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恢復中原,登上皇位後並沒有鬆懈。
他率領大軍對殘存的北元勢力進行征伐,平復邊境。
他下令農民歸耕,大力屯田,提倡棉桑,抑制豪強,減免賦稅……施行了大量利國利民的政策。
也許是農民出身,朱元璋對平頭百姓,對老實耕種的農民懷有一種家人的心態,對他們極好。
每一個政策,務必能讓百姓吃飽飯,過的好。
也許這是史上對農民最友好的朝代!
當然,對百姓友好,意味着對豪強貴族的壓迫。
尤其是在太子朱標死後。
藍玉、曹震、張翼、朱壽、王弼、何榮詹徽、傅友文等都被以謀反罪處死!
因此案被誅殺者足足有一萬五千人!
整個京都被染成了血紅色。
這是整個大明朝最糟糕的案子。
在朱元璋生命的最後幾年,足足殺了半個朝堂,牽連數萬人!
屏幕前的觀衆。
原本那些因爲朱元璋是農民上位,對百姓寬容和善而感到開心不已的大秦黔首們懵了。
“這不是一個好皇帝嗎?”
“好皇帝也會殺那麼多人?”
“……太狠了!”
被誅殺的人們苦苦哀求,朱元璋都不爲所動。
哀泣聲流進了大秦百姓的心中。
足足三萬多人啊!
先不說株連的那些三族,就說因爲藍玉謀反案牽連進來的那些個國公們,因爲跟藍玉交好就有謀反的可能,就要被處死?
誰規定的?
百姓看不到背後的政治意義。
他們不知道朱標的死亡對朱元璋的打擊有多大,也不知道朱元璋對欺凌弱小的貴族多麼痛恨,更不知道朱元璋爲保朱家皇朝的統治才狠心殺戮……
他們只知道,那些跟朱元璋一起奮鬥,一起開國的功臣們全死了。
朱元璋不分青紅皁白,直接亂棍全部處死。
這讓他們感到深深的畏懼。
哪怕朱元璋是農民出身。
哪怕朱元璋對百姓們極好。
但是,連一起征戰的兄弟們都不放過的人,帶給他們的只有恐慌。
也因此,一些認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百姓完全熄滅了心中的心思。
相必從此以後,有人拉他們起義,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那些死去的功臣。
起義?=功臣=處死倒計時?
那……算了算了!
要不起,實在要不起!
他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累是累了點,但也是爲後世子孫造福。
更別說仙糧已經種下,他們不缺吃喝,日子和美多了。
造反?
誰愛幹誰幹。
反正他們不幹!
時光匆匆,皇太孫朱允炆即位。
剛登上皇位,太過着急的朱允炆爲了加強皇權,開始削藩。
削藩是歷朝歷代都要做的事情,因爲他們都分封諸侯王以示恩寵。
可能唯有大秦不需要了。
功勞蓋世如王翦父子,都不敢提分封。
那些提恢復周禮,分封諸侯的朝臣們也隨着時間的流逝不再敢提。
畢竟,那大頭淳于越已經‘西去’了,他們可不敢再在嬴政面前擼虎鬚。
可明朝不是啊!
朱元璋沒分封異性王,封了一大羣兒子。
他的24個兒子還有一個從孫全部被他分往各地,駐守邊境和戰略要地,地位相當高。
但正是因爲地位高,年輕的朱允炆他把握不住,擔心有人效仿李世民、效仿趙匡胤篡位。
那就只能削藩了。
可惜,削藩就是朱允炆走向末路的時候。
朱元璋祖訓中有言: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面臨削藩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哪兒能不知道這一條啊。
立馬開幹!
他以‘清君側,靖國難’爲由,起兵造反。
朱允炆柔弱寡斷,雖深得朱元璋喜愛,但並不適合繼任皇位。
朱元璋自己也知道,但卻沒有進行更換,滿以爲自己分封的藩王兒子們會聽話。
但……事實是不可能的。
柔弱的朱允炆根本無法跟燕王朱棣對抗,很快落敗。
自此,朱棣即位,年號永樂。
這位新的皇帝可以說是意氣風發。
本以爲沒他什麼事了,哪知道朱允炆實在太拉胯,竟然讓他得到了這個機會!
幹得漂亮!
大侄子!
最好笑的是,朱棣上位後也施行了削藩政策。
但跟他的侄子相比,顯然手段高明瞭很多,朝政得以安穩。
興許因爲篡了侄子的位,朱棣上位後勵精圖治,不敢懈怠。
他同朱元璋一樣重視民生,重視政治清明。
他完善文官制度,逐漸形成了內閣制度。
他營建北京,五徵漠北、南征安南,保證了國家穩定。
他安排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紅海和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同30多個國家地區進行貿易溝通。
“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島西洋諸夷,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
這是他最值得稱道的一點:
大明終其一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他遷都北平,若國家受到入侵,大明天子則會在第一線守護國門!
自朱棣之後,大明的皇帝顯然踐行了這一點。
明朝末年,朝廷內憂外患,受到了極大壓力,而崇禎帝不論如何都沒有屈膝投降,沒有割地賠款,也沒有遷都逃走。
眼看叛軍滅國,崇禎帝登上煤山自縊殉國而死,真正忠於江山社稷。
在他死前還寫下一首絕命詩: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大明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存!
……
……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高高站在祭壇之上,嬴政面色沉重,似是有哀悼之意,又有敬佩之情。
如果是之前的他,顯然不能明白,爲什麼這種事要寫在祖訓之中。
這不是應該的嗎?
但聯繫其餘各個朝代發生的事,他懂了。
不是所有朝代都想大秦一樣兵強馬壯,他們會進入衰弱期,會被侵略,會滅亡。
就像大秦,不也是在胡亥手下亡了?
шωш ¸тt kān ¸c o
他嬴政能做到的事,他的子子孫孫未必能夠做到。
因此,此刻,嬴政同樣下令,將‘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寫進祖訓之中。
身爲君王,理應爲社稷而死,身爲華夏子民,不能對異族稱臣納貢和親!