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世界很小

廚刀,長七寸,高三寸,半弧形刃口,脊寬三分,膠木把手,握在手中雖然比不得蘇樂過去的廚刀稱手,可和輕巧的割肉刀相比卻順手了許多,蘇樂在廚刀上下過苦功,即便是現在已經很少下廚做飯,但是隻要有時間,他都會操練一下刀工,別的不說月暈啥的,如今的水準要遠超在南武的時候。

手握廚刀,一種熟悉的感覺涌上心頭,工具用到極致,可以將之延展爲身體的一部分,廚師手中的廚刀如同書畫家手中的毛筆,雕刻家手中的刻刀,當他們修煉到一定的境界,就會賦予手中的工具以靈性以生命。

看似笨拙的廚刀,在蘇樂手中卻顯得輕巧靈動,但見他手中廚刀左右翻飛,在烤羊之上翻騰飛舞。記得朱老二曾經說過,一個人如果把刀練到了至高境界,手中刀就會成爲身體的一部分,可以通過這把刀去感受接觸物的形狀質地和細節。

一個優秀的廚師對刀法的修煉絕不限於刀法本身,想要下刀如有神助,信手出刀遊刃有餘,就必須要建立在對物性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蘇樂在南武肉聯廠的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跟隨朱老二學習庖廚之技,他最擅長的是豬肉拆解,當然對牛羊也瞭解一些,不過比起對豬的解剖結構的熟悉還是要差上一些,雖然如此,肉質、筋膜、骨骼這些質感的不同,蘇樂通過刀刃和刀尖就能夠感知得一清二楚,即便是閉上眼睛,他也可以控制好下刀的力度。

假如朱老二在場,說不定會一巴掌拍在蘇樂後腦勺上,剛剛學了點刀法就到處賣弄,可蘇樂賣弄出來的刀法技巧在今天已經是技驚四座。在虞千秋和李連海這兩位長者看來,眼前的蘇樂如同庖丁再世,一個年輕人能夠把廚刀使到這種地步。真可謂是讓人歎爲觀止。

在虞霸兄弟和莫曉麗他們看來,蘇樂的表現簡直可以和新龍門客棧中的剔骨廚子刁不遇媲美,不過一眨眼的功夫蘇樂已經用廚刀將這隻全羊來了個骨肉分離。

李連海拿起筷子,在羊頭上輕輕一觸動,然後將羊頭肉輕易就和頭骨分離開來,骨頭之上竟然剔得乾乾淨淨,李連海驚歎不已,讚道:“小夥子,了不得啊!你這手剔骨的功夫應該比得上古代的庖丁了!”

蘇樂微笑道:“沒什麼特別,就是手熟罷了。我從小就在廚房裡長大,高中畢業後又在肉聯廠裡面幹了幾個月,所以沒別的本事,就學會了剔骨拆肉。”

虞千秋對兒子的這個朋友也不由得產生了興趣。

虞龍和莫曉麗兩人對蘇樂的刀法讚歎不已,兩人正討論着新龍門客棧中的橋段,當然他們談論的東西肯定引不起兩位長者的共鳴。

虞霸微笑望着蘇樂,虞霸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看出蘇樂今天展示刀法絕不是單純的賣弄,更是要給兩位長輩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他和蘇樂接觸的時間雖然不長,可是對蘇樂做事的方法和手段已經有所領教,毫無疑問,蘇樂是個聰明人。更難得的是他的身上還有着同齡人少有的膽色和擔當,這正是虞霸願意和他真心交往的原因。

虞千秋道:“小蘇,你是廚師?”

虞龍道:“爸,他可不是廚子。別看他年紀比我還小,卻已經是隆基地產的董事長了!”

隆基是申海地產界的龍頭企業,即便是高高在上的虞千秋也聽說過隆基地產的名字。而且他和隆基的總經理桑紅袖也早就認識,虞千秋恍然大悟道:“原來你就是蘇東來的兒子。”

蘇東來在申海的名頭很大,雖然他很少和政界打交道,可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她的知名度。

蘇樂恭敬道:“虞伯伯,其實隆基都不是我在管,我就是從父親那裡繼承了他的家業,到現在還沒做出什麼像樣的事情。”

虞千秋淡然笑道:“年輕人,有得是機會,隆基可是我們申海地產界的龍頭,也是我們的利稅大戶,小夥子,好好幹,把事業發展壯大,爭取給申海,給咱們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這番話說得有些官方,可在虞千秋的位置,說話不免要帶上一些政治色彩。

李連海道:“千秋啊,這不是在工作,你還是少說點大道理。在我看來啊,你們這些年輕人不要整天想着做大事,做事之前要先學會做人,做個好人,腳踏實地,成就無論大小,只要多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就是一個好人。”

幾個小字輩同時點頭,李老爺子的這番話樸實但是充滿了道理。

虞霸烤全羊的手藝的確不錯,吃起來酥脆香嫩,肥而不膩,根本不同於別種方法做成的羊肉味道。品嚐過這種烤全羊,齒頰久久留香,讓人回味無窮。根據每人口味的不同,還特地準備了香菜、大蔥、洋蔥、芝麻醬、麪醬用來佐食。

人上了年紀,胃腸功能肯定退化不少,全羊雖然好吃,李連海也不敢多吃,吃了幾塊烤全羊,喝了約莫二兩悶倒驢,就停下不喝了。

虞千秋是個很懂得自我節制的人,他對肉類原本興趣就不大,酒也是淺嘗輒止,事實上平時他很少用酒,如果今天不是老領導過來做客,他十有**不會沾脣。

李連海沒什麼架子,在幾位小輩面前表現的和藹開朗,加上他本身就健談,聽說蘇樂要搞美食大賽,居然當場就表示要去現場參觀,這對蘇樂來說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如果能夠請到這位申海政壇的大佬級人物,毫無疑問美食大賽的檔次和影響力又會上升一個臺階。

幾人聊得正在興頭上,李家有人過來了,卻是李連海的女兒李靜茹從錢塘過來,專程探望父親,到了家裡才聽說父親來這邊串門做客,所以李靜茹就找過來了。

蘇樂和李靜茹卻早就認識了,李靜茹是吳越省委書記葛文懷的妻子,說起來當初蘇樂前往錢塘的時候,還湊巧治好了李靜茹的厭食症,這件事雖說有些運氣和湊巧的成分,不過也因爲這個淵源蘇樂和李靜茹的關係相處的頗爲融洽。之前蘇樂在雲安南武見到李靜茹的時候還委託她幫忙將養母留給自己的那本金文菜譜翻譯成簡化字,想不到居然會和她在這裡遇上,蘇樂也沒想到李靜茹的父親就是同桌吃肉喝酒的老書記李連海,其實他到現在還不知道這位老書記的名字。

李靜茹更加想不到會在這裡和蘇樂相遇,她驚喜道:“蘇樂!你也在這裡,好嘞,我正想給你打電話呢,想不到就在這裡遇上了。”

一羣人無不感到好奇,誰也沒料到蘇樂會和李靜茹認識。

蘇樂這才知道李靜茹居然是李老的女兒,這世界還真是小。

虞千秋招呼李靜茹坐下,李靜茹笑道:“我來申海開會,抽空過來看看我爸,剛回到家,發現他老人家不在,所以才找到了這裡。”

李連海呵呵笑道:“難爲你還記得我這個老頭子,我還以爲你們這倆丫頭都把我給忘了呢。”

李靜茹道:“爸,瞧您說的,走哪兒也不能把您給忘了。”

李連海道:“這女大不中留,現在回頭想想,當初還是有個兒子好,至少兒子可以守在自己身邊,這女兒一旦嫁人就是人家的了。”

李靜茹笑道:“您可是老黨員老幹部,怎麼滿腦子的重男輕女的思想,臨老了覺悟怎麼越來越差了。”

滿桌人都因爲她的這句話笑了起來。

虞千秋道:“李老,兒子也沒什麼好,我這兩個兒子,一個一年難得見上一次,一個雖然就在身邊,可我平日裡也難能和他碰上一面,偶爾見上一次還得被他頂撞,我倒是想要女兒,女兒多好啊,貼心小棉襖。”

虞霸憨厚笑了起來,父親的這番話並不是抱怨,而是充滿了遺憾和感慨,其實父親已經不止一次提出要將他調來申海,憑父親的關係辦成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大的力氣,可虞霸仍然堅持留在西疆服役,一是因爲外公外婆仍然在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打擾父親現在的家庭生活,小媽袁蘇慧和父親結婚已經有十五年了,如今他們的兒子也有十四歲,這次之所以沒有見到,是因爲他臨來之前,母子兩人前往京城孃家去探親了。

虞龍對父親的這番話卻大不贊同:“爸,您這話就有失公允了,咱倆見面少不是因爲我,是因爲您工作太忙,整天早出晚歸廢寢忘食,我這個當兒子的想跟您一起吃頓飯都很難得,您自己想想,咱爺倆有多久沒這樣一起吃飯了?”

李連海笑着感慨道:“當國家幹部的,大部分時間就交給了國家,你們這些當兒女的一定要多多體諒。”

蘇樂被李靜茹倒了杯飲料,端起酒杯道:“李阿姨,我敬您!”

李靜茹笑着跟他喝了一杯,然後道:“你讓我翻譯的那本書,我都給弄好了,這次隨身帶了過來,本想等安頓好了就給你打電話,剛巧和你在這裡遇上了,省得我再去找你了。”

蘇樂道:“謝謝李阿姨了。”

第148章 細說從頭第452章 評測背後第399章 稱呼第432章 煙花易冷第290章 黑鍋第128章 當衆打臉第377章 下午茶第504章 吃一塹第492章 從未了解第102章 拔刀相助第533章 總有意外第362章 麻煩第50章 初露鋒芒第39章 放棄第170章 私人訂製 爲卸圖巫盟主加更!第23章 純屬巧合第466章 申海船王第205章 針鋒相對第267章 樓頂驚魂第205章 針鋒相對第20章 追蹤二人組第233章 晨練第279章 喜歡你第315章 下手須果斷第498章 幫兇第30章 麻煩第528章 摩天輪第453章 騎虎難下第29章 練攤第201章 分析第453章 騎虎難下第70章 發揮第223章 鹿岬角第215章 說不清第508章 開局順利第100章 報復第115章 初戰告捷第356章 混戰第411章 起舞弄清影第322章 真是誤會第467章 妄想狂第416章 大恩不言謝第480章 不老實第510章 風韻猶存第500章 拙劣謊言第10章 冤枉第409章 情淡如水第307章 曉之以理第128章 當衆打臉第359章 射箭第526章 以武入饌第517章 燕家姐妹第26章 恩怨第152章 梨園第454章 風雨同路第104章 厭食症第326章 心理分析第167章 一片苦心第371章 真真假假第457章 地下狂飆第224章 人心叵測第121章 都有後臺第260章 不順眼第539章 反悔第36章 江湖八門第541拒絕第149章 人生突變第59章 咄咄逼人第22章 出賣第351章 狹路第256章 自家人第432章 煙花易冷第137章 尋物啓事第293章 突然事件第278章 諾曼底第505章 迎賓第372砍殺第150章 午後咖啡第350章 合作第74章 碰瓷第531章 全面反擊第244章 高速驚魂第349章 眼光第67章 三套鴨第302章 你好毒第453章 騎虎難下第253章 大難不死第320章 強大心態第485章 師徒第128章 當衆打臉第377章 蝙蝠第121章 都有後臺第340章 總有誤會第393章 不服老第380章 來者不善第198章 維穩爲重第158章 不受蠱惑第73章 揚威第103章 小老鄉第420章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