀,然後再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王朝!

其中在原本歷史上漢家江山的最終崩潰中,諸侯討董是一個很關鍵的要素!

在這一次討伐戰中,關東諸侯徹底意識到如今的漢室朝廷已經沒有了什麼威懾力,在擁有兵馬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可以隨心所欲的發展自己的勢力,甚至不須看朝廷的臉色而對周圍的勢力進行吞併。

這種情況在董卓遷都長安後達到了一個巔峰——所謂的羣雄並立就是這個時期,關東羣雄在沒有了任何約束後,開始了頻繁的兼併戰爭,這種情況一直到曹操挾天子入許都諸侯才穩定下來。

劉軒所希望的,就是要他們打,因爲只有這樣,那些真正讓漢室走向衰微,以及許多潛藏在地下的傢伙纔會真正的冒出來,只有等到那個時候,劉軒再以平亂之名將這些傢伙盡數剿滅,就可以真正的將這些潛藏的危機給徹底清洗掉。

至於這些所謂的王朝隱患,說白了沒什麼稀奇:士族門閥!

這些所謂的大家族、大門閥從來不會將國家王朝的利益放在眼中,在他們眼中自己的家族纔是最重要的,而劉軒不需要這些傢伙的存在——更討厭的是這些傢伙自以爲高高在上甚至可以決定天下誰屬的態度,根本不是劉軒能忍受的。

並不是說劉軒不能接受一定程度上的抱團或者小勢力,但是他無法接受這些人將個人乃至團體的利益置於整個王朝之上,如果家家如此,他還統治個什麼?

一旦某些法令威脅到了這些團體的利益,立刻想方設法的破壞,而國家會因此而承受什麼損失?他們從來不會去考慮。

這些情況,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原歷代王朝的歷史,劉軒對此雖然不是特別瞭解,但也知道這麼個情況有多讓人頭疼。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從根子裡將這些門閥家族給摧毀。

一旦劉軒開始做這些事,那麼他的名聲就再也別想好了——歷史上與這些士族作對的皇帝,無一例外全都被扣上了昏君、暴君之名。

不過劉軒不在乎,根本的緣由在於——劉軒有修仙法門在手,他完全可以做到真正的不老不死,那些士族就算再牛逼,可只要與自己作對,他們就會被徹底摧毀,同時這些士族最大的依仗——掌握了知識的傳承的他們,可以成爲任何一個王朝官員的主要提供方,而治理天下必須要仰仗大量有文化的人,所以哪怕任何一個王朝統治者都意識到士族門閥的危害,卻始終無可奈何。

偏偏這一點威脅不到劉軒,只要劉軒能夠初步掌控一片地域以及招攬一部分真正效忠於自己的人才,那麼他同樣可以讓這些人才擁有無盡的壽元。

士族無法憑藉自己培養的人才滲透到朝廷中樞,那麼他們就和一羣亂吠的瘋犬沒有什麼區別了。

而回到當前的局勢上來,天下亂勢已成,這些門閥大族雖然讓人厭惡,但實際上他們的確是這個時代最聰明以及最具備先見之明的一羣人,他們肯定看的出來漢室衰微,改朝換代幾乎成了必然的趨勢。

等到羣雄並立之時,就是這些士族跳出來下注的時候——小家族會全心全意的選擇一個他們認爲值得輔佐的主公;而大家族的選擇就會更多一些,他們甚至會在幾家諸侯身上同時下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諸葛家——諸葛氏三家下注,在後來的三國並立時期,三國都有諸葛家的族人,無論哪家統一天下,諸葛家都能夠傳承下去,只不過他們沒料到最後會被司馬氏給奪了天下。

類似的還有荀氏,不過荀氏下注較早,而且選的都是北方諸侯,因此到最後都歸於曹魏一家。

劉軒所希望的,就是這羣傢伙通通跳出來,然後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這羣‘亂臣賊子’一網打盡。

正是有這樣的打算,當初他纔會放過袁紹一馬,因爲袁紹出身大族袁氏,袁氏又有四世三公之威望,天下多少士人都與袁家有牽扯,一旦關東混亂,羣雄並立,那麼袁家必然會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無數士人也會慕名投靠。

說白了,袁紹就是劉軒留下的一個巨大的魚餌,他希望袁紹如前世那樣能夠成爲關東最強大的諸侯,從而引出更多的門閥家族。

只有到了那個時候,袁紹才值得他去殺!

至於能不能打過袁紹?

劉軒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敗,只要一切都順利的話,那時候的劉軒起碼坐擁關西之地以及精兵戰馬無數,手中更有各種提升將領實力以及素質的修煉法門,甚至還可以憑藉一些小手段來保證糧草無虞,若是這樣一支已經超出了凡人認知的勢力還滅不了袁紹的話,那劉軒還是趕緊找地方躲起來,一輩子都不要出來見人了。

可以說,劉軒在還沒有真正登基的時候,就把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考慮好,而會選擇關西之地原因也很簡單——這片地區的士族門閥不多,相比起扔塊轉頭都有可能砸到大族子弟的關東、荊州豫州等中原地區,關西這片因爲始終在匈奴、羌氐等異族的威脅下,因此氏族少有在這裡紮根發展的。

還有一點,就是關西一帶的兵源素質極佳,換句話說要是想普及修煉功法提升士兵實力的話,關西這裡訓練出來的兵卒有先天上的優勢。

正是因爲這些原因,最終劉軒選擇了這樣一個發展方向,所以他不但要讓董卓繼續囂張下去,甚至還得想法子讓諸侯討董以及遷都長安等事情依舊如‘歷史’上那樣發生。

“不過,曹操在朝中任職,又有我約束着,不會再因刺殺董卓而逃離京師,不曉得那討董檄文會有誰來發?”

想了想,覺得這麼一個撈取名聲的機會,應該會有很多聰明人看到吧?

“實在不行,就派人偷偷前往關東某家諸侯那去,稍微提點一番!想來那羣諸侯也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博取名望的機會!”

第54章 先取何處?第35章 何太后與弘農王第73章 些許變化第14章 鮮卑三國第2章 殺雞儆猴第63章 黃巾大將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40章 曹子孝第54章 先取何處?第94章 黃龍天翔第12章 呵斥第58章 人才第86章 女子學館?第68章 馬超首戰第35章 司馬懿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49章 先發制人第21章 凝氣成蛋第70章 雪洗北魏都城第18章 微服私訪?第154章 信任?第81章 天文課第161章 斷了他這份念想第78章 呂布的畫戟第12章 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第91章 所剩無幾第112章 兩個選擇第8章 大漢的軍力第109章 黃月英第34章 煉器司第94章 妖刀碎片第57章 八十萬禁軍第102章 提親?第11章 天師道反第130章 黃月英的實力第18章 微服私訪?第11章 遼州第39章 蔡貴人第29章 好處多多第4章 柳雲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23章 入口第8章 桂宮第8章 桂宮第21章 嬪妃制度第8章 帝國的情況第43章 根基第93章 我回來了!第83章 劉備的龍氣第21章 秦朝龍氣第63章 黃巾大將第49章 新式戰甲第54章 管亥第41章 刺激第18章 京師諸軍第146章 南下第31章 各取所需第55章 誓將山寨事業發揚光大第50章 戰報第28章 力量第52章 強行軍第58章 左慈第114章 平北都督第94章 黃龍天翔第158章 攻陷襄陽第46章 李肅的安排第93章 劃分雍涼第153章 徐庶第63章 如狼似虎第37章 好處多多第16章 華雄第31章 各取所需第2章 殺雞儆猴第53章 變通?第94章 妖刀碎片第40章 曹子孝第80章 無盡星空第111章 海軍?第44章 調兵遣將第37章 驚變第80章 無盡星空第36章 去其一臂第60章 邁向宇宙時代的重要一步第7章 好處第155章 爭功第5章 倚天第122章 破邪第96章 都收拾掉第89章 教育雛形第38章 長生第147章 劉備出兵第44章 該揍還是要揍第107章 將領選擇第122章 破邪第11章 突破的契機?第33章 殺了便是!第39章 蔡貴人第49章 先發制人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91章 所剩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